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的物理理论
理论物理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物质结构的组成理论
—正负电荷论
中文摘要:本文从基本粒子中的涉及到电荷的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出发,抽象总结出了一种没有静止质量的正负电荷子的模型,并认为我们宇宙中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由正负电荷子组成的;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一种最简单的正负电荷对绕转的模型出发,推导出了基本粒子内部的质能方程,从而第一次从真正的物理意义上给出了质量的本质属性;我们还推导出了引力常数同宇宙的尺度以及光速之间的内在联系 EMBED Equation.DSMT4 ,揭示了物理学历史上有关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内在联系;我们还从最简单的正负电荷对模型出发,在肯定绝对时空观的前提下得出了同狭义相对论完全相同的钟慢尺缩的结论,从而证明了绝对时空观同狭义相对论中的时空观是完全等效的;最后,我们尝试利用正负电荷对的模型去解决微观世界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物理现象—能量的量子化现象,并试图揭示出普朗克常数和精细结构常数的物理学内涵,并给出了精细结构常数同真空结构的几何意义 EMBED Equation.DSMT4 。或许,整个微观世界中所有的令人难以琢磨的自然现象,也都将在这个理论的体系内被逐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正负电荷子,质量的本质属性,引力场的产生原因,引力常数同宇宙尺度和光速的关系,绝对时空观同相对论时空观的统一,真空的结构,普朗克常数与精细结构常数的本质。
2014年12月24日 06点12分 1
level 9
wtf……楼主在说什么……根本看不懂求详细解释……是楼主自己得出的嘛?
2014年12月24日 13点12分 4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引 言
1.1概述
物理学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被完善和发展的科学,是我们在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总结和归纳出的认识自然规律的工具。时至今日,物理学已经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依然面临着无比巨大的挑战:基本粒子的内在结构、质量的起源、四种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自然常数间的深层联系以及我们对时间空间的终极认识等等,这一切依旧是物理学在进一步发展中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物理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有关基本粒子的组成也即物质的结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问题,也是整个物理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其他的诸多物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解决都将同这个问题休戚相关。我们目前所观测到的基本粒子内部还有没有内在的结构,基本粒子还能不能由更少的和更基本的粒子组成,我相信这是每一个物理学家都在孜孜以求的一个问题。这里,秉承物理学发展历史上不灭的“原子”论思想,我想给出一个关于物质结构的一个崭新的理论,正负电荷子理论,因为,我始终坚定的认为:宇宙中的所有基本粒子,甚至包括空间的最小结构单元都是由正负电荷子组成的。
1.2正负电荷子的引进
质量和电荷是基本粒子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属性,在我们所观察到的一切微观粒子中,这两个属性既相互关联,又没有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一个内在的联系,电荷的本质是什么?它本身有没有质量?有没有比基本电荷单元更小的电荷单元?基本粒子是如何携带上电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到目前我们依旧没有充分的试验证据和一套详尽的理论来回答。
2014年12月24日 14点12分 6
基本粒子是如何携带上电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到目前我们依旧没有充分的试验证据和一套详尽的理论来回答。〉…`电荷'与`质量'都是一种力学效应表象、很简单的物理生成机制,在你这却变成了不能揭开的秘密…
2014年12月25日 02点12分
比如:二个电子、存在电磁力,因为:F^q=Kψ.ψ*=-q.▽ψ提取特征物理量就是`场电荷|q=K_ε.ψ.ψ*/▽ψ〉、`场质量|m= K_μ.Ψ.Ψ*/▽Ψ〉 同样如此,因为r>r°变成近似恒量,所以解释为`电/质荷〉
2014年12月25日 02点12分
回复 乜派丶R丿剑客 :你回家卖红薯去算了,你懂不懂什么叫循环论证
2014年12月25日 08点12分
回复 kaisa1001 :〈场论版〉推导出来的、你觉得叫循环论证?
