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宝钗与荼蘼麝月的特殊关联
宝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牡丹宝钗与荼蘼麝月的特殊关联
2022年12月06日 13点12分 1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牡丹宝钗与荼蘼麝月的特殊关联
庚辰本第17、18合回中,曹雪芹借贾宝玉为蘅芜苑所拟楹联,很巧妙地概括了宝钗的一生:
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
上联是说宝钗在豆蔻年华的少女时期乃是大观园中“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下联则是说宝钗即使在经历了世道变迁,并且主动引导丈夫悟道出家以后,她的内心也依然拥有一种安宁与幸福!
酴醿,又写作荼蘼,因其花期在百花凋残的春末夏初,在古诗文中经常用来象征“春归”、“终了”等意象。比如,王淇《春暮游小园》即云:“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在《红楼梦》中,酴醿(荼蘼)又被用来象征宝玉的出家为僧。比如,第63回麝月抽取的花名签就是荼蘼签,所题诗文就是这句“开到荼蘼花事了”,并且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愁眉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足见,《红楼梦》中的酴醿(荼蘼)正是隐指群芳流散、宝玉出家的小说大结局。而脂本正文及脂批又用了很多文字提示,在后三十回佚稿中正是宝钗主动劝导了宝玉的悟道出家。比如,第22回《山门·寄生草》与第63回《邯郸梦·赏花时》皆隐喻宝玉最后的悟道系由宝钗所劝导和启发,戚序本第7回双行夹批又明言宝钗乃是“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第8回《嘲通灵顽石诗》又以“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来提示女娲炼石、弃石与宝钗引导宝玉复返大荒山乃是前世种因、今生报偿的关系。因此,具体到这句“睡足酴醿梦也香”,就是指宝钗即使引导丈夫出家,不能不面临自己孤苦守节的终局,她也依然能够自立自强、安宁幸福,失去了男人也照样能过得很好。这既与脂批所言宝钗“虽离别亦能自安”相契合,又能跟第70回宝钗《临江仙·柳絮词》中所谓“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构成完美呼应。
在《红楼梦》中,宝钗的象征花卉是牡丹。而牡丹亦盛开于春末夏初,花期与酴醿(荼蘼)相重叠。所以,古诗文中也经常将牡丹与酴醿(荼蘼)联系起来,将酴醿(荼蘼)想象为牡丹的侍女、随从,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词组“酴醿、牡丹时候”,用来特指百花凋残而唯有牡丹、酴醿盛放的春末夏初时节。比如以下一些诗词作品:
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方岳《荼蘼花诗》)
更值牡丹开欲遍,酴醿压架清香散。(欧阳修《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
纵百卉千花已离披,也趁得,酴醿、牡丹时候。(吕直夫《洞仙歌·征鞍带月》)
文园今病,问远能来否。却道有酴醿、牡丹时候。(张方仲《殢人娇·多少胭脂》)
所谓“纵百卉千花已离披,也趁得,酴醿、牡丹时候”、“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均是特指牡丹与酴醿(荼蘼)共同经历见证了春归。而曹雪芹既让麝月抽得“开到荼蘼花事了”的荼蘼签,又用“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来概括宝钗的一生,显然也就有了更深的一层寓意,即指宝钗、麝月二人一起经历了宝玉出家的终局。事实上,庚辰本第21回双行夹批也明说宝玉出家时,他身边只剩下了“宝钗之妻、麝月之婢”。足见是妻子宝钗和婢女麝月一直陪伴宝玉到最后。而如前所述,正是宝钗主动劝导了宝玉的悟道出家,妻子宝钗乃是宝玉悟道出家的引导者,婢女麝月则是宝玉悟道出家的见证人。巧的是,“麝月”即“射月”,本意是指反射月光的明镜。第78回贾宝玉《芙蓉女儿诔》中即有“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一语双关地兼指麝月镜与麝月女。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第63回群芳抽取花名签时,作者仅在宝钗抽取牡丹签和麝月抽取荼蘼签这两处描写了宝玉的反应。当时,宝玉对宝钗牡丹签的反应,乃是一边听芳官演唱《邯郸梦·赏花时》,一面口内颠来倒去地念叨“任是无情也动人”。对麝月荼蘼签的反应,却是愁眉藏签。何以如此?因为在后文中正是宝钗主动劝导了宝玉的出家为僧。作为妻子,宝钗居然将丈夫引向空门,这是看似“无情”之举。但宝玉却深知宝钗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他的至情至爱,具有深深打动人心的魅力,故曰“任是无情也动人”。相比之下,麝月却是被动地接受了宝钗引导宝玉出家这个结果,她想嫁给宝玉做妾而终没有嫁成。所以宝玉对麝月只能是愁眉藏签、深表歉意。
更深一层,庚辰本第17、18合回中,还有两位清客也为蘅芜苑题写了楹联。此二联分别是:
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前一联正好嵌入了“麝月”二字,后一联正好嵌入了“金玉”二字。宝钗、宝玉的金玉良姻跟婢女麝月之间的特殊关联,就更是呼之欲出了。作为妻子,宝钗是宝玉悟道出家的引导者,作为宝玉身边最后一个婢女,麝月则又是宝钗引导宝玉悟道出家的见证人。当宝钗出于对宝玉的至情至爱,宁可牺牲掉婚姻、名位等天下女子所最为在乎的一切,也要完成对顽石的拯救与点化,从而迸发出“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的佛性光芒时,麝月恰如一面小小的菱花镜,被作者有意安置在宝钗、宝玉的身边,在那里静静地反射出了宝钗法爱的佛光!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2022年12月06日 14点12分 2
level 7
开到荼靡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在前生的彼岸的花。一切有为法,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只是那伤痕 却永不痊愈了 一一成为胎记 在往生的路上.
