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太极》杂志2010年第五期发表了李万斌先生的《太极拳史研究的最新突破 明代山西王宗岳家族谱系被发现》
本贴转载明代山西王宗岳家族谱系被发现 太极拳史研究的最新突破
作者李万斌
2022年05月02日 03点05分
1
level 11
其次是王宗岳的孙子辈,有:王接武(1594~? 1618年举人)、王五兴(臣直子1601~1676,字大五或大武。 1630年举人);重孙辈有:王士俊(1615~1691,1637年岁贡)、王谷维(约1636~? )。从玄孙向下依次是:王丰庆(约1676~?)→王登科(约1716~1790)→王学恭(1761~1841)→王进才(1809~1892)→王子平(天福1858~1946)→王乃俭、王乃让(1896~1975)→王正顺(1920~1943)→王武辰(1939~-“槐树店”王氏现存后人)。王家“道士太极拳”从王学恭开始传外姓,王学恭→刘更子(约1800~1875)→南福胜(1844~1921)→李连成(1888~1933)、王怀明(1892~1982)→葛书元(1893~1968)、葛福元(1897~1972)→孙兰亭(1902~1973)→赵虎林、王才德→刘晔挺。刘晔挺先生曾多次访问王武辰先生,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他讲:我叫王武辰,生于1939年,今年72岁,家住新绛县西关村槐树店……“道士太极拳”一直在王家代代相传。清道光年间,绛州刘村人刘更子随我远祖王学恭学太极拳,传徒南里村南福胜,徒孙李连成、王怀明,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四传葛书元到孙兰亭,也是响誉“武林”的一代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韩两家,渊源很深,相辅相成,根深蒂固,活跃绛州达百年……
韩云拳术水平很高,曾得他外祖父王宗岳的指点……我爷爷奶奶也常讲先祖创业、行医之事,曾讲王家先人正骨学自道人,“道士拳”自他手里失传……王祖通是经商的;王宗岳学得“道士拳”,开创了家业……王臣直、王武兴文武双全,办学校,很著名……王宗岳生活在明朝后期,家庙应是其他的后代建的。解放后历史变迁,家庙由钉马掌的占用,后又由乔家居住。“破四旧”、“文革”期间许多家庭销毁所供神位,我家神位也毁于那个时期。所幸记下先人的名字:王祖通—王宗岳—王臣直—王五兴—王谷维—王丰庆—王登科—王学恭,后是王进才、王子平,(未进入家庙)、王正顺、王武辰。
那么,介绍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以上的说法有没有史证的记载和相关资料的支持呢?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2022年05月02日 03点05分
4
据学者滔滔老师考证认为:明代万历王宗岳,极大可能是太极拳发明人(戚继光和浙东四明内家拳张松溪的共同徒弟,太极拳发明于浙江沿海海洋船上)的徒弟,但王宗岳极可能没学到核心东西!几十大铁证(见几十篇考证文章)!
2022年08月15日 04点08分
level 11
首先,《清史稿》的记载,有力的证明了王宗岳明朝人:现已查明《清史稿卷五百五?例传二百九十二?艺术四》载明,“内家者起于宋武当道士张三丰,其法以静制动,应手即仆。与少林之主于搏人者异。故别少林为外家。其后流传于秦晋间。王宗岳最著……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云其法出于山西王宗岳,其法式论解与百家之言相出入。至清末传习颇众云。”这是正史最早出现“太极拳”一词的记载,也是王宗岳被收入正史的记载,明白记述太极拳法出于山西王宗岳。清史记王宗岳是明朝人,如从明中叶算起至清中叶大约200多年的历史。因年代久远,又无史料证实,中间的传承关系实难考证。但有一点与清史记载完全相符。清中叶嘉庆至道光年间却有河北永年人杨禄禅与同乡李伯魁曾拜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长兴为师,学习蒋发所传的太极拳。杨禄禅跟随陈长兴十有余年,在山东、河北,一边走镖,一边学拳,终于学业大成,陈长兴并授与弟子杨禄禅《王宗岳太极拳之秘诀》当时陈家沟除陈长兴会太极拳外,其他村民所练的全是炮捶,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炮捶陈家。其次,有众多的资料和研究成果都支持、集中指向明代山西新绛人王宗岳:
2022年05月02日 03点05分
