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古风韵
张家口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5
爱云菲菲 楼主
  峨眉古风韵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白猿通背情,风韵万古流。
[玫瑰]
2017年02月11日 12点02分 1
level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
2017年02月11日 12点02分 2
level 13
普贤菩萨道场
2017年02月11日 12点02分 4
level 5
峨眉武术——起源于春秋战国
  在我国武术界,峨眉派与少林派、武当派鼎立而三始于明代,而他们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可是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能够找到这三派起源的记载寥若晨星,故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史》也未能论述三派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目前关于这三派的起源,都只有传说: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潮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相传是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初创的,而峨眉派则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司徒玄空创编的通背拳。
  春秋战国时期,有不少文人方士隐居峨眉山。据说有位武士司徒玄空,号动灵子,耕食于山中,在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背拳”,学徒甚多。因为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尊称为“白猿祖师”或“白猿道人”。《中国武术史》记作“战国白猿,始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1989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四川武术大全》称为“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2001年版《乐山志》载为“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编峨眉通背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而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中记载,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过招,“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按这种说法,“白猿公”的传说春秋时期就有了。赵晔是东汉文士,那么白猿公的形象至迟在东汉出现。具体时间就难以考订了。明代抗倭寇名将唐顺之(1507-1560年,江苏武进人)在《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其中两句“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这与“白猿祖师”的说法一脉相承。
  通背拳的技击特点由唐顺之先生千古绝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言其大要。在民间长期流传中,逐渐形成了以形体特征为主的“通臂猿猴”、“白猿通臂”、“六合通臂”、“猴拳”等流派和以内息意劲为主的“无极通背”、“通背缠拳”、“火龙掌”、“心意拳”等流派,现今成都、重庆、攀枝花、广安等地以缠丝拳为名广泛流传的峨眉化门(缠闭门)功夫即是相对最原生态的通背缠拳;明朝唐顺之之后百余年间由峨眉道人传到焦作一带的无极通背缠拳又经李春茂、博公道长、董秉乾、蒋发等教导或影响陈王廷而衍生出陈氏太极拳,并直接影响现代武术格局。如今以形为主的通臂拳中,虽然还有“猿猴出洞”、“猢狲撩阴”、“醉猿探臂”、“白猿献果”等动作,但已逐渐舍去猿猴特征造拳,发力时“浑圆”、“通背”、“顺肩”、“甩臂”,于闪、展、腾、挪、拍、起伏转折中,表现胸背吞吐、缩颈夹腋、甩膀抖腕、双臂交换云舞、丁步蹲身、勾手、拧腰切胯等特点的动作逐渐变少,所以它跟猴拳既有血缘脉络也有明显的差异。通背之道除拳术外,还有通背内功、应手拆手、通背掌、白猿奇势大小连环,以及白猿刀、无极单刀、双刀、通背连环棍、五行子午棍、通臂连环刀、白猿剑、缠闭枪、双剑、单剑、短剑等练法。
