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看过非海南出版社版的《大唐狄公案》?
侦探小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一些关于《大唐狄公案》的年表考证与疑问,这个问题必须得@评评SS @纳兰潜艇 两位大神问一下
2017年11月10日 14点11分 1
level 15
我自己整理的年表是这样的
1.任蓬莱县令时期(依第一册年表所记是公元663年起开始任职):
《黄金案》实体书版开头提到“大唐高宗永徽年间”和“时值暮春三月”。开始上路后过了七天遇到乔泰、马荣,又过了三日才到蓬莱。永徽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是公元650正月年到公元655年十二月。
pdf版中是“调露元年”,也就是公元679年,无论哪个都和实体书第一册所附年表中的“663年”不同。
与第一册所附年表中相比,实体书版中时间超前至少8到13年,pdf版中时间过后16年。
《五朵祥云》实体书版提到“狄公上任甫及半月”。
但第一册年表所记和pdf版中所记是“7日”,且实体书版中是“永徽年间”,pdf版是“乾封年间”,乾封年间为公元666年正月到公元668二月,虽然同样是实体书版中时间超前,pdf版中的时间过后。但按pdf里记述的时间来算《五朵祥云》岂不是在《黄金案》之前。
《红丝黑箭》具体时间不可考,依第一册年表所记是《五朵祥云》一个月后。
《雨师秘踪》开头就说“这个故事发生在蓬莱盛夏的某一天暴雨之后”,但是pdf版中无这一句(依第一册年表所记是《红丝黑箭》六个月后)。
《四漆屏》提到“时已入夏”和“本月十五日,也就是昨天”,且案发到破案一共用了三天,也就是说是从十六日到十八日。
2.任汉源县令时期(依第一册年表所记是公元666年起开始任职):
《湖滨案》提及“今年入夏以来……连日酷暑逼人”,且狄公“到此任上已两月有余”。
《断指记》实体书和pdf版都提及“时值初夏”。
《朝云观》的案发时间是“五月初夏”,且是发生在狄公一家在京师欢度端阳佳节后回汉源的路上。
《莲池蛙声》提及“时值仲夏”且狄公提到“我来汉源也一年了”。
2017年11月10日 14点11分 2
level 15
3.任浦阳县令时期(依第一册年表所记是公元668年起开始任职):
到浦阳第一天就开始处理《铜钟案》中一开始的奸杀案,所以《铜钟案》应该是浦阳时期第一案;第一章提到奸杀案案发于“十天之前”的“十七日”,第五章提到“九月的天气,秋菊争艳,桂子飘金”,所以时间为九月二十七日
pdf版中为“九月天气,菡萏照日,桂子飘金”。“菡萏”和“秋菊”这两个词很关键,因为这两个时令性植物决定了发生于“时正夏日燠暑”的《玉珠串》一案有没有可能紧接着《铜钟案》之后发生。
《黑狐狸》:“明夜,那便是中秋了”,案件是在这两天之内发生和解决的,所以时间为八月十五到十六。
《御珠案》:“今天正是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龙船节。”,间为五月初五到初七。
《跛腿乞丐》:“正月十五这天,浦阳县街上死了个跛腿乞丐。”。
《真假宝剑》发生的具体时间不可考。
《玉珠串》:实体书和pdf版都提及“时正夏日燠暑”。
《红阁子》:“祭鬼终末三日”、“民间七月十五开始祭鬼,三十大晦终止。临末三日尤是高潮,十分闹热。”——所以本篇的时间是七月鬼节后半月祭鬼的最后三日,也就是七月二十八日到七月三十日。
按照设定上来说,
如果《黑狐狸》、《御珠案》、《跛腿乞丐》和《红阁子》是发生在同一年的话,那么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发生在元宵的《跛腿乞丐》、发生在端午的《御珠案》、发生在七月末的《红阁子》、发生在中秋的《黑狐狸》,但英文维基年表上另记《御珠案》和《黑狐狸》的时间是669年。
