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附)关河大志 闻鸡起舞——祖逖的恢复大志 “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但真正了解这两个典故主人公祖逖事迹之人,却又廖廖无几。 祖逖,字士稚,范阳遵人(今河北涞水)。祖家世为北州大姓,“世吏二千石”。 祖逖年少丧父,兄弟六人,共同撑持家业。青少年时代,祖逖“生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祖)逖有赞世之才”。 晋武帝太康年间(公元290年左右),二十四、五岁的祖逖与刘琨一起任司州主簿,两人英雄相惜,谈诗饮酒,共为豪爽喜侠之士。“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由于二人皆是不羁骑士,常常夜中坐起,纵论世事,“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由此,可以看出祖逖已经预见国中将有兵灾变起之日。
200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9
level 6
永嘉六年(312年)春(注一),晋阳,夜,月色冰冷,北方原野上,一声清啸突然划破寒 空。围城的刘聪军队闻声望去,却见晋阳城楼上的晋并州刺史、刘琨刘越石(刘琨字)的 身影。月光洒下,荒野间一片空寂萧索,人人心中凄然长叹。 对刘聪军队来说,晋阳的夜注定了难于入眠。半夜里刘琨奏起胡笳,凄厉的胡笳声推动思 乡之情弥散在夜里。城外士兵夜半梦醒沙场,故乡却远在他方,“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 ”。好容易入眠,也许在梦里长途跋涉,故乡已经遥遥在望,然而要命的胡笳声偏偏又响 起,回乡梦碎,北方拂晓的寒冷空气里满是沮丧和困乏,这支军队难道还有心作战吗? 然而刘琨又何曾睡得着! 永嘉五年夏,洛阳沦陷,晋怀帝被俘。那座刘琨渡过整个青年时代的华丽巨城,顷刻间化 为废墟。那些附着在这座巨城上的回忆,也终于象这座陷入五胡海洋中的晋阳城一样,失 去了依托,飘零如萍。 胡姬年十五 虹梁照晓日,渌水泛香莲。 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垆前。 花将面自许,人共影相怜。 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 这首可能是青年刘琨作品的诗,写得是一位光彩夺人的少女,然而又何尝不是刘琨自己的 写照呢?青年刘琨豪雄俊朗,洛阳社会流传着“洛中奕奕,庆孙(刘舆字),越石”的评 语。然而,对于当时的刘琨来说,真正让他自豪的,当属跻身“二十四友”之列。二十四 友是当时围绕在权眸人主的贾谧周围的贵游集团,其中有潘岳、陆机陆云兄弟、左思这样 的文学大家,有石崇这样任侠豪爽的巨富达官,更有权力通天却好学有才思的贾谧。在当 时,实在是时人趋之若骛的龙门。然而既然称为二十四友,就名额有限,多少人争破了脑 袋,却“不得预焉”(《晋书-贾谧传》)。刘琨以弱冠年少,凭文学和声誉入选,真的 是少年得意了。
200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13
level 6
作为二十四友成员,又素为二十四友领袖石崇所友善 ,刘琨参加了这次雅集(注二)。那年他二十六岁。那次雅集中,诸文士“昼夜游宴,屡 迁其座,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 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石崇《金谷诗序》)。那些琴瑟鼓吹,那些诗词歌赋,仿 佛是晶莹的琥珀,凝固了当时的岁月。
200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14
level 6
