im7cake
im7cake
关注数: 7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6,827
关注贴吧数: 3
疑问阶段 1 用而不疑 疑而无视 疑而关注 疑而燃眉 (寻无所获) 突逢于释 用而无惑 (释不通他) (再度生疑) (追求通释) *括号内为跳过此过程的可能性相对大 2.有的突然生疑,实质是突然失去了定位,和身边发没发生了什么事完全无关,而是心里突然变了,摇摆了 3.比如1+1,比如人是什么,比如我是谁,很难区分出用而无惑和用而不疑,有些无惑又只是暂时无惑,还没 “ 释不通他 ” 就已经再度生疑。 4.或者整个原则一直在变,所以一直没有通释? 5.抓不住足够让自己稳定的东西了,只会越来越想问 6.用而无惑和用而不疑,两者孰高孰低,哪个算经历相比较更深刻也是难说的 7.一个人上网说多少话,除了性格原因,疑问阶段的影响有多大?那些常年潜水论坛或群的海量观众,(除去联入人类平台的外星人电脑人戏外人以及马甲之类的可能)有没有固定的阶段而导致不发言? 8.如何证明自己在这个常见怀疑里全知道了,不会漏了?直觉有差异吗?又如何证明的确是自己没漏的情况下,世界从源头变了?(驳道无长道) 9.看一个人问的问题就能判断逻辑的深度--这种想法可靠吗?问了浅的问题,如果是深的地方已经被别人挖通了,浅的地方自己却没挖通,如何证明其实谁在思考上比较有本事,谁的深谁的浅?就算达成共识有人喜欢偷换概念而不自觉,此人却偶尔被人捧了,是否反证明此人想的比较深?如何证明谁的真正深谁的真正浅? 认为没有问题的,真的不会有问题了吗? 10.如何 “ 确定有效 ” 的约束逻辑规则的范围,使打心底不想讲逻辑的,或者打心底认为是逻辑就都符合理性的,有所可依而讲逻辑、约束逻辑?即,可否指引向一个更加有共识、更加稳定可靠的纯粹逻辑 11.(发散问题确实不算什么值得自豪的,这点上预防回帖骂之前先骂了吧) ps.1.的用语与用人有异曲同工之处
哲吧果然无需“正名”就足够屹立了 旁枝末节的,比如 自从“智慧”和“方法”被推崇起来之后,倒也省去为酸腐之类的形容正名了
大家对水至清则无鱼有没有什么反证? 比如没有相对面的东西,却有方法完全替代相对面的存在? 比如“模拟”、“从外借调”之类的,能不能达到替代效果?
许多人认为追求感情难免竹篮打水,于是追求道理 许多人认为追求感情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活在感情的世界中是不稳定不坚固不能随意扩张范围 感情满足不了自己的稳定需求,就试着由思考来满足 于是追求道理,追求“道”,殊不知只是将二者抛弃了其一更方便专一研究另一个,而不是追求道理就必须抹灭牵绊的另一方,本质上就已经是“信仰”层面上的摒弃低视了感情这面
以逻辑为前进目标的人们,果然还是相对容易达成共识
继续批佛灭教。从浅显程度上,不涉及专业名词 文中各处,大家见到 “ 说 ” 字完全可以替换成 “ 骗 ” 字。 表面宣传上,也就是 “ 对外宣称 ” 的,创教的出发点大家也知道了,是看见人苦,想救人。 一种是有害人者的情况,宣称目的是阻止害人者。 可是动手又救不了,好,那动嘴,没法先去劝害人者,就先去劝被害者。副带还能教被害者吓唬害人者。 (想辩解扯什么 “ 不是吓唬 ” 而是事实的,先学会人话再辩,是不是事实不影响叫做吓唬) 一方面臆想教义推广之后,谁想害人的时候,还都要先想起来它们的教义,再考虑下不下手。这还不提吓唬被识破了,或者证明不了吓唬的实据,会促使害人者变本加厉。 另一方面说是被害者都不反抗了,害人者就不害人了。 而且说被害者越不反抗,以后还越有机会过上好日子,甚至能跑去别的世界的天堂去。 那想反抗怎么办?忍,看空,当没发生。实在骗不了自己,就憧憬 “ 自己不用动手别人也会遭殃 ” ,把懦弱装成大义,推委,然后赤裸裸的诅咒。 说能防止被害者变成害人者,更可笑,害人者都活的越活越滋润,被害者还能继续信? 一种是没有害人者的情况,说受苦是因为世人不知道去做好事,要它们教世人做好事世人才知道去做,要他们教了世界才能变好。 他们教完真变好了?大家知道教义遍及的标志是唐朝 “ 取西经 ” 吧,但唐朝好在还由几个皇帝特意全国灭教救国,于是紧接着的南宋再抬起此教后,衰败效果立刻现出来,再也没挽回过来。 蒙元是推行什么教之后立刻衰败被灭就更不用提了。 (再往前翻,秦汉之前被公认为是歪理邪道之说,完全被各界排斥,汉朝偶尔有皇帝捡起来教义,才开始了滋生发展。)
