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妈》中医自学笔记本
太极妈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因为老爸红斑狼疮,我卯起来啃中医啦!
2014年03月19日 23点03分 1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这些在中医贴吧发的帖,链接提供如下,给大家做参考。
顺便做个目录:
【糖尿病讨论帖】白老鼠1号病案 https://tieba.baidu.com/p/2608884058
【子宫肌瘤讨论帖】白老鼠2号 https://tieba.baidu.com/p/2848505550
【高血压讨论帖】白老鼠第三号病案 https://tieba.baidu.com/p/2649055944
【心肝胃综合症讨论帖】白老鼠5号 https://tieba.baidu.com/p/2692208034
【自汗讨论帖】白老鼠5号与6号 https://tieba.baidu.com/p/2660443061
【太极妈讨论帖】红斑性狼疮-老爸的哀怨 白老鼠7号 https://tieba.baidu.com/p/2594984747
【干燥综合症+寒热讨论帖】白老鼠8号 https://tieba.baidu.com/p/2685712469
【忧郁症讨论帖】白老鼠第10号 https://tieba.baidu.com/p/2874178472
《经痛讨论帖》白老鼠11号 https://tieba.baidu.com/p/2879383609
《讨论帖: 心脏病积水》白老鼠12号 https://tieba.baidu.com/p/2950028389
我的中药盒子秀 (by 太极妈) https://tieba.baidu.com/p/2572096527
2014年03月29日 04点03分 2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青山白云师兄问: 身体上火吃中成药清火药不会导致气的减弱吧?
我的理解是身体讲究的是阴阳调和,就像地球,不能没有阳光,也不能没有水,万物才能生长。
这几年我开始学习中医,因为遇到太多紧急事件,无法等待每个人都经过打坐来保持身体健康,只好先吃药啦! 您上火,吃中药,也可以,有几点跟您交流一下: 1. 药也是毒,吃太久了,会伤正气(中医自己常挂嘴边提醒病人的) 2. 病,一定有原因,要把源头“病源”找出来,去掉哦 3. 服用中成药,很方便,但是一定要辩证清楚,不然就是乱吃毒药,更糟糕。
2014年04月02日 14点04分 3
回复 蓝莓国际会所 :如何让肢体软化,关键在静心。
2014年04月03日 01点04分
回复 蓝莓国际会所 :您可以到“七支坐”吧内,置顶帖有许多参考资料,欢迎开帖,跟大家一起打坐。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2014年04月03日 01点04分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中医基础理论开头就一直强调中医讲究“气”+阴阳五行。可是如果遇到中医人,连人体有气这件事都要跟我争论半天,我也就无话可说了。。。没错,我不太懂中医,也不太懂气,也不太懂阴阳五行,但是我确定它们是存在的
2014年04月11日 07点04分 5
就像20年前,跟下面工程师讲电磁波,他们会露出茫然的表情,现在手机横行,说起电磁波,没啥了不起的。
2014年04月11日 07点04分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南方人感冒多是“风邪”,生病多“湿邪”。今天又跟一位中医人(来自北方)的鸡同鸭讲半天,他的口袋方剂没有治风邪感冒的方子,没有治湿邪的。。。
总结,他们老家只有受寒、受热感冒啦。。。
2014年04月16日 00点04分 6
疑问来了,当初辩证学他是怎么通过的? 课程有说啊?
2014年04月16日 00点04分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回复 山东牙医 :说句实在话,古代的书,那些文言文把我整惨了。。。不过不怪它,100年后,说不定我说的大白话,也归成火星文了,呵呵。反正真理不会改变,后人是否能够有缘“体会”。。。缘分吧!
2014年04月17日 00点04分 7
比如说“浮阳外越”,到底啥意思,没有人教,普通人哪里懂得?
2014年04月17日 00点04分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其实我蛮感谢西医开中药的,我们家第一次使用中成药的经验,就是如此。那一次,我婆婆来北京看我,突然得了尿道发炎,高烧,去北京301看诊,打抗生素7天,我婆婆问医生可否用她从美国经常吃的退烧药,医生看了说可以。可是我觉得婆婆的退烧药不怎么有效,药效慢了,全身发抖,药效作用了,全身大汗,感觉快虚脱了,我请医生开医院的退烧药,医生让吃“消炎片”,婆婆吃了,不但不发抖,虚汗也没了,精神立马好了,半夜自己有力气去上厕所。。。后来我仔细看这“神奇”的退烧药,哈哈哈,竟然上面说是中成药,我太震惊了,那一刻对中药有起鸡皮疙瘩的感动啊!
2014年04月20日 09点04分 8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师兄跟我讨论到中里巴人等著作。
我建议不要只学这些大象鼻子、指甲的著作,要学中医,就学比较“正统”的、有“系统”的,下面说说我自学中医的“弯路”与“流程”:
大概10几年前,我的身体出了“状况”,第一本有关“修理”身体的书是老公学太极拳的黑皮书。郑曼青所著作的。
再来看了中里巴人的所有著作,参与了书里面的“实验”,实验结果我就不多提了。
等我踏上北京的土地,开始学打坐,开启了我大量读“中文”书的阶段。
我读的书,大部分是南怀瑾的书,因为他的白话最多,加上南怀瑾书里面非常尊重“原著”的精神。任何字句,来自哪里,都交代的清清楚楚的,让我有深入经典的机会。
南怀瑾有一本讲黄帝内经的,看完,我也跟着看黄帝内经原文。
到了2012年底,因为种种因素,我觉得有学习中医的必要性,于是开始读一些白话的著作,曲黎敏的厚厚几本黄帝内经看完了。觉得有跟比较系统学习的必要性,所以开始上百度视频里面的著名教授学中医。这些视频有:
1. 中医基础学
2. 中医辨证学
3. 中医方剂学
4. 目前正在进行伤寒论。。。
5. 看完希望看的有《金匮要略》等比较有名的古代医家的著作或视频。
2014年04月22日 02点04分 9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这两天老妈过敏性气喘诱发回来了,因为路上有人卖西瓜,免费送她吃了两片,她买了半颗回家,又吃了几片。我一片都不敢吃,怕,也不知道在怕什么?早上参加附近学校园游会,老妈吃了半碗绿豆汤,开始喘不过气。。。回来吃了许多“药”:
粉光参-无效
甘草-无效
胃药-无效
姜炖龙眼干-稍微好些了
上坐,瑜动,流汗。。。好了
老妈说就是西瓜害得。
2014年04月26日 08点04分 10
水大太多了,排不出去了?
