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De云烟2013
过眼De云烟2013
关注数: 13
粉丝数: 2,768
发帖数: 45,148
关注贴吧数: 20
显卡相对性能和应当相对价格之A卡 以7900GRE作为100% 适当考虑显存容量和其他因素 7900XTX —— 性能≈142%/ 170+% 9070XT ——130+%/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70TI 9070—————≈116%/125% 9070GRE——≈100%/100% ——————————————5070 7800XT———≈93%/90% 7700XT———≈80%/72% ——————————————5060TI 6750GRE——≈65%/52% ——————————————4060TI 7650GRE——≈55%/40% GRE 10G——≈55%/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660
9070GRE解禁:相比5070跑分落后4%、性能领先4% TS跑分 实际上同口径基本相当,但比5070首发评测的普遍2.3W落后4% ______________ 游戏性能 和5070各款游戏都是大胜大负状态,屁股能决定评测结果 2K游戏25款包括含lumen光追的黒猴,平均领先5070幅度是4% 2K游戏相比5060TI领先大约30%,领先被取代的6750GRE接近40% 落后9070大约13%,落后5070TI接近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能价格均≈7900GRE 光追有提升,但显存12G,上限都普遍较高 指导价格性价比不如两位大哥,不建议溢价购买
总决赛主要队员评分 球员评分标准: 技术水平联盟 前2%为 5星 前5%为4星 前12.5%为3星 前31.25%为2星 —————————————————————— 广夏队员评分: 巴里布朗——————5星 卡尔顿——4星 纳纳利、奈特、胡金秋——3.5星 孙铭辉————3星 朱俊龙————2.5星 吴骁————2星 教练团队————2星 —————————————————————— 北京队员评分: 尤金-杰曼——————4.5星 所罗门、纳托尔和奥模特——4星 陈英俊————3.5星 周琦—————3星 张才仁、雷蒙、范子铭————2.5星 邱天、翟小川、方硕、田雨翔——2星 教练团队——————3星 —————————————————— —————————————————— 小结: 主力阵容双方都很强,甚至广夏更好一点 不过,广夏高端局能用的人还是少点,包括三少中的赵岩昊完全不行,许钟豪虽然还能打,但平时都不怎么打,关键时刻宁可用一只手的吴骁,因此赵家仁的缺阵很可能是致命的。相反小曾虽然国人球风华丽,但和北京队整体不合拍,缺阵不一定是坏事。 因此广夏队更考验教练的排兵布阵和精细配搭调度,但抗风险能力差,如有意外(犯规、伤病、禁赛),很可能如以前总决赛一样顶不住。 我的结论是如果没意外,广夏队稍稍占上风,如果有特殊情况,北京队有望夺冠。
广东队要复兴要追求两人,不能小打小闹 都传在追求陈国豪和邹阳,但我认为这都不是重点 第一个就是迪亚洛 可以说近些年培养的三号位全是失败,长期重点培养的张皓嘉并没有成为下一个朱芳雨 第二个就是杨涵深 虽然厂家NBA选秀,但很有可能不会直接得到长期保障合同,应该早点筹谋 筹码可以包括徐昕、张皓嘉甚至胡明宣,并承诺有支持打BNA机会,三年内没打进总决赛放行 主力阵容: 杨涵深、大外(张昊)、迪亚洛、胡明宣(小外)、徐杰
每周一题:9070GRE传统性能可能不高于7900GRE 纯光栅性能优可能稍落后7900GRE,基本和5070一个水平 1、公布的游戏中优2个是开了光追,拉升了平均性能; 2、就算是开了光追的E4,7900GRE相同特效的帧率是105帧,只比公布的9070GRE低了2%首发7900GRE是落后4070TI和6900XT,但现在性能和4070TI基本持平,明显领先5070: 4070TI Vs7900GRE性能比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Ka4y1r7HE%2F%3Fspm_id_from%3D333.337.search-card.all.click&urlrefer=af6c70aed996d61bf1f95b074cfa8f90
9070GRE性能曝光,供货恐不足 微优于7900GRE,估计和4070TI相当,处于4070TISuper和5070之间 不过传说价格4399,相比4499和4999的大哥明显不合理,估计是考虑到市场价格,当然也可能本来货源就不算很充裕,才中国特供以及较高的指导价 注意下面性能是混合了光追,所以实际应该和7900GRE差距很小4070TI Vs7900GRE性能比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Ka4y1r7HE%2F%3Fspm_id_from%3D333.337.search-card.all.click&urlrefer=af6c70aed996d61bf1f95b074cfa8f90
9070GRE、9060XT、9060将陆续发布,真正的甜品? 9070GRE可能还是中国大陆特供,5月份发布,9060XT5月21,有消息可能9060也一起发布 目前看9070GRE性能是很合适,不意外的话性能最差不低于5070,相比5060TI有20%或者更高的优势,12G的显存也是很适合 关键是定价和供应 JD目前5060TI16G最低价格38XX,普遍价格4XXX,较好的型号5XXX 5070国外销量惨淡已经破发,国内也有可能下降,不过目前JD基本还在5XXX 9070GRE如果指导价4000以下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供应充裕,相比5070和5060TI16G都更值得选择,我的建议是450刀3699 而9060XT和9060估计性能在5060TI上下,9060XT性能很可能能挑战4070,建议价格和相对性能: 9070GRE 450刀/3699_____________5070 9060XT 320/370刀 2799/319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60TI 9060 270刀/229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60 7650GRE 官方较低到220刀/169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60 ——————————————————5050
主流显卡TS跑分典型值和相对性能参考 主流显卡跑分和性能范围,性能为纯光栅,不包括黒猴等混合光追以及超低负荷不适合衡量显卡性能的网游: 5080——典型值3.2W(范围3.0-3.3)平均性能= >120% 9070XT——典型值2.9W(2.8-3.0)性能≈110% 5070TI——典型值2.7W(2.4-2.9)性能 100%为基准 9070——典型值2.6W(2.55-2.65)性能≈95% 7900GRE——典型值2.1W(2.0-2.2)性能>=80% 5070——典型值2.25W(2.1-2.3)性能≈80% 7800XT——典型值1.95W(1.9-2.05)性能=<80% 5060TI——典型值1.6W(1.54-1.64)性能≈60% 即将发布的9070GRE和9060XT传统性能估计分别和7900GRE以及7700XT接近,分别和5070互有胜负以及稍优于5060TI: 9070GRE ——2.2+W/80+% 9060XT ——1.8+W/≈65% 价格预计450和350刀左右
每周一题:关于9070GRE和9060XT 9060XT大约2周后发布,但开卖估计要接近6月份,9070GRE未知,现在R=radeon 先谈比较感兴趣的9070GRE 现在看来,9070GRE性能上就是瞄着5070去的,规格是9070XT的75%(带宽70%),按AMD的传统192bit缓存是48M,和5070相比核心性能更强缓存也更高,但显存带宽低很多,性能将非常接近,具体的性能取决于频率功耗和个体,可能不同游戏和设置甚至不同平台结果都会不同. 5070的TS跑分大约是2.25+W,纯光栅最高特效2K性能按100%算,估计200W的9070GRE性能:TS2.2-2.25W,实际游戏性能大约105%,不过PR和光追可能要稍低于5070: 9070 基准TS2.6W/实际游戏≈120%/光追基准PR1.5-1.6W 9070GRE TS2.2-2.25W/≈105%/≈1.35W 5070 TS2.25+W/100%/1.4-1.5W 7700XT 1.7W/≈80%/很低 也就是光栅性能≈7900GRE,光追好一些,相比7700XT提升大约30%。 ———————————————————————————————————— 9060XT就是9070XT的50%规格,性能大约是9070XT的60%左右,等效带宽同样决定性能,具体可以看我之前的帖子, 大约2K高特效性能(均16G版本): 9060XT TS≈1.85W//>=110% 7700XT 1.7W/≈110% 5060TI 1.6W/100% 4060TI 1.35W/85+% 7600XT 1.08W/75+% 也就是性能可能好于等于7700XT,相比7600XT提升超过40% ————————————————————————————————————— 9000系列相对性能比例 9070XT TS≈112%/游戏≈115% 9070 100%/100% 9070GRE ≈ 88%/≈87% 9060XT ≈72%/ ≈70%
