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一个矛盾,班固制造的矛盾。
史记:诛全甲……(漏了折损率)……益封去病二千户。
汉书:锐悍者诛,全甲获丑……师率减什七……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
史记里的诛全甲,历来多种解释,自己看图。
史记的表达和汉书的表达差别是很大的。
史记的全甲是没法理解为衣甲完好没丧失的意思。
要么是匈奴国名,要么是匈奴王名,要么就是敌人的统称,最不济的说辞就是上下文缺漏,应该断句为什么什么诛,全甲什么什么。
实拍图里的翻译采用了国名一说。
而班固的扩充显然是采用了缺漏的说辞。
问:班固为何要这样扩充?当真是司马迁的表述在理解上有歧义?
问:为何有了班固的扩充,二千年来还是众说纷纭,没法统一为班固的说辞?
汉书把“诛全甲”添头加尾,变成“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整个意思都变了。
可恰恰又是汉书,把史记的8000余精确到十位8960。
而且还是汉书,补了“师率减什七”。
问:
矛盾1:汉书里既然“全甲”了,又何来“师率减什七”?
矛盾2:据汉书记载:霍去病第一次斩获2028,封赏2500。第二次斩获8960,是第一次的4.4倍多,封赏反而是2200,不升反降。这是什么原因,是否和【师率减什七】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