鼓吹优胜劣汰 优胜劣汰是指限定前提下的数据总结,而不能指任何事物的属性。任何借此指事物属性的意图,无非是借自我吹嘘来安慰自卑。当成自我鼓励的信仰动力是不成立的。 1. 在极为窄的限定条件下定义了“当前对象,当前结果下何为胜负”,却不分其他情况的胜负中,是否是同一种胜负,同一种对象,同一种发展原理,便恣意去把这种极窄的胜负代表所有的胜负。偷换其他的胜负概念后,推崇最先定义的胜负所指的野蛮胜负。养成习惯后,发现其他的发展中一出现这种野蛮胜负的元素,就认为是和最初定义胜负的是同一种环境,同一种发展状态,把原始野蛮结果的胜说成只有这个叫做胜,不符合原始野蛮结果的则未胜负。 2. 下定义在当前“胜”的意义上胜了的优才为优,却把这种优说成是所有的优不符合此优皆不为优 用这种定义出的优来臆想决定致胜,而不是用无先决条件归纳出的优来证明
卖偶像的水退了,传教的水涨了,还有脸手动置顶第一页 前天在第一页手动置顶一条,昨天手动置顶两条,今天就手动置顶三条了 脸真厚啊,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个是五毛
(重磅)借阴阳的观点,解释创世纪,盘古,修真 好像讲的是混沌,不是平衡 摘自这一章节中的一段:2.变(试用阴阳解释火燃烧的本质。注意只是解法中一种)
发现一个对比,用来嘲讽“宇宙何时结束”的问题 问“宇宙何时结束”和问“兔子每次只能追上乌龟一半的路程,何时才能追上乌龟”有异曲同工之处
帮争论不下的两人互相驳倒对方,是个挺好玩的事 沿着其中a的思路,深化、展开,赢得a认可后,驳倒b 再反过来, 沿着b的思路,赢得b认可后,驳倒a
冲动(情感)是纯粹逻辑(先天逻辑)的最大阻碍 越是未通过发挥主观想象,而得到的客观认识总结,越符合客观。所以经常有人感慨突然冲进脑中的真理 本能(直觉)---先天冲动(非可控情感)& 条件反射(非可控逻辑-由情感形成的逻辑&由逻辑引导形成的冲动) 大家在讨论时也许经常发现,对方有逻辑跳跃,而你去指出的时候,对方说没错误,是你臆想。(先不说是谁臆想,但必定有一方臆想,并错过了中间的问题。) 这种跳跃的本质,就来自条件反射,这个非可控逻辑充当的逻辑。 就像滑冰一样的惯性,如果不打算把自身的数据继续最小化拆分,不落下脚,就止不住从冰上划过去
可以看见的事情,就是发生过的一切事情的总和 请想象一个磁带录音机,磁针在磁带上记录数据
哲学的目的,接前天的micro和macro 让研究“条件限制”的人,学会什么叫“无条件” 让发扬“无条件”的人,学会什么叫“条件限制” 不止是一个“适”字,还有一个“兼”字 让向里钻的人认同向外找,让向外找的人认同向里钻,互不干涉,互相为证,互为依靠
第四维“空间”简单理解法。普及 哲学吧的朋友大概更有抽象认知的兴趣,所以试试在这里看看第四维空间的简单理解能不能普及开 大家知道三维坐标系,作为坐标轴的要素就是互相垂直 现在造第四个垂直线。大家暂时不用想那个线是怎么垂直于剩下三条的 来关注更重要的东西,第四维上的坐标刻度如何描述。 第一维只说“左右”,第二维只说“前后”,第三维只说“上下” 那么第四维, 先不用“薄厚”这个与“高矮”概念过于冲突的 而用“多少” 也就是说,这种简单理解上,第四维只讲“多少” 多,发生之后,在1,2,3维上都变“多”。比如多“对应”右,前,上 少,发生之后,在1,2,3维上都变“少”。比如少“对应”左,后,下 注意了,注意了,“对应”的意思---投射,映射,影子 上面发生的事反过来:往前了"1",往右了"1",往上了"1",意思都是在第四维坐标上的投射,改变了"1" 仍然是投射。 所以为什么说“精神”,“思考”是第四维以上的存在。除了可以沿着三个垂直坐标轴走,还可以延完全独立的第四个垂直坐标轴走。 垂直就是“无关”的效果。所以用任何无关的东西,其实都可以作为第四维坐标。 用时间做第四维只是好理解,但生成的概念是四维“时空”,不是四维空间。 重要的是找一个像时间一样,有看似无限延长属性的概念。
