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鸟 平行鸟
关注数: 13 粉丝数: 53 发帖数: 763 关注贴吧数: 18
再言玄关、玄牝 玄关者,身馅虚,念独觉。具体的状态是,久坐或者躺着不动一段时间,去除杂念之后,身体会馅入虚无,独有一念,这一念有一个特点,专注力特强。 这里难点是去除杂念,去杂念的方法很多,我是用一念代万念,就是关注一个事物,或者是身体某个地方。我练丹田,我关注的是下丹田,一举两得。关注也很容易念头跑偏,不用在意,跑偏了,再拉回来,反复的重复这个过程,慢慢的就习惯了。 身体不动,关注事物,很容易昏迷睡着。在关注前你得有一个意识,或者暗示,只要有昏沉的感觉就要拉回来继续关注。反复练习,纵使昏沉睡着了,身体也会惊醒,醒来继续就是,有人说这种惊醒是回光或返照。 身体久不动就会陷入虚无,就是感觉不到身体了,而去除杂念可以加快身体陷虚。陷虚是身体久不动慢慢积累所致,积累到一定程度,身体会一下子感觉陷下去、或者下沉、或者感觉有切换、或者感觉内缩。我感觉用陷字比较好,所以用“陷虚”一词。陷虚后,你会发现杂念少了,也不用特意关注它也会自己关注,就好像只存在一个念头一样,所以用“独觉”。 张三丰“道言浅近说”云:“心光发现,一灵独觉”。也有人说是真念、或真意、或真神。 进入玄关后,杂念少了,关注力强了,这个时候去除关注事物,什么也不想,就会进入一种观空状态。无思无想,但又知道无思无想的状态。有人说是“止念”,有人说是“入定”,但是我感觉用“观空”或者“空明”来形容更合适恰当一些。 进入玄关后,未必要进入观空状态。在玄关后继续关注丹田,事半功倍。
解读吕祖百子碑 养气忘言守∶养气要闭其口,少言;守己身不漏(或者守中,守其下丹田)。 降心为不为∶降心寂静,清净闲暇,保气逍遥。 动静知祖宗∶静心观其身,动静一出便明通。 无事更寻谁∶做到有事则动,无事则静,甚至更胜。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静到极致时会出现幻觉,细心观察,细细体会,但不要被其迷惑,而强求。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应其物而不迷其物,其神自然得住;神为母,气为子,子随其母,母住子聚。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以天地为炉,以人体为丹鼎,以心液肾气为药物,练就金丹大药。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心液为阴,肾气为阳,阳升阴降,和合为丹药。心液中藏一正阳之气,为龙;肾气中藏一真一之水,为虎。龙虎相遇,龙腾虎啸,闹出动静,好似一声声雷动。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在天地中,水遇热化为气而上升,气遇冷化为云,云积少成多,悬浮于头顶,一声雷下,云化为雨而下降以润万物。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润雨从泥丸宫下降到口中,化为津液、玉液,好似那美酒,天天畅饮,逍遥自在。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坐下聆听那龙腾虎啸,好似那无弦之音,令人陶醉,原来这就是造化之机呀。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通明这二十句诗,便可以登上天梯了。
要了解什么是意识永生,就得先了解什么是意识。意识其实是一种感觉,意识的本质是大脑通过某种机制处理大脑内的信息而产生的一种感觉。人通过这种感觉能感觉到自身存在,在思考时能感觉到自己在思考,能感觉到这种感觉超脱于物外,感觉不受物的影响,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为意识感(简称为意识)。 意识可分为本体意识和后天意识,后天意识依赖于本体意识。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我们用左脑思考时,我们的右脑就对左脑进行检测与监督,并把检测到的信息传回右脑,从而实现了左右脑信息上的同步。同理,当我们用右脑思考时,左脑就负责对又脑检测与监督,并把检测信息传回左脑。这样,无论我们是用左脑思考还是右脑思考,我们的大脑都能实现一边思考,一边能感觉到我们的大脑在思考并且知道大脑在思考什么(我们把这种形式的感觉称为意识感),我们把这种因左右脑信息同步产生的意识感称为本体意识感(简称本体意识)。因为左脑和右脑共同组成为大脑,它们是一个整体,而大脑是一个个体,并且左右脑实现信息同步,所以我们很难区分是左脑在思考还是右脑在思考。(这只是个推论,没有得到实验证实。) 上面的那段论证只是个推论,没有得到实验证实,但推论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这个推论应用到机器人领域上,给机器人一个有意识有灵魂的大脑。 