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06年10月23日
楼主
“我宣布,本次转体施工规范允许误差为20毫米,实际中线误差5毫米,水平误差10毫米,均在允许范围之内,施工圆满结束。”8月19日7时50分,随着现场总指挥的话音落下,由公司承建的郑(州)徐(州)客专全线首座转体连续梁——跨符(离集)夹(河寨)铁路连续梁段成功转身,这是全线首个跨既有铁路线(货运线除外)的转体连续梁,为下一步跨陇海铁路转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郑徐客专全线共有六处转体连续梁,集团公司管段内含跨符夹铁路和跨陇海铁路两处,均由公司郑徐项目部承建。本次施工的跨越符夹铁路连续梁是跨京福高速特大桥的一部分,为一联(32+48+32)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符夹铁路为客货共运线,为确保铁路既有线行车安全,项目部首先在主跨两个墩承台中部安装钢制球铰,在两墩身与铁路平行方向采用挂篮施工制作梁体,形成梁体临时T构,完成后通过要点施工,将两侧梁体顺时针向铁路方向转动,就位后再将两座梁体段进行合龙。
本次转体重量3500吨,转体角度57度。转体施工采用智能连续(顶推)系统,该系统由转体下转盘、球铰、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助推系统、轴线微调系统等组成。当日5时45分,给点命令下达后,现场总指挥宣布转体施工正式开始。两套200吨连续顶推千斤顶,在对称位置通过牵引索对上转盘连续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衡力,以70秒1度的速度转动带动梁体及墩身转动。整个转体过程中,各岗位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按照点前分工,各司其责,时刻注意观察和监控动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桥面转体情况。当转至最后1度时,采用点动操作的方式,“手动”控制转体系统,直至梁体准确就位。7时02分,转体结构就位,施工人员迅速开始调整梁体T构的线型和端部标高,最终于7时50分圆满完成了转体施工。
据悉,8月18日下午,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建国在公司总经理杜翔斌陪同下专程赶赴转体施工现场,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了认真检查,要求在施工前再次模拟转体过程,对各个工序、各个细节再次进行把握,确保转体施工万无一失,树立集团公司的良好形象。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常兆峰先后两次到现场进行检查指导。
2014年08月23日 12点08分
1
郑徐客专全线共有六处转体连续梁,集团公司管段内含跨符夹铁路和跨陇海铁路两处,均由公司郑徐项目部承建。本次施工的跨越符夹铁路连续梁是跨京福高速特大桥的一部分,为一联(32+48+32)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符夹铁路为客货共运线,为确保铁路既有线行车安全,项目部首先在主跨两个墩承台中部安装钢制球铰,在两墩身与铁路平行方向采用挂篮施工制作梁体,形成梁体临时T构,完成后通过要点施工,将两侧梁体顺时针向铁路方向转动,就位后再将两座梁体段进行合龙。
本次转体重量3500吨,转体角度57度。转体施工采用智能连续(顶推)系统,该系统由转体下转盘、球铰、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助推系统、轴线微调系统等组成。当日5时45分,给点命令下达后,现场总指挥宣布转体施工正式开始。两套200吨连续顶推千斤顶,在对称位置通过牵引索对上转盘连续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衡力,以70秒1度的速度转动带动梁体及墩身转动。整个转体过程中,各岗位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按照点前分工,各司其责,时刻注意观察和监控动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桥面转体情况。当转至最后1度时,采用点动操作的方式,“手动”控制转体系统,直至梁体准确就位。7时02分,转体结构就位,施工人员迅速开始调整梁体T构的线型和端部标高,最终于7时50分圆满完成了转体施工。
据悉,8月18日下午,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建国在公司总经理杜翔斌陪同下专程赶赴转体施工现场,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了认真检查,要求在施工前再次模拟转体过程,对各个工序、各个细节再次进行把握,确保转体施工万无一失,树立集团公司的良好形象。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常兆峰先后两次到现场进行检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