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N8MDPN 血中情_01
关注数: 109 粉丝数: 268 发帖数: 19,743 关注贴吧数: 2
请大吧主处理。 昨天晚上,我看到本吧吧友BAIYUN004的发帖,具体链接如下: http://tieba.baidu.com/p/4846006478 其中有写献血折合量的说法。我为此好心纠偏。他非但不听,反而利用楼主身份,将大量的回复,以及楼中的回复部分全部删除。以下是我能找到的部分证据。请大吧主做客观处理。同时,鉴于他的表现已经和吧主身份不相称,请大吧主取消其小吧主身份。 他大量删帖的证据因为电脑里已经不全,这是我能找到的部分证据。且这些都是显示为请大吧主明鉴: 吧名 贴子主题 贴子内容 删贴时间 申请状态 献血 回复:2016-11,血小板紧缺 你如果敢让大家做决断,就不要删帖,让大家去做客观评论。 2016-11-02 23:52:40 申请恢复帖子 献血 回复:2016-11,血小板紧缺 误导他人,本身就是大错特错。你自己在家里折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献血吧里,就是存在折合误导他人。 2016-11-02 23:51:31 申请恢复帖子 献血 回复:2016-11,血小板紧缺 你敢不敢?如果你觉得是个爷们,就留下这些话,让大家公开做个决断。 2016-11-02 23:50:09 申请恢复帖子 献血 回复:2016-11,血小板紧缺 有本事让大家在这里做客观评论。支持你对多的,我不在你这里纠偏。如果是支持我的对,请你主动道歉。 2016-11-02 23:49:06 申请恢复帖子 献血 回复:2016-11,血小板紧缺 说他人知错不改,问他人要证据,拿出来,你非但不看,还为此倒打一耙。 2016-11-02 23:47:59 申请恢复帖子 献血 回复:2016-11,血小板紧缺 你让大家去评理,看看是你对,还是我对。 2016-11-02 23:47:47 申请恢复帖子 献血 回复:2016-11,血小板紧缺 有错不改,我就会一直纠偏下去。不管这个人是谁。 2016-11-02 23:44:38 申请恢复帖子 献血 回复:2016-11,血小板紧缺 就会删帖?你也只有这个能力了。有本事让大家都看看。真理不辩不明。 2016-11-02 23:37:52 申请恢复帖子
想听一些客观的献血的坏处一帖的相关回复 昨天《想听一些客观的献血的坏处》一帖发出后,我一直在关注,并一直在回复。但是,楼主和层主武断的将部分回复删除,乃至于很多都不完整,不系统。以至于本人现在跟帖回复,都有担心被再次删除的考虑,顾单开一帖,将本帖的相关内容进行陈述,同时对本文作者的了解不足而进行进一步的回复。 楼主昨天开始自称:献血三百毫升后,开始低血糖,还说很多人都说无偿献血的坏处。甚至是破坏正常新陈代谢,逼迫造血干细胞快速运作,同时因献血亢奋,手脚冰凉。“ 这番话,说的通篇都是楼主对无偿献血的自我理解负面。 我想说的是,第一,无偿献血和低血糖毫无关联。没有任何依据表明,无偿献血后就会引发低血糖。第二,所谓破坏新陈代谢,逼迫造血干细胞快速运作。 请问,楼主知道不知道体内有流动血和储备血一说?知道不知道人体内的血液百分之八十在血液循环之内,剩下百分之二十在肝脏,脾脏等地有储存,一旦短暂缺血,这些地方的备用血液会第一时间加入血液循环系统之内,补充血液平衡一说? 至于手脚冰凉,献血亢奋。也可以让楼主去调研所有女性献血者,是不是都存在这个情况,然后再来看看,是不是因为无偿献血引发。 随后,小怨妇2在回复中写道,不能经常献,因为血液是人体的精华。 我想问的是,什么是经常献血?能不能将经常给个定义?遗憾的是,楼主拿出来《献血法》六个月内不能重复献血这个法律条文。 我想在这里说的是,献血法里没有规定血小板捐献这个条款,也没有写明血小板捐献的时间间隔。而在《献血者身体健康检查要求2011版》规定却对血小板的捐献时间写的很清楚,除特殊配型外,血小板最低捐献不低于两周,不大于一年24次。请问楼主和小怨妇2,这个解释,你们怎么看?这个献血频率,是不是经常,是不是频繁? 中国的港澳台的无偿献血间隔,全血都是三个月,女性有所照顾,四个月。献血量也是三百五,四百五,二百五,五百等不同标准。请问,同样是中国人,他们这些献血者为什么能够承受,为什么这么短的间隔有那么多献血者。他们这样献血为什么不说血液是精华,不能经常献?为什么他们不说是频繁? 同样,在内地,很多人选择坚持无偿献血,他们为什么不说这血液是人身的精华,不能经常献? 然后楼主又在说我”自称献血者,盲目献血的人,你自己觉得没有不舒服就ok,但不要去随意鼓动他人,人与人体质不同。“ 既然体质不同,那就别去了,献血自愿,没人强制你必须去。至于说我盲目献血,鼓动他人。抱歉的是,本人从来不懂什么是盲目献血,什么是随意鼓动他人。如果说刚才说的那些经常献血的都是盲目献血,都是在鼓动他人,恐怕,这里你也找不到几个知音了。 至于小怨妇2: 回复 血中情_01 :是不多,毕竟人体四五千毫升血才抽走百分之一对吧,那要怎样才算多?我想达到你说的那个“多”,恐怕是HIV都有机会侵袭你了吧 我想说的是,难道献血多的都会因此而可能感染HIV,这又是什么理论?HIV是怎么来的,相信你更该认真了解,而后回答。