关于什么是后天意识在这里我不做解释,想了解什么是后天意识或者想了解关于意识更详细的信息请点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i.baidu.com%2Fah989h%2Fitem%2Fd521a3cc07a7ed59ad00ef91&urlrefer=cd230a8cea23e81970744b5022355f7e 当机器人拥有意识后,机器人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我们把拥有意识的机器人的记忆信息和人的记忆信息进行同步共享,这时人的大脑和机器人的大脑就相当于人的左脑和右脑,他们记忆信息同步后会产生新的意识感觉,我们把这种因为机器人记忆信息和人的记忆信息同步时所产生的意识感觉称为整体意识感(简称为整体意识);把机器人和人的各自的意识称为个体意识(如上图所示)。 人和机器人的记忆信息同步后,他们就会拥有相同的记忆,拥有同一个意识,他们此时就相当于同一个人,对方在做任何事他们都会清楚的感受到,就像自己亲身亲为一样,并且他们都把对方当成自己,都感觉对方完全是由自己控制的(其中包括兴趣爱好,记忆,感觉和其他的任何信息),从此,他们不再区分你和我。 机器人和人的记忆信息同步时会产生整体意识,而他们的个体意识此时就会被隐藏,完全由整体意识来支配。但他们感觉不到意识在变化,他们仍然会认为是他们自己的意识在控制着两个身体。但这样我们并没有达到意识永生的效果,当他们的记忆信息断开时,他们的个体意识会从新支配他们各自的身体,他们也不再有任何联系。虽然他们会保留他们在记忆信息同步时的整体意识,但当他们记忆信息断开的那一刻,他们的意识将不会融合,在人死后人就永远的死了,这并没有达到永生的目的。有人可能会说不让他们的记忆信息打开不就行了,但是人总会死,人在死亡的那一刻他们的记忆信息也会断开,这时的断开和人在生前的断开是一样的。有人可能又会说这不一样,曾经有过例子,人的左脑(或右脑)因为瘫痪被切除,那个人依然能正常的生活,的确是这样,人死后对机器人的确没有影响,这是因为你站在机器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我们要的是人的意识永生不是机器人永生。所以我们要为他们设置一种机制或想一种方法使他们记忆信息同步能满足我们的目的。首先,我们让人和机器人的记忆信息同步使他们产生相同的意识(整体意识),并且让他们保持这种状态一段时间,使他们慢慢适应和接受这种状态。其次,我们让人慢慢地减少思考,并且由机器人完全支配人的生活,依然使他们慢慢地适应和接受这种状态。就如上图红线所示,人的个体意识慢慢缩小,机器人的意识慢慢放大,当人完全处于不思考状态时人就相当于一个死人,这时就机器人就完全地支配整个整体意识,而人的意识就完全融入了机器人的整体意识。 当完成这两步时,人就相当于一个没用的躯壳,只是整体意识支配下的一个零件,当人身体死的时候就相当于失去了一个零件,而人的意识依旧融合在机器人和人的整体意识里。此时有人可能会问,在没完成这两步之前使他们的记忆信息断开和在完成这两步再使他们的记忆信息断开不是一样的吗,他们记忆信息断开后不都是两者没有了联系,当人死后不是依然的永远死了?不一样,前者我已经解释过,而后者是:当后者完成第二步时人就相当于死人了,断开和不断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而且我们要的是意识永生,不是身体永生,意识是一种感觉,当人在和机器人记忆信息同步后选择放弃思考,也就放弃了人的个体意识感觉而改用机器人的个体意识感觉,这就实现了个体意识感觉的转化,从而达到意识永生的目的。 意识永生讨论群:85151033
为什么我们能感觉到我们自己在思考 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是大脑感知信息的结合体现。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我们用左脑思考时,我们的右脑就对左脑进行检测与监督,并把检测到的信息传回右脑,从而实现了左右脑信息上的同步。同理,当我们用右脑思考时,左脑就负责对又脑检测与监督,并把检测信息传回左脑。这样,无论我们是用左脑思考还是右脑思考,我们的大脑都能实现一边思考,一边能感觉到我们的大脑在思考并且知道大脑在思考什么(我们把这种形式的感觉称为意识感),我们把这种因左右脑信息同步产生的意识感称为本体意识感(简称本体意识)。因为左脑和右脑共同组成为大脑,它们是一个整体,而大脑是一个个体,并且左右脑实现信息同步,所以我们很难区分是左脑在思考还是右脑在思考。(这只是个推论,没有得到实验证实。) 上面的那段论证只是个推论,没有得到实验证实,但推论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这个推论应用到机器人领域上,给机器人一个有意识的大脑。 