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XXL☞
楼主
涩类物质,原料上来说,主要就是茶多酚。
茶多酚里涩度关联最大的,是脂类儿茶素。
但是涩度的表现,同时受涩度相关物质的绝对值和茶汤平衡涩度物质的影响。
也就是说,可能你有很多涩类物质,但是其实你喝着不涩,或者(苦)涩度高却能很快化掉。
这也就是某些名山名寨的价值了,
虽然普洱涩度绝对物质很明确,但是涩度的表现非常复杂,其构成原理也不能完全解释,只能用表述的方式列举
1 小树涩--- 因为树龄小碳代谢强,平衡涩度的风味物质不够而显涩。
2 修剪涩--- 台刈,台地茶的修剪,老树的修枝,都会引发茶树的刺激性生长,带来更高的涩度。所以同等条件下,台地茶的涩度一般大于小树。
3 采摘偏老的涩 ---芽叶留在树上,采摘不及时,叶形较大,会产生粗老涩,涩度的颗粒感变大,带有粗粝感,就是粗老涩
4 总光照积累涩:阳光过强导致的代谢以碳代谢为主,茶多酚和糖类占比较高。容易出现涩不化等现象。临沧不少茶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涩显。
5 是个普洱就涩:绝大部分普洱因为大叶种的缘故,先天涩高,原罪!
6 土壤粘性高带来的粗涩:往往形成于舌面和上颚
7 树感不统一带来的杂涩:因为树感不同,导致水路杂而带来的杂涩,十分常见
8 季节涩:二春、秋茶、夏茶等,茶汤不平衡而导致的涩感
9 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散涩 不能明确成因
另外,常见的工艺涩如下:
10 杀青不足的青涩
11 茶叶采摘或运输中伤到叶脉的涩 ,常见于国有林
12 摊凉脱水过度带来的死涩
其中以 3 6 7 8 11 12 最难转化。务必多加小心。
切记切记
本篇神棍记告一段落,下次再写
2021年12月26日 15点12分
1
茶多酚里涩度关联最大的,是脂类儿茶素。
但是涩度的表现,同时受涩度相关物质的绝对值和茶汤平衡涩度物质的影响。
也就是说,可能你有很多涩类物质,但是其实你喝着不涩,或者(苦)涩度高却能很快化掉。
这也就是某些名山名寨的价值了,
虽然普洱涩度绝对物质很明确,但是涩度的表现非常复杂,其构成原理也不能完全解释,只能用表述的方式列举
1 小树涩--- 因为树龄小碳代谢强,平衡涩度的风味物质不够而显涩。
2 修剪涩--- 台刈,台地茶的修剪,老树的修枝,都会引发茶树的刺激性生长,带来更高的涩度。所以同等条件下,台地茶的涩度一般大于小树。
3 采摘偏老的涩 ---芽叶留在树上,采摘不及时,叶形较大,会产生粗老涩,涩度的颗粒感变大,带有粗粝感,就是粗老涩
4 总光照积累涩:阳光过强导致的代谢以碳代谢为主,茶多酚和糖类占比较高。容易出现涩不化等现象。临沧不少茶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涩显。
5 是个普洱就涩:绝大部分普洱因为大叶种的缘故,先天涩高,原罪!
6 土壤粘性高带来的粗涩:往往形成于舌面和上颚
7 树感不统一带来的杂涩:因为树感不同,导致水路杂而带来的杂涩,十分常见
8 季节涩:二春、秋茶、夏茶等,茶汤不平衡而导致的涩感
9 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散涩 不能明确成因
另外,常见的工艺涩如下:
10 杀青不足的青涩
11 茶叶采摘或运输中伤到叶脉的涩 ,常见于国有林
12 摊凉脱水过度带来的死涩
其中以 3 6 7 8 11 12 最难转化。务必多加小心。
切记切记
本篇神棍记告一段落,下次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