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同意楼主的实证主义观点和注重现实阵型现实问题的价值观。阵型操作的重要意义也毋庸置疑。
然而对于阵型的构成要素,我的观点:阵设阵解两要素论基本做到了通俗性与理论性的平衡。实证主义观点以及对阵型操作的重视不必通过阵型构成三要素来强调。
既然两种观点的本质争议是对阵解和操作要素的看法,以下是关于阵解要素和操作要素认可度即通俗性的数据




总而言之,操作要作为阵型的要素,首先缺乏明确性,阵设阵解都是界限比较清晰可以表示出来的,但一个阵的操作却不是那么容易描述的。而且还需要划分操作的因素里哪些部分是与阵型构成有关(如手控还是键控的根本方式区别),哪些部分无关(比如失误也算吗)。
其次,把操作纳入阵型要素还将导致阵型署名即阵型归属上的问题,根据操作要素论,任何人都可以宣布他是任何阵的作者,只要他拿任何一个阵自己玩一遍,因为他的操作不同,所以阵型不同,所以他是他所玩的阵型的作者。我曾经说过区分“阵型的作者”和“阵型视频的作者”,实际上操作要素论所要达成的给操作者一个名分的问题,完全可以用“阵型视频的作者”来实现,而不是直接归为阵型本身的作者。一个人拿别人的阵型玩了一遍发布了视频,那么他是他所发布视频的作者,这么说就对劲了。
至于老手之于两仪,不甚了解不能断言(楼主可以看一下有没有可能是老手的冲关视频对两仪的阵解要素本身作了论证,这才是他被普遍认为应该成为两仪作者之一的理由。
关于椭盘14,也是从阵解层面,即可区分出减速PDD版和I3PD版是两个阵,不必引入操作要素。根据实证主义观点,17年理论上可以有I3PD的椭盘,但限于键控工具无法现实打出来,那么咱们就算当时I3PD的椭盘暂时不成阵,即可。即使我们都知道彼时操作要素就是制约阵解要素的条件,但它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影响阵型之不同的直接因素,不是阵型构成要素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