本体意识人生来就有,是人左右脑同步信息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能感觉到自身大脑在处理信息,能感觉到大脑处理的是什么信息,并且能感觉到大脑处理信息的全过程。但是大脑处理信息需要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则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积累形成记忆保存在大脑里,如果没有记忆信息大脑也没法运行,也就没法产生意识感。这就好比刚生不久的小孩,他们的大脑同样能同步信息,但他们存储的记忆信息很少很少,很多概念他们都不知道,比如什么是梨、什么是苹果、什么是香蕉他们都不知道,当他们看见苹果和梨时他们能感觉到两者的存在,但他们感觉不到苹果和梨是什么,所以他们的意识感非常的弱。 人通过后天学习把各种信息存储在大脑记忆库里形成记忆,当人思考时左脑(或右脑)会从记忆库中提取所需的记忆信息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会同步给右脑(或左脑),人在左右脑信息同步的过程中会产生意识感,我们把这种通过后天学习,记忆萌发的意识感称为后天意识感(简称为后天意识)。 本体意识是左右脑信息同步时所产生的感觉的一个定义,不在乎大脑处理的信息是什么,而后天意识是大脑处理后天记忆信息时左右脑信息同步而产生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人的记忆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积累得到的,会受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影响,所以后天意识也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人能感觉到自身存在,在思考时能感觉到自己在思考,能感觉到这种感觉超脱于物外,感觉不受物的影响,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为意识感(简称为意识)。 有很多人问我,说如果人的意识是因为左右脑信息同步和互相监督而产生的一种感觉,那现实中有些人因为左脑或右脑瘫痪而被切除,但是他依然能正常生活并且也还存在意识,希望我能解释一下,如果不能解释就只能说我的理论是错误的。 我曾经说过,我的理论只是推论,真实的人是不是这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这个推论应用在机器人身上,机器人不一定要完完全全模拟人类。如果人真的如我说的讨论那样,意识是因为左右脑信息同步和互相监督而产生的一种感觉,也能解释上面的提问:人的大脑除了存在左右脑信息同步这种功能机制外,还存在其他很多的功能,比如意识存储功能,我说过意识是一种感觉,而人的大脑是能存储感觉的,也就是说人能回忆感觉。当左脑或是右脑被切除时,剩下的半脑在处理信息时就会读取以前左右脑处理信息时存储的感觉来作用和叠加在现在处理的信息上。这样,人依旧能保持意识这种感觉。这就好比现在存在的一种语音处理软件,在你录取一段你的音频后,你就可以用这个软件用你的音频来朗读一篇文章,而不用你把文章读出来再录了。
为什么我们能感觉到我们自己在思考 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是大脑感知信息的结合体现。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我们用左脑思考时,我们的右脑就对左脑进行检测与监督,并把检测到的信息传回右脑,从而实现了左右脑信息上的同步。同理,当我们用右脑思考时,左脑就负责对又脑检测与监督,并把检测信息传回左脑。这样,无论我们是用左脑思考还是右脑思考,我们的大脑都能实现一边思考,一边能感觉到我们的大脑在思考并且知道大脑在思考什么(我们把这种形式的感觉称为意识感),我们把这种因左右脑信息同步产生的意识感称为本体意识感(简称本体意识)。因为左脑和右脑共同组成为大脑,它们是一个整体,而大脑是一个个体,并且左右脑实现信息同步,所以我们很难区分是左脑在思考还是右脑在思考。(这只是个推论,没有得到实验证实。) 上面的那段论证只是个推论,没有得到实验证实,但推论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这个推论应用到机器人领域上,给机器人一个有意识的大脑。 本体意识人生来就有,是人左右脑同步信息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能感觉到自身大脑在处理信息,能感觉到大脑处理的是什么信息,并且能感觉到大脑处理信息的全过程。