那样的欢乐,注定不会长久。“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同上)的石崇,早已身 首异处,二十四友也多登鬼录。石崇的金谷园,也不知道有没有在战火中化为了灰烬。大 概只有金谷水还在流淌吧?然而弦歌阵阵已换做了胡马啾啾,香雾空蒙已换做了胡风腥膻 ,乱世之中,金谷水,难道还会如旧吗? 晋阳城上,并州月下,夜半吹笳的刘琨,难道还会如旧吗? 刘琨刚到达晋阳的时候,并州一片残破,饥馑遍地,大批士民为饥饿所迫,随此前镇守晋 阳的司马腾东下,剩余户口不足两万。晋阳“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 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刘琨传》),几为荒地。 刘琨苦心经营,边作战边恢复生产;同时收揽民心,招纳流民,这才勉强自立,“鸡犬之 音复相接矣”。洛阳沦陷后,刘琨父母投奔晋阳,家的感觉又近了些。 然而过去远非那么容易割舍。那些凝聚了当时岁月,记载了当时诗酒风流,浓缩了当时繁 华竟逐的琥珀,一旦某一天被记忆偶然捡起,当年的欢乐电闪而过,纵使英雄,也会被刺 痛,也会心动。况且,那晋阳城头的长啸,并州月下的清笳,本就在洛阳城上,金谷园中 响起过,本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又如何割舍得了? 《晋书-刘琨传》这样写道,“(刘琨)素奢豪,嗜声色,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 永嘉六年秋,他这些缺陷终于铸成大错。徐润,以音律获宠,弄权干政,刘琨部下颇有怨 言。在徐润蛊惑下,刘琨杀掉了犯言直谏的部将令狐盛。令狐盛子投奔刘聪。由此洞悉刘 琨部署的刘聪,于是趁刘琨出剿乌桓之机,派兵攻陷晋阳,刘琨父母遇害。 虽然不久之后刘琨、鲜卑联军大败匈奴军队,收复晋阳,而多年经营已毁于一旦。想起亡 母劝阻他杀令狐盛的话“汝不能驾御豪杰以恢远略,而专除胜己,祸必及我”,刘琨的悔 恨,夫如之何? (注一):《晋书-刘琨传》并没有记载刘琨吹笳退敌的确切时间。考诸《资治通鉴》及 《晋书》相关各传,刘琨镇并,匈奴刘氏进攻晋阳三次,只有永嘉六年正月的这次,刘琨 在城中。这次围城,持续月余。匈奴军队顿兵城下,士气已泄。刘琨抓住夜半、黎明人心 理脆弱的时刻发啸吹笳,心理战运用得相当成熟,相信极大得瓦解了敌军斗志,促成了晋 阳围解。然而敌人退兵的主要原因是素为匈奴所畏的拓拔鲜卑的援军即将到达。《晋书》 所谓“贼并弃围而走”,似乎过于夸大,本文不取。 (注二):《金谷诗序》没有详列金谷诗会参与者。《刘琨传》“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 谷涧中有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琨预其间,文咏颇为当时所许”,似足 以说明刘琨参与了金谷诗会。另外,有据可查的,至少有石崇、潘岳、杜育等三位二十四 友成员与会,考虑到元康六年正是二十四友活动高峰期,刘琨当时又在洛阳,以文咏称许 于世,似乎没有理由不参加。
200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15
level 6
建兴元年(313年)秋天的某一天,刘琨收到了祖逖渡江北上的消息。在给亲友的信中,他 写道“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耳!”我猜想,在他收到消息的那一刹 那,他耳边也许又响起了当年的荒鸡夜鸣。 那时候两个好朋友都在做司州(洛阳所在州,相当于今天的北京直辖市)主簿。二十六七 岁的年轻人正是嗜睡的时候,然而半夜里他们却偏偏被野外鸡鸣惊醒。《祖逖传》里说祖 逖先醒,然后踢醒刘琨。《文选集注》里说得则恰恰相反。谁先醒谁踢谁已经不重要了, 我要强调得是这个童孺皆知的闻鸡起舞故事里被忽略被误传的关键两点。一是此鸡鸣不是 黎明农家的鸡鸣,而是中夜荒鸡的鸡鸣。二是他们“喜而相蹋”(文选集注》)的反应。 古人认为荒鸡夜鸣是兵戈之象,所谓“鸡夜半而鸣,有军”,“鸡夜半鸣,流血滂沱”( 《余嘉锡笺注世说新语》引《开元占经》)是也。《草木子》里记载有人听到荒鸡鸣,说 道“此荒鸡也。不久此地当为丘墟,天下其将乱乎?”在西晋统治中心的洛阳,两个年轻 人听到的就是这样的兵戈之象。他们的反应是“喜而相蹋”,说的是“此非恶声也”(《 祖逖传》),做的是中夜舞剑。 西晋的政权自曹魏蜕化而来,开国伊始,即已暮气沉沉,经世致用者稀,蝇营狗苟者众。 晋武帝朝的元老重臣何曾很早就觉察出了新朝的危机,忧心忡忡得对儿子们说道“国家应 天受禅,创业垂统。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兆也。及 身而已,后嗣其殆乎!此子孙之忧也。汝等犹可获没。”指着他的孙子们说:“此等必遇 乱亡也。”(《晋书-何曾(附子孙)传》)。