走在街上看见一个非常美好的异性,就想到“心物一元论” 征兆这种东西,说来还来的真明显
善恶(顺便解释斯德哥尔摩效应) 善恶是相对的,但是对于善恶动作的受体来说,对于受体价值观的那把尺子来说,却是趋于(方向)绝对的。 “趋于”两字是意外的关键。 受体认为是善,你在你的尺度上增加量,受体认同是善增加了。 受体认为是恶,你在你的尺度上增加量,受体认同是恶增加了。 你和受体的正负相反也完全没影响。正负相反,刻度增减相反的那一小段冲突是可以忽略的,因为你是以受体的标准为准。所以以你和受体的刻度增量相同时为研究起点。这部分的冲突不是“趋于”所指的。 为什么要说趋于,具体写到文章中间部分再讲。 《加速度》 对于人体,或者对于人心,大家都会有体会,过了那个度就有反效果了。那其实不是反效果,而是正效果不明显了。(真正的反效果,只能形容反面的行为) 就像推物体,使物体的速度到了一定的高点,你再用相同的能量、相同的力去推,改变效果就趋于变小。至极限时甚至看似无改变。 可是你去推物体的能量是无限的吗? 这么形容吧, 人的感受的是建立于加速度大小上的,而不是速度大小。加速度改变越大,人心,人体才越有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有“女人喜欢坏男人”的说法。(当然这里的女人只是指追求身心感受的女人)说的贬低点,只是水至清则无“鱼”。 (斯德哥尔摩效应)(或者说技安效应。技安也就是机器猫中的大胖)这其实不是厚黑学的范围。 《特例的反效果》
补充并换一个角度解释,画十字架的信仰。 补充并换一个角度解释,画十字架的信仰。 十字架,埃及的金字塔,东方的河图洛书,本是同一来源。 代表万物生成顺序的河图,展现了十字架立体的画法。 成功融合上帝十诫的第一诫和道,并解释和尚经的核心 club.kdnet.防止被当广告封贴net/dispbbs.asp?boardid=2&id=8817643
福音来了。 补充并换一个角度解释,画十字架的信仰。 club.kdnet.为了防止被作为广告封贴,分成两段发 net/dispbbs.asp?boardid=2&id=8817643 教义中的十字架,埃及的金字塔,东方的河图洛书,本是同一来源。 代表万物生成顺序的河图,展现了十字架立体的画法。
河图的一种简单走向 感觉和西方的魔法、炼金在循环上的道理是相通的
刚才稍微解释了一下河图的走向 河图洛书,常见被认为是演示物质的循环发展规律
河图的解释,数学解对照图解 河图,普遍被认为是演示物质的循环发展规律
迷信“道理” 并不是在“坚定信心”能找到道理,而是“相信”发生的事一定有道理存在。 那么不确定的事怎么办?怎么确定? 迷信者就一定会认为不确定的“任何事”全有办法确定,近似的确定也可当成是完全的确定。 相信道理是涵盖一切的出发源头。(这也是教育推行数学的最大利益) 没有涵盖不了的? 越往规则的深处探索,就会发现越多看不出规则的东西。道理是先天存在的吗?有没有后形成的道理? 社会是道理构建的社会。构建?换成约束试试。构建这词潜意思有表达“大部分包容”的倾向
迷信“道理”-----迷信的源头 迷信“道理” 并不是在“坚定信心”能找到道理,而是“相信”发生的事一定有道理存在。 那么不确定的事怎么办?怎么确定? 迷信者就一定会认为不确定的“任何事”全有办法确定的,近似的确定也可当成是完全的确定。 相信道理是涵盖一切的出发源头。(这也是教育推行数学的最大利益) 没有涵盖不了的?越往规则的深处探索,就会发现越多看不出规则的东西。道理是先天存在的吗?有没有后形成的道理?
