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解1.0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论语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myjzzg 楼主
繁体版解1.0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庸无咎)
意译,
(子曰)
持坤而承阳者(孔子)说道,
*
(學而時習之)
觉悟天道,
时时修习地道(呼吸之间)。
形而上,
*
(不亦說乎)
没有忧苦,无苦,无忧,与天同乐,不下也中庸之无咎。
解脱啊!传承啊!
没彰显,解脱,吗?
*
(有朋自遠方來)
得坤道,回归自性。
自性本来,天理良心。(地道)(有朋)
内观身心,(自远)
不改变,中道不易。(方)
得道,道德,行道有所得,天人合一(来)。
*
(志同道合者自远方来,没有时间空间限制。)
*
(不亦樂乎)
没有忧苦,中庸无咎。
离苦得乐啊!没得到快乐吗?
*
(人不知,而不愠)
人没有分别心,天没有情绪)
(人不,知而,不愠)
人死了,知天,没有情绪。
(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天,没有情绪。
(人,不知,而不,愠)。
人没有智慧,天没了,气愤。
(人不知,而,不,愠)。
人没有智慧,天不愠怒。
(不亦君子乎)
不彰显,君子吗?
君子!知,天。
君子,学天,知命。知天命。
知孔子者其天乎!
**********************
*
自反,自省,自觉觉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修几安人,内圣外王,修道传道,道统传承,无为而治,生生不息。王道)(人)
觉悟有情,人者仁也。
*
仁,(自觉觉他)(不仁(人),不知几,也不知他人)。
人而无智,
不知道 ,(不灵,根器钝,觉性少)(道法自然,天道伦常,中道不易)(一,二,三)。
不知,道一,二,三。
没觉悟(没达到天人合一)。
有情,不绪,为所当为,知止则止。礼也,(圣人之理)
心安,人安,安人,安心,修己安人。(不愠)
伦理道德。(序也,礼也)。
和而不同。道之义也,道义之理,礼,伦理道德。(序,天道之序,自然之理,道理。)
义:大小兼顾,由情入理,衡情论理,通情达理,合情合理,致中和。合礼。礼是道义之体现。
礼者理也,去非留是曰理。理者理也。
礼,运大同。(礼者理也,通情达理,合情合理,致中和。合礼。礼是道义之体现。)
不忧苦,中庸无咎。
君子啊!
内圣外王,修几安人,无可无不可。
*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简译
简译
得道高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无我,无为,自然(大德)
小有德行,内圣与外王双方各有所得。
内圣专注于自觉。(呼入吸,阿罗汉)。(内 ,入)
外王专研于经典,礼物法,道义 ,道理。德治,礼治,安人。(外,出)
礼者理也,去非留是曰理。理者理也。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
子:子女。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
子:人承陽,故以爲稱
子:息也
子:嗣也。
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
承:承,奉也。受也。——《说文》。
子:孔子
子: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子:子本陽气動萬物滋之偁。萬物莫靈於人。故因叚借以爲人之偁。
曰:
曰:詞也。
曰:於也,之也。
曰:謂也,稱也
曰:語端也。
曰:(曰)䛐也。䛐者、意內而言外也。有是意而有是言。亦謂之曰。亦謂之云。云曰、雙聲也。釋詁。
曰:说,说道。道之义。
学:覺悟也,本作斆,篆作學。
学:受敎傳業曰學
学: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学:效法,觉悟。
学:上學字謂敎,言敎人乃益己之學半。敎人謂之學者,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敎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
学:覆也
学:作斆從敎,主於覺人。
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謂覺悟也。記又曰:敎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敎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按兌命,上學字謂敎,言敎人乃益己之學半。敎人謂之學者,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敎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故古統謂之學者也。枚頤僞尚書説命上字作斆,下字作學,乃已下同玉篇之分别矣。从教冂。