如此啼笑皆非的答案,只能显得让更多人苦笑。 楼主又搬出我对所谓老中医的驳斥论,”可笑。你不会是在百度里看到的什么驳斥老中医吧?百度里全是你这种不尊重事实的人,怎么会有可行度?“ 百度本身就是一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才是百度。百度不是百科全书,即便百科全书,也是要不定期更新,修订。何况百度是大家之言,自己决定。至于我驳斥那个老中医,请你也看看,那个老中医说了什么,这里对那个所谓的老中医又是什么态度。不要认为自己是学中医的,我们这些人在这里驳斥那个所谓的老中医,就得罪了你这个专业,或影响你未来的职业。 楼主自称是“厌恶为了献血而献血的人。看不懂不做解释。”我想问的是,什么是为了献血而献血?你既然不懂,为何不弄明白为什么要有人这样做?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这里绝大多数的献血者都是不断献血,不是为了所谓的献血而献血,而是为了病患的不断坚持。如果这样也要被抨击,那病患无血可用,又该找谁哭,该找谁抱怨? 最后,本人奉劝小怨妇2和楼主,认真学习下相关基本的血液知识。这里谈不上专家,但大部分献血者都可以在无偿献血上有所理解,有所认知。求大同,存小异。这才是本吧的宗旨,目的。
“我愿意为生命接力!直击两位医务工作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我愿意为生命接力!” ——直击两位医务工作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本报记者 索晓灿 刘 旸 1位是清丰县卫生局的工作人员,用热血为 1名山东籍在校大学生续写生命的奇迹; 1位是 50岁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女医生,为 1名两岁白血病患儿完成较大年龄差造血干细胞捐献。 6月 18~19日,省内两位医务工作者接连为两位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一段佳话。 张兴钊:希望他早点儿好起来 6月 18日8时 30分,在清丰县卫生局业务股工作的张兴钊,静静地躺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床上,从他身体内流出的热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为 1名山东籍大学生点燃了生的希望。 “张兴钊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说明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你对他的考验期可得缩短啊!”同事的一句话,说得 4月份刚刚订婚的张兴钊和他的未婚妻都腼腆地笑了。 张兴钊是“三支一扶”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配型成功。得知配型成功后,张兴钊没有丝毫犹豫,一直积极配合做各项检查,为山东籍的大学生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了他人的生命,我愿意这样做!”张兴钊说。 “那位接受捐献的大学生给我们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们会把他的这封感谢信好好珍藏,希望他早点儿好起来。”张兴钊的未婚妻说,“兴钊的行为是爱心之举,我们都支持。” 董淑霞:完成较大年龄差捐献 6月 19日上午,同样是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来自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的 50岁女医生董淑霞开始了造血干细胞采集。 董淑霞在 2005年就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而配型成功却在 9年后。“没有想到配型成功等了 9年,现在我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一定要成功完成采集。”董淑霞说。 在采集室里,董淑霞手臂上插着输血管,眼睛带笑、嘴角上扬,跟几位来看望她的同事聊天。“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能够救人一条命,就应该去做。”董淑霞说。 当天,董淑霞为 1名商丘市的两岁白血病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次捐献也是我省成功完成的一次较大年龄差的造血干细胞捐献。