2017年02月12日 10点02分 5
level 13
练家子👍
2017年02月14日 14点02分 7
level 5
缠闭诀:
站势浑圆,攻防互掺,
顶随相用,闭闪相连。
心意气合,诱为至关,
有勇有谋,变化无端。
2017年02月20日 00点02分 12
level 5
            峨眉系列武术基本内容
  由于峨眉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仙道、佛道文化氛围,引来各种追仙访道和隐世的武林人士,这对峨眉武术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再加之峨眉武术由于受到巴蜀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峨眉武术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包括“峨眉拳”、“峨眉器械”、“峨眉扣手”、“峨眉散手”、“峨眉练功法”等等具有独特峨眉系列拳味的各种技艺。峨眉系列武术泛指云贵川渝等西南地区民间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项目,通称峨眉武术。据1983年国家体育总局对四川峨眉武术的挖掘整理,峨眉武术共有68个拳种和门派,1093个徒手套路,518个器械套路,41个对练套路,276个练功方法和14个技击项目,根据峨眉武术各门派技术的技法内容、运动形式、技击特点以及不同的作用,峨眉武术大致可划分为峨眉通背拳、峨眉派兵杖(器械)、峨眉扣手法、峨眉散手法和峨眉练功法,其中峨眉通背拳因外来交融、自身发展和传承失真等原由又衍生出四大类(峨眉高桩拳、峨眉矮桩拳、峨眉客架拳、峨眉法象拳)、八大门(即僧门、岳门、赵门、杜门、洪门、化门、字门和会门等)、十八家拳(火龙拳、余家拳、峨眉剑拳、钱家弦虎拳、峨眉罗汉拳、峨眉六合拳、峨眉八卦连花拳、峨眉猴拳、盘跛拳、缠丝拳、峨眉派蛇拳、虎爪拳、绿林短打、青城洪拳、满手拳、梅丝拳、鹞子拳、峨眉地功拳等):
  峨眉通背拳综述,峨眉通背拳是由峨眉山道人司徒玄空所创。由于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又与峨眉山灵猴朝夕相处而创编出“峨眉通臂拳”,引来众多弟子拜师求艺,故称其为“白猿祖师”。据《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四川武术大全》有言:“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乐山志》记要:“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作编峨眉通臂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
  司徒玄空是有史以来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他编创的峨眉通臂拳,主张“练功不练拳,登峰难上难;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明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顺之(公元1507—1560年)曾来峨眉,与武学高深的道人深度交流中,写下了《峨眉道人拳歌》,形象地描述了道人的精湛武功。其硬功,一顿足则“岩石迸裂惊沙走”;其柔软,“百折连腰尽无骨”;其灵活,“一撒通身皆是手。”从起势到收功,动作变化莫测,套路清晰完整,因其行拳风格劲势浑圆整齐、刚柔阴阳相间、虚实收放突兀、螺旋缠绕连绵,兼之“乃是深山白猿授”的历史源革,功家亦称之为通背缠拳。通背缠拳是内功与拳法相结合,唐顺之先生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佳句言其大要。练功时要求“天应星,地应潮;顶天立地,哼哈弹抖。顶则虚灵上拔之飘逸,沉则松肩接地之凝重;前后相拔则得力贯通身之道,遂成浑圆整劲。低姿入地,力从根发,劲整而力聚;高势飘然,机含万变,泰然而处敌。”观之掌不离腮,肘不离怀,紧骤机灵,圆转多变。注重似柔非柔之“绵”,似刚非刚之“脆”,达到“绵劲”和“脆劲”。手法上少直击而注重培养前臂胳膊粘黏绵随的螺旋横劲(裹铁力);腿法较少强调步法灵活,每以“缠丝无步被人跌”警戒弟子;用法上多“以巧取胜”的“小架”,提倡引进落空,避“实”击“虚”,后发先至。