学:秦以來去攵作學,主於自覺。學記之文,學敎分列,已與兌命統名爲學者殊矣。胡覺後人分別斆胡孝反。學胡覺反。
而:
而:天,学天。人法地,地法天,天道自然。
而:随后,能够。
而:你。
而:连词
而:通能。
而:相当于。
*
时:
时:四時,四方各一時
时: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
时:敬記天時以授人也
时: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时:隂陽之專精爲四時。
时:辰也,十二時也。
时:是也。
时:伺也。
时:当下
时:时间,时势,季节,时态,时代,时机。天时。
时:按时,到时候。天命,寿长。天时,气数。气运。
时:时,是也。——《尔雅》
时:时时,当下。过去,未来。
时:时常,经常。
时:当地时令。
时间,伦常次序
时:善也,
时:中也。
时:一段,一断的,不连续。
*
之:出,生出,滋长。一者,地也。
之:是也,適也,往也。
*
亦:无苦,无忧,与天同乐,不下也。中庸无咎。
亦:也
亦:同奕
亦:亦,大也
亦:亦奕義通。
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
奕:
奕:次序也。
奕:美也
奕:憂也。
*
説:说:
说:說,釋也。一曰談說。
说:述也。序述之也。
说:論也
说:言也。
说:解也,訓也。
说:所論之辭也。
说:陈八卦之德業變化,及法象所爲也。
说:祈其神求去之也。
说:與悅通。
说:懌也
说:喜也,樂也,服也
说:數也
说:亦談說也
说:說誘,謂以言語諭人,使從己也
说:與稅駕之稅同。
说:舍也。
说:挩,亦作說。與脫通
说:赦也。
説:釋也,述也,告也。解也,訓也。,言也,论也。
说:通悦
说:休憩;止息。通“税” 。
说:通脱,解脱。
说:通兑。,按已经许诺的去做。会意,从人,从囗,八象气之舒散,兄者与祝同意。从八,与曾同意,今字作悦。本义:喜悦。
说:释也,述也,論也。解也,訓也。言也,數也。
*
乎:
乎:(乎)語之餘也。乎餘㬪韵。意不盡、故言乎以永之。班史多假虖爲乎。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謂首筆也。象聲气上升越揚之狀。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
乎:跟“啊”相同 。
*
有:
有:(有)不宜有也。謂本是不當有而有之偁。
有:不無也。
有:有,从月。从冃,譌。
有:與又通。
有: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有:具有,与“无”相对。
有:有子。
有:與譁同。譁,涅,化也。
有:变化。
有:存在。
有:占有。
*
朋:
朋:臭味相投的两块肉。意气相投。
朋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学,同门师兄弟。
朋:與坤同道者也。
朋:朋,羣也。辅也。
*
自:
自性本来,天理良心。
自:自然,無勉强也
自:自己。自然;当然。
自:由也。從也。
自:率也
自:自,用也。
自:己也
自:鼻也。
自:自从鼻,观呼吸,自然而然的呼吸,随顺自然。知道,中道。
*
远:
远:遼也
远:遙遠也
远:遠近定體也。
远:距离长,与“近”相对 。
远:时间,空间的悠远。
远:长久;长远。深远;深奥。远:走路走得长。
*
方:
方:不改变。
方:并行,与天同,道理,方法。
方:通“旁”( páng)。遍,广
方:比拟
方:通“放”( fàng)。依据;依托
方:规律;道理
方:大地(地方)。
方: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正直。
方: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方:等同;相当
*
来:
来:周所受瑞麥來麰。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爲行來之來。《詩》曰:“詒我來麰。”凡來之屬皆从來。洛哀切
来:至也,還也,及也。
来: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来: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
人:
人:活着凭情感,有情众生。
人:有自主性,创造性,自觉性,自反,自省,自觉,自悟,可以超越本能者人也。
人就是要和动物区隔开来。
人要像个人样。
形而上者人也。(自反者,形而上)。超越社会性,神也。
诸子百家皆言道。所道,皆偏,除孔子与老子。
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只有人可以反,(唯有道不远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求仁得仁。)
反者道之动,逆流而上,形而上。上道。
人:道德是人生存之基础,有道德的生活,人也。
人也仁也!
天命谓之性
自性本来
天理即良心
不自知,没良心,不算人。
缺德玩意!算什么人?