今天一个贴吧的遭遇 今天,对很多人来说,是双休后的上班的第一天,而对我来说,是连续二十多天上班的普通一天。 这段时间,工作压力一直很大,加上上面即将到来的检查工作,让我更加不堪重负。而在这献血吧里回复问题,算是我忙里偷闲,也算是自我放松的一个最好的慰籍。 今天看到有人在献血吧里又是对无偿献血的诋毁,内心还是颇为不能控制情绪,开始回复反击。 一直埋头回复献血质疑,献血的担心,没想到等我彻底回复完,才发现一点,那就是过界了。什么个意思呢?跑别的吧里回复问题了,且那个吧,并不在我本人关注的范围之内。 这种事情,以前在贴吧里,从来没有,于是,我想,反正来了个赵子龙七进七出,干脆错到底,回复到底。 在无偿献血的宣传受众面前,我,谈不上什么专家,也不是从业人员,只是一个和大家一样普通的人。 我参与的无偿献血并不多,但如果要是这些血给自己用,这辈子用不完,给自己的亲属用,也能说够用。但我为何还要参与,还要在不同场所宣传? 我的回答就一个,为了病患。因为做志愿者的关系,我本人接触过血液科的病患,和病患的家属。他们的神情,他们的渴望早日痊愈和家人团聚的渴望,求生的本能,比任何人,都强烈,让我看到,只能躲到一个墙角里,默默流泪,还是无声的眼泪。 作为一个七尺男儿,虽然上不能为国分忧,下为民尽职。(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还因为本人经济能力有限而不能帮到每个需要用钱家庭。 但本人凭借一腔热血,通过定期参与无偿献血的方式去尽可能的帮助那不认识,且不熟悉的病患。通过不定期的宣传,宣传本人对无偿献血的个人理解,让更多人了解,加入,参与,坚持。 为了更多家庭的团聚,为了更多病患早日痊愈,请大家和我一起努力吧。 附:今天误打误撞进入的贴吧链接:请大家方便的话,一起参与回复吧。 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50809175963&z=3052531738#50790806973l
从秦火火被判刑说起 今天,著名的网络红人,引发大量转载,讨论,关注的秦火火(秦志晖)终于在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原因:“以诽谤罪判处秦志晖有期徒刑2年,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因言获罪的第一人,但我要说,这绝非最后一人。 之所以提这个话题,是因为网络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一样,混杂其中,混合其中,才构成了网络的多元性,多样性。 同理,网络里,是非观念非常重要。很多人不明真相,不知是非,盲目转载,盲目轻信,就会为这些谣言提供了可栖息的场所,和可栖息的环境土壤。 在我们贴吧里,到现在还有人会认为无偿献血会“上瘾”,会出问题。什么无偿献血,用血高价等,不一而论。足见,我们国家的宣传问题,还是不够深入人心,足见,我们贴吧的任务,还是光荣且艰巨,足见我们的道路,漫长而曲折,足见,我们的光明,遥远但美好。 我曾经老生常谈的说过,请每个想参与无偿献血的人,问问自己参与前,有没有认真了解无偿献血知识?有没有认真的思考,自己是不是能符合无偿献血的条件?如何告知家人,如何告知亲友?如何面对家里的责怪和社会的白眼? 我考虑的比较多,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没有必要。可是,现在一热情而伸手的比比皆是,一有紧急突发事件伸手的人比比皆是。关键是,如何能长久的坚持下去?如何能让自己正确了解和认知的情况下让自己坚持下去,同时说服他人,让他人了解,让他人能被自己的言行所感染的情况下参与并坚持?这是一个长期的话题,一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都是参与者,也都是拉拉队和声援团。 因此,无偿献血,需要的是理性,理智,对那些很热情的朋友来说,请看到我的话,理解我的话。对那些盲目的朋友来说,请看懂我的话,明白我的意思。对那些坚持的朋友来说,请原谅我的忧虑,担忧和不必要的烦恼。 最后,我要说,无偿献血,需要的是真实,客观,理智,理性。虚假信息,请通过言传身教的驳斥,抵制。 让更多人了解无偿献血真实的一面,让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能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有更多人选择坚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用血的病患,少些许期待,让人间多一份感动,少一份麻木。