每日一题:5060TI究竟比4060TI提高多少? 这些所谓评测,越低端越没法看,完全把5060Ti吹成东方红 直接结论:提升20%以上的都是JS 要高特效的话,5060TI就是个1K过剩2K远不足的家伙,3GPC决定了其高刷也不行,这也是很多不测1K,甚至日常吹的Dlss中缩放也往往不敢开,只吹插帧,因为开了缩放很多游戏就完全和超级弱鸡4060TI没区别。 我的评价是: 综合比4060TI提升15% 基本和TS1.3W的6750XT同级,明显低于跑分相当的6800,也低于4070D6和7700XT 关于8G和16G的差别,为什么一些游戏8G比16G帧率高一截,待以后再谈。
每周一题:显卡零售价格高企的根本原因 50系发布时: 官方零售渠道JD,只有价格接近2W的5080有货 但各种装机商却有各种价格很合理的整机出售,甚至有13999不太差配置的98X3D+5080,而且部分就直接说是原价显卡,后面其他几款新卡发布也都有类似情况,9700X+5070TI以及9070XT的整机价格都下探到1W以下和8000出头,也有6XXX的7500F+9070XT。 当然随着配件价格波动,供应情况是有所变化的。 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正规首发渠道JD的货源明显没有装机商的充裕。可能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新卡是随着装机商流出,价格等于甚至低于官方指导价。而通过所谓的官方渠道JD销售的仅是少数,而且其中仅有部分以高价出售,导致价格严重虚高的假象。 当然这情况不是现在才有,在GTX770时代就有、1070、1080时代已经非常严重,1080红龙是首发1个余月才以6999的价格抢到,红龙1070也是首发多日后4999抢到,好在3、4个月后廉价品牌大量进场。 简单地说就是新卡往往优先照顾关系户,而不是通过官方渠道统一销售,导致新卡供应紧张而抬高价位的假象。 如果首发前几周严格从官方渠道出货,这种情况肯定会大大缓解。不过会牺牲大部分关系户以及操控价格的商家利益,得益的是大部分消费者。肯定会有很大的阻力。
每周一题:5060TI性能基本确定 举外媒消息跑分比4060TI提高14-15%,提升比例稍低于规模提升 如果参考5070跑分比4070S提高6%,实际游戏提高微乎其微,而且整体结构和4060TI一样都是3GPC+128bit,实际性能提高估计可能稍低一点,鉴于显存带宽的提升2K性能提高应该多一些,但其性能很难满足原生2K高特效。 不过3GPC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同样3GPC4060TI用比4060高50%的规模和功耗,只提高了20%的性能,相比7GPC的5080估计性能大约50%或者稍高. 可能是提升较小,官方价格也有所下降,估计价格和AMD即将推出的9070GRE(大约5070性能)差不多 相比之下9060XT的规模完全是9070XT的一半,同样频率下性能估计可以达到70%左右,性能非常接近甚至略有优势,估计9060XT官方价格和5060相当。 5060则提高比较多,提高幅度估计仅次于5090,很可能具有4060TI水平,并且下面可能还有5050。 不过,新卡是不是还会溢价?
德国显卡市场AMD销量领先,但Nvidia狂赚 最新销售数据显示,AMD 在德国知名零售商 Mindfactory 的 GPU 销量中令人惊讶地占据领先地位,本周出货量超过总量的 50%。 其中,Radeon RX 9070 XT 销量位居榜首占A卡70%,表现强劲,7800XT等老卡销量也不错,总销量超过N卡,不过国内卖得可以的9070销量有限。 而Nvidia的5090和5080销量占N卡90%,5070TI和老卡只有很小销量,5070更是无人问津,看来9070系列对Nvidia的中低端打击很大。 不过,由于5090和5080的高价格,销售显卡的平均单价1549欧比A卡749欧高一倍还多,销售额也遥遥领先,按Nvidia75%的利润率更是AMD不可比拟。
每周一题:9070XT260W平替5080的正确调教方法 降低功耗的思路是对的! 9070XT确实在260W才是甜点,但不是这样设置,这样设置不但频繁触发功耗墙,而且电流墙也同步降低,触发的几率不功耗墙还高,影响帧生成的顺滑。 1、显存温度高是核心温度太低导致风扇温转速低甚至停转,当然也有部分显卡导热垫太厚的因素; 2、虽然等效带宽主要是由缓存决定,但大部分游戏特别是2K以上显存对帧率的平滑有较大影响,对总体性能也有较大作用。 因此合理的设置: 1、功耗墙(电流墙同步)尽量提高,让功耗可以随着负载自由波动尽量减少触发调节; 2、体质不是雷的话电压降低100-150毫伏,如果不稳定,可适当降低频率上限,默认情况下不限制频率可达3.36G左右,而默认功耗墙持续高负载只能维持最多2.4G的频率,所以降低100-300最高频率对性能影响非常有限,但可以让持续满载频率达到2.7-2.8G; 3、显存在不提高电压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频率,正常可以2750-2850,而不大幅度增加功耗,当然如果显存温度高,可以把转速提高一点,导热垫太厚可以用铝片+硅脂或者薄片代替。 这样 不同游戏和场景,功耗波动较大,但频率波动很小,基本能保持在3G左右,峰值功耗虽然较高,但平均功耗较低,大部分游戏平均在260W左右; 关键是性能比默认有所提高,大部分4K的提升达到甚至超过10%,大部分3A游戏可以接近甚至超过5080水平,能效比仅次于9070高于50系最高的5080; 更重要的是频率的稳定以及较大程度降低触发调整,配合降低功耗后较安静的环境,带来了体验的明显提升! 当然5080也是可以调教的,但是A卡给与的较大电压空间以及丐版也有相同的调整范围,导致A卡的调整价值往往更高。 实际上这方法也基本可以适应近几代采用复杂睿频策略的A卡,但不适应GCN及之前的
每周一题:9070XT260W平替5080的正确调教方法 降低功耗的思路是对的! 9070XT确实在260W才是甜点,但不是这样设置,这样设置不但频繁触发功耗墙,而且电流墙也同步降低,触发的几率不功耗墙还高,影响帧生成的顺滑。 1、显存温度高是核心温度太低导致风扇温转速低甚至停转,当然也有部分显卡导热垫太厚的因素; 2、虽然等效带宽主要是由缓存决定,但大部分游戏特别是2K以上显存对帧率的平滑有较大影响,对总体性能也有较大作用。 因此合理的设置: 1、功耗墙(电流墙同步)尽量提高,让功耗可以随着负载自由波动尽量减少触发调节; 2、体质不是雷的话电压降低100-150毫伏,如果不稳定,可适当降低频率上限,默认情况下不限制频率可达3.36G左右,而默认功耗墙持续高负载只能维持最多2.4G的频率,所以降低100-300最高频率对性能影响非常有限,但可以让持续满载频率达到2.7-2.8G; 3、显存在不提高电压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频率,正常可以2750-2850,而不大幅度增加功耗,当然如果显存温度高,可以把转速提高一点,导热垫太厚可以用铝片+硅脂或者薄片代替。 这样 不同游戏和场景,功耗波动较大,但频率波动很小,基本能保持在3G左右,峰值功耗虽然较高,但平均功耗较低,大部分游戏平均在260W左右; 关键是性能比默认有所提高,大部分4K的提升达到甚至超过10%,大部分3A游戏可以接近甚至超过5080水平,能效比仅次于9070高于50系最高的5080; 更重要的是频率的稳定以及较大程度降低触发调整,配合降低功耗后较安静的环境,带来了体验的明显提升! 实际上这方法也基本可以适应近几代采用复杂睿频策略的A卡,但不适应GCN及之前的
主流显卡不合理参考价格 又于N卡在营销方面的优势,同性能额外给予比A卡20%左右信仰溢价。虽然很不合理,但这就是现实。 5080------------8000(120+%) 7900XTX-----6500-7000(115-125%) 9070XT---------5500(110%) 5070Ti--------6000(性能100%) 9070------------4500(95%) 4070TiS-------4800(90%) 7900GRE----3600(高于80%) 5070------------4000(低于80%) 7800XT--------3200(低于80%)
