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一直以来我都在找寻精气神是什么?古经中给的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但都令我不满意。特别是对气的概念,没有一个能说服我的观点,全是强加之词。
何为气?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感受到。当张口说话过多时会感觉虚弱;当生病时会感觉虚弱;当身体受伤时会感觉虚弱等等。为何如此?总结不难发现它们都和健康有关,体伤则气虚,体健则气盛,所以气是身体健康的外在表现。它的本质是体,是器,是硬件受损度的反馈。发现用气息一词来形容它最合适不过,体的伤健之息(反馈)。
一把新刀,它的气息坚韧而有力。一把旧刀,它的气息破败而腐朽。但是如果保养的好,用之有度,它可以一直明亮如新。
人体也一样,不炼会生锈,过度会损伤,所以炼之有度,便是炼体,便是养气。
2024年09月16日 03点09分
1
level 5
找个刚出生的小猫小狗, 看看闻闻。 哪怕是搁着视频,都能偶尔闻到小猫味。
无趣的玩具,小孩子都能感兴趣的投入其中,很少倦怠感。 打游戏,反应各方面都快。
养气归柔,柔顺莫出乎稚子。
2024年09月16日 04点09分
2
level 8
是炁吧?气指呼吸之气,即所谓凡气。炁与气是怎么结合的,还是不清楚。但练功时会感觉炁强则气弱,气强则炁弱,两者是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
2024年09月16日 05点09分
3
level 1
气者,万物之源,天地之根,阴阳五行之所化,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循环不已,气乃五行运转之中枢。人之有气,犹江河之有源,山岳之有脉,不可须臾离也。夫气无形而有感,非目所能见,非手所能触,然其效验于身,犹风之动草,水之润土。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知气之于人,犹根之于木,源之于流,不可须臾或缺。气之盈虚,关乎人之寿夭,病康。体壮则气充,体衰则气虚,此理固然。然气非独外物所夺,亦由内发,情志之畅达,饮食之调和,皆能养气。反之,忧思悲恐,则耗气伤神。
故养生之道,在于调气。调气之法,首在养心,心静则气和;次在节欲,欲寡则气聚;再次在于动形,形劳而不倦,则气畅。若能内外兼修,动静适宜,则气机调畅,百病不生。是以古之仙者,皆能御气以行,导引以延年,其法妙矣哉!
至于炼气之说,犹如刀之磨砺,刀久不用,则锈蚀难除,用力过猛,则刃折难全。唯有常磨常新,适度为宜,此亦人之炼体养气之道。不炼则体弱,过度则伤身,适得其中,乃为养生之要旨。
气乃人身之本,养生之基,调之以心,养之以行,适之以度,斯为养气之玄学也。
2024年09月18日 17点09分
5
level 1
气者,阴阳交感之所生,五行变化之枢纽,人身之根本也。夫天地之间,阴阳互根,五行相生相克,而气为之媒。气生于无,而成于有,无则无形,有则成象,故气之妙,莫测其深。《道德经》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言气之运行,须臾不可离也。
气之在人,犹水之于舟,舟浮于水,随波逐流,人赖于气,方能动止。气盈则力壮,气虚则力弱,此自然之理也。然气之盛衰,非独外因所致,亦由内发。心平气和,则气自顺;心烦意乱,则气自逆。是以圣人治未病,先调气,气调则神清,神清则体健。
气之修炼,有三要:一曰静心,二曰节欲,三曰动形。静心者,心意宁静,无妄念杂虑,气自平和;节欲者,节制欲望,无过度放纵,气自凝聚;动形者,形体运动,无懈怠懒散,气自流畅。三者兼备,则气机调畅,疾病远离。
且气之修炼,犹刀之磨砺。刀久置不用,则锈蚀日增,气久不运,则滞塞难通。故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之气亦然,常运常新,适度为宜。不炼则体弱,过度则伤身,适得其中,乃为养生之要旨。
至于气之变化,微妙无穷。《周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气之运行,犹天地之交感,万物之化育。气盛则体健,气衰则病生。故养生者,当知气之源,调气之法,养气之道。心静则气和,形动则气畅,节欲则气聚,此为养生之根本也。
气乃人身之本,养生之基,调之以心,养之以行,适之以度,斯为养气之玄学也。愿君以此为鉴,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则长寿康宁,非难事矣。
2024年09月18日 17点09分
6
level 8
一台电脑,组成有三要素∶硬件、软件和电。人也有三要素,体、神和精。电脑要想延长寿命,可以从三要素入手。于硬件,好的材料固然可以使用久一点,其次适当的使用,减少损伤和保养,也可以更换损伤的部位。于软件,过度运行软件会导致硬件受损和发热,所以要减少软件运行。于电,电弱会带动不了硬件运行,太强会损伤硬件,只能适中。再者电来源于外部,给机身安装内置蓄电池,在外部电弱时可以补充电力,在外部断电时可以续上电力。《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人谈起“自然”却执于无为,而忽略了自然事物发展规律,真是可叹、可悲!
2024年09月18日 18点09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