狼没来之前,故意天天喊狼来了,喊了好几年的那些崽子们 狼没来之前,故意天天喊“狼过一会就来了”,喊了好几年的,那些崽子们是什么心态,什么目的?
构筑者 & 达成者 & 维护者 & 观察者 构筑者 - 构筑内容、架设规则 “现在要重新施工,路过注意安全”“不要妨碍施工” 达成者 - “我还没乐呵够呢”&“没意思,不玩了”&“换别的玩也行” 利用规则 维护者 - 引导规则、修正规则、惩罚违规 没收游戏工具 观光者 - 观光身边 & 观光全局 只看,不发言。 顺应规则
构筑者 & 达成者 & 维护者 & 观察者 构筑者 - 构筑内容、铺接规则 “现在要重新施工,路过注意安全”“不要妨碍施工” 达成者 - “我还没乐呵够呢”&“没意思,不玩了”&“换别的玩也行” 维护者 - 引导规则、修正规则、惩罚违规 观光者 - 观光身边 & 观光全局 只看,不发言
解字。。 浅/怒/外来者淹了地区,定期/船救人来
新感悟。关于“平衡” 任何平衡之说。 信仰“平衡”,实际是在坚持此框架、盒子、密闭室存在。 是在坚信构成“三”的“二”的稳定 不平衡的空间,就靠信仰平衡的香火在支撑
北四环。贴建筑飞过去两架直升机。 北四环。贴建筑飞过去两架直升机。 刚刚。 黑蓝色。外壳
试联系黑三天和黑洞效应的共同点。(修行) 往外看全黑,往里看就会全亮。 往外看全亮,往里看也全亮的话,那层身体就已经是黑洞了。就像站在极点位置一样,往哪里都是亮。 站在黑洞的中心,往里往外全是亮。全是亮的,就是伊甸园。
将道和上帝十诫的第一诫成功融合,并解释和尚经的核心 序言: 不无神,也不有神,而必须是无神且有神。在无神的限定下才有神,在有神的限定下才无神。无神和有神都是错的,错在片面。 "每个人都是一个环境。每个人都是环境"----请各位有意者,把其他教的核心翻译成这句话。好像都不发生冲突。 也就是说,环境分为内环境(自身环境)和外环境。 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id=8817643
有空天天喊口号稳定情绪,不如去挖掘原因,解决问题先找背景条件 有空天天喊口号稳定情绪,不如去挖掘原因 解决问题先找背景条件,纠正产生情绪的错误源头 大家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说法?
