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韵悠长】
我当年试听黑黄鹂时的触动,应该是源自于港台经典老歌无处不在的生活环境。这款特点鲜明的耳塞,对人声曲目,尤其是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人声歌曲的的演绎,会让我不自觉地发出“对味”的感叹。
相比黑黄鹂味道浓郁、情感丰富的风格,白黄鹂中正还原的清淡风格令其拥有了不限于人声的曲风适应性。当然,“清汤寡水”本身也是一种味道,这与餐饮行业中潮菜注重食材鲜甜本味、川渝菜无辣不欢的区别有些相似。
不过,话说回来,人们对于口味的喜好倾向是会随周围环境而改变的。
“黄鹂家族”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烧友对这个品牌产生了认知。HiFi发烧圈子中,年轻烧友始终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对多元化的音乐风格有更高的接受度,所喜好的音乐类型不一而足。黑黄鹂的韵味昔日已成经典,而在当下,这个系列的耳塞是否能实现更多声音上的可能性?我想这也是老人家推出调音方面对比黑黄鹂有不一样思路的白黄鹂的原因之一。白黄鹂并不迎合大众的喜好,而是在自身的表达中融入了对音乐更深入的理解,最终自成一格呈现给烧友们——尽管声音有别,但在理念上,白黄鹂和黑黄鹂乃至系列其他型号塞子,倒有着高度传承的一致性。
紧跟时代的步调,Oriolus也在和烧友们一起进步,“黄鹂家族”中风格各异的塞子,让人感受到这个充满干劲的品牌的魅力。
以上。
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