2014年12月25日 08点12分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不过考察如下三类自然现象:
1.原电荷的消亡:在低能状态下,正负电子对在空间中相遇时,会湮灭而产生两个或三个 光子;
2.新电荷的产生:在能量超过1.02兆电子伏特的 光子在经过 原子核附近时,有可能产生新的正负电子对;
3.电荷同质量间无固定的关系:不同静止质量的基本粒子可以具有相同的基本单位电荷。
上述三个物理现象说明基本粒子的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消亡,同时在所有的基本粒子的静止质量和所带的电荷间也没有一个共同的质量与电荷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电荷的属性从基本粒子中“剥离”出来的话,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自然界关于电荷的三个基本特性:
特性1:在自由状态下,电荷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或负电荷;
特性2:自由的电荷无静止质量;
特性3: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满足库伦定律。
具有如上三个特性的粒子我们将其定义为电荷子,现在我们就从正负电荷子的这三个基本特性出发,来演绎出物质(基本粒子)的结构组成、质量与能量的关系、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的内在联系。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里的正负电荷子,绝不是正负电子,从某种意义上讲,正负电子甚至质子、中子等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由正负电荷子组成的,正负电荷子同其他基本粒子的区别就是只有电荷属性而无静止质量。
2014年12月24日 14点12分 8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没有掌声,没有动力
2014年12月25日 01点12分 9
本人鼓掌(为增加效果同时跺脚加欢呼)!请楼主继续。期待伟大的物理理论在此吧诞生。
2014年12月25日 03点12分
回复 楼主请继续
2014年12月25日 09点12分
回复 云涡涡 :让我休息一下,晚上再写
2014年12月25日 09点12分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在涉及物质的组成也即粒子的结构问题上我想有很多志士仁人也包括楼上的都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思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过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概括起来,我想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机械堆积论,即按照无限可分的思想,认为存在一种质量极小的某种微粒,这些微粒的组合构成其他的基本粒子。当然,这是最低级的最朴素的思想,因为这个思想中还保留有质量守恒的思想。第二类,也是楼上的或者很多民科的主流思想,这种思想的共同点在于调和了光速质量同静止质量之间看似无可调和的矛盾,这种思想的关键点是用无静止质量的光子(也有人用假想的无静止质量的以太)绕中心的旋转或涡旋运动来构筑其他的基本粒子。这个思想应该是目前民科的主流,楼上的云窝窝应该是这个思想,对这个思想,我是在1997年发现的,另外石家庄的张志峰还有湖南的光子物理都是这个思想的代表,对这个思想在认识等级上还有几个层次,在此不一一深究。第三类思想即是以标准模型为基础的希格斯场机制,楼上的什么什么剑客,虽然他说了很多看似很高深的话,而且也会极度的不乐意,但我还是把他划到这一类中去,这一类思想我认为是建立在一种基础并不牢固的量子场论基础上的,我认为并没有前途。第四类,也就是我目前的观点,正负电荷子的观念,对第二种观念,从时间上应该我独立得出的时间可能要早于很多楼上的,而且当时也解决了质能方程和引力常数的问题。不过,在又历经十余年的思索,我得出了第四种思想,可以说这是目前最先进的物理学思想,因为她可以解决目前整个物理学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2014年12月25日 18点12分 10
第三类思想即是以标准模型为基础的希格斯场机制,楼上的什么什么剑客,虽然他说了很多看似很高深的话,…。〉…我的〈质量机制〉的确属〈场论版〉、但并非〈希格斯场ˇ质量机制〉的翻版…我给出的场质量公式与曲线图已明确给了出来、有没前途、是否高深、认不认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质疑下去、
2014年12月26日 00点12分
:你可以拿出任何一个别人给出的质量公式、只要他能拟合经典质量表象,我就认为有价值…当然尽量要有理论推导过程被论证质疑、以规避凑公式的嫌疑…