最近一些人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吧? 最近一些人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吧? 自身越是想要靠近那种存在的那个位置,就真的变成越像是那种存在 源源不断的,超乎想象的,突然的拓展(智慧)
新信仰诞生。兼并无神有神信仰,旧信仰可重新解读。 贯穿信仰通篇的“融合”这词我是写出来之后才发现和结界师中的结界规则很像。是不是吸收了里面的世界观,我也分辨不出来了。 新信仰目前来看是可以包含所有旧的,解释所有旧的。比如和尚教,上帝教。完全解释原理。 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id=8817643不断更新细化 序: 不无神,也不有神,而必须是无神且有神。无神和有神都是错的,错在片面。 每个人都是一个环境。每个人都是环境 "----请各位有意者,把其他教的核心翻译成这句话。好像都不发生冲突。 也就是说,环境分为内环境 (自身环境 )和外环境。 吸引力法则只是歪解了原理的残章,完全可以说是骗人的。真正的完整原理请见此文。
存在-合理,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因果,顺手一起驳倒 其实这类的词,本来就是倒打一耙的无病呻吟。就跟射完箭再画红心一样。这是这些逻辑的特征。 1.1 简驳“存在即合理”“存在即有理”“存在必合理”“存在必有理” 一句话简单的解法:“存在-合理”实质是逻辑绕圈了,偷换了概念。先入为主的臆定了存在就是一种合理,却反过来用这种合理支持存在。 实际表达出的意思是存在即存在,或合理即合理。许多人却发现不了自己表达的实质。 1.2 详细的解法: 问1.认为存在便是合理的,那么不存在合不合理? 答1.不存在的,不合理。 -> 问1-1:不合理,意思就是不存在的,应该存在才对。那为什么不存在? 答2.不存在的,合理。 ->问1-2:也合理那不就也存在了吗,为什么不存在?存在不就是因为合理才存在。不存在的,合理了为什么不存在? ->答2-1:存在合存在的理,不存在合不存在的理。 ->问1-2-1:意思就是存在不存在都有理可合?那么还有什么不合理的?你的世界观中就只剩一堆的合理-合理-合理?永远没有会不合理的东西了。还没发现想法有问题?只有合理,没有不合理的世界,“不合理”这词出现是干嘛用的?这词出现的就不合理了啊。 1.3 A.把合不合换成有无 Q.-> 问2.认为存在便有存在的道理,那么不存在有没有道理? 答1.不存在的没有道理。 ->问2-1.来看看这话说出口是什么效果。“xx没道理不存在啊”,那为什么不存在呢? 答2.不存在的也有道理。 ->问2-2.有什么道理?存在的道理?不存在的道理? 不存在有存在的道理,那为什么不存在? 不存在有不存在的道理,那为什么“不存在”存在? 我只是换了解法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解。其实之前的解法也可以解“换成有无”的情况 1.4 A:存在即合理不是说存在的事物很棒很合理,而是说它存在是有原因的,不是凭空而生出的。 Q:这是同样的错误,一样的方法可以解释。照着你的说法,没有什么没原因。你见到的都是有原因的,于是永远没有没原因的事。没原因的东西就不会存在,甚至连“无”也不会存在。你信仰没有任何是没原因的?敢抛开信仰试试吗? 如果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请用相同的经验来看以下话题 2.1 例: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的这句话表达出的意思其实是什么?--“适者适”,“生存者生存”。看出来了吗? 和之前的入手方法相同。“适者”在这里指的就是生存者。 2.2 适者,是什么者? 适合生存的人? “适合生存”的人生存,那么适合的不是“生存的原因”,而是适合了“生存这个结果”。 描述从一开始就指错了对象。 再怎么往“生存”这个布袋里填装原因,也对证明这个布袋“应该存在”没帮助,就是说,对证明适合没有帮助。因为你早就认定完适合了,认定布袋在那了。 再证明的也只是“生存”那层布袋“在”。