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乌鲁木旗
楼主
王勉恃才自傲,心气颇高。遇到一个道士对他说:“以子智慧,若反身修道,尚可登仙籍。”
道士带他来到仙界,还请来许多神仙,骑着龙、虎、凤等,都带着乐器,其中有一个女仙云和夫人带的乐器与众不同。肴酒过后,男仙们合奏了一曲,云和夫人又独奏了一曲。然后神仙们就告别了。
这一段看似和整个故事关系不大,其实却大有深意。
这是道士在引度王勉,意图通过仙界的琴声打动他,使其产生销魂荡魄,摇摇欲仙的感觉。
可惜王勉实在是凡心太重,顽冥不化。他不仅听不懂这些琴声,而且一边听琴还一边色胆包天,对那个漂亮的女神仙想入非非。甚至还在想“富贵后何求弗得?”
正应了那个成语——对牛弹琴。
道士见王勉不可救药,就对他说了实话。原来王勉前世和道士是同学,因意念不坚,坠入尘网。道士这次就是来提悟他的。见他实在烂泥扶不上墙,就只好送他重回人间。但他错过了这个机会,再要成为天仙,就只有一劫以后了。话语中似乎非常惋惜。
一劫以后,就是12万9600年以后。可是,看过这个故事的我们都知道,后来很快王勉就去了仙人岛,遇到了另一帮神仙,还在那里和芳云结了婚,回了一趟老家后就放弃了尘世,在仙人岛成仙了,根本不用一劫以后。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仙人岛的神仙是地仙,道士要提拔他的是天仙,不是一个档次。
道士原话:“今当送君行。未必无复见之期,然作天仙须再劫矣。”
芳云原话:“实于君言,我等皆是地仙。因有夙分,遂得陪从。”
关于道教的仙之档次,各说不同。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夫五仙之位,而列五品。天仙者居其一也,地仙者居其二也,水仙者居其三也,人仙者居其四也,鬼仙者居其五也。”
《海空经》:“其九宫位者,下三宫地仙,小乘三品;中三宫天仙,中乘三品;上三宫飞仙,大乘三品。”
《抱朴子》引《仙经》:“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脱,谓之尸解仙。”
《太上感应篇》:“锺离曰:仙有五种,一曰鬼仙,二曰人仙,三曰地仙,四曰神仙,五曰天仙。”
不管哪种分法,地仙档次比天仙低是肯定的了。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天仙们用仙界的美酒珍肴、各种琴声,可以说用尽浑身解数都不能打动王勉,而地仙们却很容易就留住了王勉,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地仙们的方法更有针对性,他们主要用了两个方法。
首先,他们给他配上一个大美女,就是芳云,光艳明媚,若芙蕖之映朝日,肯定不是一般的漂亮。
其次,就是彻底摧毁王勉的自尊心。你不是自视高才吗?你不是又傲又狂吗?结果让芳云和绿云狠劲讽刺挖苦。收拾**就得用贱招,这个对琴声无动于衷的狂生,却在诮辱声中冷汗淫淫。后来芳云甚至说:“你以后不要作诗了,这样别人还看不出来*****。”这个高傲的大才子也只有唯唯称是。
他们就是用这种一手软一手硬的策略,让王勉甘心情愿留在了仙人岛。如此看来,地仙们比天仙们要高明。
我发现这个故事是有问题的,就是当天仙好还是当地仙好的问题。虽然天仙的档次高,道士也为王勉当不了天仙而惋惜,但王勉当了地仙反而更滋润。如果换作是我,同样是宁当地仙,不当天仙。又有大美女,又能优哉游哉,好吃好喝,还长生不老,还能抽空照顾自己的父亲和儿子,还有比这更好的神仙吗?
蒲松龄大概和我一样,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这个故事是他写的,但他也认为这个故事不合情理,并在异史氏曰中对其进行了吐槽。这个故事的异史氏曰,我看了一些翻译,我认为全都翻译错了。
以下是异史氏曰原文:
【异史氏曰:佳丽所在,人且于地狱中求之,况享寿无穷乎?地仙许携姝丽,恐帝阙下虚无人矣。轻薄减其禄籍,理固宜然,岂仙人遂不之忌哉?彼妇之口,抑何其虐也。】
百度百科的翻译如下:
【异史氏说:“只要有美貌的佳人,人们即使在地狱里也会去追求她的,何况又能有无穷无尽的享受呢?地上的仙人如果允许人们带走那些美貌佳人,那恐怕连皇帝的宫廷里都会空无一人啦。为人轻薄会减损他的福禄名位,按道理本应如此啊,难道神仙就不忌妒吗?那个女人的那张嘴呀,怎么那么厉害呀!”】
我认为
正确的
翻译应该是这样:
【异史氏点评:只要有美女,人们是宁死也要去追求的,何况是又有美女又能长生不老呢?如果地仙可以伴有美女,谁还愿意当天仙?恐怕玉帝天宫的仙男仙女们早就跑光了。轻薄好色会减损福禄,理应如此,难道仙人们就不忌讳吗?另外,那个女人的嘴,也确实太损了。】
可见,蒲松龄其实是在吐槽这个故事。
2018年01月10日 02点01分
1
道士带他来到仙界,还请来许多神仙,骑着龙、虎、凤等,都带着乐器,其中有一个女仙云和夫人带的乐器与众不同。肴酒过后,男仙们合奏了一曲,云和夫人又独奏了一曲。然后神仙们就告别了。
这一段看似和整个故事关系不大,其实却大有深意。
这是道士在引度王勉,意图通过仙界的琴声打动他,使其产生销魂荡魄,摇摇欲仙的感觉。
可惜王勉实在是凡心太重,顽冥不化。他不仅听不懂这些琴声,而且一边听琴还一边色胆包天,对那个漂亮的女神仙想入非非。甚至还在想“富贵后何求弗得?”