200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16
level 6
然而西晋的隐患远非仅此而已,当时关中、并州内迁胡人人口繁衍,在汉族官吏压迫下积 怨日深,再加上本族野心家的煽动,已成西晋的火药桶。太康元年(280年)郭钦,元康九 年(299年)江统献徙戎之策之举,就是有识之士对这个巨大隐患的反应。 元康九年,敦煌人索靖,指着洛阳宫门铜驼叹息着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预言“会见汝 在荆棘中耳!”。 何曾、郭钦、江统、索靖的预言在日后一一实现。而显然,预感到天下将乱的还至少有刘 琨、祖逖两位。两位年轻人在谈论世事的时候,往往情绪激昂,半夜爬起,“相谓曰:‘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祖逖传》)。
200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17
level 6
《晋书》编撰者据此认为两人“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 。”此评似嫌苛刻。年轻人的想法往往过于浪漫,比如我,就一直渴望着能够回到抗战时 期,做一名西南联大的学生,在烽火连天中苦读,或者投笔从戎。我这么想,并不是因为 喜欢战乱,喜欢自虐,半是因为现代生活的乏味,半是因为对救亡图存喋血沙场的向往。 金末史天倪举进士不第,叹道“大丈夫立身,独以文乎哉?使吾遇荒鸡夜鸣,拥百万之众 ,功名可唾手取也”。年轻人的想法大类如是。当年的刘琨祖逖,纵论天下、豪气干云的 时候,想到的,只是英雄的梦想,只是功业的荣誉,至于战祸的惨烈,他们原也想象不出 。 等他们体会到了的时候,他们梦想的,再也不是逐鹿中原,他们做的,是毅然而起,肩负 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昔日闻鸡起舞的好朋友,一北一南,一个枕戈待旦,一个中流 击楫,成为支撑晋朝的不周之山。
200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18
level 6
永嘉三年(309年)刘聪攻陷壶关后,隔绝敌后的晋阳就变成了五胡海洋里的一叶孤舟。西 面南面的刘渊刘聪、东面的石勒虎视耽耽,东北的王浚虽为晋臣,却与刘琨矛盾甚深。只 有北方的拓拔鲜卑是盟友,却趁乱内迁,有趁火打劫的意图。战争频仍,饥馑之后的并州 ,生产恢复缓慢,粮草匮乏,兵器短缺,刘琨的处境相当艰险。刘琨《与王丞相笺》写道 “、、实困无食。残民鸟散,拥发徒跣。木弓一张,荆矢十发。编草盛粮,不盈二日。夏 即桑椹,冬则营豆。视此衰叹,令人气索。恐吴、孙、韩、白,犹或难之,况以琨怯弱凡 才,而当率此,以殄强寇”,并不是托词或者夸张。
2008年06月27日 13点06分
19
level 8
刘琨的祖父刘纳曾为相国参军,其父刘藩位至光禄大夫。-------------------------------------------???晕!大哥的祖父叫刘迈,其实我很喜欢赫连勃勃大王的文章,不过。。。
2008年06月27日 14点06分
24
level 8
卢谌与温峤 称呼刘琨为姨父不过我不喜欢卢谌的父亲卢志,可能因为陆机一事吧,卢志真乃神人也!!
2008年06月27日 15点06分
25
level 8
卢谌应该还算优秀,否则不会被选尚武帝女荥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可惜未成礼公主先卒,驸马到底没做成。
2008年06月27日 15点06分
26
level 1
刘琨是一个很不错的民族英雄,感觉他很有诗人气质,很感动于他可歌可泣的卫国事迹和爱国情怀
2008年06月27日 16点06分
27
level 0
刘舆也不只是那种仪貌堂堂、只会耍嘴皮子的主儿,“宴客满筵,文案盈机,远近书记日有数千,终日不倦,或以夜继之,皆人人欢畅,莫不悦附。命议如流,酬对款备,时人服其能。”欢饮笙歌之余,这位爷竞也把军国大事处理得服服帖帖。看来,不仅仅是刘舆有情商,其智商也超出常人。 --------------------------------------------刘琨兄弟二人仪表堂堂,情商高,智商也高。。。
2008年06月28日 03点06分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