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3
2004时尚的风
楼主
中国人素来信奉“沉默是金”,不轻易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心迹,被认为是稳重成熟的表现。因此,中国社会养成一种人人城府深沉,神情莫测的怪异之象。当年有人问及清朝的大学士曹振镛为什么官运亨通,曹即以“少说话、多叩头”六字诀相送,就是典型。其结果怎样呢?其结果是造成了一个鲁迅所说的“无声的中国”,等待这样 中国的命运我们是看到了的,那就是腐朽、衰弱、消亡,受尽列强的侮弄。 其实,中国人也并非自古以来就不讲话或不会讲话。翻开《论语》,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古人是很会讲话的。整个一部《论语》,几乎全由对话组成,而且是活生生的口语,朴实、亲切、生动,读之使我们似乎至今还能想见当年孔子坐在他的众弟子中间议论风生的模样,那种神情口吻,令人不胜向往。孔子之学贯穿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吧?另一个让我敬佩的人物是诸葛亮,他在曹操百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只身赴东吴,舌战群儒,一举打消了东吴的投降舆论,造成了联吴抗曹的局面,继而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这也不能不说是得益于言词之力吧? 语言是思想的外化,是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要建设和发展,没有一天能离得开语言。拉里.金在《说话是金》一书的引言中说:“有学者估计,一个人平均每天要说18000个词。”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否确切,但人每天总要说很多话是可以肯定的,而且越是能办事、越是办事多的人,说话肯定越多。因此,我们说奉行“沉默是金”乃是一种消极的人生状态,而勇于说话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状态,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这是我们父母从小对我们的教诲。可见,只是勇于说话还不行,还必须会说话;要想达到与人交谈使人有“如坐春风”之感,而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就不仅需要高度的智慧,而且要有极高的技巧。人人都知道说话是门艺术,但真正掌握它又是多么不容易。 拉里.金所著《说话是金》就是一本全面介绍说话艺术的书,有一个副标题:“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是对说话艺术的一种比较确切的概括。拉里.金从十个方面提醒我们在与人交谈中要注意的原则,确实值得我们遵循,如: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只说不听,不会有任何收获;切忌刨根问底;绝不长时间过于严肃;不要怕有口误;讲述你了解的事情;了解听众,也要让听众了解你;只做自己轻松自如的事……等等。而且他对每个原则都有条分缕析。如在《做个出色的交谈者》一章中,他列出了8个要点:以全新视角看待事物———视野开阔;满怀热情;不要只谈自己———保持好奇心;表示同情;表现幽默感……这些都有许多新意和新见,对我们掌握说话这门艺术不无启发。 作者本人就是美国名嘴。作为CNN金牌节目主持人,他曾与戈尔巴乔夫、克林顿、马龙.白兰度等各色名流交谈过,是一个“以说话为生”并取得极大成功的人。《说话是金》可以说正是他一生事业成功的总结,在这本书中,他处处现身说法,融入了自己的全部经验,因此,我们读起来不仅感到亲切,也更觉信服。在本书的开头,他就介绍了自己第一次当电台、电视台主持人的经历,提出了对听众、观众真诚相待,甚至将自己紧张的处境如实告诉听众的观点和体会,很有吸引力。中国古人讲“修辞立其诚”,其实每一个人说话也都要“立其诚”,这也是我们为人为事的出发点。这是拉里.金成功的基点,也是《说话是金》这本书成功的基点和最大特色。且让我们学会说话,并从此迈向成功。
2004年12月19日 02点1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