设定上说狄公是公元668年九月二十七日才开始担任浦阳县令的,到浦阳第一天就开始处理《铜钟案》中一开始的奸杀案,所以《铜钟案》应该是浦阳时期第一案;
因此发生在元宵的《跛腿乞丐》、发生在端午的《御珠案》、发生在七月末的《红阁子》和发生在中秋的《黑狐狸》,不可能发生在九月二十七日的《铜钟案》之前,也就不可能发生于668年。那《跛腿乞丐》、《御珠案》、《红阁子》和《黑狐狸》则必然发生于669年。但只有英文维基年表上另记《御珠案》和《黑狐狸》的时间是公元669年,其他案件时间都是668年;《玉珠串》只提及“时正夏日燠暑”,所以如果《玉珠串》发生在公元668年的话,那么《玉珠串》一案应在《铜钟案》和《跛腿乞丐》之间,如果《玉珠串》发生在公元669年的话,时间应该可能在《御珠案》和《红阁子》之间;因此狄公任浦阳县令时期的年表有两种可能:
一、668年“九月天气,菡萏照日(实体书中为秋菊争艳),桂子飘金”(具体来说是九月二十七日)的《铜钟案》→“时正夏日燠暑”的《玉珠串》→669年正月十五元宵的《跛腿乞丐》→五月初五的《御珠案》→七月末的《红阁子》→中秋的《黑狐狸》;具体发生时间不可考的《真假宝剑》。
二、668年“九月天气,秋菊争艳(pdf版中为菡萏照日),桂子飘金”(具体来说是九月二十七日)的《铜钟案》→669年正月十五元宵的《跛腿乞丐》→五月初五的《御珠案》→“时正夏日燠暑”的《玉珠串》→七月末的《红阁子》→中秋的《黑狐狸》;具体发生时间不可考的《真假宝剑》。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种。
2017年11月10日 14点11分 3
level 15
4.任兰坊县令时期(依第一册年表所记是公元670年起开始任职):
兰坊时期第一案为《迷宫案》。书中提及“时值深秋”,以及第十二章中黜陟使的遗嘱提到“显庆元年九月十五日”,但显庆元年是公元656年,与年表所记公元670年不符;
pdf版中无“时值深秋”一句,pdf版第十二章中黜陟使所立遗嘱的时间则是“乾封元年九月十五日”,乾封元年为公元666年,也和年表不符。
与第一册所附年表中相比,实体书版中时间超前14年,pdf版中时间超前4年,至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件案子肯定发生在九月十五日之后。
《紫光寺》提及狄公九个月前被委任为县令,第一章提到“时值初夏”,第二章提到“去年,即乙丑年八月初二”,第十九章提到“十五年前 永徽辛亥”和“去年 麟德乙丑”。既是永徽辛亥年(公元651年)的十五年后,又是麟德乙丑年(公元665年)的下一年的话,那就说明这一年是公元666年,和第一册年表不符;
pdf版中则为狄公半年前被委任为县令,第一章提到“时值初夏”,pdf中第二章提到的时间为“去年即辛巳年八月初二”,第十九章提到的时间为“十五年前 乾封丁卯”和“去年 永隆辛巳”。既是乾封丁卯年(公元667年)的十五年后,又是永隆辛巳年(公元681年)的下一年的话,那就是公元682年,也和年表不符。
与第一册所附年表中相比,实体书版中时间超前4年,pdf版中时间过后12年。
《太子棺柩》提到这是“狄公任兰坊县令的第二年冬天”。
《除夕疑案》案发狄公任兰坊县令的第四年的除夕,也就是说再过一天就是狄公任兰坊县令的第五年。
5.任北州刺史时期(依第一册年表所记是公元676年):