9060XT可能要退回原型 9070XT和9070性能均超过竞争对手 特别是9070,简直碾压5070,两者之间差距可以装下40系三个70+型号 不过,一听到9060XT有8G和16G,立马明白9060XT很可能是N44而不是N48阉割 N44的规格只有N48(9070XT)一半而且可能有个别地方阉割,Nvidia的5060TI用的206,接近203(5080)的一半 因此,性能的胜负很难说,可能要靠功耗 就算是8G、16G还是希望9060XT是N48的128bit版本,9050XT才用N44
“小核”游戏性能要咸鱼翻身 Zen 6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核心数和缓存的提升 。以Medusa Ridge 为例,Zen 6将从Zen 5的8核 提升至12核 ,同时L3缓存 由32MB增至48MB,提升接近50%。而Zen 6C系列 则提供16核 和64MB缓存 ,使得性能进一步增强。Zen 6架构的更大缓存容量使处理器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大规模任务,特别是在多线程和数据密集型应用中,能够显著提升计算效率。 这样zen6C单个CCX的任意一个核心可以享受64M的L3 ,相比zen5翻倍,相比某些zen4C达到8倍,相比zen6也增加33%,仅次于3D版本的96M。当然,64M也不一定能赢频率高50%以上zen6的48M,因此低功耗的移动端会受益更大。 48M的普通版本也会缩小和3D版本游戏性能的巨大鸿沟。 Zen 6还将推出32核配置 ,由双Zen 6C CCD 组成,每个模块配备64MB L3缓存,总计128MB 。这将满足极高计算需求的用户,如专业工作站和服务器。 此外,Zen 6还仍然将推出支持3D V-Cache技术 的X3D版本,进一步提升缓存容量,并优化缓存访问速度,增强整体性能。
4K游戏——显卡很难满足?很好满足? 经常看到两个极端的言论,刚才又看到,忍不住说几句。 一、4K最高特效高刷3A游戏,现阶段是不可能,光追更是1440P都不可能,除非是开缩放,那也就变成很低的实际分辨率,比如dlss性能就是360P,插三帧的话真实信息只相当于90P ,更不说插帧大幅度增加的延时; 二、4K最高特效60帧、现阶段的高端显卡以7900XTX和5080为下限,95%游戏是可以满足的,但就算5090也做不到100%,如果把帧率降低到50帧以上,9070以上的性能是可以满足的; 三、4K根据不同游戏中-最高特效,95%游戏50帧以上,那么5070、4070S、7800XT、6800XT以上是可以满足的; 四、4K不同游戏最低-高特效,90%游戏50帧以上,6750XT、3070TI以上是基本可以满足的,如果2018年RX480就可以做到,有人首发480用了4K快3年说很满意; 五、4K不讲究画质,大部分游戏30帧以上,4060、6600XT水平就可以做到。 六、4K开启0.25(N卡最低,A卡要更高)缩放,那么实际分辨率是540P ,恐怕RX580或者GTX1660都仍然可以开“4K”了,顺便说一句有的评测就是利用A、N不同缩放比例 ,让N卡越级挑战成功,甚至同时开启私家光追彰显A卡垃圾。 决定因素,还是人
战国时代————CBA球队点评 常规赛进入散阶段,各队外援和阵容开始明朗 第一档次 1、辽宁 最大优势是有两个CBA顶级小外,两人均几乎无短板,而且罕有两顶尖小外同时上场却不冲突,而且还威力更大。其他外援甚至淘汰的也都是水准之上,新大外几乎是加强版洛夫顿。两小外+二老,再加上张震鳞或者其他一个合格的本土,就是CBA最强阵容。 另外,卫冕冠军以及10多次进入总决赛,也是最强本钱,一些本土非主力的能力也是完全不差,连当打的郭艾伦和从名晨都可以放弃。 2、上海 第二阶段以来,战绩第一,而且是遥遥领先,输的场次基本也是有原因的,比如输给辽宁是洛夫顿不能出战。 依次论现阶段战力,上海队是第一的。 外援方面,小外虽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然是CBA顶尖水平,其他外援也是能顶的上。 但上海队存在年轻球员,季后赛经验不多的问题,还有教练未知数,因此第二。 3、新疆 新疆的最大优势是赵睿,从最近的状态看,赵睿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水一点的小外援,而且和阵中小外比较搭,关键是可以不受限制使用,除非打裁判。因此新疆相当于可以三外援。不过新疆引进的超级外援不成功,现有外援只能说是中等水平。 新疆阵容也是相当豪华而且作风勇猛有当年八一队之风,只可惜了27的小唐就退役。 教练刘炜厚积薄发,辅助各类教练多年,就是性格有点不像中国篮球教练, 好坏拭目以待。 第二档次 4、北京 北京包括外援,没有稳定的超级球员,但是达到CBA主力水平以上的阵容厚度却是CBA之最,可以组成三个阵容。 外援虽然没有出类拔萃的,但各有特点,正好队中本土球星云集,不喧宾夺主。 打球人多,特点各异,是北京队最大的优势,如果化学良好,可以更上一层楼。不过北京队缺少强硬一锤定音的超级外援。 5、广夏 广夏现在还排名第一,最大的优势是胡金秋、孙铭辉这两个CBA本土顶尖又实用的球员,孙巅峰也可以比拟水点的小外,可惜现在运动能力下降厉害。队中小外布朗也是顶级水平,胡孙+朱俊龙+两外援,有能力竞争CBA第一阵容。不过孙貌似受伤要休息4周。 广夏虽然轮换阵容比之前好点,但仍然属于强队中较少人打球的,而且在季后赛末段一直表现一般。 6、山西 和北京队类似,都是兵多将广,有的名气没有北京队大,但却很硬很实用。 外援也是各有特色,而且有2个是顶尖水平,还互不冲突的。 不过山西能走多远,要看主教练。 7、山东 山东本赛季也是能打主力轮换的人比较多,而且4个外援从小到大4个尺码,其中也有2个水平很高的,陶汉林、克里斯、盖利、陈培东和小高的阵容也是CBA一流阵容。 山东的问题是盖利的性格和稳定性。 8、广东 广东现在也可以说是兵多将广,不过质量相比北京等要差一点,而且上场伤了两个,主力外援可能也要禁赛。 外援方面,也基本在平均水平以下,缺乏超级小外。 唯一的优势是CBA冠军最多、总决赛季后赛经验最多,而且杜锋在用人方面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9、青岛 排名很靠前,但最大的优势是杨涵深,虽然只有19,但很老练,现代篮球理念较好,接近一个水点的外援中锋 但青岛队现在的外援水平一般,季后赛要走远不容易。 10、浙江 老样子 11、北控 名过其实、整合不好 第四档次 12、同曦 13、深圳 第五档次 其他
一览众山小:9070能效比 一般以为9070XT性能和5070TI差不多 而实际上9070的性能是稍高于4070TIS的,也很接近5070TI,起码达到9070XT的85+%,5070TI的90+% 而且9070系列在一些轻负荷超高帧率游戏中功耗非常低,比如CS2最低只有30W(XT也只有100多W) 虽然性能也明显偏低,但已经超过高刷水平,比如30W那个结果也有2K最高特效180+帧,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不过这一定程度拉低了9070系列的性能评价,毕竟一个200帧一个300帧其他项目得赢多少?何况这样的游戏还有好几个。 所以9070的平均功耗是低于200W的,甚至低于5070。 9070能效比比5070高25%左右 就算是相比能效最高的5080也有15%以上的优势 不过9070XT能效比就不如5080、甚至比5070TI还低一点,但是稍优于5090,和5070差不多, 但如果是260W是不是也很高呢? 能效比排行: 9070 —————— —————— 5080 5070TI 9070XT/5070 5090
AMD新卡解禁:9070XT平平无奇,9070有道友衬托 9070XT和几个月前预期几乎完全一致,基础版本平均性能和4080FE几乎一样3A可能好一丢丢 1、9070XT(平均频率≈2.9G版本 )相比5070TI(平均频率≈2.7G版本) 同口径综合赢一点,不过其中有部分网游表现不佳的拖累,3A的话优势要稍大 不过光追部分的进步比预期小一些,现有主要光追游戏相比N卡仍然有明显差距,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兼容人家的标准。 如果把光追平均进去,应该还是输一点。 其实说260W下的9070XT也相当不错,提高到300+W性能也并没有提高多少 不过,建议开启缩放比较性能时,尽量统一比例,否则有作弊的嫌疑,毕竟大部分开启光追都是同时开启了缩放 2、9070的性能则比预期有差不多5%的提高,2K和4K性能均达到70XT的85%以上,就算是9070丐版对5070FE, 3A游戏也有差不多20%的优势,不过部分网游仍然表现较差和5070是互有胜负状态,得益于高得多的基础性能,两者光追性能也是相当接近。 会不会有5070S? 不过预期中的9070大幅度超频被AMD的10%功耗上限卡死了,超越9070XT的可能性不高。 —————————————————————————————————————— 小结: 1、相比5070TI,9070XT才是真正的4080加强版,5000中规中矩; 2、9070也可以看作4070TIS加强版,4000就更合理。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都能买到平价的卡,希望AMD尽快推出性能强劲的更低端产品.