2014年12月26日 00点12分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从上面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知道正负电荷对(基本粒子)的质量是由于正负电荷对(基本粒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对组成基本粒子的正负电荷子做功所引起的,换句话说就是正负电荷对(基本粒子)内部在粒子产生时所束缚的能量就是该基本粒子的静质量。从惯性质量的定义式我们可严格证明正负电荷对(基本粒子)所束缚的能量等于其惯性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存在静止质量的基本粒子是如何从没有静止质量的正负电荷子产生的过程,当然,该正负电荷对形成之后,也就具有了一定的静质量。当然,具有一定静质量的正负电荷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分解为两个单独的不具有质量的正负电荷子,该单独的正负电荷子不会单独存在,它会“吸附”到其他的正负电荷对上从而同时生成两个带相反电荷的正反粒子;这也就是一个带电荷的正反粒子的产生过程。在此过程中原正负电荷对拆解的过程需要吸收一定的超过阈值的能量从而生成新的正反粒子;反过来,当这两个生成的正反粒子相互湮灭时,又会释放出原正负电荷对拆解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如上所言,正负电荷对包括正负电荷对拆解所生成的正反粒子,又会进一步的通过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形形色色的其他基本粒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正负电荷对或正反粒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静止质量,那他们已经不可能完全以光速的运动,但在这些个过程中照样满足惯性质量同粒子内部结合在一起的能量的关系,也即质能方程,这也就是整个宇宙中所有具有静止质量的基本粒子获取惯性质量的方式。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总结的话那就是惯性质量就是基本粒子内部不同结构层面上的动能。
2014年12月26日 00点12分 12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怎么没人回帖了?楼上那个什么什么剑客的,你的理论同那个该死的弦一样,把质量的概念和属性给藏到了普朗克尺度一下,这一点是极其令人痛恨的,痛恨的原因有三,其一,藏的尺度如此之小,令人很难甚至无法去实验检验,你实验不了是你的问题,反正我是安全了,这是操这种观念的人的一副丑恶的嘴脸(玩笑话,别当真)。其二,这种思想认为只有在普朗克尺度才存在质量的属性,人为把质量同相互作用的关系隔断,殊不知,在远大于普朗克尺度的基本粒子或亚基本粒子的尺度,存在着巨大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在基本粒子尺度的范围内理论上会造成巨大的能量变化,足以反应到质量的变化上来,所以仅仅把质量的属性限定在普朗克尺度是极其错误的。第三,这种认识违背了量子力学的最基本的原理,这个原理就是体系的尺度越小,能量就越大,事实上远到不了普朗克尺度,只需要达到基本粒子的尺度,其体系内的能量就已经达到该基本粒子的静止质量所对应的能量了,如果真要小到普朗克尺度的大小,该体系的能量将达到极其惊人的宏观的天文数据。一句话,操粒子尺度到普朗克尺度的所有理论,都见鬼去吧!
2014年12月26日 02点12分 13
一句话,操粒子尺度到普朗克尺度的所有理论,都见鬼去吧!〉…刚好相反、普朗克尺度是一个物理平台,不搞清这个物理平台机制的理论、都相当于客户端的游戏界面演绎版…比如:贴吧权限、再高级的东西,想删就刷、骂归骂、但权限叉的确更跹大…
2014年12月26日 02点12分
其体系内的能量就已经达到该基本粒子的静止质量所对应的能量了,如果真要小到普朗克尺度的大小,该体系的能量将达到极其惊人的宏观的天文数据。〉…能量的确够大、但在规律表象下同样有迹可寻,关键是你发现没有而矣!
2014年12月26日 02点12分
乜派丶R丿剑客:我为什么不谦虚地给自己打分80、〈现代物理〉给70?…10分差距算一个档次,现代物理和我的物理档次差的十分档次就是`我能诠释普朗克尺度的运作机制'、而〈现代物理ˇ量子力学/场论版〉尽管够水准、但讲档次就差了这十分!
2014年12月26日 03点12分
其一,藏的尺度如此之小,令人很难甚至无法去实验检验,你实验不了是你的问题,反正我是安全了,这是操这种观念的人的一副丑恶的嘴脸(玩笑话,别当真)〉…考察一下我给出的`场质量公式与曲线模拟图'、是同样可以解释普朗克尺度的,你弄不出来、你没水平而矣…
2014年12月26日 03点12分
level 12
其二,这种思想认为只有在普朗克尺度才存在质量的属性,人为把质量同相互作用的关系隔断〉…个人版`场质量'的表象范围是全域的、可不是你所理解的隔断?