《铁钉案》实体书版中提及“高宗皇帝咸亨年间”,那么是公元670年三月到公元674年八月(pdf版中为“高宗皇帝仪凤年间”,也就是公元676年十一月到公元679年六月),且第二十章提到“二十日午后”第一次开棺验尸,第二十五章提到第二天第二次开棺验尸结案后“惊心动魄的七天过去了”,“咸亨庚午(公元670年)冬十二月”京师宣来一道圣旨宣狄公进京担任大理寺正卿(pdf版为“仪凤丁丑冬十二月”,也就是公元677年)所以时间应该是十二月十五日到二十一日(但咸亨庚午年为公元670年,与年表中的676年不符;倒是pdf版中的仪凤丁丑年677年比较接近)。
与第一册所附年表中相比,实体书版中时间超前6年,pdf版中时间过后一年。
《飞虎团》提及狄公“三天前他还是在荒漠边缘的北州当刺史,两天后便要返回京师长安去担任大理寺正卿了。”——既然《铁钉案》结案于十二月二十一日,那本案的时间应该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晚。
6.任大理寺正卿、京都留守使(依第一册年表所记是公元677年):
《柳园图》具体时间不可考。
7.西都牧鱼兼领大理寺卿(依第一册年表所记是公元681年)
《广州案》具体时间不可考。只提及狄公“京师待了整十年”(pdf版中坑爹的为“呆了整二十年”),但第七章有提到“观音生诞”,所以应该是二月十九日前后。
2017年11月10日 14点11分 4
level 15
不管是PDF版还是实体书版,里面出现的年号全是唐高宗用过的。
之所以PDF版和实体书版里一些案子的时间在年号上表述不同,我猜测大概是因为高罗佩的原著虽然设定好了案件的时间顺序,但是没有提及案件具体发生的年份月日。译者陈胡二人只好根据高罗佩原设的狄公经历和已有的年号自己自由发挥了。PDF版的年份应该是第一次出版(06年四册版)时,译者自行设定的年份(←PDF版是不是06年四册版的电子版我也不知道),后来发现与现实里实际的年号对不上,所以第二次出版(11年八册版)时译者又修正了一次,但为什么修订后再出版的版本还是对不上呢?
年表上提及《四漆屏》中乔泰“必将死于刀剑之下”处,于第十四章,年表上说这是第二次预言
“那占卜先生也是一个无可非议的人。”乔泰说道。“他的名望很高,算命占课非常严肃,也甚是灵验,人们管他称卞半仙。他早就认识柯兴元,两人很有些来往。他说老柯性情上虽古怪些,但却是一个善心的人,也经常周济别人。我又把坤山向他描述一番,可是他说从未见过这个人。最后。我还请他替我看看相,算个命。他瞧瞧我的手,说我必将死于刀剑之下。我对他说,这对我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了。可他很看不惯我这种满不在乎的样子。我刚才说过,他对他自己干的那一行是非常严肃的。”
第一次预言于第一案《黄金案》第二章中,陈胡版把它删掉了,并且陈胡版对《黄金案》中第十三章有过删改(这个吧里以前有过考证,详情见这贴31楼、32楼 旧作:高罗佩《狄公案》的中文译本及其他【侦探小说吧】_百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1584968515?red_tag=1859298072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陈胡版除了《黄金案》有删改,其他案有没有删改?上面那个贴中提到的博主“墨雨无际”列了一个年表 《狄公案》系列小说年表_墨雨无际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1520680102w5h8.html(见下,请特别注意我加
红的部分)
2017年11月10日 14点11分 5
level 15
《狄公案》系列小说年表
(注:此年表为高罗佩所作,附于短篇集之后。年表中与各书中关于年代日期叙述略有不同处以原书为准,并保留在阅读中即时发现修改订正的权利。)
