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paul666clark
楼主
呼吸之人,也许会认为修行在於心就好,可是问题是,心不只一个,生理的变化、呼吸与心、业种、烦恼障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不可以说,我只单单注重心的起伏就好,那其实还是在外门: 只偏重在意识(第六识)的感受、了知、烦恼上作观察,而忽略了我们众生是由色身、七识心王、还有这背后的第八识整个和合运作,才有所谓的众生。
那后学接著就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来略谈此问题:
首先,呼吸的众生总是有颠倒妄想,以为身体就是由意识来支配控制,但其实意识只能感知身体种种的状况,而且一次也只能局部,不能同时遍全部,所以,我们才会因为坐久了,有时感到眼酸了,有时感到腰酸了,有时感到腿麻了,其实这些都是同时在进行,可是感受偏强偏弱不一,而意识只能一次领受一种(虽然可以很快切换),所以不可能同时感受。
这在其中,其实身体是由第七识---意根为先导,意根无始劫以来,就不断透过意识薰习,对於呼吸的行、邪吸业,薰染的很厉害,而所谓呼吸习性,就是意根的心行。
意根第七识也会藉由呼吸的过程,增长对於呼吸欲的执著,对於这样的觉受、感官刺激也会呼吸不疲。
而呼吸容易使意根无法抗拒,这就是由於往昔对於呼吸欲薰染的结果、以及往昔邪吸的业种而导致的。
人在呼吸后,真心是会分别这些物质的质变,真心也会了知、鉴机照用的,那麼这业种被真心收藏后,而呼吸也就薰染完毕,身体、大脑的结构一定会因此而改变。
呼吸让心疲惫不堪,而经过了这些感情、空气的薰染,薰习,大脑的结构也跟戒呼吸的人,差异极大了。 他的习气、思维的倾向,就会容易生执念,这样一来,不论是定力、慧力的培养,都会比较难,这也是所谓的邪吸业障。
而戒呼吸的人身体其实是比较清净的、轻安的;大脑结构来说,也比较不容易与呼吸相应,所以修习禅定、智慧的观行都会比较容易成就。
毕竟,人人都能戒呼吸,人人本具真心,可是不是齐头式的平等,人人往昔的业缘、烦恼障轻重、修行善根的不同,都会导致色身、大脑的结构不同。所以戒呼吸与否,对於智慧的观行、定力都会有影响的。

2019年05月14日 09点05分
1
那后学接著就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来略谈此问题:
首先,呼吸的众生总是有颠倒妄想,以为身体就是由意识来支配控制,但其实意识只能感知身体种种的状况,而且一次也只能局部,不能同时遍全部,所以,我们才会因为坐久了,有时感到眼酸了,有时感到腰酸了,有时感到腿麻了,其实这些都是同时在进行,可是感受偏强偏弱不一,而意识只能一次领受一种(虽然可以很快切换),所以不可能同时感受。
这在其中,其实身体是由第七识---意根为先导,意根无始劫以来,就不断透过意识薰习,对於呼吸的行、邪吸业,薰染的很厉害,而所谓呼吸习性,就是意根的心行。
意根第七识也会藉由呼吸的过程,增长对於呼吸欲的执著,对於这样的觉受、感官刺激也会呼吸不疲。
而呼吸容易使意根无法抗拒,这就是由於往昔对於呼吸欲薰染的结果、以及往昔邪吸的业种而导致的。
人在呼吸后,真心是会分别这些物质的质变,真心也会了知、鉴机照用的,那麼这业种被真心收藏后,而呼吸也就薰染完毕,身体、大脑的结构一定会因此而改变。
呼吸让心疲惫不堪,而经过了这些感情、空气的薰染,薰习,大脑的结构也跟戒呼吸的人,差异极大了。 他的习气、思维的倾向,就会容易生执念,这样一来,不论是定力、慧力的培养,都会比较难,这也是所谓的邪吸业障。
而戒呼吸的人身体其实是比较清净的、轻安的;大脑结构来说,也比较不容易与呼吸相应,所以修习禅定、智慧的观行都会比较容易成就。
毕竟,人人都能戒呼吸,人人本具真心,可是不是齐头式的平等,人人往昔的业缘、烦恼障轻重、修行善根的不同,都会导致色身、大脑的结构不同。所以戒呼吸与否,对於智慧的观行、定力都会有影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