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为何不懂爱情【作者彭晓芸】
红楼文化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9
jeenny1109 楼主
先来看一段儒家代表人物蒋庆先生的主张:
关于教化,在古代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女性从生下来开始,整个社会强大的文化系统就会自然地教化她。她并不一定要去读书,不必像男性一样去读经典与考科举。在她小时候,她的母亲、奶奶就会教她怎样做一个好女孩,也就是怎样做一个好女性,这种教化都是通过日常生活来起作用的。但现在没有了。现在日常生活都是西方的那一套了,即家庭教化消失,学校教育补充进来,而学校教育教的都是西方的价值观或女性观,即教女孩如何独立自由地成长。
针对这种情况,家庭就要在女孩小的时候对她进行儒家文化的蒙学教育……
假如在中国,教育部长是信奉儒家价值的人,中小学校长也是信奉儒家价值的人,中国的教育就会改观了,像文化大革命批判得最凶的《女儿经》一类的女性教化书籍,就派得上用场了。
2016年05月18日 03点05分 1
吧务
level 9
jeenny1109 楼主
仔细研读蒋庆等人的言论,可以发现,他所借力的社会基础,实际上是阶段性的、局部的女性弱势处境,诸如所谓今天的情人、二奶活得不如合法纳妾时代的女性有安全感有经济保障。蒋庆在其论断中,悄然偷换概念,把经济完全依附于男性、无独立人格的部分女性置换为全体女性,进而鼓吹所谓西方女性老了很凄惨,不如中国古代的“妾”活得有“尊严”的奇葩论调。
此外,“尊严”这种关乎人的意义的内在价值,在蒋庆那里,也被偷换为衣食无忧的安全感。似乎对女性而言,只要有男人愿意提供经济保障,无论她们是妾还是原配,她们就是有尊严的,就是活出了“价值”的。
在儒家那里,他们是羞于言及爱情的,似乎从来就没有爱情这回事。女性的存在,并不作为追求情爱的主体,而是一个生育的工具,只要社会为儒家的传宗接代需求向女性提供物质保障,女性的人生就完成了其使命,实现了其价值。
2016年05月18日 03点05分 3
这个关于爱情的锅这样丢给儒家不好,即便是现代社会,关于爱情都是存疑的,我们甚至无法给出爱情的精确定义。所以爱情在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含义,如果爱情确实存在,那它绝不可能是个新生儿,它自文明开化到一定程度时有的萌芽,而后得以延续至今,而且爱情的内涵应该也会是不断发展的
2016年05月21日 05点05分
吧务
level 9
jeenny1109 楼主
可以这么说,儒家是不懂爱情为何物的。这个判断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武断。写过《哲学的慰藉》的阿兰・德波顿在他的《爱情笔记》一书里有过一段有趣的论述:我预定带克洛艾去卡拉登的一家中国餐馆,但考虑到中国文化中很少有爱情表白的传统,我也许在其他场所表白爱情更为合适。文化人类学者许烺光认为,西方文化是“以个人为中心”,强调感情的重要性相形之下,中国文化是“以群体为中心”,强调的是集体的重要性,而不是夫妻和他们的爱情。
儒家传统之下的中国文化,的确就是如此。血缘中心和家族本位确立了男性作为一家之主的地位,也规制了女性作为生育工具的非主体地位。在这种体制中,追求情爱自由的女性是没有什么空间的。也就难怪在蒋庆的眼里,西方说离婚就离婚、说分手就分手的情爱自由成了女性“很惨”的论据。蒋庆甚至完全不假思索地预设女人“老了以后不知道有多悲惨”,在他看来,只要“老了”没有男人要,女人就毫无价值。
2016年05月18日 03点05分 4
【考虑到中国文化中很少有爱情表白的传统】,原文强调的是爱情表白,是存在并有诉求的需要,而不是否定爱情的存在性。中华文化强调含蓄,所以只是不直白地表露心意,在诗词里闺怨题材或少女怀春的意思也都表达得很婉转
2016年05月21日 05点05分
吧务
level 9
jeenny1109 楼主
不可否认,即便在今天的西方或中国,的确有一部分女性“老了以后不知道有多悲惨”,不过,男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人生的价值仅仅依靠年轻为资源,老了就无所事事、了无生趣,谁不凄惨呢?