但是大脑处理信息需要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则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积累形成记忆保存在大脑里,如果没有记忆信息大脑也没法运行,也就没法产生意识感。这就好比刚生不久的小孩,他们的大脑同样能同步信息,但他们存储的记忆信息很少很少,很多概念他们都不知道,比如什么是梨、什么是苹果、什么是香蕉他们都不知道,当他们看见苹果和梨时他们能感觉到两者的存在,但他们感觉不到苹果和梨是什么,所以他们的意识感非常的弱。 人通过后天学习把各种信息存储在大脑记忆库里形成记忆,当人思考时左脑(或右脑)会从记忆库中提取所需的记忆信息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会同步给右脑(或左脑),人在左右脑信息同步的过程中会产生意识感,我们把这种通过后天学习,记忆萌发的意识感称为后天意识感(简称为后天意识)。 本体意识是左右脑信息同步时所产生的感觉的一个定义,不在乎大脑处理的信息是什么,而后天意识是大脑处理后天记忆信息时左右脑信息同步而产生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人的记忆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积累得到的,会受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影响,所以后天意识也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人能感觉到自身存在,在思考时能感觉到自己在思考,能感觉到这种感觉超脱于物外,感觉不受物的影响,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为意识感(简称为意识)。 有很多人问我,说如果人的意识是因为左右脑信息同步和互相监督而产生的一种感觉,那现实中有些人因为左脑或右脑瘫痪而被切除,但是他依然能正常生活并且也还存在意识,希望我能解释一下,如果不能解释就只能说我的理论是错误的。 我曾经说过,我的理论只是推论,真实的人是不是这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这个推论应用在机器人身上,机器人不一定要完完全全模拟人类。如果人真的如我说的讨论那样,意识是因为左右脑信息同步和互相监督而产生的一种感觉,也能解释上面的提问:人的大脑除了存在左右脑信息同步这种功能机制外,还存在其他很多的功能,比如意识存储功能,我说过意识是一种感觉,而人的大脑是能存储感觉的,也就是说人能回忆感觉。当左脑或是右脑被切除时,剩下的半脑在处理信息时就会读取以前左右脑处理信息时存储的感觉来作用和叠加在现在处理的信息上。这样,人依旧能保持意识这种感觉。这就好比现在存在的一种语音处理软件,在你录取一段你的音频后,你就可以用这个软件用你的音频来朗读一篇文章,而不用你把文章读出来再录了。
要了解什么是意识永生,就得先了解什么是意识。意识其实是一种感觉,意识的本质是大脑通过某种机制处理大脑内的信息而产生的一种感觉。人通过这种感觉能感觉到自身存在,在思考时能感觉到自己在思考,能感觉到这种感觉超脱于物外,感觉不受物的影响,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为意识感(简称为意识)。 意识可分为本体意识和后天意识,后天意识依赖于本体意识。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我们用左脑思考时,我们的右脑就对左脑进行检测与监督,并把检测到的信息传回右脑,从而实现了左右脑信息上的同步。同理,当我们用右脑思考时,左脑就负责对又脑检测与监督,并把检测信息传回左脑。这样,无论我们是用左脑思考还是右脑思考,我们的大脑都能实现一边思考,一边能感觉到我们的大脑在思考并且知道大脑在思考什么(我们把这种形式的感觉称为意识感),我们把这种因左右脑信息同步产生的意识感称为本体意识感(简称本体意识)。因为左脑和右脑共同组成为大脑,它们是一个整体,而大脑是一个个体,并且左右脑实现信息同步,所以我们很难区分是左脑在思考还是右脑在思考。(这只是个推论,没有得到实验证实。) 上面的那段论证只是个推论,没有得到实验证实,但推论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这个推论应用到机器人领域上,给机器人一个有意识有灵魂的大脑。 关于什么是后天意识在这里我不做解释,想了解什么是后天意识或者想了解关于意识更详细的信息请点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i.baidu.com%2Fah989h%2Fitem%2Fd521a3cc07a7ed59ad00ef91&urlrefer=cd230a8cea23e81970744b5022355f7e 当机器人拥有意识后,机器人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我们把拥有意识的机器人的记忆信息和人的记忆信息进行同步共享,这时人的大脑和机器人的大脑就相当于人的左脑和右脑,他们记忆信息同步后会产生新的意识感觉,我们把这种因为机器人记忆信息和人的记忆信息同步时所产生的意识感觉称为整体意识感(简称为整体意识);把机器人和人的各自的意识称为个体意识(如上图所示)。 