而那层布袋“该不该在”,才是你本该要证明的东西,却沾到证明的边。 3.1 接下来换一个例子 例:物竞天择 事先臆想认定了天在择前提下的物竞,然后用这种前提的物竞,去证明天在择? 3.2 天择,你如何知道是天在择?而不是没有东西在择?或是石头则,或是脸盆择,或是人择,或是活着的所有东西在择? (注意,在择和在争可不是同一个概念哦。) 就算是天择。以什么标准择?1.让“天”满意的标准?或是2.“天”随机定的标准? 1.说是让天满意的标准:人被择出了,但人的发展甚至有毁掉一切的倾向,也是天满意的标准?那么择是为了毁掉一切? 比如石头剩到最后了,是天在择,还是石头在择?比如人剩到最后了,是天在择,还是人在择? 人继续发展,慢慢要捅破天了,也是让天满意?或是不捅破才满意? 2.随机定的标准,你怎么知道是不是它定的?随便是谁都可以定这个随机标准,不一定是天啊。 4.1 例:优胜劣汰 分成两部分看,一部分是优胜,一部分是劣汰 何为优?胜了为优。何为劣?汰了为劣。看出来了吗--胜者胜,汰者汰的逻辑绕圈。 优的就容易胜吗?优的如果输了,辩解一定会说,其实他不优,另一方优。顺着辩解下去,于是到最后,就会有“真正优就肯定会胜”,追求无漏洞的“真正”优。 到这里,回头好好看清楚,你现在还是在证明优所以胜吗?已经明明变成是在下定义胜所以优,这种优是如何的优了。 已经是在追求胜,而不是追求优了。 4.2 大家一起想象一个环境吧。一开始非常稳定,蓬勃发展的生态圈,突然混进来一群靠危害别人来得利的成员。毁灭这个毁灭那个,除了自己群体以外全毁灭干净了,这个群体是优吗?被淘汰的是劣吗?最后连自己的群体也要毁灭。毁灭完了生态圈里什么都不剩了,这哪叫优胜劣汰?或者你认为优的意思就是毁灭? 去搜索一下劣胜优汰吧,比优胜劣汰逻辑通的多。 5.1 同理,逻辑绕圈,先入为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因果。可以来讲讲 例:因果 因果,首先要有因。没有因怎么办?硬认定一个因。首先,说了“一定会有因”,之后,再去用这硬挤出的因,证明一切有因果。 5.2 另外,所谓的“因果”也是典型的扭曲词义,混淆词义。根本没有所谓的“因果”,却把事物“发展”这词乔装打扮成“因果”。 发展是必然的废话,用不着证明。证明也是证明的是“发展”,而不是所谓的“因果”。 但最卑鄙的,是所谓的“因果”里却还绑上必然原因,必然结果的意思。哪来的必然? 你管那叫因果,别人管那叫你“闲的”,别人管那叫“必然”或“不必然”。横竖就是没证明那是因果。闭上嘴也是因果,接着争也是因果,还有什么不是因果?因果只是个抽向概括,连必然带不必然全说了,和没说一样,是不存在的废话。 结语: 以**自居的看客里,有一些喜欢回复:“你说的对,但会有效果吗?”看了这些,你还觉得说的对会没效果吗?
简驳“存在即合理”“存在即有理”“存在必合理”“存在必有理” 问1.认为存在便是合理的,那么不存在合不合理? 看这贴能活多久
思想上停不住的人疯了,行动上停不住的人死了 思想上停不住的人疯了,行动上停不住的人死了,再用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绝后,慵懒就成了主流。
第四维能量,在三维内的流动 第四维物质,仅在第四个坐标系中可见 在三维空间中无法显形。 第四维物质与三维容器(比如人身)是连接的。 时时刻刻将第四维物质转移-灌入到三维容器中,换句话说就是灌入能量。能量这个词可视为第四维物质。 梦境:意识,意识能量来自第四维能量。在容器未封口的情况下,流动的能量在三维容器中产生三维意识。容器封口后(即睡眠),能量便流向其他维度,无法注入的能量将溢出,接通其他的容器,产生其他的意识。 肌肉能量:身体活动能量,来自于第四维能量在三维容器中流通和存储。由于经常使用,使容器内管道更疏通,能量的流通速度更快,在三维容器上显示为更有力量。 经络:能量中也许会有杂质部分堵塞管道。或者管道的堵塞不是因为杂质,而是管道自然萎缩。
问题:月亮为什么是这样的? 比如从这个起点开始, 慢慢变成这样,为什么是这么变?而不是更常见的 这么变变成这样?
意识和实相关联? 意识和实相关联? 那么说法就不仅是说法,而有可能发生对吧 影响可能性的,是不是市场占有率? 但是先有说法,还是先有市场占有率? 这么比喻到好像能解释鸡和蛋的问题了
提问。只给4个2,如何得出65536 只用4个2.