遗憾的是,在蒋庆这样的儒家眼里,男人就不存在如何老得体面老得有尊严的问题,好像男人天生不会老去或男人老了也必然老得其所似的。
这种对男女区别对待的态度,源自儒家核心价值观里就把女人视为生育机器的文化规制。只有在这个功能上,女性的年轻才成为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也只有持守这个价值观的男性,才会对女性的老去如此焦虑和恐惧,进而把安顿老去的女人视为男人最大的恩赐,视为女性最安稳的归宿。人身依附到了儒家蒋庆的嘴里,成了“当代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从生命信仰的意义上认同并亲近儒家,使她们可能在儒家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建立依托感和归属感”……
2016年05月18日 03点05分 5
吧务
level 9
jeenny1109 楼主
不过,话又说回来,爱情的确是个艺术的产物。爱本身就是一项新的技艺,只有当人类活得足够浪漫足够百无聊赖之时,才会将它发展出来以彰显人类的与众不同。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听说过爱情,有些人永远不会坠入情网。”的确是这样,听说过爱情的人工智能学会了谈情说爱,如科幻电影《Her》所表现的。可是,人类仍然不相信“her”的爱情,因为,那里看不见心灵,摸不到灵魂。
如果问什么才是人的本质,那么,基于人与机器的显著对比,我们或许可以说,在人的自我实现中,爱情是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发展的高阶诉求。若少了忘我的爱情,或许我们就无法理解自由的真谛和人的尊严价值,爱,即意味着他/她配得上拥有完整的自由。
从这个角度而言,说“不懂爱情的儒家,便不懂人的自由和尊严居于内在价值的何等地位”,似乎一点也不过分和武断了。
2016年05月18日 03点05分 8
her电影里我觉得也并不是人类不相信AI 萨曼莎的爱情,而是生活忙碌中很多人很少考虑自身的精神需求,而电影里少数这类不同于常人的,却又将这种需求寄托于AI,以期获得满足,但是这不是真正的拯救之法,看了结局,问题不是samantha的爱情可靠与否,而是什么是可靠的?也许是与samantha的幻象生活
2016年05月21日 05点05分
吧务
level 15
这是明目张胆的歧视女性,我不否认有些儒家的经典之作,在今天还是可以用于儿童启蒙的,比如论语,比如弟子规,但是这篇文章所提及的根本就是封建糟粕,亏他们想得出来,这绝对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倒退,儒家某些代表人物是很狭隘的,他们做不到兼收并包,所以罢黜百家,到了清朝越来越简直发挥到了极致,所以中国几千年泱泱大国,毁掉了……
   ----空山夕雨晚来钟,寻梦红楼锁千重。笑语嫣然人间事,管他流言各西东。
2016年05月19日 04点05分 10
娘子今日好吗,么么么哒[蹭][蹭][蹭]
2016年05月19日 07点05分
回复 fywgo :孩儿他爹,今天上班辛苦咩[蹭][蹭][蹭][蹭],我今天很好哒~
2016年05月19日 07点05分
@雨夕寻梦 想起娘子就是不辛苦了[飞吻][飞吻][飞吻][飞吻]
2016年05月19日 07点05分
回复 fywgo :[害羞][害羞][害羞][害羞]羞羞哒~
2016年05月19日 07点05分
吧务
level 15
@尚香明轩 @仙人球de刺 @坐听晚钟 @灵路0420 @魔法兔子雷
   ----空山夕雨晚来钟,寻梦红楼锁千重。笑语嫣然人间事,管他流言各西东。
2016年05月19日 04点05分 11
level 15
好深奥,我细细想想
2016年05月19日 05点05分 12
level 11
蒋庆之流根本就是伪儒,根本不懂孔孟思想,儒家学者普遍认为此人侮辱儒家,其实就一挂羊头卖狗肉的御用文人,说他是儒家吧,天天鼓吹法家那套,其中又融合了朱熹糟粕性的内容
2016年05月19日 05点05分 13
[点头][点头][点头]
2016年05月19日 07点05分
level 12
谁说的
哪个浪漫故事里没有儒生
2016年05月19日 07点05分 14
level 8
我只说一句,你丫不是女人别瞎扯淡,本姑娘很有揍人的欲望[点头][点头]
2016年05月19日 07点05分 15
level 9
14真相[哈哈]
2016年05月21日 05点05分 18
level 7
说穿了 就是借着儒家的名号行大男子主义 追慕一家之主的威风感 在外人面前装谦逊 回家找心理平衡 觉得女人就应该是菟丝花 又要替他持家 又要替他孝老育儿女 还要处处仰慕他把他当大爷 这样的人就不应该活在当下 坐时光机穿越到古代应该是他的心愿 不过 不是绝对现象
周总理也算儒者吧 看他们的夫妻关系
2016年05月21日 12点05分 19
level 2
饮食男女,说什么平等,道德。这个大欲不能控制,还能控制什么欲望。这个大牢。
2016年05月26日 15点05分 2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