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潜水的修罗
楼主
(本贴主题是想探讨种族歧视这一主题在文化产品中的表现是否具备普世性,实际和BNA关系不大)
在看BNA的时候,有一点让我感到非常疑惑的,就是不断在强调,人类如何如何,兽人如何如何。对动画这一载体而言,兽人(与人在形貌上有较高相似度)的观感非常接近人类。这给我一种“兽人和人类的矛盾是剧情硬塞给我的”的感觉。LZ看的动画不多,还有一部作品《疯狂动物城》也给我这种感觉,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的对立概念,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被不断建构。但明明这两种动物的拟人化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这给人一种莫名感。
后来我想明白了,为何我对这种种族歧视的隐喻如此地不习惯。一者是,种族歧视确实是作为人的某种劣根性,古语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我看上去相同的人,和外貌体征与自我认同所在的族群所不同的人,要对二者同等看待,需要经过一番反直觉、反人性的努力;还未必能实现。
但更关键的一点是,种族歧视问题和我一点关系没有。实际上它是(美国?)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关系。在欧美国家中,种族歧视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议题。种族歧视议题(和女权)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最为显见,谁都能谈;并且人数占比大,是占比大约一半对一半的人之间的关系。当然,作为真理也具备着某种正确性,女权的进步也确实十分卓著(特别在西欧北欧一带)。但既然是大众向的,则总归首先表现出泛娱乐化的特征。
语言、文化、思潮,这些实际上是一体的。BNA是种族歧视这一话语体系落在动画这一文化载体的例子。它不受国内观众(LZ:我觉得我可以代表XX
)所理解,也就理所当然了。在中国谈种族歧视,是无源之水,它也许存在,但绝对是一个非常次要的问题。
2020年06月12日 18点06分
1
在看BNA的时候,有一点让我感到非常疑惑的,就是不断在强调,人类如何如何,兽人如何如何。对动画这一载体而言,兽人(与人在形貌上有较高相似度)的观感非常接近人类。这给我一种“兽人和人类的矛盾是剧情硬塞给我的”的感觉。LZ看的动画不多,还有一部作品《疯狂动物城》也给我这种感觉,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的对立概念,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被不断建构。但明明这两种动物的拟人化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这给人一种莫名感。
后来我想明白了,为何我对这种种族歧视的隐喻如此地不习惯。一者是,种族歧视确实是作为人的某种劣根性,古语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我看上去相同的人,和外貌体征与自我认同所在的族群所不同的人,要对二者同等看待,需要经过一番反直觉、反人性的努力;还未必能实现。
但更关键的一点是,种族歧视问题和我一点关系没有。实际上它是(美国?)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关系。在欧美国家中,种族歧视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议题。种族歧视议题(和女权)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最为显见,谁都能谈;并且人数占比大,是占比大约一半对一半的人之间的关系。当然,作为真理也具备着某种正确性,女权的进步也确实十分卓著(特别在西欧北欧一带)。但既然是大众向的,则总归首先表现出泛娱乐化的特征。
语言、文化、思潮,这些实际上是一体的。BNA是种族歧视这一话语体系落在动画这一文化载体的例子。它不受国内观众(LZ:我觉得我可以代表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