唐荆川和戚继光以前主要在峨眉道门内部传袭,《峨嵋道人拳歌》、《纪效新书》及戚家军的言传身教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广泛扩散。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其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至今峨眉缠闭系列武术演练中缠头裹脑、勾手换头、进步蹲身等动作神态,都不时反映出峨眉山机灵猿猴的稚趣身影。除拳术传到北方衍生出的各家拳种外,在西南川渝地区还有通臂掌、无极掌、通臂功、白猿剑、峨眉通背缠拳、通臂棍、五行棍、化门拳、一指箭、峨眉十二桩、缠闭内功、火龙掌、二指剑、峨眉枪、巴子拳、无极刀、峨眉刺、拂尘、天罡太极等功法。
  峨眉高桩拳:势高步活,手法严紧,拳脚敏捷、盘、破、标、铲、腾、挪、闪、展、吞、吐、浮、沉等技法交替使用,讲究“功法一体,以气催力,内外兼修,亦刚亦柔,动静结合”。具有“一撒通身皆是手”的特点。故峨眉高桩拳具有快打、远打,在运动中击打的特点,被称为“高桩长手”。据初步统计,属于峨眉高桩拳的拳路如化门通背缠拳、火龙拳、三十六闭手、蹲桩、无极掌、云脚、天罡太极、绿林短打等近五十种。
  峨眉矮桩拳:拳架低矮,拳势小巧,步势沉稳,拳平短快,掌指变用,肘膝交加,腿法低猛,攻防结合,单侧防护与进击,是一种“拳不及身指及穴”的特别拳术。峨眉矮桩拳由于拳架很低,一般可在方桌下练习,因此,很讲究“慢拉架子快打拳”。交手时,常以云手开式,手须翻旋,有“不画圆,不成拳,敌人手来无法拦”之说。主要击法有缠、提、搂、抱、抽、撞、扣、戳、云、拦、挂、砸。身法运用缩、团、裹、抱、吞、吐、浮、沉、软、绵、大、小的交替变化,专攻对方下三路。因此,峨眉矮桩拳具有闪、展、伏、缩、圆滑、奇巧等技击特点,其风格别树一帜,属于这类拳的拳路有峨眉剑手、飞手等近六十种。
  峨眉客架拳是各客家拳长期流传在四川,被民间改造后而形成的新拳系。这类拳,既保留原来拳路的主要特点,又具有四川地方拳术风格,且有一定的革新技术,因而成为峨眉武术中的客架拳术。这类拳,动作明快,刚中寓柔,动中有静,快慢相兼,拳架清晰,姿态舒展、优美。经过近百年来的变革和提高,已形成共同的技击特点:手法细密,架势开展,腿柔而刚,劲发快猛,讲究盘、拨、砍、宰、穿、绕、撩、挂的纵横变化以及一法多变、一掌多用。步法灵活,在窜蹦跳跃,腾挪闪展,起伏转折中体现出轻、快、稳、准、美等特色,尤其注重手、腿、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修炼,强调身体的俯仰屈伸,拧旋折叠,柔中寓刚,自然和顺。因此,峨眉客架拳以猛打直进为其主要技击特征。属于此类拳的拳路有一百多种,如洪门手、南山撤拗等等。
  峨眉法象拳(又名象形拳)是技击法中寓象形、形态中藏击法、法形相兼、风趣别致的拳种。主要技击特点是:取形练击、法寓形中,神形兼备、法象统一、动作生动奇巧,形态维肖,拳艺妙趣横生,颈发柔快,风格殊异。在散手竞技时,常以独特的招法偷袭对方,以巧法的动作防卫本体,攻击时突然发招,防守时骤然收招、变化于瞬间,准备进攻阶段则常以多变的形态(模仿性动作)扰乱对方视线,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从中以绝技制胜。属于峨眉法象拳的拳路有猴拳、蛇拳、鸭形拳、牛角拳、跛脚拳等二十余种。
  峨眉派兵杖(运用器械)除著名的峨眉枪法、峨眉剑、峨眉刀、白猿剑、巴子拳棍外,还有金刚降龙禅杖、无极刀、金刚伏虎方便铲、缠闭枪、峨眉十三鞭、五行子午棍、峨眉刺等等大小十八般兵器和杂器、暗器。
  峨眉扣手法(即对练)是峨眉拳、械的拆练,其击法多一招一势、一势多法,单边攻防、直攻硬取,迎刚化柔、动作朴实、结构严谨、步势低沉、攻守兼顾,风格颇为别致。
  峨眉散手法(即闪打、抢手打法),自明、清以来,四川经常举行打擂比赛,因此,民间积累了丰富的散打实践经验。峨眉散手法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峨眉拳击法的使用。但在战术上都讲究:“一快二狠三准四稳”,力求以柔迎刚,以快打慢、以小打大、以矮攻高、以短击长,攻下盘、防拳脚,常采用“来得高、用手挑,来得矮、用脚踩,不高不矮抓拿摔”以及“高来用提手、逢中用跛手、单边用盘手、伤人用箭手”等等打法,所以,峨眉散手法变化多端,拳掌并用,肘膝参并,五峰六肘交替使用,打法可谓奇特、古朴。
  峨眉练功法是四川民间古老的传统练功方法,内容颇为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最为著名的是峨眉临济派气功,此外还有峨眉十二庄、缠闭门内功、铁汉碑、无形子乌棍、童子功、排打功等五百余种。这些功法包括了气功、硬功、柔功等,大都在防身、健身、养身等实用价值。
2017年02月26日 07点02分 13
level 5
很不错噻!支持!
