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不是的叶子
楼主
5月27号我去献血,到武汉血液中心江南分中心,献完了坐那里吃饭。旁边桌子三个财大的学生,是志愿者协会过来献血的。
然后一个女生,说自己上个月献过全血了,结果就不能献了。
其实重点就是这里,我想我自己已经献过快70次了,怎么说也算一个老献血者了,当然我自己不需要了解这些,我只是知道自己间隔期然后去献血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作为我一个老献血者,关于间隔期的改变也是很懵懂,说明宣传还是有写问题。乃至现在大部分人可能对12年的新间隔期很陌生,再远一点,也可能对血小板的捐献间隔期有意义。
可能我们长久以来的宣传,都着眼于宣传献血的好处,或者无害性,或者公益性,但是偏偏忽略了技术性。其实这也很关键,其实更多人对献血的疑虑是从缺乏常识开始的,而普及科技性的常识,对于献血可能更加重要。
举例来说,血站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献血?就是因为他们对献血的科技类知识接触最为全面,所以能够确认献血的无害性,从而投身这个事业。
以上
2014年05月30日 11点05分
1
然后一个女生,说自己上个月献过全血了,结果就不能献了。
其实重点就是这里,我想我自己已经献过快70次了,怎么说也算一个老献血者了,当然我自己不需要了解这些,我只是知道自己间隔期然后去献血就可以了。但是我觉得作为我一个老献血者,关于间隔期的改变也是很懵懂,说明宣传还是有写问题。乃至现在大部分人可能对12年的新间隔期很陌生,再远一点,也可能对血小板的捐献间隔期有意义。
可能我们长久以来的宣传,都着眼于宣传献血的好处,或者无害性,或者公益性,但是偏偏忽略了技术性。其实这也很关键,其实更多人对献血的疑虑是从缺乏常识开始的,而普及科技性的常识,对于献血可能更加重要。
举例来说,血站的工作人员为什么会献血?就是因为他们对献血的科技类知识接触最为全面,所以能够确认献血的无害性,从而投身这个事业。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