为什么会有因果轮回,人的真心大圆镜智,就像一面镜子,在反射你过去的行为,业力不可转.
对于到达彼岸的宝钗,回首此岸,一切自然而然,所以睡足酴醿梦也香。
2022年12月07日 08点12分 3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对于到达彼岸的宝钗,回首此岸,一切自然而然,所以睡足酴醿梦也香。——不错!
2022年12月07日 08点12分 4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哈哈]
2022年12月08日 00点12分 5
level 7
金刚经说本无众生可度,但又菩萨生心意思一样,也是菩萨的常心、不颠倒心二心,恒常度生不倦怠,而又无生可度。佛陀说法是说给众生听,是因应世人的理解,说有众生,有涅槃,有彼岸,有有为法和无为法,等,而对佛陀来说,这些都不存在。如同佛陀不喝酒,世人都有酒瘾,佛陀教给众生怎么戒酒,这些戒酒的方法是出轮回、入涅槃、度众生等。但对佛陀来说,这些方法都没用,因为佛陀用不着戒,本来便不喝酒,用不着轮回涅槃这些概念和方法,不住生死涅槃便相当于佛陀不住喝酒,也不住戒酒,出入轮回都是对众生说的.
对于宝钗也是一样的,根本没有花事可了。开到荼靡花事了,是对宝玉而言。
2022年12月11日 07点12分 6
不错
2022年12月11日 10点12分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哈哈]
2022年12月28日 04点12分 7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哈哈]
2022年12月28日 04点12分 8
level 1
[真棒]
2023年05月29日 07点05分 10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哈哈]
2023年05月29日 07点05分 11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宝玉受诬下狱,好似晴空霹雳。宝钗毅然决然,深入暗无天日的黑牢,安慰、拯救丈夫,宛若无边苦海中的一位碾玉观音。运倒势败,大厦倾颓,昔日花团锦簇的玉堂金府,转眼化作绳床瓦灶的寒屋陋室。潦倒不通世务的贾宝玉,全靠薛宝钗勤苦于女红养活。共同的愤世思想、出世精神,让宝钗、宝玉在极其艰困的岁月中患难与共、鹣鲽情浓。宝钗腹中的小生命在悄悄孕育,手中的针黹活计正为她铺展开一片新天地。然而,更大的苦难厄运却又不期而至……彤云密布,白雪空茫。一向对宝钗敬爱有加、眷恋甚深的宝玉,却为何丢下姣妻、爱子,悬崖撒手而去?梵铃声中,酴醿梦香。见证了丈夫出家的终局,面对自己不得不孤独守节一世的悲苦命运,宝钗又为何依然是“虽离别亦能自安”,内心里充满了“睡足酴醿梦也香”的坦然和幸福?郑无极《白雪梵音薛宝钗传》首次以脂本宝钗为故事第一主角,严格依据脂评本对后三十回佚稿的提示进行撰稿,竭力还原曹雪芹原构思中宝钗的愤世出世形象,并以文学剧本的形式再现了脂评本《红楼梦》中宝钗引导宝玉出家的大结局。值得所有敬爱宝钗的红迷、钗迷一观。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2023年06月08日 00点06分 12
level 7
现在我们在看电脑,看到内容,都有个想法,这个想法,部分是妄想,一部分来自心识.
心识与妄想无形无相.妄想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消失,而这个心识是要轮回的.
