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什么是恶寒?是病人的一种自我感觉(自觉症状),自觉怕冷
2017年07月06日 02点07分
17
level 15
这个恶寒(大青龙汤等表证恶寒)的机理是什么? 是内外温差
2017年07月06日 02点07分
18
level 15
外界温度常温(25度左右)时,体温升高,我们也可以感到恶寒 例如;风寒表证的发热和恶寒
2017年07月06日 02点07分
20
运动后体温高恶寒吗?
2017年07月06日 03点07分
@SANJIAOLIHENG 同样,外感风寒证,体温不升高时,我们不会感到恶寒,所以,这里,体温升高是一个关键
2017年07月06日 07点07分
level 15
但是,对温度的感知能力或者耐受能力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人对恶寒的程度界定也不一样,每个人恶寒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是寒战,有的是哆嗦,有的是喷嚏,有的是脖子发凉,有的是后背发冷,有的是想找衣服穿,有的即使哆嗦也说不冷……
2017年07月06日 02点07分
21
level 15
所以,你在临床病案中,你会发现有的病案中,写的是不恶寒,虽然写的是不恶寒,但是却未必就是这样,可以是患者的表述的问题,也可以是医生理解的差异,但是你多看几个病理,你就会发现大多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2017年07月06日 02点07分
22
level 15
自觉症状就是有这样的缺点,容易受到认识、表述、理解等方面的差异,会出现一些偏差,怎么排除这些偏差,这就需要放在大样本下考量的事情了
2017年07月06日 02点07分
23
level 15
身体内外有温差,不一定会恶寒,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卫气
2017年07月06日 06点07分
24
level 15
卫气温分肉、充皮肤的功能发挥正常,就不会出现恶寒,反之,就会出现恶寒
2017年07月06日 06点07分
25
level 15
也就是说,恶寒这个症状,后边连着两个因素,一个是外寒(温度差),一个是卫气,可以是卫气的不足,然后对外界温度的不耐受(畏寒),也可以是卫气的总量正常,但是其功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2017年07月06日 06点07分
26
卫气虚的畏寒,和卫气郁闭的恶寒
2017年07月06日 06点07分
这个解释还行
2017年07月06日 07点07分
level 1
本来是讨论大青龙汤是否必须有恶寒症状才能用,他立即转移话题说别人的医案把恶寒错诊为不恶寒了,这真是日讲夜应,无法讨论了。人家的医案不是一个偶尔诊断,而是这样的连续十多个医案,不是一人而是好几个人的医案,这样不恶寒而用大青龙汤的医案。人家从实践中得来,他不认,偏偏相信他自己随文衍义,从而在实践验证过的假说。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这个方证条文中你认为它一定有恶寒?有什么依据?你实践过吗?经历过吗?你看到过别人这样的医案吗?你啥也拿不出来,就是在瞎扯嘛。
2017年07月06日 14点07分
32
level 1
水进入皮肤之间让人感受沉重的病是可以不恶风寒的,请看以下: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皮水,其脉也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
从上面这些情况可以看出39条的大青龙汤证介于风水与皮水之间,其水气也进入皮肤才让人感到重。虽然风水有身重,但39条不是风水,因为它没有骨节疼痛(身不疼但重);它39条也不是皮水,因为它没有胕促没有其腹如鼓,但水进皮肤是会感到重的。上述二条脉都浮,一个恶风,一个不恶风寒。
2017年07月06日 14点07分
33
嗯,恶风也是恶寒
2017年07月06日 18点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