每日一题:AMD为什么取消260W的9070XT公版 最大的可能是,因为5070TI鸡血了一把,主要是鸡血驱动导致基础型号性能提高了5%以上,当然也导致了各种后遗症。 而且5070TI高频非公的功耗上限高达450W以上,导致大多数评测结果5070TI的性能好于预期10%甚至更多,几乎和丐一点4080S平起平坐,实际基础版本也抛开4070TIS10%以上。 如果9070XT按260W发布,很可能性能和5070TI真差不多,而且光追性能要输更多(估计85%现在是93-94%),会被宣传为和5070对位,就如7900XT明明传统性能几乎和4080/S一样,但大家普遍认为是和4070TI/S对位,而和5080伯仲之间的7900XTX却被认为是和4080对位。 而且AMD为了新型号的严肃性,也不容许70XT的性能不如70TI,就算是光追游戏一起算也要达到平手,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把功耗提升到304W。 实际上大致性能(非光追性能)如下: 5080————————————120-125% 7900XTX(400W)——————120+% 9070XT新基础班(304W)———————≈110% 4080FE/4080S中等非公————106-107% 顶级5070TI大雕个体+鸡血驱动——105-110% 9070XT 老基础版(260W)——————≈105% 4080/4080S丐版—————————100-105% 基础版鸡血驱动5070TI——————100% 7900XT一般非公(350W)————100% 解禁前驱动5070TI————————≈95% 4070TIS顶级非公————————接近90%
AMD新卡低调发布:9070XT丐版够不够卖? 4999的XT大家普遍还是可以接受,估计也会带着4499的非XT卖一波 目前看来货还真不少,很多家都有三位数,首发貌似还有100E卡,相当于4899买个画质增强版5070TI,刚需的还是可以考虑,特别是原来犹豫7900XT、5070TI、7900XTX、5080的我记得都可以考虑。 9070我认为货会少一点,而且价格也也不是很理想,光追实用这个级别还是差太远,除了功耗基本应该是鸡肋,尽量XT,要不干脆现在清仓低价的7800XT。 希望AMD货源充足价格稳中有降,同时加紧把9060XT、9050XT发布,真正进入主流价位 9060XT、9050XT能效比可以低点,但性能一定不能拉,价格一定要低
AMD还是不够大气:为什么不能让利几千万一举打开市场 RX9070价格4999和4499 而且很多预售价格是5999 从定价来看,在50系饱受各种困扰,性能和供货相比竞品有优势的情况下,AMD扩大市场的决心不足,而厂家商家则还是想捞一把 假设每张卡AMD的纯利润是50美金(实际应该没有),AMD为什么不能拿出100万张卡,配合国补,把价格再往低点打: 9070XT————4799以下(不含国补) 9070————3999以下(不含国补) 让利5000万美金做下营销让消费者看到诚意,才有机会一举打开市场缺口,借此挽回几十年来造成的品牌劣势。 而且,近期Nvidia产能向消费级转移,消费级显卡价格必定下行,与其被动调整,不如先入为主?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到位,特别是备货量包括物料要充裕,管理也要统一,否则正规渠道卖几个就没货,反而一些非正规渠道不断有货。
理清新卡上市前后价格 相对性能/价格 以二月中下旬JD有货最低价为准,新卡开卖三天内JD显示有货最低价为准 4070S 90%/52XX 7900GRE 100%/4299 4070TiS 110%/57XX 9070 ≈110%/4499? 7900XT ≈120%/5XXX 5070TI 120-130%/9000左右 4080S ≈130%/77XX 9070XT >130%/4999? 7900XTX ≈150%/7XXX 5080 ≈150%/16999 4090——≈170%/19999 5090D ——>200%/≈30000 当然,9070XT和70我建议是4799和3999
AMD RX9070系列性能确定,价格难产 性能5080和5070TI中间,非XT 5070TI和4070TI中间 光追性能也接近5070TI 但是听说价格一直定不下来 虽然备货应该比N卡稍微充足 如果响应消费者定个非常低的价格,估计还是不够放开卖 真想要扩大市场我这里给个建议: 9070XT 指导价599 (4799) 、中端649(5199)、超旗舰749(5999) 9070 指导价499(3999)、高端449(4399) 各家基础型号必须保证不低于一定比例,比如三分之一 所有厂家统一在JD预购AMD按比例提供各家货源,首发期间不得在任何其他渠道销售 ————————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供货,同时更多产品抓紧上市
AMD新卡即将发布,50系价格下降 其中非正规渠道的5070TI出现6999的价格,相比JD有货价格低1500左右 5090/D受各种因素特别是大量GB200产能转消费级影响,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到25000水平 而中间的5080相信也挺不住 AMD新卡指导价格可能550美金 不过由于取消公版,非公的价格估计会高50-100美金,人民币价格5000左右比5070TI便宜2000-3000,性能基本相当或者稍好
每日一题:关闭几个Rops影响很大? 最近都在传50系因为芯片缺陷,少了几个Rops导致性能损失12%的传言 我这里很负责任的说,就算是最低端的5070TI只关闭8个Rops,对性能影响也非常有限。不可能达到12% 缺陷是真的 性能损失是假 仅因为关闭几个Rops大多数情况下对性能影响有限,极端时候有相应比例的下降 但问题的根源是英伟达为了提高备受诟病的50系性能,特别70系列能有和AMD中端一战之力,鸡血的力度可能过大导致隐疾暴露。 是某些5070TI性能一夜从4070TIS加强版提高到4080青春版的副产品。 与其纠结几个Rops,不如纠结你买了N卡要损失多少性能,绝对是比前者要高一个数量级,比如明星产品4070S就算丐版长期也超过5000,而差不多的价格可以买顶级7900XT,4K性能一下提高40%,实际性能甚至不输大部分4080和4080S,优于绝大部分5070TI
每日一题:媒体宣传RX9070系列提升有水分 图就不贴了,先说结论: 画质增强版4080FE/4080S 比7900GRE默认高30%左右 比7900XT公版高10%左右,比中阶7900XT非公提高5% 比7900XTX公版性能低10%左右,中端非公15% 比5080中端非公大约低15% 比5070TI要看个体,总体性性能要好一点,但是最好的5070TI个体显然将超过9070XT较差的个体 ———————————————————————————————— 现在媒体都宣传9070XT相比7900GRE提高42%,来自于国外水网一份据说是AMD泄露的数据,包括30+个项目 但是大多数人没发现AMD虽然没把缩放和插帧混进去,但是把RT混进去了,众所周知之前A卡对老黄的光追游戏兼容性很差,新一代较好地解决这问题之外其他RX相关硬件也提高了一倍密度,根据之前的测试,光追游戏特别老黄式光追提高的幅度非常大。而且比7900GRE提升42%性能已经会超过部分7900XTX甚至5080,有点不可思议。 因此实际性能提升是没有42%的。数据中也是,RT项目性能提高非常大,相比7900GRE平均大约有50+%,而非RT项目平均只有30%左右,这就和预期(相比7800XT提高35%或者以上)吻合。 而9070稍好于预期4070TI水平,如果抛开RT项目,提升幅度大约是15%,可能和4070TIS相当,比5070TI丐版落后10%左右。 至于和6900XT、6800XT比较就有点春秋笔法,毕竟RX6000的优势是较低负荷,6950XT仍然是1080P第一梯队,而在40系出来之前,大多数评测均利用不擅长4K最高特效的特点,把RX6000相对RTX30的档次压低,而且不管大家的帧率都达不到实用价值。RX6000的优势是2K高到最高特效以及中负荷下的4K,在4KMax+RT的情况下,完全不能代表起性能。 我很期待AMD在发布会中把5070TI和4070TI(代替5070)直接比较。