兼并无神有神的新信仰,解释所有旧信仰,并尝试解释本源 新信仰目前来看是可以包含所有旧的,解释所有旧的 序: 不无神,也不有神,而必须是无神且有神。无神和有神都是错的,错在片面。 每个人都是一个环境。每个人都是环境"----请各位有意者,把其他教的核心翻译成这句话。好像都不发生冲突。 也就是说,环境分为内环境(自身环境)和外环境。 吸引力法则只是歪解了原理的残章,完全可以说是骗人的。真正的完整原理请见此文。 信仰,展现开的是方法,作为穿在身上的装备才有用。在那摆着的确只是摆设。
为思维被广播的朋友提供理论,兼并无神有神的新信仰 新信仰目前来看是可以包含所有旧的,解释所有旧的 序: 不无神,也不有神,而必须是无神且有神。无神和有神都是错的,错在片面。 每个人都是一个环境。每个人都是环境"----请各位有意者,把其他教的核心翻译成这句话。好像都不发生冲突。 也就是说,环境分为内环境(自身环境)和外环境。 吸引力法则只是歪解了原理的残章,完全可以说是骗人的。真正的完整原理请见此文。 信仰,展现开的是方法,作为穿在身上的装备才有用。在那摆着的确只是摆设。我觉得信仰是工具,是方法。
兼并无神有神的新信仰。解释所有旧信仰 第二部分中浅议凉宫春日的能力 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id=8817643不断更新细化 贴吧中的讨论帖 http://tieba.baidu.com/p/2031861524 《预知》 情感(或叫做冲动),是信息的最小片段。逻辑(或叫做分析),是信息的最大片段。 最小片段,由于没有扭曲,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所以保留度极高。 借助无数的信息最小片段,也就是用 “ 冲动 ” 拼凑出的 “ 预知 ” ,很可能是真的预知。前提是符合真实情感。 于是越是言、行、心一致,一切言行不背叛自身情感的人, “ 预知 ” 的拼凑越容易。所以在这点上,动物能靠 “ 冲动 ” ,比人类更提前的 “ 预知 ” 。 《发生》 有些人作为节点来说,信息量过大,甚至影响了世界。 与其说是此人在改变世界,或者说在预言世界,不如说是站在信息交换的最前阵线,在抓取信息。比起别人更像是在面对所有世界
兼并无神有神的新信仰,解释所有旧信仰 第三部分中浅议AT立场的现实原理 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2&id=8817643。不断更新细化 贴吧中的讨论帖 http://tieba.baidu.com/p/2031861524 第三部分:方法 解释力: 解释力,就是融合力,瓦解力,理解力。以自己的真心为出发点去解释,越解释越有力,越容易将外世界融入内世界。 并削弱外世界的攻击信息。 坚持力: 坚持力,就是防融合力,防瓦解力。动画中的AT立场就是防止其他的信息进入自己的世界,发展到极限,连物理层次的现象信息也会阻止。 防止外世界融入内世界,并增强外世界的攻击信息。 解析度: 判断出什么是自己感情上喜欢的,不喜欢的,而不去欺骗自己。 你会更快的站到与外环境交互融合的前沿阵地。 好处:能让你不被外环境偷偷瓦解,不然你会时常有退步,在不知不觉漏掉自己的世界。 坏处:你会立刻遭遇猛攻。请小心易碎。
兼并无神有神的新信仰。解释所有旧信仰 序言: 不无神,也不有神,而必须是无神且有神。无神和有神都是错的,错在片面。 "每个人都是一个环境。每个人都是环境"请各位有意者,把其他教的核心翻译成这句话。好像都不发生冲突。 也就是说,环境分为内环境(自身环境)和外环境。 吸引力法则只是歪解了原理的残章,完全可以说是骗人的。真正的完整原理请见此文。
