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7tXXJ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5 发帖数: 4,785 关注贴吧数: 3
赵云---平凡却不失伟大<转> 他轻轻的走,正如他轻轻的来,挥挥衣袖带走了一片云彩。 他的生前,世界带给他一片烽火连天,他的身后,世人送给他一片秋水长天。 是平淡,还是辉煌? 不曾在乎拥有锦饰繁华,不曾奢求功名恩泽万世,更不曾觊觎滴血的盛世帝国。没有三分纪略的功盖天地,没有“诸葛大名垂宇宙”的英雄泪沾巾,也没有“关圣大帝”或“乱世枭雄的顶礼膜拜----每一步都在征尘中打拼,每一行都尽着自己应尽的责任,每一言都映出一颗赤子之心。 这是一颗让所有的虞诈倾轧、口蜜腹剑、阴霾猥琐都黯然失色、愧赧消融的赤子之心----那些卑鄙琐行之上得来的“辉煌”也消失殆尽。 这种平淡,是辉煌的平淡----那个世界中有太少的人能做到。 而后人,给予了他这种辉煌----尽管他并不需要。 长坂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铭记着他的衷肠和热血;长江的潇潇微雨,夜岚霓虹,眷恋着他的睿智和胸怀;汉中这片让枭雄曹操都畏为“天狱”的土地,书写着他的胆略和豪情……后人解读着他的灵魂,使他成了一个神话----“常胜将军”! “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并不重要,我更愿意成为人格上的常胜将军。”也许他会这样说。 也许更有后人说:“人格的魅力无形中带给他几许人生的遗憾。” 是赞叹,还是遗憾? 人生的际遇与战场的玄机波诡云谲,他泰然处之;仕途的莫测与权宦的炎凉若明若暗,他大而化之;情感的欺骗与霸权的贪欲腥风血雨,他一笑置之…… 于是,他没有留给后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秋风情殇,也没有“秋草长遗阆地愁”的扼腕长叹,更没有“玉殿虚无野寺中”的身前荣身后悲。 烽烟征尘中,他是火;为人处世中,他是水;功名利禄中,他是风;霸业野心中,他是云…… “大为大错,无为无错”,他恪守着道家的恬淡吗?“为人之道,中庸正道”,他信奉着儒家的忠谨吗?…… 为什么青春年华在不遇名主中付水东流?为什么奇志雄才在当权者的疑忌中空然老去?……后人更多地在追问这个世界,因为他本身是一个没有遗憾的遗憾。 是平凡,还是伟大? 不为名却成名,不为英雄却成英雄,正所谓“流水下山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生命在人性的不经意中走过了平凡,而后人宁愿他活得更精彩,更伟大。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如果不是他的生命本质耐人寻味,后人会赋予他这种伟大吗? 几十年的人生,几十字的传记----书外又有言几许?于是他成了《三国志》中唯一有“别传”的人。 “柔贤慈惠谓之曰顺,成事有序谓之曰平,善定祸乱亦谓之平,故可谥之曰顺平侯。”这是《别传》中姜维对他的评价。 而今天,却极少有能够永垂史册的经典之论。 他不在乎有没有----因为他的平凡,而世人在乎---因为他的伟大。
[转帖]五丈原上的风 昏黄的天空仅有尺般的距离压抑的使我喘不过气来,骑着疲惫的战马,带着一颗忧郁的心走在军队前,顶着瑟瑟秋风,士兵们托着沉重的脚步慢慢走着,天地间的声音似乎从未如此单调,风声、马啼声、脚步声,还有那个或许只属于他的叹息声。 我跟在那轮椅的后面注释着他,五年了。从未认真观察过他,一直都在军前周转。他手中的羽扇缓缓摆动,纶巾下大片的白发分明,眉头微微皱起,愿本智的双眼分明亦蒙上了一层暗淡。从未有过的失败带来的恐惧取代绝胜与千里之外的自信与从容,他眼角不停抽动,头埋了下去,他又在想什么呢?想着先帝?想蜀汉?想后主?还是想我这个不肖的徒儿。难道他就从未想过自己?他的一生就只能是奉献吗?回答我的只有过肩的秋风。 “伯钧”丞相的呼唤打破了持续很久的寂静,“此处依山傍水,独具地利,就在此处扎寨吧!”丞相似乎都是那么谨慎,但声音却带有一些沙哑,“是”,我下了马跪在他面前,刹时间丞相那苍老的面庞,遍布的皱纹,暗淡的眼神让我感到丞相老了。 