答疑:JS说这辈子都买不到原价5070ti? 说句得罪人的话,JS这倒是基本实话 很多人谈的4070S,JD其实一直很少低于5000(不包含特别优惠和补贴)更几乎没低于指导价,上周看了最低5300左右,这价格已经和性能高40%的7900XT旗舰(默认传统性能仅比5080性能低10+%)同价。 至于5070TI,性能虽然比4070TI有算较大的提高,但相比4080FE还有小10%的差距,低端版本实际上传统性能还不如7900XT一般非公,按A卡只能卖4000多,算上N卡的品牌官方最低指导价也就差不多了,不过由于消费者过分追捧N卡,导致现在N卡相比实际价值基本都溢价一倍。从产品本身的技术水平来看5070TI如果价格明显高于7900XT就完全没有选择的必要。 这个责任主要在JS、媒体和水军的长期不当宣传,但消费者本身也有一定责任,那就是普遍缺乏独立思维,过于盲从,甚至跟着水军对摆事实者攻击、戴帽子,助长了不正之风。 不过和4070S不同,5070TI和4070TI一样算是首批首发,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只要部分消费者觉醒,高溢价必然不可能维持,因此能不能破发消费者本身也是决定性因素。
明争暗斗:都想大力出奇迹 之前一段时间不管国内外关于9070XT的测试,都是比较乐观,基本上性能都在4080或者以上,以上多少的问题,国外甚至标称游戏性能比5080只低10%,而超过5070TI达到15%,各方性能和Nvidia的官方PPT基本对的上。 但是5070TI发布的却号称加强版4080S,当然少不了一些水分,但正常的话性能也比4080S低不到10%,同口径大约6-7%,比之前官方PPT和多数爆料要好一些,不过50系黑屏、闪退、缩水随着新版驱动一起大量涌现,有可能是为例让5080特别是5070系列不至于性能太弱导致优化和调度太过激进,也有可能是临时开放了多于48M的缓存,导致5070TI要比之前PPT的性能提高了5-10% ,足以从更接近4070TIS到更接近4080S,类似的情况出现过3060 12G身上,不过周期更长提升的幅度差不多达到20%。 实际很多5070TI跑同样场景的功耗居然经常高于4080S 另外,AMD可能也稍稍把260W的公版取消,非公的功耗往往达到300W以上,是否也是为例保持性能优势的临时措施,今后这些公版会不会流入市场(如果有的话)。
N卡更新驱动要注意 VideoCardz报道,英伟达在推出专为RTX 50系列显卡(572架构)设计的首个专属驱动程序后,接到了众多GeForce RTX 30系列及以上用户反馈的黑屏问题报告。 英伟达新驱动致RTX 30/40/50系列显卡黑屏问题频发?有可能是优化和改变调度导致的,而5070TI的性能在一个月内提高了5%是否有关。
穷人劳斯莱斯7900XT对比5080 2楼
每日一题:5070TI的缓存应为64M 缓存以及缓存的结构和性能在现在显卡性能中是决定性的,这点大部分人包括大部分从业者都不清楚。 4070TIS的芯片及显存位宽是和4080、4080S一样的,频率和规格也相差不大,但是性能却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就算缓存容量特别是带宽砍了四分之一,导致大部分情况下的等效带宽下降明显。 之前根据老黄的习惯,加上5070TI规格也一样较接近5080,普遍认为缓存应该也是48M,而且 官方PPT和早期的测试也印证了这一点,性能相比4070TIS提高有限。但2个月后实际发布的性能却比PPT有5-10%的提高,至于缓存是上面时候调整的,或者是通过优化提高的性能,不得而知,结果是50系目前唯一能和上代上级性能接近的产品。 不过,6GPC也基本保证了不会背刺5080。 总之RTX 5070 Ti的L2级缓存为64MBL2和4080、5080一样。 RTX 5070 Ti采用GB203 GPU芯片,拥有8960个CUDA内核以及其他多项高性能配置,关于其缓存规格,特别是L2级缓存,已确定为64MB,这一配置有助于提升显卡的整体性能表现,是老黄难得的大方表现。64M高效缓存使其在面对4K游戏和AI或内容创作等领域的需求时更加游刃有余。 从相对游戏性能来看,已经是50系最佳选择,但是考虑到价格,特别是实际价格,仍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每日一题:显存究竟多少才合适 新一代显卡较高端的5080和9070XT都只有16G,显存容量相比4090和7900XTX都大幅度缩水。 因此,有人希望有24G的5080,有人希望有32G的9070XT。但调整显存容量并非自家几个显存那么简单,会给工艺、生产和品管带来大量工作量,比如全套技术文件和生产工艺文件,品管文件都要重新测试和编制,而且显存要求一定的一致性,要匹配多一倍的显存颗粒工作量远不止多一倍那么简单,这也导致了成本要大幅度上涨,而且利润可能还下降。 那么抛开AI应用,具体游戏究竟多少容量的显存合适,也就是基本满足要求情况下尽量降低成本,真麻烦老黄已经给出答案,而且答案和我40多年硬件使用经验基本相符: 1、3050的性能,6G已经是非常足够,就算4G也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游戏高于平均60帧的设置不严重爆显存,比如6500XT几乎所有严重爆显存的项目,帧率都低于40帧; 2、4060TI或者稍高的性能,8G已经非常足够,95%以上游戏保证40帧以上设置4060TI16G并没有实质性提高性能; 3、4070S或者以上性能,12G是合适,更大的显存只能在个别游戏同样设置情况下实际使用更高的画质,不过这时性能往往已经不够了; 4、5080或者以上性能,16G是基本够的,为什么说基本,因为已经是以4K最高画质为标准,部分游戏显存占用会比2K高50%,会造成个别游戏实际画质下降,个别游戏一定程度上显存占用满的情况。就算这样,国外资深业内人士的结论是,显存爆之前5080性能往往已经跪了。 5090以上就不谈了 另外现在高刷显示器普及,意味着如果要较好适配,就算5090很多游戏也要降低特效或者开启缩放,实际分辨率都较低,有声称黑猴4K200帧的,经过计算其实际渲染分辨率只有不到360P,这样的情况也缓解了显存焦虑。 另外,N卡哟与压缩技术比较激进以、部分删减比较厉害以及机制问题,显存占用往往会比A 卡小一些,比例大约10-15%。
显卡价格即将下行 1、AMD新品即将开卖; 2、春节假期已过,生产开始正常; 3、GB200销售不佳,已调整产能;
每日一题:高分低能新代表5070TI 避免重复发帖,集中讨论: https://tieba.baidu.com/p/9504908666?pid=151698971282&cid=0#151698971282
每日一题:高分低能新代表5070TI 之前40系特别是40S,相比性能差不多显卡的跑分都要高10%左右,比如TS2.1W的4070S和1.9W的6800XT/7800XT。 5080的情况比好一点,但跑分仍然要比79XTX明显高。 ————————————————————————— 不过5070TI就可能继承和发扬了这个传统 5080的TS跑分仅比5070TI高不到17% ,FS是11%,只有个别跑分比如SN达到25% 这跑分超过了7900XT,和9070XT相差无几 但实际4K游戏性能差距却有25%(之前实测25+%) 更重要的是9070XT相比5070TI游戏性能要高不少(之前的实测是15%) ———————————————————————— 原因很简单,主要决定等效带宽 的L2缓存,可能仍然和4070TI、4070TIS一样是48M,意味着绝大多数实际性能很难超过64M的4080
每周一题:关于7650GRE 首先,7600非公的性能是明显比4060好点。但没好到所有游戏都赢,因此很多和4060的评测都是所谓互有胜负。 实际上7600的性能更接近3060TI,基本和6700(也就是GRE10G)互有胜负,7650GRE性能比4060高10%左右是没问题的; 其次,现在同性能的GRE10G价格普遍2000以上,B580也2000以上,低一档的4060(N卡近年性价比第一)甚至是2300以上,B570也要1800,高一点的4060TI更是3400以上,如果把价格定在大家认为合理的1500,不但抢自家的6650XT,而且一般人根本会买不到; 最后,7650GRE的性能肯定在N44(可能是9050XT,性能在4060TI以上)之下,也就是其实际定位是50以下,可以看作6500XT的隔代取代者,性能上中规中矩,也能畅玩绝大部分当下游戏。 当然如果都价格合理(那样N卡的现在价格基本都要腰斩),7650GRE后者其他新品定个低价才顺理成章。 正常价格序列: 5080 9070XT——————5000左右 5070TI 9070———————3500-4000 5070 9060XT——————2500-3000 5060TI 9050XT——————2000左右 5060 7650GRE————1500 4060 9040——————1200
