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的常识问答 1
刘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劉太阁 楼主
问:如何看待司马迁关于‘灭秦’的各种叙事?
答:
【汉兴,高祖躬神武之材,行宽仁之厚,总揽英雄,以诛秦、项。】
【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
【少昊,金德也。赤帝尧后,谓汉也。杀之者,明汉当灭秦也。】
【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
【项羽既存赵,降章邯等,西屠咸阳,灭秦而立侯王也】
司马迁此人,本楼从不高估,史记,更就是个需要严厉甄别的史料的档次,记述错误矛盾不合逻辑的,一堆堆,所谓灭秦稍微好点,属于典型的古汉语范畴的定义模糊不清,不同含义往往用相同文字作混乱表述,必需要重作梳理。
‘灭秦’的定义:
1.若指消灭秦的制度、思想等等精神世界,则从未实现过,至今仍有遗存。
2.若指消灭秦政权、秦社稷,也即正统意义上的灭国,则都是高帝实现的。
3.若指消灭秦王族,烧杀秦都,在物质上灭秦,那是项籍和五诸侯干的,且也远未实现,最后皆被高帝统帅下的秦人反操。
从王朝兴亡、国起国灭的正统角度看,无疑灭秦者只能是高帝。齐国投降,齐国灭亡,东晋禅让,东晋灭亡,清帝退位,清朝灭亡,跟杀不杀王族烧不烧国都没毛关系。例外情况是如宋末这样,并未投降,皇族本身即流亡政权,那么皇族最后兵败身死,陆秀夫负昺投海,则可视为灭国。子婴跑了么?有秦的流亡政权么?项籍这种带一帮人把已经被灭国的前王族杀个干净,再烧杀一番,然后大言不惭的说灭秦,相当搞笑,相当于民国某军阀杀入紫禁城,尽灭已经退位的溥仪及其亲属,然后宣布俺灭了大清,极品逗乐。
最后,若把灭秦看作从陈胜到高皇的前赴后继的完整大事件,则论功排辈,项籍仍要靠后。灭秦首功:陈胜,没啥疑问,次功:怀王,在义军形势最严峻的时刻,整肃力量,分兵两路击秦,立怀王之约,奠定了相当长时期内的天下格局,即便项籍造反夺权,也未能改变其大势。其次:高帝,西进破秦受降子婴,一句话足矣。再次:项梁项籍并列,项籍的巨鹿之战,没啥可吹,没其人瞎搅和,宋义联齐救赵的战略,更具可行性,对照秦的内部倾轧,同有胜利的可能性。
So,所谓的项籍灭秦,就是逻辑混乱的瞎BB,在准确定义的检验下,都是虚头八脑的丢人玩意儿。他勉强可与陈胜归一类,【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得个【诛秦】的评语,诛杀秦人,坑杀秦兵,也就是这个层次。与高帝受降子婴、除秦社稷这种从法理上真正的【灭秦】相较,完全比不了,项某须要一边儿玩儿去。。。
2018年01月10日 03点01分 1
level 15
对头。灭秦功劳,第一应该是高帝刘邦,因为他第一个攻占秦都咸阳,子婴投降,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第二才是项羽,统领诸侯消灭了秦军的有生力量,功不可没;第三应该是陈胜,率先发难起事,打响了灭秦的第一枪。
2018年01月10日 08点01分 3
刘邦消灭也是秦军主力 ,蓝田之战才是秦军最后一支有生力量
2018年01月10日 08点01分
level 15
司马迁的史记也有他认识的局限性,由于当时史料的残缺,存在凭神话、传说编造,虚构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主观臆想严重。
2018年01月10日 08点01分 4
level 7
太监写歪史,流毒两千年
2018年01月17日 03点01分 5
level 1
劉太阁 楼主
项籍军烧杀掳掠的游寇特点,项籍二逼残暴善武力的独夫特点,造成消灭其人的困难性,高帝之劳苦、被创、数次命悬一线,天下的血流、付出,也就有了伟大的悲剧意味。灭秦的喜剧结果却换得另一个暴秦的产生,为终结项某,为终结以项某为因果首恶的种种家国大恨:杀楚、杀韩、屠秦、屠齐等种种,人间泼洒了太多鲜血,吞噬了太多高贵的生命,以天下之民十存二三为终点,可以说,汉与伪楚的战争无胜者,高帝与汉集团,毋宁说是幸存与见证者,见证了自春秋战国到秦末人间争斗全民性与兽性的残酷进化和嗜血形态,从贵族式的礼战到全面动员到秦的坑杀再到项籍烂货对秦愚昧的模仿强化,再以项沐猴绑架勒索烹人为点缀,完全泯灭了争斗的底线。如果说此种近于零和的内战悲剧还有任何所谓价值,无非是随之而生的自省反思,奠定了西汉帝国二百余年和平的沉重基石,也正是高帝伟大仁爱的最终与最高表现形式。。。
2018年05月16日 03点05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