期待学校派体育老师出去学习后回来教我们!
巴渝武术应该成为我们体育学科地方教材的主要内容。
时代要求姐妹们将来“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新《老婆经》节选)”
不学点有用的不行啊!
顶起——
2017年03月08日 11点03分 14
level 4
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全新的学校师资需求
  3月6日,“两会”专题报道“部长通道”栏目里,教育部长陈宝生说:“我们祖先留下的诗词、书画、武术、中医药、戏曲等传统文化都应该全面走进学校课堂!” 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同志还引用古人的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开合有度,治国良策。”
  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武术蕴涵着许多丰富的内容,如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勇敢仗义、坚韧笃实、刻苦求进等。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指出,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育有利于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手段,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早在200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就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提出体育课中适当增加中国武术的号召。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制度设计,这一号召并未得到普遍落实,即使在开设武术课程的学校,也多面临师资、设施装备等方面的巨大困难,武术进入中小学课堂阻力重重。要改变这一现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教育部门的支持至关重要,我建议将武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成立专门组织进行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普及推广工作。
具体建议如下
  一、将武术列为中小学必修内容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升学压力使得学校、家长、学生近乎是全部的关注点都放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上,科目之间精力的分配与该科目在考试中所占权重成正比。要使武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站稳脚跟,首先必须从国家层面调整政策,加大对武术的支持力度,对课时、教程、师资、考核等做出硬性规定,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单设武术课。
  二、改革传统评价体系
  武术教学考核体系的建立,是武术项目纳入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建议将武术规定为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的综合素质考核的必考项目,借鉴跆拳道段位考核系统,每一段级制定量化的评价指标,通过定量指标来激励学生提高自我身体素质。同时评价过程要重视综合功能的检验,综合考量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身体素质、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等素质。
  三、加强武术教师队伍建设
  武术教师是武术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武术师资配备是保证武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第一、要加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学,培养适合中小学武术课教学的师资。由于武术课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一般体育教师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武术课的教学任务。只有将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师资的培养与中小学武术教学联系起来,才能解决中小学武术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
  第二、制定专业标准和专业准入制度,中小学武术教师在资格认证或审核时必须具备体育教师和武术教师的双重身份,坚决排除不具备资质的教师再做一些适得其反的武术传承工作。
  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对武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武术教师要进行表彰奖励。
  第四、建立健全武术教师在职培训体制,加强队伍建设。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联合起来,多举办一些中小学教师武术培训班,开展学区间教研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武术教师培训,把师资培训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大拇指]
2017年03月13日 00点03分 15
level 4
有道理!支持发扬民族尚武精神!
只有把古老的武术传承和全民健身运动联系起来,和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和广大中老年朋友期待健康长寿的愿望联系起来,传统武学才可能有发扬光大的机会!
现代人挺现实的,你只有能够帮助他们通过五禽戏等功法活动筋骨肢体、通过丹田吐纳导引术运动胸膈脏腑增加肺活量、通过拳械演练强身健体御侮扶弱、通过读心术预测学解心结除心魔指导行止、通过老庄思想道德规范影响新一代孝悌温良和谐生活,中华民族传统国学精粹才有生存延续的意义。
楼上的提议无疑是近年来最伟大的建议之一!赞一个!