游戏为主要目的显卡参考价格和推荐 为避免一贴多发: https://tieba.baidu.com/p/9497095480?pid=151685399957&cid=0#151685399957
游戏为主要目的显卡参考价格和推荐 价格以JD较低有货价格为准,和其他渠道可能有出入,不包含国家补贴和其他特殊折扣,但包含普惠折扣和优惠,N卡推荐度包括不考虑品牌和只考虑N卡,推荐度0-5星: 1、N卡 5090D——3W —— 2星/3.5星(只考虑N卡) 4090——2W —— 0.5星/3星 4090D——1.5W —— 1.5星/4星 5080——1.4W —— 0星/2.5星 4080S——0.8W —— 1.5星/4.5星 4070TiS——0.6W —— 1星/5星 4070S——0.52W —— 0.5星/4星 4070——0.43W —— 1星/3星 4060TI16G ——3780——0星/1星 4060TI————3380——2星/4星 4060————2200——2.5星/5星 N 卡推荐4060和4070TIS,估计与5060和5070TI性能相差无几,价格更低,还可以先用 2、其他 7900XTX——7000——5星 7900XT——4600——5星 7900GRE——4300——3星 7800XT——3400——4.5星 7700XT——2879——4星 6750GRE10G——2088——3星 6650XT————1541——4.5星 B580————2038——3星 B570————1790——2.5星 A卡除了6600XT或者6650XT,总体越高端和N卡比性价比越高
注意是实测:9070XT实际游戏性能仅比5080低10%左右远高于5070TI 目前看来9070XT实测实际游戏性能仅比5080低10%左右,比5070TI高15%左右,也稍高于7900XT和4080 这东西价格起码5000左右,根本不是大多数人的菜,就算9070不带XT性能也远远高于5070,价格也必将超过大部分人的预算。 因此,9060XT及以下的规划和定价至关重要,从7650GRE的定价看,还是偏高 7650GRE是7600的马甲,性能是低于N44的,定位应该是9040或者9030,价格不应该超过1600,要扩大占有率: 7900XTX或者马甲——————性能对标5080价格对标4070TiS和盖中盖5070TI 9070XT——————————性能对标4080S价格对标4070S和盖中盖5070 9070———————————性能对标4070TI价格对标4070D6和5060TI16G 9060XT——————————性能4070和5070之间价格对标盖中盖4060TI8G和5060 9050XT—————————性能高于5060TI,价格对标4060 7650GRE————————性能对标5060,价格对标3060或者5050 9040——————————75W可选无外接电源,性能对标4060,功耗和价格对标3050 6G
中高端RX7000系列停产 除了7900XTX,均会被取代 9070XT肯定性能等于高于7900XT 9070性能也很肯定高于7800XT 中高端同口径价格N卡降低9-18%,A卡估计会降低20-30% 9070XT会从7900XT的900刀降低到600以下(549或者599),人民币价格5000以下 9070也会从7800XT的500刀降低到400刀左右(399或者449),人民币价格3500左右 这样的价格基本和现有79、78XT相同,性能有所提升,而且50系没有同性能产品 但我更期待更低一点的9060XT,希望是N48较大幅度阉割版而非N44,2500左右达到4070性能
每周一题:从结果看50系实际定位 一般人是从规模比例,显存大小来判断性能,不过我30年前就不这样做了。 今天也不做技术分析。直接看结果! 万众期待的50系发布,5090虽然没有如一些人期待那样翻倍性能,但提升也在30-40%,仍然高高在上。 近三代类似定位的情况如下: 5080性能比9070XT稍高 ——— 4070性能比7700XT高一点 4070TI性能比7700XT明显高 ——— 3070性能比6700XT高一点 3070TI性能比6700XT明显高 ——— 所以,5080的真正定位应该是70-70TI之间: 5080———————————130-140% 4070TI——————————100% 4070S——————————≈90% 4070——————————≈80% 5080相比4070TI提升30-40%,这是一个正常的提升 5080相比4070提升60%以上,这是一个优秀的提升 所以,按近三代的标准看,5080是一个80外衣的70S或者70TI 至于后面会不会有5080TI或者5080S,可能有也可能不会有 有的原因是5090的性能超过5080达到60%以上,而且普遍对16G显存不满; 没有的原因就是目前AMD没有超过5080的产品,起码公对公情况下5080FE还稍占优势,虽然这样比较是不太道德的。
兔尾巴:7650GRE(确定)7850GRE(不确定) 7650GRE在RX9000时代,就是入门级高端或者主流级入门,定位和前2代的6500XT差不多,性能介于4060和5060/4060TI之间按这代排名估计是9030或者9040 ——————————————————4060 6500XT——无————7650GRE ——————————————————5060 无—————无————9040 __________________5060Ti 6600———7600————9050XT _________________4070D6 6600XT—6750GRE12———7850GRE/9060XT __________________5070 6700——7700XT——9070 _________________5070TIi 6700XT——7800XT——9070XT __________________5080
每周一题:同样R3构架9070XT为什么能以N32规模接近N31性能 实际上是上代存在bug,主要有:1、片外传输功耗夸张,导致低功耗能比差以及缓存效率降低;2、CU中塞入的双FP32双AI64和其他新的单元(包括加强的光线处理)由于双发射存在硬件bug无法完全发挥,通过驱动等挽救只发挥了增加部分不到30%的算力(首发我计算是只有大约15%),包括光追的提高也未如理想,高频性能受限制。 ———————————————————————————————————————————————————————————————————————————————————— 这些问题RDNA3+也就是现在的RDNA4必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所以只需要差不多N32的规模就可以接近N31的性能,同时光追性能也得到释放。按照9游戏实测超丐版4080S或者4080FE3%的这个效率(64CU>80SM ),N31本来性能是可以很接近4090的。另外,估计也提高了对黄式光追的兼容性,大部分光追性能较明显超79XTX和4070TIS(上面打错为4080S)。 ———————————————————————————————————————————————— 当然,这些测试可能是非公的,公版的性能有可能稍低,但几乎不可能低于7900XT公版和4080盖中盖。
论近年消费级显卡的实际定位 正常的升级提升基本都在25%以上更多在30%以上,25%一般认为是一个完整性能档次,30系由于工艺问题以及A卡预期性能较高,3080用了大芯片,因此就算是3090TI性能也达不到正常顶尖产品的优势。40相对正常,但80和90的差距还是偏大。50系则进一步扩大差距,5080的定位实际上只大约4070TI和3070定位,甚至相比友商商代失败产品也没优势。 Nvidia: 无_________________4090__________5090 3090TI 3090/80TI——————无——————无 3080 3070TI-——————4080——————无 3070——————4070TI——————5080 3060TI———————4070—————5070TI 3060 12G————4060TI——————5070 3050 8G——————4060——————5060TI? AMD: 6950XT——————无 6900XT——————无 6800XT————7900XTX——————无 6800—————-7900XT——————无 6750XT————7900GRE 6700XT————7800XT————9070XT 6700—————7700XT————9070 6600XT—7600XT/GRE12G——9060XT(估计N48残废) 6600——7600/GRE10G————9050XT(估计N44) ———————————————9050(N44阉割) 6500XT———————————9040(N44残废)
