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某人那里拿到的5月17日朝阳区社工考试模糊记忆的真题
社区工作者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那个人是某培训机构的老师,今天下午,他和他的几个学生聚在一起,一是为了准备面试,二是总结这次朝阳区的笔试内容,供以后培训参考,整理出了今天所有的单选题,当然只是模糊记忆,会有许多错误的地方,大家可以争鸣!我也去参加他们的讨论会了,我觉得应该把它奉献出来,供以后考社工的朋友参考。我准备按考试各部分把模糊记忆真题罗列在楼下,请大家勿插楼。
2014年05月17日 10点05分 1
level 13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和表达,共10道题。(1——10题)
1、2题为选词填空。
1、文化遗产流失现象严重,但是一些老手艺人仍然在孤灯陪伴下---------,坚守着最后的阵地。
选项有:步履蹒跚、XX独行(那两个字叠形字不认识),他们选的是XX独行。
2、按照互补原理,两人价值观———,但是兴趣不同,仍然可以很好的————,双方可以共同发展。
他们选的第一空为趋同,第二空为取长补短。
2014年05月17日 10点05分 3
另一个真题!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互补理论:两个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比较 ______,而在才能和兴趣方面有所不同,这样既会彼此欣赏,又能______,相处也比较舒服,做起事来也会比较和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似 集思广益 B.认同 求同存异 C.相近 殊途同归 D.趋同 取长补短
2014年05月17日 14点05分
答案 D。[解析] “认同”意为认可赞同,是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态度,填在此搭配失当,排除B。由前文的“互补理论”可知第二空填“取长补短”最合文意。故本题答案为D。
2014年05月17日 14点05分
level 13
4和5为段落理解。
4、一段话:有些人在发生灾害时,总是非常恐慌。作者想说明什么?答:遇到灾害时应尽量保持平稳的情绪。
5、节选一个孩子写给母亲的信。问这封信作者最有可能的身份?答:青年志愿者。
2014年05月17日 10点05分 5
level 13
6——10为一篇文章阅读,内容为对价值的正确理解。
6、文章第三段的主旨。他们选的是B 错误理解价值的危害。
7、句子理解细节题
8、段落理解细节题
9、段落理解细节题
10、文章最适合的题目。他们选A 对价值概念的理解
2014年05月17日 10点05分 6
level 13
逻辑推理5道题,为16——20题。
16、ABCD四人参加单循环比赛。结果为B胜2场,C比B少胜1场,D比B多胜一场,问A排名第几?
解析:首先一定要推出每人要打3场比赛,这是关键。那么就可以得出:B2胜,C为1胜,D为3胜,也就是全胜,那么A只能3负,也就是全负,排名第四。
2014年05月17日 11点05分 8
level 13
17、某校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那么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说明:该学校一些男老师也取得了硕士学位。
他们选A:所有的数学老师都是男老师。
2014年05月17日 11点05分 9
这题不是选有的,b选项,因为如果是有的数学教师取得硕士学位,那很可能取得硕士学位的都是女教师,而男教师一位没有,因此推不出后者
2014年05月17日 12点05分
回复 dfgw45etrdf :我问了,他们说选择最能加强题干的选项,属于逻辑推理的“加强型前提”
2014年05月17日 13点05分
真题:1.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因此,青春中学的有些男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以下哪项为真,最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 A.青春中学的数学教师都是男教师 B.青春中学的男教师有些是教数学的 C.青春中学的数学老师中有些是男教师 D.有些青春中学的女性数学教师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 答案为A
2014年05月17日 14点05分
level 13
19、鸟是过群体生活的动物,因为鸟的大脑没有“孤独因素”。人的大脑也没有孤独因素,所以人必须过群体生活。问:哪项质疑了上述论断?
他们选A 鸟的大脑和人的大脑是不同的。
2014年05月17日 11点05分 11
回复 tj9249 :哈哈!是不一样呢~~http://www.gjgwy.org/201305/14329.html
2014年05月17日 13点05分
回复 tj9249 :所以说,答案都不一定是对的,大家都可以争鸣。
2014年05月17日 13点05分
level 13
24题,为朝阳区区情。朝阳区政府将依托————,加强社区建设。
选项A 六型社区 B 一刻钟服务圈
25题,问什么是职业良心?
26题,问下面哪项不属于智慧型社区?
2014年05月17日 11点05分 14
25,我选的是履行职业义务。
2014年05月17日 11点05分
回复 星光如此美丽 :嗯,和我一样。
2014年05月17日 11点05分
level 13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2个案例,(31——40题)
第一案例,31——35题,讲的是一个刑满释放人员需要社区关怀的案例。(为某年社工考试真题)
其中第31题问:下列哪项不属于该矫正人员面临的问题?
