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一巴掌按死七个
楼主




设计思路
1、采用无炮塔布局,通过全新设计使尺寸最矮化。
2、战斗室后置,使重心后移,让炮室前装甲和火炮都位于车体中部,以便安装重炮和重甲。
3、动力室前置,在动力室和战斗室之间用轻装甲和防火墙隔开,使动力室成为额外的防护。
4、在动力室上部,也即是战斗室前方设置两个大行李箱,在低机动作战时可填入1-2吨沙土,作为战斗室上部额外的防护。使其正面可抵御任何二战反坦克火力,能伴随重型坦克作战。
5、为避免行李箱阻断视线,驾驶采用车顶潜望镜。
6、为增加反步兵能力,设置火炮同轴机枪,同时在车顶设置遥控机枪,并载有大量弹药。
7、为提高载弹量,确保作战空间舒适,坚持使用垂直装甲。
8、车长使用可旋转的潜望镜观测,不设车长指挥塔,节省重量和成本。
9、采用高效可靠的扭杆悬挂,因车重较轻不使用交错负重轮
尺寸(单位为mm)
总长7200 车体总长5800 装甲车体长5400
总宽3200 战斗室宽2700 装甲车体宽2000
总高2240 炮塔顶高2000 战斗室高1600 动力室高1050
履带宽500
离地间隙400
重量
战斗全重25吨(后期型)
所有装甲和车体结构11.25吨(占45%车重
动力
发动机 迈巴赫 HL120 300马力
最高速度45千米/小时
油箱2个,总容量700升,越野行程200千米,公路行程400千米
武器
主炮仰角30度,俯角7.5度,左摆幅10度,右摆幅10度。
IV型歼击炮为KwK42/L70 75mm炮1门,备弹93发(早期型KwK40/L48 75mm炮1门,备弹116发)
IV型突击炮为150mm步兵炮1门,备弹45发
MG34机枪2挺,备弹6000发(20箱)
装甲
炮盾 200mm(早期型135mm)
炮室正面 150mm(早期型100mm)
炮室侧面 50mm(早期型40mm)
炮室后部 30mm
炮室顶部 20-30mm(早期型20mm)
车体首上 30mm(82.5度倾斜,早期型20mm)
车体首下 100mm(早期型60mm)
车体侧面 30mm
车体顶部 20mm
车体底部 10mm
内部隔壁 10m
成员4人
驾驶员
炮手(兼同轴机枪手)
车长(兼无线电员)
填装手(兼车顶遥控机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