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贴:人民币兑美元——因何将大跌
冷兵器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一、货币价值变动的因素
在这个论题开始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概念:是什么决定着货币的具体购买力(或其代表的价值)?是货币本身吗?显然不是这样。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生产任何物资的荒岛上,那么即使我们手持数亿美元,这些货币对于满足我们的需求而言也一文不值。换言之,只有当我们手中的货币能够为我们换取商品时,他们才能算是“有价值的”。
由此我们不难进一步推导出,货币的购买力,首先决定于商品(也可称之为社会财富)。如果没有商品,任何讨论货币购买力的企图都将是毫无意义的。
那么,货币的购买力是否仅仅取决于商品呢?显然也不是这样。假如市场上有一个消费者,市场中商品总数不变(这里同时假设,供给的商品刚好满足了消费者的全部需求),而该消费者所持有的货币总量却在不断增长。那么就意味着该消费者手中无论是持有100元还是100亿元,他所能买到的商品总数都不会超过社会上的总商品数。而随着他手持的货币量的增长,每一元的购买力都会发生显著地下跌。
也就是说,货币的购买力除了取决于商品外,还取决于货币自身的量。
请大家记住这个简单,但是却无比重要的原理。因为,无论哪个国家的货币,其国际市值都决定于该原理。
2014年12月20日 16点12分 1
level 12
二、准备金问题
刚说到这里,估计就已经有同学表示异议了。因为目前就有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外摆在国际市场上——内贬外升的人民币。
人民币为什么会内贬外升呢?照前文所述,既然国内存在显著的通胀,那么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的价值也应该显著下跌呀。事实上,虽然表面上看人民币的价值变动违反了前文提到的货币购买力原理,但本质上说这种变化并未脱出该原理的影响范围。
我们都知道纸币是由银行发行的,但银行这个东西于最初却是由私人承办的。并且早期的私人银行既不受中央银行管理,其发行的货币也没有国家信用背书。那么,这些银行发行的纸币究竟凭什么在市面上流通呢?答案就是准备金。
早期的私人银行,一般以金银等天然货币作为准备金发行纸币,而纸币实际上就是一种“契约”。如果纸币持有人不想再继续持有纸币,转而想持有金银,则银行有义务为其兑换。此时,金银就成了纸币价值的“保障”。
回过头来再看现代。我们都知道当代的世界早已退出了金本位时代,货币的发行以国家信用背书。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发行的货币是没有“准备金”的。国家信用背书下发行的货币,本质上仍有准备金,而其准备金的来源之一就是可以通过该国货币购买的该国商品。
不过,一个国家国内所能提供的商品服务,与该国货币的国际市值并不存在直接挂钩的关系(虽然实际上两者存在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由于“外汇管制”政策的存在,这种关系被人为割裂,使得一国的商品服务及货币供应量对该国货币国际市值的影响产生了“滞后”。而这种“滞后”,就是人民币内贬外升的根本原因。
2014年12月20日 16点12分 2
我朝的政策是钉住美元
2014年12月23日 19点12分
level 12
三、外汇管制对汇率的影响
本帖暂不讨论外汇管制政策是否正确,单单讨论外汇管制政策对一国货币国际市值的影响。在外汇管制政策中,出口换回的外汇被统一于中央银行的控制之下,而中央银行又兼具发行本国货币的职能。如此一来,以我国为例,人民银行储存的大量美元外汇,就成了中国所产商品以外的另一种准备金。准备金增加,自然就会带动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不过这种准备金带来的升值压力首先影响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市值,毕竟我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进口小于出口,外汇存量远远大于购汇需求(进口实际上受到了关税壁垒等保护主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出口换汇后企业一般将美元换成人民币在国内使用,故而外汇吸纳过多反而会造成国内人民币通胀加剧。
人民币以美元为准备金,似乎意味着我们的货币上了美国的“保险”,人民币间接以美国所能提供的商品为准备金。从理论上讲(仅仅指理想状态),只要中国能维持足够的出口换汇能力,那么即使国内增发人民币的速度超过美元的增发速度,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不一定会下跌。甚至中国的出口换汇能力足够强的话,人民币的国际市值还会升值。
但如果用上文中提到的原理来解释,归根结底其实还是我国自己的产品为我国的货币提供了准备金。因为出口创汇,终究是我国出口商品换回的美元。差别在于美元的价值还受美国本国的货币政策及经济状况影响,在无形中让我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那么,是不是说“内贬外升”是因为我们出口换汇换多了呢?
大家需要了解的是,当“内贬外升”的情况出现时,市场会自动调整使汇率趋向内外均衡(调整原因下面会讲解)。可是众所周知,我国采用的是“固定汇率”。即人民银行以官定汇率来维持人民币汇率,只允许汇率在较小范围内上下浮动。对国内外的资金出入,又采取诸多限制措施。由于货币的实际价值受货币政策和经济波动的影响,而汇率管制又片面地追求币值稳定,这就造成了“实际汇率”(姑且称内外均衡的汇率为实际汇率)与固定汇率不符的现象。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汇率承贬值压力”或“汇率承升值压力”,但挂牌汇率却又没发生大幅变化的情况。即,内贬外升实质上是我国的汇率管制政策造成的“汇率变动滞后”。
2014年12月20日 16点12分 3
level 5
感觉有道理,mark
2014年12月20日 17点12分 8
level 12
那么你觉得卢布会不会挂掉??趁卢布贬值时候买以后会不会升起来?