  除狄公的生卒年月与年表末所附的史录外,此系列小说内容纯属虚构。
  狄仁杰,公元630年生于并州太原,在家中启蒙受教并通过童生试。650年,其父升为朝廷尚书左丞,狄仁杰担任书记一职,娶一妻一妾,通过会试后任朝廷档房主簿。
蓬莱县令
  《中国黄金案》:663年,狄公首任蓬莱县令,洪亮随行,路遇马荣乔泰。首次提及雨龙剑,
第二章中乔泰预言自己将命丧此剑之下。第十五章中叙述关于曹小姐的不幸遭遇。
  《五朵祥云》:663年,狄公任职七日之后,贺夫人疑似自尽,狄公独自勘破此案。
  《红丝迷案》(即《红丝黑箭》):663年,狄公任职一月之后,一名把总被害,狄公由马荣乔泰协助勘破此案。孟把总首次出现。
  《他随雨而来》(即《雨师秘踪》):663年,狄公任职半年之后,一名当铺掌柜被杀,狄公独自勘破此案,文中再次提及孟把总。
狄公决意娶曹小姐为第三房夫人。
  《四漆屏》:663年7月16-18日,狄公暂驻牟平,由乔泰协助破案.第十四章中再次提及乔泰将命丧刀剑之下。
汉源县令
  《中国湖滨案》:666年,狄公与洪亮马荣乔泰协同破案。第十二章中陶甘首次出现,富裕地主韩咏翰出现,第九章中叙写汉源丐帮首领。
  《晨猴》(即《断指记》):666年,一个游民被害,狄公与陶甘勘破此案,陶甘从此成为狄公亲信。丐帮首领再次出现,韩咏翰亦有提及。
  《道观鬼影》(即《朝云观》):666年,案件发生在汉源山上的一座古旧道观中,狄公由陶甘协助破案。
第二章中写到狄公对几位夫人的态度。
  《莲池疑案》(即《莲池蛙声》):667年,一位年迈诗人被害,狄公与马荣勘破此案。
蒲阳县令
  《中国铜钟案》:668年秋天,狄公与四名亲信协同破案。丐帮军师盛八出现,第九章中金华骆县令出现。
  《项链与葫芦》(即《玉珠串》):668年。
  《两个乞丐》(即《跛腿乞丐》):669年1月15日,狄公与洪亮勘破此案,再度提及骆县令。
  《真假宝剑》:669年,一个走江湖的卖艺少年被害,狄公与马荣乔泰勘破此案。
盛八再度出现。
  《御珠案》:669年5月5-7日,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上发生命案,狄公由洪亮协助破案,第八章中盛八再度出现,并钟情于梁紫兰小姐。
  《红阁子》:669年7月28-30日,案件发生于乐园之中,狄公与马荣驻留两日。骆县令于第二章和第二十章中再度出现。
  《诗人与谋杀》(即《黑狐狸》):669年8月14-15日。
  (注:高罗佩年表中并未包括《诗人与谋杀》和《项链与葫芦》,因为这最后两本皆是在此年表之后写成,故未录入。现依据书中叙述插入。)
兰坊县令
  《中国迷宫案》:670年,第二章中叙述狄公为何会被突然调至如此偏僻之地就任县令。狄公与四名亲信合力平定当地叛乱并勘破三桩疑案。第十六章中叙写回纥女子吐尔贝成为马荣的情人。第二章中叙述班头方铁匠的遭遇,第二十五章中方铁匠之子成为衙役。
  《佛寺幽灵》(即《紫光寺》):670年,狄公在洪亮马荣的协助下破案,
第五章中写到狄公的三位夫人,第十二章中对三夫人(即原先的曹小姐)叙写更详。第七章中回纥女子吐尔贝再度出现,方铁匠与其子也在第二章与第十六章中被再度提及。
  《太子棺柩》:672年,唐军与突厥人大战,狄公被召往位于边境的大石口时,独自勘破两桩疑案。
  《除夕疑案》:674年,狄公在兰坊任职四年后,独自破获了这桩极不寻常的案子。
北州县令
  《中国铁钉案》:676年,狄公赴任北州仅仅数月之后,便被擢升为京师大理寺卿。他在北州由四名亲信协助,破获了几桩甚为残酷的命案,洪亮在办案期间遇害身亡。
第十二章中叙述了狄公三位夫人的家世背景。第二章中郭夫人出现。
大理寺卿
  《暮虎》(即《飞虎团》):676年,狄公从北州出发前往京师长安,途中在一家荒僻的山庄里过夜,破获了一起侍女被害案。
