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觉林菩萨偈云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又说,修行要身心融一。
既然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如何融一修行?
2014年12月30日 16点12分
1
level 6
“身心融一” 是修行
“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 是证果。
2014年12月31日 03点12分
6
level 14
看来大家都太忙了。
好吧,我说说吧。
众生一一真心皆本清净,大能如佛心,能造一一世界,无量无边。
众生真心与佛心平等无二,不同之处只是众生,迷于已经造的世界,而佛是看穿此世界,比如画师,画出天地人,而画中天地人非画师,能画和所画不是一,于是说,画中无心,心中无画。
其二,虽然能画和所画不同,但皆源于真心而画,故不能说心画完全不相干。
而佛教我们,从自己的画作《自己的世界》中抽离,不要被画迷住,比如画师不再迷于画作,那么画师本身就是自在的,可以放下不再画,也可以画已经喜欢的世界,只要不再迷于画,则画师即真心本来面目,即是佛。
仅此而已,这是觉林菩萨遍观十方三世大世界画卷,而作的总结。
2014年12月31日 04点12分
7
level 14
下面说修行。
佛不是空口说白话,单凭知见本身,只是理入,佛还能做到,这就是佛法超越诸世间学问,宗教,科技的根本。
既然身中无心,心中无身,则心身如何融一,换句话说,画师怎么能跟画融一呢?
这个问题,之所以难,是因为它超越了二元对立,换言之是超越逻辑的。
对众生来说,要理解起来有两个极恐怖破执:
1极恐怖,世界不是实有,画不是实有,只是构思,也就是说天地人你我他都是构思,既然是构思也就是念头了,这是所思,当然就在心里啦。
2极恐怖,呵呵卖关子。
2014年12月31日 04点12分
9
level 14
心的意义很多,如果是指的心意识,那么就还比较浅,唯识学里面讲八识,意识还属于第六识,还有第七识、第八识,学佛就是要超出第六识的限制,接触第七识、第八识
天灾人祸 随时发生 难以预料 令人不安
若常念佛 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 平安免难
念佛一声 罪灭河沙 礼佛一拜 福增无量
贫穷念佛,能逢贵人相扶,获得温饱;病人念佛,能够辅助医药,早日康复。
念佛功德无边,凡欲求子嗣、延寿命、愈疾病、解灾难、助功名、安家宅、谋职业、益资财、化解冤结、超度先亡,只管念佛,无不灵验;不但自己蒙福,亦使家人受惠。
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放大光明,日夜守护,菩萨相随,天神拥护;现世安稳利乐,临终往生净土。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拿磨阿(读啊)弥陀佛
2014年12月31日 05点12分
11
level 9
说点疯话。
能在定中找到地球不?能在定中找到中国不?
更别说找到一物一件一人了,
二个恐怖,有啥恐怖?
能够在三千大千世界,举手投足见寻到任何一物一人,即便菩萨也最少要十地来吧,
心得空成啥样啊,定的深到啥样啊,
这是空中取物啊,除来佛陀,不敢想想。
继续修吧。
2015年01月07日 08点01分
13
level 9
身心具空,说起来四个字,悟到也简单,
真要到这步,所谓明心见性,也只是刚站到起跑线上,
开悟前,佛法是超级唯心主义,开悟后,佛法是超级唯物主义,
前路漫漫,隐居山林,也许真的是一世成佛的不二之选,还不一定修成,
顺其自然,当下,就要消除过去、现在、未来心,
随缘起伏,不住于念,不停于心,不贪于因,不求于果,
知道有那么回事,不念在那些事,顺众生,恒定心。
2015年01月07日 08点01分
14
level 9
这些事儿,说了全当疯言疯语,
知道了没啥好,不知道了没啥不好,
资粮不足,说啥都白扯,
习气不除,讲啥都没用。
偷窥一斑,绝非全豹,
识得全豹,绝不露齿,
全当放屁,有声有味,
闻着臭熏,就是分别,
无嗅无味,就是枯木,
空中妙有,何妙其有?
应作如是观。
2015年01月07日 09点01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