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距空空弹的两种气动设计思路
航空母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5
飞飞飞one 楼主
PL-15、AIM-120优于米卡和R-77
2025年06月05日 09点06分 1
level 14
PL15、AIM120D、流星,三个对比呢
2025年06月05日 10点06分 2
流星争议很大,但可以确定的是和火箭动力弹一起发射会极大增加防守方机动对抗难度
2025年06月05日 10点06分
15比120D远,双脉冲更利于远战
2025年06月05日 10点06分
@editdosawp 你要知道中美俄上三常宁愿搞大电线杆也不用冲压发动机,就知道他弱点有多大了
2025年06月06日 00点06分
@飞飞飞one 流星,,,总感觉它的使用条件限制太多。想要发挥好它的优势攻击包线,感觉没有火箭动力弹那么容易
2025年06月05日 15点06分
level 11
PL15断档领先。拿260来说话。
2025年06月05日 12点06分 3
level 10
只能说双脉冲更适合低阻弹体,AIM120的设计思路未必优于米卡和r77。对于无法攻克双脉冲的公司来说,流星这种利用无弹翼布局提高升力的设计,可能才是比较务实的解决方案。
2025年06月05日 13点06分 4
流星是冲压弹,不在一个赛道上,R77就是路边一条野狗
2025年06月05日 13点06分
@飞飞飞one r77m换了尾翼,还凑合,那个格扇控制舵直接导致就是个50km大号格斗蛋。明明发动机和燃料技术都不算太差。
2025年06月06日 17点06分
level 9
首先,战雷里的飞行员能轻轻松松抗十几个g的过载,其次,战雷交战范围一般不超过50公里,而且战雷没有做出电子战功能。这决定了aim120在战雷里差不是故意削弱。DCS交战距离长且有电子战,r77在DCS里面也是比不上aim120和sd10的cjb。
现实中aim120c窄边条翼的主要原因是要塞进f22弹仓里面而非所谓减阻。目前实战中aim120全系面对高机动目标最远命中战果照样没超过50公里,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刷新记录。
不管在游戏里还是现实中美国的aim54不死鸟都是高速度低过载的典型导弹,然而其命中率在现实中比游戏里还低。
2025年06月05日 14点06分 5
雷的雷达何止没有电子站,连基本的滤波算法都没有,箔条锁得比飞机清晰[阴险]
2025年06月06日 07点06分
level 13
简单类比就是优秀弓箭手,可以使用抛射弹道,兼顾射程、精度和穿透;普通民兵只能直瞄射击。
冷兵器时代有临阵不过三箭的说法,练抛射不如堆人上劲弩;空空弹也是以前中距打得并不远,高抛弹道复杂控制没什么优势,现在可是真的能玩英雄里面的不见敌人,只见箭如雨下了
2025年06月06日 07点06分 6
不是一回事,传统空空弹末端靠的是惯性,双脉冲重新点火,不可逃逸区大大增加
2025年06月06日 08点06分
level 11
游戏需要平衡性加私货,但现实可不会在乎平衡性,谁强谁是爹
2025年06月06日 08点06分 7
level 10
要根据时代来判断。现代中距弹把交战范围扩大到100km是根据雷达这类电子产品发展而来的。90年代的导弹基本都是低空往高空的尾追模式,受制于电子信号延迟影响。现在都打高抛弹道,利用重力势能。尤其是爱国者3和48n6e导弹,使用高抛弹道直接把射程翻倍,而高抛弹道存能好,完全不需要边条翼大升力布局,俄罗斯自己改r77也是照着pl15改了。可以说中美的低阻弹赢得了现代中距离天下。
2025年06月06日 17点06分 8
level 9
未来超远程AA用可抛弃弹翼如何?末端抛弃弹翼
2025年06月06日 21点06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