文中提及郭夫人与洪亮之死。
  《柳园图》:677年,狄公就任京师大理寺卿,马荣乔泰已是禁军都尉,陶甘成为大理寺掌书记。马荣娶袁氏孪生姐妹为妻。
  《广州案》:681年,狄公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由乔泰陶甘协助破获疑案。乔泰死于雨龙剑下,陶甘决意娶梁小姐为妻。
第二十章中提及郭夫人跳崖自尽的悲剧。
  史录:狄公卒于公元700年,享年70岁,其子狄光嗣和狄景晖皆仕进有成,但无显名。其族孙狄兼谟继承了他的光辉人格和出众才智,官至东都留守卒。
(注:据《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所载,“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长子光嗣, 圣历初为司府丞,则天令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乃荐光嗣。拜地官员外郎,莅事称职,则天喜而言曰:‘祁奚内举,果得其人。’开元七年,自汴州刺史转扬州 大都督府长史,坐赃贬歙州别驾卒。”另有一子狄光远,生平事迹不详。狄兼谟,新旧《唐书》载是其族曾孙,且“刚正有祖风”。)
2017年11月10日 14点11分 6
level 15
这个年表里面提到《黄金案》中的
曹小姐在《雨师秘踪》成了狄公的第三房夫人。然而在我看的陈胡译八册版中,
曹小姐在《黄金案》后就再也没有登场了!!!陈胡版中对她的结局是这样描述的:
“狄公听罢曹英这一番叙述,果然句句中款,条条落实,料来不是胡编虚供。乃判曹英放归夫家,着顾孟平当堂领回。曹英又叩头再三谢恩。顾孟平肚中怨愤,又不敢拂逆狄公意旨,只得自认晦气,上堂来谢恩将曹英领回不提。”(《黄金案》第十五章最后一段)
以上年表中加
红的部分除第一案《黄金案》里的第十五章曹小姐的经历外,
其他的我完全没有在八册版里看到!!!这是不是说明
曹小姐成为狄公的第三房夫人这样重要的情节也被陈胡二人删掉了?!!!
另外我怀疑《广州案》第二十章也有删改。
2017年11月10日 14点11分 7
level 8
我用台湾脸谱版给楼主对一下第一部分:
黄金奇案开头是大唐高宗龙朔年间,也就是661-663年。
红亭奇案(五朵祥云)“发生在公元六六三年”。上任蓬莱县令不满七日。
羽箭奇案 任蓬莱县令一个多月。
古塔奇案 “半年后”
2017年11月11日 02点11分 9
非常感谢。由此可见台湾版的年份更准确。但不知道为什么台湾版、pdf版、第一册年表里都叙述第二案在第一案的七天后,第一册的正文里不知道陈胡二人出于什么考量把它改成了半个月后。
2017年11月11日 03点11分
请问羽箭奇案和古塔奇案对应高罗佩内地版哪个狄公案?
2019年12月09日 07点12分
请问羽箭奇案和古塔奇案对应高罗佩内地版哪个狄公案?
2019年12月09日 07点12分
@philosophyeast 请问羽箭奇案和古塔奇案对应高罗佩内地版哪个狄公案?
2019年12月09日 07点12分
level 13
这系列这么多?
2017年11月11日 02点11分 10
level 8
2017年11月11日 06点11分 12
level 8
2017年11月11日 06点11分 13
level 8
以上是真假剑申八(盛八、沈八)的内容。
2017年11月11日 06点11分 14
level 8
2017年11月11日 06点11分 15
这里是乔泰预言命丧龙雨剑
2017年11月11日 06点11分
level 8
2017年11月11日 07点11分 16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