黑夜的五丈原更加安静了,却没人入睡,所有的士兵立在丞相仗前,我站在仗外踱步其间,山不再挺立,软软的躺在一起,水与青石的撞击声亦不在欢快,却像江水在抽泣,无论多大的风,“兴复汉室”的大旗再也无法昂首,因此那面大旗在他的心里已经倒了,不是不愿坚起,是他没有能力了,他老了,只要他活着,重振汉威不难….,夜就这样过去,刹时!我跑到仗前,所有将士都跪倒了。 五丈原,残阳似血,秋风烈烈。 三更的号角早已吹过,我却杀死了本该我的睡眠,当听到仗外士兵高喊:“丞相保重贵体,重振汉威”时,我那颗热血彭湃的心,也跟他们一起在吼,我不愿放弃,不愿放弃我的理想和我必需承受的责任,但我老了。重任压了我27年,是该防手的时候了,我心中酸楚,秋风吹过营仗,掠走我脸上的一颗晶莹的液体,自从先帝走的那一刻,我就受到了无比的压抑,我知道从那时起,我的任务就不在是举起蜀汉了,而是整个天下。而今我老了,我无法举起这庞然大物了,但又有谁能顶替我呢?我无言,一阵透凉,我感谢风,秋风告诉了我答案,就是那个在五丈原外徘徊的将军。他是我的骄傲,也是整个蜀汉的骄傲,相信他将来也是世界的骄傲,我微微一笑,手中的羽扇缓缓落地。 时势造英雄,英雄却始终无法造一个时势,一代贤相,诸葛孔明在这里留下了一曲五千年来震撼中华的悲剧。  
不知高山奏流水 但听南阳梁父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念着杜甫那伤感的诗歌,带着对您(丞相)无限的敬意。我终于回到了那向往以久的成都武侯祠。 祠堂虽经千年之风霜却依旧显得是那么清静,那么怡然。那些后人为你而立的石碑,扁额显示了您为克服中原,兴复汉室而不辞劳苦,鞠躬尽瘁的一生。庭院中那两行柏树,似乎早已向人们昭示了您淡泊明志,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一生。 望着您那庄重而略带慈祥的面庞,仿佛让我又回到了那段曾经让您几度欢欣雀跃,却又几度暗自失落的三国时代。三国时期是继春秋战国后,中国历史上又一动乱时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出豪杰。三国本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犹如满天的繁星。但最亮的那一颗还是当数丞相您。 遥想当年,您受皇叔三顾茅庐之恩,由是感激,带着待吾功成后,还做南山民的理想,遂许先帝以驱弛。但你可曾没想到,这一去,便再也回不来了。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恐怕也只成为你美好的愿望。在追随皇叔的那段日子里。你既有初出茅庐时,三分天下的霸气,也曾有过六出祁山时几度落泪的伤感。火烧博望坡,新野城,赤壁之战中的舌战群儒,巧借东风,以及后来的智取汉中,七擒孟获,安居退五路。无一不显示您卓越的智慧。然而其间亦有痛失庞统,挥泪斩马谡等遗憾。但这些却都无法阻碍我对您深深的敬仰之情。 士为知己者死。为报三顾茅庐之恩,但凡天下之事,您必事必躬亲。过度疲劳的你终于在公元234年那个深夜里倒下了,从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您走的那一刻,也许耳边正回荡着梁父吟的歌声,回想当年先帝三顾茅庐的情景,后悔着没有实现当初待吾功成后,还做南山民的理想。然你走之后却还给后人留下了那孔明灯,八卦扇,瑶琴以及威力巨大连弩,玄妙无比的八阵图和对蜀汉人民绵绵的遗爱。从此,若弱的阿斗,也再也无法听到相父谆谆的教诲,少了丞相您的蜀国,从此也渐渐衰落。 您竟这样悄悄走了。然而令我挥之不去的是你在草船借箭中的谈笑自若,舌战群儒中舍我其谁的霸气,以及您在火烧藤甲时的哀怨自责,和挥泪斩马谡时的无奈与痛苦……甚至连您的一眸,一笑,一言,一行都早已印入我的脑海久久而不能忘怀。 愤怒的我向上苍大声呼喊,试问上天何薄于你?顿时间,苍天无颜,芳草无语。或许五丈原那瑟瑟的秋风,正是你默默的回答。 当我苏醒后,恍然间才发觉这只是一场梦。然而,自己却早已是泪流满面…… 区区不才,深夜有感,苍惶间不知所云。若有不周之处,还望诸位海涵。今不胜惶恐,谨拜帖以闻。     作者: ★子睿★ 2005-8-9 17:58   回复此发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