5
level 11
1、张希贵著《山西名人名拳录》1995年12月山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第二页有:“王宗岳,男,山西新绛人,武术理论家”。
2、赵增福著《中国八卦太极拳》2001年4月世界图书出版社。第17页有:“太极拳的先驱者王宗岳”。第22页有:“而王宗岳则是绛州人(今新绛县,山西汾城县之南)”。
3、《中华武术》杂志副主编周荔裳所著《赵堡太极考源》2005年8月,人民体育出版社。有:“王宗岳是绛州人,今新降县在山西汾城县之南”。
4、《傅山拳法——子午太极拳》一书中记载,山西省体委于八十年代的调查与考证:傅青主(傅山)系道家龙门第六代“真”字辈,而王宗岳曾受教于龙门第九代孟太真,此说为有关王宗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傅山拳架传人李思元前辈(已故)演练的傅山拳架(录像),动势波诡云谲,变化万端,盘旋绕缠,进退顾盼,古朴醇厚。
5、据发表在《人民日报》2000年12月15日星期五第十版“体育天地”,由蒙一丁先生撰写的题为“集体智慧的结晶----纪念邓小平‘太极拳好’题词22周年”一文,其中讲到:“从最近河南温县发现的资料证明,王宗岳乃明万历年间山西……,河南温县赵堡镇小留村的蒋发曾随王宗岳学艺7年,艺成归里,代有传人。可见,赵堡拳乃是王宗岳太极拳的直接传承。”
6、根据光绪版《新绛县志》可以印证王宗岳的相关记载。
7、根据新绛县西关槐树庄店王武臣先生家存的先祖记载,可以确定王武臣是王宗岳现世后人。
8、几年前李国梁先生在太谷的调研结果也认定:“王宗岳父亲叫王祖通,生三子一女,长子王宗行,次子王宗岳,三子王宗梁,一女名字不祥。”综上情况,可以认为:新绛县是最充分、最具体、最具有说服力,任何地方无法取代的王宗岳故里。古绛州是当之无愧的传承张三丰太极拳的发祥地。,太极拳从新绛这块土地上传播出去,在各地生根、开花、结果,太极拳是从古绛州走向世界的。最后,在真诚的感谢刘晔挺先生,感谢他多年来为此多方奔走操劳,为挖掘整理王宗岳“道士太极拳”所作出的贡献,并提供资料的同时,恳切的希望和热忱的欢迎广大武术爱好者、专家、学者,特别是有斯于此兴趣的同仁,前往山西省新绛县实地考察,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注】:关于云游道人的真实身份,据李师融考证,略
2022年05月02日 03点05分
6
level 11
据明朝三年(1429年)道士任自桓编写的《大岳太和山志》的《张三丰传》记述:“洪武初,(张三丰)来入,拜玄帝于天柱峰,历遍诸山,搜奇览胜。曾对耆旧语云;吾山异日与今日大不同矣。我且将五龙、紫霄去荆榛师瓦砾,且初创焉。命邱玄靖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澄住紫霄。”此语证明,刘古泉确实是张三丰的弟子,据史料。
张三丰入武当之年是洪武二年(1369年)此时,刘古泉已经是成年人了。假设是20岁吧。从洪武二年到嘉靖36年(1546年)中间相距197年。再加上20岁,那么,刘古泉是在217岁去教王宗岳的。而新绛县的传说,云游道人是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不是老年人。同时,武术界的收徒,在60岁以上就关门了。由此看来,云游道人可能不是刘古泉。李师融于2003年8月到武当山开会。曾经向张兴洲先生询问过云游道人的姓名。张兴洲曾向王宗岳后人王剑鹏学习过武术。而据王剑鹏所述,也是“刘古泉”。两方面的说法,完全一致。应该是可信的。
就是说,云游道人对王宗岳的告诉师名,就是“刘古泉”。怎么理解这个疑问呢?据先生(道号:孔德)的著作说过。道门有这样的规矩,拳法的传授是“言祖不言师”的,即是只能说是师祖传的,隐去自己的姓名。
这个现象在正德年间,和等七人同上武当山,向学习“十三势”,后来,在宋远桥的源流记述中,也说是张三丰的传授,把玉虚子说是张三丰。造成历史上产生不应有的误会。由此看来,云游道人应该是刘古泉的再传弟子,(姓名待考)。
2022年05月02日 03点05分
7
level 11
考据学重证据,强调“语必博正,证必多例”,也就是孤证不信,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赵堡有关王宗岳传蒋发拳,以及一路中大姑娘拳技术存在的痕迹,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了王宗岳真的确有其人。
2023年10月02日 10点10分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