2017年03月28日 06点03分 16
level 5
时尚早晚节假日健身兼职!
峨眉通背内功缠丝拳会馆(全国连锁)
http://www.wushu520.com/Venue/Detail/62369
促进全民健康,共建全民小康!
巴渝武术文化品牌缠丝拳在行动!
缠丝拳会馆是全球连锁武术健身俱乐部,理论上各地都有。
目前尚属早期,有些省市的机构还有待于你我共同组建。
有心学习的人士可以到重庆市荣昌区缠丝拳会馆总部学习。
如要上班或学习时间不方便,可以先通过网络教材学习,基本掌握后到总部短期面授集训考取相应资质。
2017年09月17日 00点09分 18
level 4
  第三节 巴渝缠丝拳段位分类及考核
  巴渝缠丝拳段位种类根据习练者的修炼目的要求分为功力段位、师范段位和功夫段位。
  巴渝缠丝拳功力段位的内容相对简洁,内容主要是段前级部分(形势架、功力架、缠闭架、神意架),习练者致力于对缠闭功力及应用技法的修炼。巴渝缠丝拳功力段位拳艺练法无繁复亘长的套路演练,仅从以技击为目的的呼吸、蓄劲、化劲、发劲、用劲等方面勤苦修炼,并在积极探索缠丝劲在对战时虚实、巧拙、刚柔、收放等运用技巧的不断提高中升晋功力段位等级。巴渝缠丝拳功力段位的晋级考核以擂台应敌实战成绩为主,结合相应要求拳艺的演练情况进行。(器械方面仅考核三拦棍)
  巴渝缠丝拳师范段位教材的内容相对系统完整,要求习练者能全面传承缠闭门的武术健身内容。巴渝缠丝拳师范段位要求习练者根据本段位教材系统全面的学习、修炼各阶段内容,并在器械方面也要求能系统掌握缠闭门三拦棍、无极单刀(三段必考)、缠闭枪(四段必考)、白猿剑(五段必考)、五行子午棍(六段必考)、无形子乌棍(加段前三级内容为七段必考)、二指剑(加段前二级内容为八段必考)、无极掌(加段前一级内容为九段必考)等各阶段功法内容。较高级师范段位考核中参照培养较低段级学员情况和传统医药保健、期法堪舆、易理决策等技法。师范段位重在培养能系统全面传承缠丝拳艺的师范人才。
  巴渝缠丝拳功夫段位的内容介于功力段位和师范段位之间,主要是本套教材的段前级内容、初段位拳法功力架及其缠闭架、神意架内容。巴渝缠丝拳功夫段位的晋级考核除功法、套路演练外,结合擂台应敌实战成绩进行。器械除必修的三拦棍外,四大常规器械中长器械、短器械各选其一参考且达到相应成绩标准。功夫段位致力于培养传统缠丝拳艺展示表演精英。
2020年03月06日 10点03分 20
level 1
峨眉缠闭门内功修炼法度:
  峨眉派道家内功的练习量通常以息数为单位计算,息数即一呼一吸之间为一次。
  道门内功功法中一般要求12—60息,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要求。
  12息指 6 至12岁(小学生)练习适宜度:
  24息指12至18岁(中学生)练习适宜度;
  36息为18岁以上成人修炼适宜强度;
  48息为专业武术队功力修炼适宜度;
  60息为专业武术队中有心争夺各级别王者的苦心人的追求。
  道门内功基础三式为必修功法,网络视频搜索“吸星培元”、“三丹撑抱”或“蛤蟆观天”能找到教学参考视频。
  3+自选一项是小学生标准,3+自选二项是中学生标准,3+自选三项是成年人标准,3+自选五项是专业武术队标准,3+自选八项是王者标准。
  每日练功以早晚各一次为宜,专业集训可增加上(下)午一次。
2021年08月17日 10点08分 2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