A卡要扩大市场,重点应该放在1000-3000价位 在JD改变排行方式前,显卡的销售前十全部是入门级,其中GT210长期占有大部分席位,其他的也是GT630HD3450HD6350之类,价格都在1000以下。 当然随着经济水平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独立显卡消费的档次逐步提高,但起码在中国市场,独立显卡3000以下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二,4060和4060TI的销量比其他40系加起来都多,更低端的也仍然好卖。A卡也是6750GRE大麦,而当时价格更高的7700XT和7800XT就不火,直到价格下探到3000或者更低,才有所改善,而4060TI超过3000后销量也下降。 —————————————————————————————————————————————————— 目前看来基于N48的两款显卡价格都不可能低于3000,很可能是5000左右(性能稍低于7900XTX和5080)和4000左右(性能稍高于7900GRE),9070XT停产前也几乎不可能降低到,9070有一定可能,但是要时间。 这就注定N48的销量会比较有限,据信目前N48的良率并不高(60多%),因此必定有一款较大幅度阉割的超频,如果规划合理,说不定会成为主角。 至于N44,目前没有什么消息,但是性能估计不会太高,应该是和6750GRE差不多的水平,首发价估计也会差不多,最高规格2000出头,但希望最低规格有超过6600的性能,同时价格不高于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80(8XXX) 9070XT16G(比79XTX性能稍低)————————489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70TI(预计6500) 907016G(比7900GRE性能稍高)————————3699 9060XT12G(比7700XT性能稍高)————————2500左右__________5070(4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60TI(3000-4000) 9050XT 8/16G(比4060TI性能高)————————2100/2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60(2500-3000) 9050 8G (比4060TI性能稍低)——————1800 9040 6G(比4060性能稍低)__________________低于1500
AI最大的问题是实用化 理论上AI在工业、商业以及生活中,能降低人力比例、提高效率、解决问题 但是,在最有条件的美国,工业产业空心化、碎片化,而在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失业以及就业不足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均不具有短期产出的前景。在商业上看上去更容易,但也有类似问题。 而在其他方面相对问题少些。但共同的问题是隐私和企业信息的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资本,会把AI作为一个工具进行操作获取利益,而不是AI本身。AI成为某些人坑人民、坑国家的帮凶。
5080印象:Nvidia发布了一张7900XTX非公 由于大多数人钱并非白来,期待5080的比5090的多很多 不过我一早从技术上分析后指出,B103性能是几乎不可能超过4090的,相比4080提升上限在35%(考虑频率提高),很可能是20%左右。但是90%的人都认为是黑。 ———————————————————————————————————————————— 结果来看,5080FE相比4080S基准(以TS为例)提高大约15% ,实际游戏(4K)平均比15%更高一点 相比4080FE提升大约17%,相比畅销廉价4080提升差不多20%,一些游戏比如赛博朋克从不到50余帧提升到接近70帧很接近4090的73帧。 而7900XTX公版相比4080FE基准只高了不到5%,实际游戏性能大约高10%,平价非公优势差不多要15% 因此, 5080FE相比7900XTX公版 有大约5-10%偏高的优势 关于DLSS4插帧,Nvidia明确表示操作时间是加长的(可惜大多数媒体根本不提),对游戏实际作用有限甚至有害,也就提供一个硬件玩法。 —————————————————————————————————————————————— 非公第一批5080看来和4080不同,性能不会明显低于FE,这代和中高端A卡差不多,因此平价非公基本会维持这差距只不过可能偏低一点,不过我掌握的顶级非公华硕ROG默认跑分(327XX)居然低于某个很火UP的同品牌廉价版本(335XX),不过ROG提供了较大的超频范围,随便拉拉可以达到TS35000+(4090首发35400).明显比上代超频效益要好。 不过实际高负荷游戏由于更多依赖超大缓存,因此,现在不管A卡还是N卡,超频后TS跑分提升均大于实际游戏提升,只有部分游戏提升较多。 至于1K和2K性能,相比7900XTX多数游戏5080会更有优势 —————————————————————————————————— 5080更像是一个针对3A游戏2K(或者Dlss质量4K)高刷的卡,在传统4K性能上并没有比79XTX甚至4080S有质的改变。 除了刚需(比如无显卡用、某个游戏需要、3A也要高刷) 3080TI以上不是很建议升级5080
5080印象:Nvidia发布了一张7900XTX 由于大多数人钱并非白来,期待5080的比5090的多很多 不过我一早从技术上分析后指出,B103性能是几乎不可能超过4090的,相比4080提升上限在35%(考虑频率提高),很可能是20%左右。但是90%的人都认为是黑。 ———————————————————————————————————————————— 结果来看,5080FE相比4080S基准(以TS为例)提高大约15% ,实际游戏(4K)平均比15%更高一点 相比4080FE提升大约17%,相比畅销廉价4080提升差不多20%,一些游戏比如赛博朋克从不到50余帧提升到接近70帧很接近4090的73帧。 而7900XTX公版相比4080FE基准只高了不到5%,实际游戏性能大约高10%,平价非公优势差不多要15% 因此, 5080FE相比7900XTX公版 有大约5-10%偏高的优势 关于DLSS4插帧,Nvidia明确表示操作时间是加长的(可惜大多数媒体根本不提),对游戏实际作用有限甚至有害,也就提供一个硬件玩法。 —————————————————————————————————————————————— 非公第一批5080看来和4080不同,性能不会明显低于FE,这代和中高端A卡差不多,因此平价非公基本会维持这差距只不过可能偏低一点,不过我掌握的顶级非公华硕ROG默认跑分(327XX)居然低于某个很火UP的同品牌廉价版本(335XX),不过ROG提供了较大的超频范围,随便拉拉可以达到TS35000+(4090首发35400).明显比上代超频效益要好。 不过实际高负荷游戏由于更多依赖超大缓存,因此,现在不管A卡还是N卡,超频后TS跑分提升均大于实际游戏提升,只有部分游戏提升较多。 至于1K和2K性能,相比7900XTX多数游戏5080会更有优势 —————————————————————————————————— 5080更像是一个针对3A游戏2K(或者Dlss质量4K)高刷的卡,在传统4K性能上并没有比79XTX甚至4080S有质的改变。 除了刚需(比如无显卡用、某个游戏需要、3A也要高刷) 3080TI以上不是很建议升级5080