人:普通人,凡人,智人。他人。
人: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㑹。
人:得爲天地之心。惟人爲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爲極貴。天地之心謂之人。能與天地合德。果實之心亦謂之人
人:人,仁也,仁生物也。
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人:人乃万物之灵。
人: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人:人,君也。
人:人,天子自稱也
人:人,父母也。
人:天地之生此爲極貴。天地之心謂之人,能與天地合德;果實之心亦謂之人,能復生艸木而成果實;皆至微而具全體也。
*
不: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不: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不: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不:通“丕”(pī)。大
不:本义消失 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否定。
*
知:识敏也。
知:詞也。从口从矢
知:識也,覺也
知:喩也
知:相交曰知。
知:匹也。
知:欲也
知:猶主也
知:出於口者疾如矢也
知:晓得,明了 。
知:知,识也。智慧。
知:知识,花样。
知:知:识,认可,理解。
知:知道。智慧。道理。
知:智慧(出世,入世)
知:知道,达到,天人合一。行:连续贯穿。
知:主持管理。
知:彼此了解。
知: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知:智也!知无我也!慈也!天人合一。
无知:无有智慧。
知至:致知:天人合一。
未知:未知是指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且处于一种迷茫的感知状态。
*
而:天,学天。人法地,地法天,天道自然。
而:随后,能够。
而:你。
而:连词
而:通能。
而:相当于。
*
不: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不: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不: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不:通“丕”(pī)。大
不:本义消失 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否定。
*
愠:
愠:怨也。恚、怒也。慰也 ,恨也
*
慰:
慰:安也。方言。慰、凥也。江淮靑徐之閒曰慰。从心。㷉聲。於胃切。十五部。一曰恚怒也。別一義。恚、恨也。小雅。以慰我心。毛曰。慰、怨也。韓詩作以愠我心。愠、恚也。
*
安:
安:静也
安:静也。安详,心安,几安,人安。
安:静:通净,通情。
安:徐也,止也,宁也。
安:安安,自然性之也
安:使安定
安:静也。安详,心安,几安,人安。凡是打扰他人和谐安静之法皆非善法。)
安:.安心,心安于何处。
安:安定;安全;安稳。无危险。
安:佚樂也。
安:和好不爭曰安。
安:何也
安:與焉同
*
不:
不: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不: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不: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不:通“丕”(pī)。大
不:本义消失 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否定。
*
亦:
亦:也
亦:同奕
亦:亦,大也
亦:亦奕義通。
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
奕:
奕:次序也。
奕:美也
奕:憂也
*
君子:
君子:致力于不断提升品德修养的人。形而上者。
君子:(圣人,君子(信仰圣人))
君子:完人。
君子:尊称。
君子形而上,德也!
*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
乎:跟“啊”相同 。
************************
2021年04月18日 12点04分 1
level 12
myjzzg 楼主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觉悟,效法,
学什么?
而:天,学天。人法地,地法天,天道自然。
学道:天地人,内圣外王,修几安人。
时:时时修行,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精进。
习:是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之:出,生
2021年04月18日 12点04分 2
level 13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2021年04月24日 01点04分 16
level 12
myjzzg 楼主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觉悟,效法,
学什么?
而:天,学天。人法地,地法天,天道自然。
学道:天地人,内圣外王,修几安人。
时:时时修行,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精进。
习:是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之:出,生出,滋长。一者,地也。
之:是也,適也,往也。
不: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不: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不: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不:通“丕”(pī)。大
不:本义消失 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否定。
亦:(人生路)
亦:无苦,无忧,与天同乐,不下也。中庸无咎。
亦:也
亦:同奕
亦:亦,大也
亦:亦奕義通。
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奕:次序也。
奕:美也
奕:憂也。
也:强调、感慨、疑问..亦:也、又、不过。
说:悦,快乐。
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臭味相投者。
友:是不计较得失可以互相帮助的人。同志,同道。
自:从
远方:不拘泥于时间与空间。
来:交往。
乐:高兴,快乐。
知:识,认可,理解。
愠:心中不快而生气。还未发作的状态。郁闷。
君子:不断提升品德修养的人。
意译:
觉悟天道(乾)不间断的修习地道(坤),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有同气连枝者神交。交流,感应 。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修行之感悟,修道有快乐)
不被他人认可,不被他人理解,无人知道,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自然释怀,看透了这一点,而再郁闷。这不就是君子吗!
知道,得道,了道,自然而然也!如来!
道在当下,当下即道。道立于一,所二非道也!天也!(天包涵地)合而为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易也!
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息之谓易!,吾道一以贯之。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无是处。无为也!天人合一。
王道:修几安人,天人合一,世界大同。人道,仁也!德也!惪也!得也!一也。
道:上古天字和而写的一模一样。而:天也!学天时习之。人法地,地法天,天道自然。
道立于一。慈也!(无我)。慈而生孝为两仪。教也!孝文化,教化!二合为一。仁:你我他三也!多也!三而合一,世界大同。
《周易·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
2021年04月24日 07点04分 17
level 12
myjzzg 楼主
《周易·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系辞·上》第四章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周易·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2021年04月24日 07点04分 18
level 12
myjzzg 楼主
一般般
2024年05月03日 17点05分 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