喜闻更愚兄一年24次血小板,并就此的部分感想。 更愚兄今天又去献血小板了,第24次,国家新修订献血者健康检查征询标准后的上限。这中间,花费了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连上他去年的十九次,他两年献血小板四十三次,两周一次的间隔,从未中断。首先,我要对更愚兄这种坚持的精神和坚持的做法,表示感谢。也对更愚兄完成二十四次的献血小板任务完成表示祝贺。 下面是我对此事的一些补充想法,供大家借鉴,参考。我是即兴写作,有不妥或漏掉的地方,请大家斧正,补充。 更愚兄圆满完成“任务”,并非容易。这里的简单谈谈完成的意义。意义在于: 第一。更愚兄的坚持,击碎了某些传闻无偿献血种种弊端。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广泛的今天,很多信息充斥网络,真假难辨。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知道信息是真,是假。但为了粉碎无偿献血的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身体力行,事必躬亲。更愚兄不但通过大量的文字描述来帮助更多的对无偿献血了解不深的人,给予他们正确的知识,更通过行动上来证明,自己所言的正确性。真正的理论结合实践。 第二。国家献血者身体征询新版国标里,血小板的采集时间为两周(特殊情况,经血站医生批准,为一周 。全年采集血小板和血浆总量不超过10升。这个规定的具体做法,各地血站自行规定。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由于血小板相对寿命较短,所以,采集的次数有所增加,献血间隔,有所相对缩短。但即便这样,很多人对参与血小板担心很多,担心长期捐献血小板是否对身体有影响,担心长期捐献血小板会不会让自己出现问题。 更愚兄通过行动来证明,他坚持一年多的时间,采集了四十三次,八十六个治疗单位。对身体毫无任何影响,此举会让很多参与血小板较少的人,或没参与的人,会对机采血小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从宣传角度来说,更愚兄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个人力量虽然微弱,但个人力量可以通过表率作用,带领和领导更多人参与,这就是个人力量的伟大之处。 第三,更愚兄的坚持告诉我们,无偿献血,贵在坚持。更告诉我们普通的男子汉们,拿出胆量,鼓足勇气。相信他做到的,能定期参与的人,也能做到。 先写这么多,有新的内容,我会再补充。
关于一条新闻的读后感。 前几天,本贴吧发了一条新闻,标题是“小伙病危 欲遗体捐献遭冷遇红会回应 人手紧不上门服务”。我仔细看了看内容,也看了看大家的发言,偶然有所感触,发在这里: 一。红会的做法的确有欠缺人情之处。 作为目前饱受争议不断的红会,在任何地方,都应该小心谨慎,须知得罪一人,就可能是连锁反应一片,一处不慎,就会引发热议一片。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某项地市红会还是属于“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心态,这种无遗是错误的。且报道的主人公随时都可能因身体的意外而随时离开。从“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来说,该地方红会领导还是需要重新学习和领悟上述精神后,再开展相关活动为好。 二。红会的情况需要宽容的心态对待。 红会的部门较多。最近几年,由于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的开展和需要,将红会的部门进一步扩大。而人员不足,势必是红会的一大硬伤。红会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是来自社会,而并非红会专职工作人员。他们虽然有服务意识,但毕竟开展的服务扩大的同时在人手相对不足,业务知识不够全面丰富的弊端上暴露无遗。同时现在的公信力加上红会的待遇普遍偏低,导致大部分社会青年尤其是待业青年,宁可去他地高就也不愿意屈尊来到红会。生怕是名声为此在这里毁于一旦,也因这里待遇不高而纷纷跳槽离职使得相关活动开展更加的举步维艰。而遗体捐献这块毕竟是中国人传统思想较多,每个地方开展更着实不易,因此这个开展有多少专人负责,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公信力普遍下降的部分机构,抱有很大的成见。这个时候,媒介的一番描写,不管是实事求是也好,还是夸大其词,很容易让敏感的人抓住问题后猛烈抨击一番,恨不得将这些有问题的机构全部扼杀死而后快。丝毫不考虑这些机构以前做了什么。 我们作为无偿献血者和无偿献血志愿者。应该抱着看问题全面客观,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思考。而不是和那些不明就里,只会跟风起哄的人去一样的思想去思考问题。须知,作为一个整体的公益大环境,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果抱着幸灾乐祸,无关痛痒的态度。那受害的,将是整体的公信力。 公益是一个集体大环境。中国红十字会一百多年了,不可能一帆风顺,迟早也会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就需要整改的。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我们该为此予以充满信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