显卡天梯图云烟版预览 RTX 5090\80\70TI \70显卡根据Nvidia官方信息 RX9070XT和RX9070根据公开信息和部分私人实测 均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每周一题:AMD推迟新显卡发布原因 AMD 已经表示,是为了避免被错误低估定位
每周一题:AMD推迟新显卡发布原因 正常来讲,推迟发布 最主要原因就是发现重大问题,但新卡这么久以来暴漏的唯一问题是跑分有点低,后来AMD的意思是这是人为的,可能影响50系特别是5070、5070TI的性能和功耗; 其次的原因是紧急调整,包括规格、价格、特性以及其他策略,在RX480发布时就经历过,临时调整了价格; 在50系规格和性能确定的情况下,AMD准备按计划发布,这样70XT最差也能压70TI一头、70大胜70,证明他们的型号就有硬实力,不滥竽充数,而且AMD还有提高画质的秘密武器。 可惜老黄不讲武德,不提画质,一锤定音5070=4090,那就是所谓DLSS4,也就是分辨率降低到0.25-0.66同时1帧插3帧,平均可以提高10倍“性能”,最差也有8倍。。。。。 那么做为真实性能远远不如4090的AMD新卡,很难避免还没发布就给铺天盖地地踩到18层地狱,出现类似3070默秒全的“真理” —————————————————————————————————————————— 因此,AMD急于直接拉5070TI和5070出来直接称斤两,在发布时直接破了老黄的定调。甚至同样不讲武德地直接比较FSR4和DLSS4的画质和延时,而不比较帧率。 可惜,估计等不及这两货,因为RDNA4实际上是RDNA3的修正版,在50系之前早已经开始生产,因此估计AMD会提前把多帧插帧也加入,初步估计紧急会加入一个凑数的帧,也就是1+1+1,这不存在太大难度,但是仍然需要时间。 这样面对1+1+2的友商性能稍低的对手,在帧率相当的情况下,保持画质、延时以及功耗上的优势,避免被过分降低产品定位。 价格估计不会有大的下调,反而50系的实际性能会导致AMD的定价偏向稍高,比如9070XT会从之前估计的550刀以下提升到以上。
解答网游提问:插帧对于降低游戏延时是不存在的 那是偷梁换柱,降低的是虚拟的平均帧生成时间 比如: 不插帧——延时30毫秒 插1帧——延时50毫秒,“平均”25毫秒 插3帧——延时60毫秒,“平均”15毫秒 这对于视频是成立的,可以把不连贯的画面变得更连贯,比如动画只画几帧,然后直接转换为30帧 但对于需要实时闭环操作的游戏是不成立的,总延时是增加 —————————————————————————————————— 因此、插帧只适合在: 1、本身最低帧生成时间远远低于人体生理极限情况下; 2、为了将就上高刷显示器的坑,避免频繁设置显示器刷新率; 就算这样: 1、总操作延时也会增加,不会降低; 2、体验不如直接降低显示器刷新率到比最低帧稍高 —————————————————————————————— 因此更适合性能本来就大大富余的情况,做为一个硬件新玩法;很不是很合适性能本来就不足的情况,属于雪上加霜.
每日一题:缩水到1/8老黄返老还童 DLSS4技术由下列组成,能“提高” 帧率达到800%以上, 效果如下: 1. 全新的DLSS多帧生成功能(DLSS Multi Frame Generation); 2. 改进后的DLSS帧生成功能(DLSS Frame Generation); 3. 优化后的DLSS光线重建功能(DLSS Ray Reconstruction); 4. 测试版的DLSS超级分辨率功能(DLSS Super Resolution-Beta); 5. 测试版的深度学习反锯齿功能(Deep Learning Anti-Aliasing-Beta,简称DLAA)。
每日一题:为什么50系特别是5090提升比预期小 1、Nvidia GPU的微构架游戏性能早已经基本挖掘到头 2、工艺问题,包括更小的工艺更有利于低功耗而非高性能,当然50系工艺也并未换代,甚至40系已经吃了5纳米优化工艺的大部分红利 3、堆规模的路子被带宽限制,和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同,缓存在等效带宽中起着决定作用,5090虽然启用96M缓存同时缓存带宽也同步提高,比前代4090提高33%,所以大多数常规性能的提升上限基本上就是33%; 4、4090的性能已经足够独占鳌头,这样的提高够保持号召力和定价权,也能为下代留点余地,而且5090的提高仍然是这代最多的。 相反,AMD几乎每一代微构架效率都有小幅度提升,从RDNA以来效率基本翻倍,加上RDNA3用的是基础的5纳米和6纳米(7纳米经济工艺),转移到5纳米改进工艺,仍然可以获得可观的频率红利,估计9070XT的性能会从初期估计的4070TI水平提升30%来到超过4080S水平,相比7900XTX甚至5080也是并非遥不可及。 Nvidia的最大优势在其高溢价能力,毛利率虽然下降,但仍然达到75%,而其他GPU厂家最好的AMD也不到50%,就算盈利也是小儿科,任何错误都会导致亏损,AMD在CPU初见成效之后,也决定放弃小农以提高占有率,提高占有率能同时为改善生态和盈利打基础。
每日一题:RX9000建议价格 随着官宣N卡5070以上的性能和价格明朗,A卡的性能也基本明朗: 5090提升最多接近40%,不过和A卡以及大多数人没关系 N卡信息: 1、5080相比4080提升接近20%,刚好超过7900XTX公版,性能基本上和XTX高频非公同一水平,指导价格1000(美金),人民币价格未知,估计首发价低于4080,JD首发价格估计9000-10000(有货为准),之后会下降到目前4080S价位 2、5070TI相比4070TI提升20-25%,性能很接近4080和7900XT,胜负应该都在一线之间,价格750,估计国内首发价格6500-7000 绝对性价比明显优于5080,也稍优于目前4080S 3、5070相比4070提升20%左右 ,有人认为性能不如4070S,我认为最终还是会比4070S好一点,参考3060解禁之前的性能普遍不如2060S,但最终是更好,性能基本对位7800XT, 但特性估计还是更类似6800XT,低负荷表现会更好一点; 4、低端N卡没有具体信息,但我认为提升会稍大一点,毕竟4060Ti16G和7800XT16G的差距确实是太大了. 关于A卡: 1、最早是一个TS跑分不到23000,相比之下7900GRE是210007900XT是25000+,而且型号是9070XT,当时我就断定是工程样卡,很可能是满规格的调试卡,后面说是225W; 2、几个月前,大约是40Super发布前,外媒爆AMD工作人员透露放弃旗舰级新卡目标4080,价格减半,而跑分泄露没2天,有人透露新卡游戏帧率和4080差距5%以内,公版功耗大约260+W,非公达到330W 3、今天,有人放出疑是9070XT的跑分,不管TSE还是光追跑分均稍高于公版7900XTX默认,GPU-Z显示华硕品牌基础频率2520、Boost频率3060,显存频率2518,功耗329W,其他规格均符合,但问题是显示7800XT。 综上,中高端N卡的性能确定,但9070XT的性能还不能绝对确定,不过基本和4080一个水平是可以确定的,不如5080也是可以确定的,范围就在7900XT公版-7900XTX公版之间,丐版或者丐版TS分我估计2.5-2.6W,跑分低于5070TI和4080S,但实际性能应该非常接近,特别是非公(7900XT非公丐版就和4080非公丐版几乎一样性能)。 至于,9070的性能应该是9070XT的85%稍低点,估计TS跑分接近2.2W,性能估计和4070TI差不多,默认性能比7900GRE好一丝丝,但上限不一定更好(7900GRE上限普遍优于4070TIS)。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我的建议: 9070XT官方指导价500,刚好是5080和4080S的一半,4080的40+% 人民币指导价格4000-4500,顶级非公可以稍高 9070官方指导价400,人民币指导价3700左右 配合JD举行首发折扣活动,大约有10%的折扣,降低在今后618、百亿补贴等活动中的被刺后遗症,不是说好要提升占有率嘛,卖10万卡也就几百万美金就当作营销费!
每周一题:RTX5000系列性能提高中规中矩,符合预期 根据官方PPT,开启光追情况下5090提高小40%,其他公布型号提高30%左右 考虑到光追性能的加强,实际提高均应该在20-25%,基本在之前预测的偏下限 之前发布的图70TI和70是按250W和200W,没想到提高功耗后才达到预期,好在价格相比上代小幅度下调100-200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