看场质量曲线图:
r<r°/2:质量属性反转、契合核力表象的核力反转
r∈(r°/2,r°):质量迅速衰减到一个定值
r>r°:质量属性表象为一个近似恒量、与经典质量的表象属性拟合
…多考察一下我给出的场质量曲线图、再做定论更好!
2014年12月26日 03点12分 14
level 9
楼主理论的内容都贴出来吗?
2014年12月26日 04点12分 16
没有,怎么了有什么高论
2014年12月26日 04点12分
level 9
先说几句吧。
楼主说:“如果我们把电荷的属性从基本粒子中“剥离”出来的话,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自然界关于电荷的三个基本特性:
特性1:在自由状态下,电荷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或负电荷;
特性2:自由的电荷无静止质量;
特性3: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满足库伦定律。”
有两点值得商榷:1、电荷的属性不可以从基本粒子中“剥离”出来。虽然基本粒子有的带电,有的不带电,但是没有发现不是粒子的独立电荷。
2、既然独立于粒子之外的自由电荷不存在,那么“自由的电荷无静止质量”这一点也不成立。
2014年12月26日 04点12分 17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呵呵,低级的问题,首先,从数学技巧的角度,我们剥离了电荷子的静质量属性,才能在做功和旋转的情况下得到任意静质量的基本粒子。其次,基本粒子的结构绝对离不开相互作用,电荷子的电荷属性,就是一切相互作用的来源,再次,中性的粒子就是正负电荷子的数目相等,带电的粒子,就是正负电荷子的数目不相等。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模型下,任何最基本的粒子不需要太多的电荷子,而是最多不超过5个。考虑到如上的各种要素,我认为我们自然的真相就是这样的
2014年12月26日 04点12分 18
level 9
首先,从数学技巧的角度,我们剥离了电荷子的静质量属性,才能在做功和旋转的情况下得到任意静质量的基本粒子。---------------------这只是你的理论需要,并不等于真实的物理图像。
电荷子的电荷属性,就是一切相互作用的来源-----------------这只是你的假设。引力也是来源于电荷子的电荷属性吗?
2014年12月26日 04点12分 19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引力的最终来源肯定和电荷有关,但已经是二级效应的了
2014年12月26日 05点12分 20
问你一个终极问题:电荷子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2014年12月26日 06点12分
这个问题不做讨论,如果这个猜测属实,这已经是最最基本的了,如果再进一步,也不过把正负电荷再归结为一个,这已经没有意义了。正如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这个世界才是稳定的
2014年12月26日 06点12分
回复 云涡涡 :电荷子的相互作用满足库仑定律
2014年12月26日 06点12分
回复 kaisa1001 :电荷子的相互作用满足库仑定律---------两个相隔一些距离的电荷子靠什么传递相互作用?