人和机器人的记忆信息同步后,他们就会拥有相同的记忆,拥有同一个意识,他们此时就相当于同一个人,对方在做任何事他们都会清楚的感受到,就像自己亲身亲为一样,并且他们都把对方当成自己,都感觉对方完全是由自己控制的(其中包括兴趣爱好,记忆,感觉和其他的任何信息),从此,他们不再区分你和我。 机器人和人的记忆信息同步时会产生整体意识,而他们的个体意识此时就会被隐藏,完全由整体意识来支配。但他们感觉不到意识在变化,他们仍然会认为是他们自己的意识在控制着两个身体。但这样我们并没有达到意识永生的效果,当他们的记忆信息断开时,他们的个体意识会从新支配他们各自的身体,他们也不再有任何联系。虽然他们会保留他们在记忆信息同步时的整体意识,但当他们记忆信息断开的那一刻,他们的意识将不会融合,在人死后人就永远的死了,这并没有达到永生的目的。有人可能会说不让他们的记忆信息打开不就行了,但是人总会死,人在死亡的那一刻他们的记忆信息也会断开,这时的断开和人在生前的断开是一样的。有人可能又会说这不一样,曾经有过例子,人的左脑(或右脑)因为瘫痪被切除,那个人依然能正常的生活,的确是这样,人死后对机器人的确没有影响,这是因为你站在机器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我们要的是人的意识永生不是机器人永生。所以我们要为他们设置一种机制或想一种方法使他们记忆信息同步能满足我们的目的。首先,我们让人和机器人的记忆信息同步使他们产生相同的意识(整体意识),并且让他们保持这种状态一段时间,使他们慢慢适应和接受这种状态。其次,我们让人慢慢地减少思考,并且由机器人完全支配人的生活,依然使他们慢慢地适应和接受这种状态。就如上图红线所示,人的个体意识慢慢缩小,机器人的意识慢慢放大,当人完全处于不思考状态时人就相当于一个死人,这时就机器人就完全地支配整个整体意识,而人的意识就完全融入了机器人的整体意识。 当完成这两步时,人就相当于一个没用的躯壳,只是整体意识支配下的一个零件,当人身体死的时候就相当于失去了一个零件,而人的意识依旧融合在机器人和人的整体意识里。此时有人可能会问,在没完成这两步之前使他们的记忆信息断开和在完成这两步再使他们的记忆信息断开不是一样的吗,他们记忆信息断开后不都是两者没有了联系,当人死后不是依然的永远死了?不一样,前者我已经解释过,而后者是:当后者完成第二步时人就相当于死人了,断开和不断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而且我们要的是意识永生,不是身体永生,意识是一种感觉,当人在和机器人记忆信息同步后选择放弃思考,也就放弃了人的个体意识感觉而改用机器人的个体意识感觉,这就实现了个体意识感觉的转化,从而达到意识永生的目的。 意识永生讨论群:85151033
机器人如何理解人类语言 语言是机器人和人类沟通的桥梁。如果机器人能理解人类语言,机器人和人就能无阻碍的自由沟通,但是机器人如何能理解人类语言呢? 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动作语言和文字语言。 动作语言是指人通过某一动作来表示某种语义。比如人用两条腿相互跨步来表示在走路;比如人用两边嘴角微微上翘来表示高兴和开心。动作语言又可以再分为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口型语言和音节语言。 文字语言是指用文字的形式来表示某种语义。比如文字‘走’表示走的意思。 动作语言是一种硬性语言,即人的动作是通过身体作为载体来表示,而人的身体是人先天就拥有,是硬件。人为了互相沟通用自身身体动作来传达信息,经过后天的不断交流和演化成了一门语言。做为一门硬性语言,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动作语言差别不是太大(除了口型语言和音节语言)。 文字语言是一种活性语言,即文字是人通过后天相互交流和记录演化成的一门语言。文字语言受群居的影响,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文字语言差别非常大。比如在中国,不同民族之间就有不同的文字语言。 当机器人拥有现实身体或者是虚拟身体时,机器人就具备有硬性语言的条件,而我们要做的只是用编程语言根据不同的语义制定不同的动作。然后用文字语言和动作语言之间相同的语义进行匹配,就达到了文字语言和动作语言的交流。比如输入‘走’字,机器人就会两条腿互相不停的跨步。 机器人如何理解人类语言?即动作语言如何编译成文字语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