正应了那个成语——对牛弹琴。
道士见王勉不可救药,就对他说了实话。原来王勉前世和道士是同学,因意念不坚,坠入尘网。道士这次就是来提悟他的。见他实在烂泥扶不上墙,就只好送他重回人间。但他错过了这个机会,再要成为天仙,就只有一劫以后了。话语中似乎非常惋惜。
一劫以后,就是12万9600年以后。可是,看过这个故事的我们都知道,后来很快王勉就去了仙人岛,遇到了另一帮神仙,还在那里和芳云结了婚,回了一趟老家后就放弃了尘世,在仙人岛成仙了,根本不用一劫以后。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仙人岛的神仙是地仙,道士要提拔他的是天仙,不是一个档次。
道士原话:“今当送君行。未必无复见之期,然作天仙须再劫矣。”
芳云原话:“实于君言,我等皆是地仙。因有夙分,遂得陪从。”
关于道教的仙之档次,各说不同。
《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夫五仙之位,而列五品。天仙者居其一也,地仙者居其二也,水仙者居其三也,人仙者居其四也,鬼仙者居其五也。”
《海空经》:“其九宫位者,下三宫地仙,小乘三品;中三宫天仙,中乘三品;上三宫飞仙,大乘三品。”
《抱朴子》引《仙经》:“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脱,谓之尸解仙。”
《太上感应篇》:“锺离曰:仙有五种,一曰鬼仙,二曰人仙,三曰地仙,四曰神仙,五曰天仙。”
不管哪种分法,地仙档次比天仙低是肯定的了。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天仙们用仙界的美酒珍肴、各种琴声,可以说用尽浑身解数都不能打动王勉,而地仙们却很容易就留住了王勉,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地仙们的方法更有针对性,他们主要用了两个方法。
首先,他们给他配上一个大美女,就是芳云,光艳明媚,若芙蕖之映朝日,肯定不是一般的漂亮。
其次,就是彻底摧毁王勉的自尊心。你不是自视高才吗?你不是又傲又狂吗?结果让芳云和绿云狠劲讽刺挖苦。收拾**就得用贱招,这个对琴声无动于衷的狂生,却在诮辱声中冷汗淫淫。后来芳云甚至说:“你以后不要作诗了,这样别人还看不出来*****。”这个高傲的大才子也只有唯唯称是。
他们就是用这种一手软一手硬的策略,让王勉甘心情愿留在了仙人岛。如此看来,地仙们比天仙们要高明。
我发现这个故事是有问题的,就是当天仙好还是当地仙好的问题。虽然天仙的档次高,道士也为王勉当不了天仙而惋惜,但王勉当了地仙反而更滋润。如果换作是我,同样是宁当地仙,不当天仙。又有大美女,又能优哉游哉,好吃好喝,还长生不老,还能抽空照顾自己的父亲和儿子,还有比这更好的神仙吗?
蒲松龄大概和我一样,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这个故事是他写的,但他也认为这个故事不合情理,并在异史氏曰中对其进行了吐槽。这个故事的异史氏曰,我看了一些翻译,我认为全都翻译错了。
以下是异史氏曰原文:
【异史氏曰:佳丽所在,人且于地狱中求之,况享寿无穷乎?地仙许携姝丽,恐帝阙下虚无人矣。轻薄减其禄籍,理固宜然,岂仙人遂不之忌哉?彼妇之口,抑何其虐也。】
百度百科的翻译如下:
【异史氏说:“只要有美貌的佳人,人们即使在地狱里也会去追求她的,何况又能有无穷无尽的享受呢?地上的仙人如果允许人们带走那些美貌佳人,那恐怕连皇帝的宫廷里都会空无一人啦。为人轻薄会减损他的福禄名位,按道理本应如此啊,难道神仙就不忌妒吗?那个女人的那张嘴呀,怎么那么厉害呀!”】
我认为
正确的
翻译应该是这样:
【异史氏点评:只要有美女,人们是宁死也要去追求的,何况是又有美女又能长生不老呢?如果地仙可以伴有美女,谁还愿意当天仙?恐怕玉帝天宫的仙男仙女们早就跑光了。轻薄好色会减损福禄,理应如此,难道仙人们就不忌讳吗?另外,那个女人的嘴,也确实太损了。】
可见,蒲松龄其实是在吐槽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