2014年12月26日 08点12分
level 11
很有新意·,期待楼主继续。
2014年12月26日 05点12分 21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第三章 引力场的产生原因
3.1引力质量的引进
在上节中我们论述了一个正负电荷对体系的惯性质量同体系能量的关系,严格证明了该体系内的质能方程。我们知道,质量还有另外一个属性,那就是引力质量,也就是说质量可以产生引力场,在此,我们试图论述该正负电荷体系的引力质量属性,并尝试推导出引力常数G的大小。
3.2惯性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考察一个加速运动的物体,它会试图保持一个原来的运动状态,用另外一种表述就是它似乎受到一个惯性力。在此,推测一下这个惯性力的施力物体应该是整个的宇宙或宇宙空间;
根据作用的相互性,该加速物体也会给整个宇宙空间一个反作用。只不过该反作用的作用对象是整个宇宙,因此我们难以察觉,但假如该物体的质量大到整个宇宙质量的一半,那其他的物体肯定就能感受到该加速物体的反作用。
至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做加速运动的物体会对整个宇宙中任何一个物质都产生一个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方向和物体加速运动的方向等同。
考察一个基本粒子的内部,简单的思索就会认为基本粒子的内部肯定不是静止的,而是应该以很高的速度在绕中心转动,为了统一光速质量和静止质量的矛盾该基本粒子内部应该以光速在绕中心转动。
按上面的分析,该基本粒子内部的每一质点的加速度都指向该基本粒子的中心,那该基本粒子就会对整个的宇宙施加一个作用力,其表现特征就是对宇宙中任何一个物质产生一个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再来分析一下该基本粒子产生引力的过程,按以往的物理来分析就是,整个的宇宙试图把该基本粒子内部的每一‘质点’拆开,表现为该基本粒子受到一个向外的惯性力,而该基本粒子对整个的宇宙则表现为一个指向中心的万有引力。
3.3引力场激发方程
现在我们来得出一个在基本粒子内部激发外部空间引力场的结论,不做过多陈述,考察一下该基本粒子的引力模型的因果关系不难发现,基本粒子内部的每一质点的加速运动是因,而对外表现的引力场则为果,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数量上的联系。
考察第2章中所论述的正负电荷对的模型,我们可以寻找等量关系如下:
EMBED Equation.DSMT4 3-1
式中: F为正负电荷对所受的向心力,也即库伦力;
n为正负电荷子运动路径的法向矢量,该矢量方向定义为沿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
dL为正负电
2014年12月26日 06点12分 23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dL为正负电荷圆周运动的位移矢量;
g为该正负电荷对在空间中所激发的引力场强度;
L为正负电荷的圆周运动路径;
V为引力场作用的空间,即整个的宇宙。
由F=ma,g=Gm/r2带入公式3-1得到:
EMBED Equation.DSMT4
EMBED Equation.DSMT4
化简后得到: EMBED Equation.DSMT4
即: EMBED Equation.DSMT4 3-2
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c为光速;RA为宇宙半径。
式3-2表明光速、引力常数G和宇宙的尺度RA三者之间紧密相连,但该关系式是在宇宙空间均匀的前提之下得到的,至少,在目前我们所观测的宇宙范围之内,我们还没有发现空间的不均匀性,这里,均匀的空间是指光速恒定。
3.4宇宙的尺度与引力常数的大小
根据3-2式,在已知光速c和引力常数G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计算宇宙的尺度,也即宇宙的半径RA:
RA=c2/2G=(3×108)2/(2×6.67×10-11)=6.747×1026m
这一数值同目前所观测的宇宙尺度,半径约为450亿光年相符。
换言之,我们可根据宇宙的尺度和光速的大小来计算引力常数G,其结果也同实际测量结果相符。
备注,该章所论述的正负电荷对的质量,是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下定义的惯性质量,如果3-1和3-2所论述的结论成立,那这个惯性质量同时可以产生引力场,也即具有引力质量,这一点就把物质的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统一在一起。
3.5同广义相对论的联系
我们知道,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基础是等效原理:
在任何一个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39326.htm" \t "_blank" 时空点上都可以选取适当的参考系,使一切物质的 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1692488.htm" \t "_blank" 运动方程中不再含有引力项,即引力可以局部地消除。
通过等效原理,我们可以用一个加速系来代替一个引力场,这一点是整个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核心思想。但等效原理在更深层面上的解释恰恰就是我们上面提及的物
2014年12月26日 06点12分 24
level 8
kaisa1001 楼主
通过等效原理,我们可以用一个加速系来代替一个引力场,这一点是整个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核心思想。但等效原理在更深层面上的解释恰恰就是我们上面提及的物质的加速运动恰恰是引力场产生的唯一原因。
引力场为什么可以用一个加速运动的参照系来代替?那是因为物质的加速运动本身就可以在空间中激发出引力场,同时该物质本身的加速运动也是由于物质的该点处改变的引力场强度恰好等于该物质本身的加速度的相反量;引力质量为何同惯性质量严格相等,那也是因为物质本身的惯性质量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加速运动进而产生引力场的唯一原因,在这个层面上物质产生引力场的引力质量在本质上就是通过加速运动—物质的惯性质量来实现的。
2014年12月26日 06点12分 25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