他们选:该人没有作为弱势群体得到特殊照顾。
2014年05月17日 11点05分 20
第一套是中公版第五套模拟卷。
2014年05月17日 13点05分
level 13
第二案例,36——40题,讲的是一个孤寡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也是某年的社工真题)
其中问到了什么是居家养老?问到了需要为这个老人解决的首要问题,选——为其申请低保。
2014年05月17日 12点05分 21
哦,我看到了,是2011年北京的,555,时间不够,就没做这套。不过我刚查了一下,我都对了。
2014年05月17日 12点05分
level 13
作文题:《公德无小事,建设靠大家》
2014年05月17日 12点05分 23
回复 yizhaoyunyou :,有分数,只不过没写完会造成结构不完整,结构分会被扣,其次字数分会被扣。
2014年05月17日 13点05分
回复 tj9249 :会扣分的。700字左右的概念是650——750字之间。每缺少或多于50字,扣除一定分数。
2014年05月17日 14点05分
回复 星光如此美丽 : 你有普通申论的打分标准吗?
2014年05月19日 09点05分
2014年05月19日 10点05分
level 13
我找到了过去旧题。
案例三:<?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社区里的周奶奶年近七十,老伴去世后,三个子女互相推诿,都不照顾周奶奶的生活。周奶奶一个人住在社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前几天,周奶奶生病,生活无法自理。当居委会主任到家里看望的时候,周奶奶非常难过,对自己将来的生活表示忧虑,情绪不稳。 居委会主任让周奶奶放心,社区一定会帮助周奶奶度过难关。随后,居委会主任将周奶奶的情况介绍给另一名社区助理,让社区助理高度重视周奶奶的生活和情绪问题,运用专业方法积极介入。主任又和社区老年志愿者们商量,每天组织志愿者轮流去周奶奶家陪伴,帮助她的起居生活。居委会还联系了周奶奶的左邻右舍,请他们多留心老人的安全,及时向居委会通报。同时,居委会主任积极与周奶奶的子女联系,调解关系,希望子女们能赡养老人,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晚年。
2014年05月17日 12点05分 25
level 13

96、根据本案例中周奶奶的具体情况,社区助理适于采用的工作方法是<?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A.个案工作 B.小组工作 C.社区工作 D.咨询工作
97、为解决周奶奶的生活困难问题,作为社区工作者,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
A.吸引媒体报道,让更多的人关注老人的生活
B.根据政府相关政策,为周奶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C.替周奶奶联系养老院,送她到养老院安度晚年
D.在社区进行尊老爱老的宣传,营造社区养老的氛围
2014年05月17日 12点05分 26
level 13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一些基本概念。
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摘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2014年05月17日 12点05分 31
此篇文章是这次考试的阅读理解。
2014年05月17日 12点05分
张曙光!是铁道部的那位吗?
2014年05月17日 13点05分
回复 tj9249 :哈哈!对的。你搜一下5个问题呗,我没搜到。
2014年05月17日 13点05分
level 13
第18题相似题目:项对东华大学企业管理系94届毕业生的调查的结果看来有些问题,当被调查毕业生被问及其在校时学习成绩的名次时,统计资料表明:有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班级的前20%。
  如果我们已经排除了回答者说假话的可能,那么下面哪一项能够对上述现象给出更合适一些的解释?
  A.未回答者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人的成绩名次都在班级的前20%以外。
  B.虽然回答者没有错报成绩,但不排除个别人对于学习成绩的排名有不同的理解。
  C.东华大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名次排列方式与其他大多数学校不同。
  D.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在被访问时一般没有回答这个有关学习成绩名次的问题。
  E.在校学习成绩名次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进行略微的美化。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如果所有的上述毕业生都受到了调查,并且所有的被调查者都回答了所有的问题,那么,题干的断定就包含了明显的矛盾。D项断定,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在被访问时一般没有回答这个有关学习成绩名次的问题,因此,产生题干矛盾的条件不成立,也就是说,回答问题者的成绩都较好,因此,其中的60%的成绩居前20%就不奇怪。这就对题干做出了一个恰当的解释。其余各项对题干都不能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2014年05月17日 16点05分 36
level 13
去年朝阳真题
2015年06月04日 01点06分 40
level 13
[哈哈]
2015年06月14日 23点06分 41
level 13

2016年05月10日 00点05分 44
level 13
希望得到更多考试信息,请加qq群156644789,群里1900多人
2016年05月10日 00点05分 45
level 13
2014年朝阳区真题
2016年05月23日 02点05分 47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