善的多,心识就发光,轮回上三道.反之下三道.如心识没有成就道业,业力牵引成就中阴身49天,中阴身是业力成就,然后轮回,大部分人有入胎之谜,极少人有宿命通.
参禅就是寻找这个心识的过程.水清了,月亮就现.人静了,就能感觉这心识或者叫自性,真心,真如.
宝玉还在了花事,根本就是八字还没一撇.禅宗每个阶段,都是具体的修行境界。
破初关叫明心见性,也叫破本参,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叫悟后起修。
破重关是绵密保任,行住坐卧皆是禅。破牢关是法身向上,一直修到八地菩萨得生死解脱,山河大地是法身.
宝玉的境界,按照禅宗大师的说法,没有明心见性的人,称为“犹是阶下汉”,
也就是说连修行台阶都没有迈上,更不要说登堂入室了.
而达到宝钗的境界,才是断无可断,了无可了,随遇而安,体露真常,随缘度化,纵横四海无非是法,无生死可了.才是了却生死,得到大自在.
2023年06月21日 17点06分 16
宝钗是“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在经历过世态炎凉、尝遍人间甘苦以后,能够以大彻悟的境界引导丈夫悟道出家,把天下女子所最为在乎的一切(比如婚姻、名位等)都全部看冷看空。
2023年06月22日 05点06分
或者,用宝钗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淡极始知花更艳”,这就是“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这就是“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2023年06月22日 05点06分
所以作者用“任是无情也动人”来预示宝钗引导宝玉悟道出家的大结局,用“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来概括宝钗的一生:
2023年06月22日 05点06分
在青春少女的豆蔻年华,宝钗是大观园中“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在经历了世事变迁以后,即使面对丈夫出家为僧,她自己隐居山野、守节抚孤的人生终局,宝钗的内心中也依然拥有一份安宁与幸福!
2023年06月22日 05点06分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宝钗是“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在经历过世态炎凉、尝遍人间甘苦以后,能够以大彻悟的境界引导丈夫悟道出家,把天下女子所最为在乎的一切(比如婚姻、名位等)都全部看冷看空。或者,用宝钗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淡极始知花更艳”,这就是“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这就是“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所以作者用“任是无情也动人”来预示宝钗引导宝玉悟道出家的大结局,用“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来概括宝钗的一生:在青春少女的豆蔻年华,宝钗是大观园中“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在经历了世事变迁以后,即使面对丈夫出家为僧,她自己隐居山野、守节抚孤的人生终局,宝钗的内心中也依然拥有一份安宁与幸福!
2023年06月22日 05点06分 17
吧务
level 15
郑磊100 楼主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注释版)
【标题诗】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莫言绮縠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曹雪芹《金玉姻缘赞》
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
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
——立松轩《题戚序本石头记》
【剧本说明】
暮色沉沉的潇湘馆,病势垂危的黛玉将诗稿赠与宝钗,托她一辈子照护宝玉。危机重重的荣国府,刚刚嫁作人妇的宝钗苦苦周旋于丈夫、公婆、妯娌之间,忠心耿耿、步履维艰。贾府被抄,宝玉受诬下狱,好似晴空霹雳。宝钗毅然决然,深入暗无天日的黑牢,安慰、拯救丈夫,宛若无边苦海中的一位碾玉观音。运倒势败,大厦倾颓,昔日花团锦簇的玉堂金府,转眼化作绳床瓦灶的寒屋陋室。潦倒不通世务的贾宝玉,全靠薛宝钗勤苦于女红养活。共同的愤世思想、出世精神,让宝钗、宝玉在极其艰困的岁月中患难与共、鹣鲽情浓。宝钗腹中的小生命在悄悄孕育,手中的针黹活计正为她铺展开一片新天地。然而,更大的苦难厄运却又不期而至……彤云密布,白雪空茫。一向对宝钗敬爱有加、眷恋甚深的宝玉,却为何丢下姣妻、爱子,悬崖撒手而去?梵铃声中,酴醿梦香。见证了丈夫出家的终局,面对自己不得不孤独守节一世的悲苦命运,宝钗又为何依然是“虽离别亦能自安”,内心里充满了“睡足酴醿梦也香”的坦然和幸福?郑无极《白雪梵音薛宝钗传》首次以脂本宝钗为故事第一主角,严格依据脂评本对后三十回佚稿的提示进行撰稿,竭力还原曹雪芹原构思中宝钗的愤世出世形象,并以文学剧本的形式再现了脂评本《红楼梦》中宝钗引导宝玉出家的大结局。值得所有敬爱宝钗的红迷、钗迷一观。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2023年06月22日 05点06分 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