2014年12月20日 17点12分 11
回复 agzx12345:噢
2014年12月21日 10点12分
level 10
不挂交割单,不购买,说说有啥意思?
2014年12月20日 18点12分 12
求观摩大神操作。[乖]
2014年12月22日 07点12分
level 11
正好现在去美帝打工能赚钱了
2014年12月20日 18点12分 13
level 13
买20万美元压压惊
2014年12月21日 01点12分 17
你壕!
2014年12月22日 03点12分
你怎么买到的?
2017年08月28日 06点08分
level 13
最终结局和日元可能一样~但是没日元那么低
2014年12月21日 01点12分 18
level 10
头一次看到把现在yoy 2%不到的通胀率称为滞涨的~~~
2014年12月21日 02点12分 19
人民币上行周期结束是毫无疑问的,明年也很可能会有相对较大幅度下跌~~至于崩盘不可能
2014年12月21日 02点12分
回复 偶爱小手反 :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都是人造数据,靠的是zf的或国企的投资(实际也是zf指导)。而m2值长期大于m1,且差距离谱。这种情况下实际已经进入滞胀了,只不过国家为了指标好看在造数字罢了。
2014年12月21日 02点12分
回复 偶爱小手反 :哦对了,是m2的增长率长期大于m1,且差距离谱。另外我国增发的货币量其实已经很巨大,只不过因为紧缩影响钱大部分都躺在银行里。事实证明光靠加印钞票无法促进流通,这不就开始减息了么。这次减息还只是小打小闹,未来必然还会有数次进一步鼓通胀的减息。
2014年12月21日 02点12分
回复 一代骁将李如松 :耸你什么时候被文森附体得?
2014年12月21日 03点12分
level 13
看不懂……
2014年12月21日 03点12分 20
level 14
预测贴啊,刘明~预测这事倒是前两天有人说中国尚未公开宣布帮助俄罗斯,结果今天外交部就宣布助化解困境了,这人真是预测神人啊~[哈哈]
2014年12月21日 03点12分 21
level 10
~~请解释下你的观点@一代骁将李如松
2014年12月21日 03点12分 22
这图不是非常符合我的观点吗?m1与m2最初处在增长率相对均衡的状态,之后面临紧缩m1值大跌。之后国家以货币政策刺激经济,m2值暴增,m1值随之在一个时间段内跟上甚至反超m2。此时国家进入毫无疑问的通胀状态。
2014年12月21日 05点12分
回复 一代骁将李如松 :你说的那是09年~~~我说的是“政府每次抬高m2增长率时,m1都会有一个短期上扬的,但一段时间后又会缩回去”体现在哪儿了~~~这图上M2和M1变化基本都是同向的~~~
2014年12月21日 05点12分
之后国家放缓m2增速,m1随即又跌入谷底,经济再次通缩。再往后m1增速显著低于m2。紧接着就是近期的降息了,降息后m1m2应该又趋于平衡并加剧通胀了。不过按照奥地利学派的理论,靠推高通胀来解决通缩是治标不治本的,因此过段时间经济还会通缩,还得继续降息。
2014年12月21日 05点12分
回复 偶爱小手反 :这体现的还不够明显吗?好吧稍等我一会儿我画一下。
2014年12月21日 05点12分
level 14
等等.......喂,如松,你不觉得现在中国跟美国的情况有点像一战后美国跟英国的关系,90年代日本与美国的关系么[狂汗]现在央行有没有大幅度改动货币政策?
2014年12月21日 03点12分 23
回复 紅字流剑圣 :估计是[汗]
2014年12月21日 09点12分
level 10
经济真是难事
2014年12月21日 04点12分 24
level 12
2014年12月21日 06点12分 25
注意最后一句话,“总而言之,要想使通货膨胀保持它初始的刺激效果,就必须让它永远以一种超过预期的速率持续下去。”这句话堪称解释滞涨现象的核心
2014年12月21日 06点12分
回复 一代骁将李如松 :这段话实际上说的就是持续单靠政府宽松刺激拉动经济不可行,这点没人有疑义~~~所以你说的问题是哪儿?
2014年12月21日 07点12分
回复 偶爱小手反 :你得明白滞涨是怎么来的,滞涨是上世纪50年代后的新经济现象,在此之前可还没有上面所提到的通胀通缩交替出现。
2014年12月21日 07点12分
回复 偶爱小手反 :因凯恩斯主义盛行,各国政府开始普遍采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也就是所谓的低通胀有利经济论),这才带来了滞涨。换句话说,有通胀刺激经济的做法,就会带来滞涨。当然,这种对滞涨的解释出自奥地利学派。
2014年12月21日 07点12分
level 11
短期巨贬不会,现在的结汇机制就是防这个的
2014年12月21日 06点12分 26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