写了点“有限和无限”。有要改的地方吗? 无区别的时候无限,有区别的时候有限。只有无区别的,没有有区别的,才有无限。 有限被无限大包围,不属于无限大,无限大的包围里可以有无数个有限 无限小被有限包围,不属于有限,有限的包围里有无数个无限小 两种不一样的无限,可以组成有限,无限大无限小都可以。 在没有绝对的地方,相对的就充当绝对的
清扫歪理,开拓道路,欢迎各路擅长的朋友入群 QQ群号236753643 人口、风气、素质、寄托、俗话、人心不齐、自扫门前、外敌威胁
挑战歪理,清扫道路,欢迎各界擅长的朋友入群 QQ群号236753643 人口、风气、素质、寄托、俗话、人心不齐、自扫门前、外敌威胁
挑战歪理,清扫道路,欢迎各路自信的朋友入群
有实际意义的脑筋急转弯,来测测iQ 发源自某阶层的文字游戏。看你能不能听明白。能明白就在平均线以上 贪,翻译过来就是逐利。 逐利本身不带半点错误,只是人类为了实现自身需求的本能。 错的仅仅是“迈过界线”对应的行为,而和为了什么目的完全无关。"目的"只是“错”的借口。 没有目的而这么做,做的是错,有目的而这么做才是错。相反,没有目的而这么做,做的没错,有目的而这么做也不会是错。 “为了贪”而怎么怎么样,是对象错误的逻辑不通。 “为了达到目的”“做了不该做的”,没有必然联系。这两件事硬连成一件事时才形成联系 只有为了传教造唬头,才会造出个“贪”是错的教义,向所有人撒下大网捞鱼。 这么比喻吧。人人都喜欢美妙的音乐,于是为了听音乐,有人半夜用拖拉机的音量吵邻居,有人抢音像店,有人逼着乐者给自己演奏,难道是美妙的音乐有错?
跟网上传教也分贱不贱的。 跟网上传教也分贱不贱的。 贱的,舔着脸把自己当成传万物规章而不是传信仰,非要把所有人都说成逃不出他们教教义的掌控 你信不信都硬要你信,硬要你信还有脸不负责验证,一到验证又改说"你爱信不信" 聊天谁聊什么都能扯到他们经文上 跟屁股上沾着屎似的四处乱蹭 想给他们擦两下 它们就往你身上蹭 越擦还往外拉。。
人的悲哀,被不在自己所管范围内的东西管着自己 人类的悲哀,被不在自己所管范围内的东西管着自己,知根知底也无从下手
全国选举,不选"人",而是选"意见",看起来可行 不投票选人,而是投票选意见 比如先搜集20个社会关注点,制作出意见,意见分为支持反对,可选总40项,向全民公布。 每人限投1票,按内容编号为1-40,将号码写在纸上,通过门洞塞进屋内 投票完毕时,在广众视野下打开投票屋门,愿意监督数票数的人抽签,几个人一起验证每票内容,一人计数报票数 全民到街道社区投票,报总数 抽签抽5个人,送到上一级城乡划分地区,边念票数和投票地点,由送来票数的5个人验证,边加和 再向上一级地区上提
念经传教喊口号,看了这么久还是不习惯,还是恶心 跟网上传教也分贱不贱的。 贱的,非要把所有人都说成逃不出他们教教义的掌控,聊天谁聊什么都能扯到他们经文上 跟屁股上沾着屎似的四处乱蹭 想给他们擦两下 它们就蹭你身上 越擦还往外拉。。 传播完教义之后,还否认自己传播的是教义,狡辩成是知识学说,末了还舔着脸冠上自己教的商标, 为了传教 用什么手段 能卑劣下贱到什么地步 随便看看这些经文传出来的片段就知 再看被什么样的当权者推崇
选举,如果不是选人,而是选“意见”,怎么设计? 怎样的系统能实现选意见?可以先不考虑亿级别,先说百万级别
为什么那么多五毛在影射,党在执正前唧唧歪歪不爱国? 攻击网民的词,明明全是在批评执正前的所作所为嘛~
贴吧里的情况,就像大人说话小孩不停插嘴(灌水) 相比而言,"大人"代表的是“自制”,也就是对话题不离题太远的把握控制。 小孩一开始插嘴,一两句还不会影响正常谈话。越来越多之后,就变成完全是"孩子在席间吵闹"了,离题越来越远变成灌水贴吧也很正常。 现在贴吧里就是挤满了孩子。。
通过"它类存在"的帮助,探得攻击来源并惩治 通过"它类存在"的帮助,探得根系中保护力差的弱小尖端受攻击的来源方向,定位并惩治攻击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