2014年08月21日 12点08分
回复 mookers :嗯!就是
2014年08月21日 12点08分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老爸生病住院了。。。
过程,病因,有点复杂。
那一天中午突然全身发冷 发抖,非常剧烈,没有发烧,没有出汗,然后开始呕吐,下泻。
我们怀疑的病因如下
1. 肠病毒 》因为早上去医院看感冒
2. 感冒引起的肠胃炎》老爸流鼻涕一星期
3. 吃了不干净食物》前一天去亲戚家吃了水果,肚子疼,但是没有腹泻。我觉得是洗水果的水有生菌
4. 盲肠炎,腹膜炎。。。还是西瓜? 那么一大颗,老爸自己通通吃了,胃寒的结果。
最近看伤寒论。。。全部看完了,再来研究怎么回事。
不过老爸已经好了。到西医院,先打点滴,不冷,然后发烧到39.2 ,吃退烧药,很快退烧,也没有再上来。呕吐,下泻不停,吃药还是吐,到第三天,看另一个医生,医生开了胃乳之类的药,突然好了。不吐不泻后,下午就放屁,喊肚子饿。。。哈哈
2014年05月06日 01点05分 11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黄帝内经说的睡眠: 不是四个字哦!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2014年06月10日 00点06分 12
春 夜卧早起 夏 夜卧早起 秋 早卧早起 冬 早卧晚起
2014年06月10日 00点06分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为什么中医可以治愈糖尿病第一型。
病人体质有下面几个分类。。。
火旺了,体湿,气虚等等。。。
比如说把胰岛素从点A运到点B,在点B没有验到胰岛素,判断胰脏没有制作胰岛素的功能? 其实也许不是胰脏坏了,没有胰岛素,而是运输体系出了问题。
运输体系大概分水道、船夫、船三个因素。
1. 水道水没了,船根本走不动(火旺,把水烧没了)
2. 水道整个淹水泛滥(体湿)
3. 船夫太累了没有力气划船? 呵呵 (气虚)
4. 当然还有其他诡异因素,比如船破洞、船夫不爽乱开(红斑狼疮)先不论。。。
当然胰脏本身也有可能遭受水,火,虚等因素,整个泡水、或火烧,或没力了。。。
中药基本上可以祛湿、去火、补气的药材蛮多的。。。糖尿病第一型不是问题,第二型更简单点。
2014年06月28日 04点06分 14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开始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试试看这次先整理,读熟了,再看视频。
2014年08月19日 22点08分 15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为什么在此吧不特地宣扬打坐,因为对于打坐没有机缘的,无法强求,但是坐看我关心的人生病吗?虽说什么都是推说他人自己的业,但是说不定这帖药,可以用愿力强力放进去的。
2014年08月19日 23点08分 16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发汗要点(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12 条要求:发汗的时候,要“遍身蛰蛰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第一点,汗出要周遍,发汗的时候要使手脚都见到汗。
第二点,要出小汗,出微汗,“挚挚微似有汗者益佳”,千万不要汗出淋漓不止,出汗太多,不是伤阴就是损阳。因为阴阳两伤之后,用中药解表,它是靠正气来发挥作用的,如果是发汗太多,阴阳两伤,正气先虚,就没有能力来发汗解表。所以《伤寒论》原文中说“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第三点,要持续出一段汗,那么要持续多长时间,就是温覆令一时许,盖被子保温大体保持两个小时,就是一个时辰的样子。
2014年09月15日 08点09分 17
level 2
借楼请教太极吗一个问题。我20出头,吃了9个月素,后感觉浑身清逸,但是有点手脚无力。身高183.体重124,这两个月,每天回归到肉食占一半,体重还是没变化。最近五天,让医生开了几副中药后,体重到128,略感身体有力。但是经常贪睡,大脑略感昏沉。由此看来吃素好但是我更需要把体质弄好一点,花季少年瘦的只剩骨头,也是不健康吧。由此也丧失一些素食带来的好处。太极吗给个建议,我不妨参考一下。
2014年09月17日 08点09分 18
这是我在七支坐吧的讨论帖,您先看看。再讨论。第06问。吃的问题 https://tieba.baidu.com/p/2875278301
2014年09月17日 11点09分
另外,您可否告知为什么要吃素?
2014年09月17日 11点09分
回复 太极妈 :我是一个传统国学爱好者,儒释道等多家知识皆有接触,偶尔看大家都说素食打坐有如此好处,便体验一番,一尝试便9个月。
2014年09月24日 06点09分
回复 太极妈 :很久前以看过太极妈的英雄事迹嘿嘿~~
2014年09月24日 06点09分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是说阳热盛的疾病,如果用桂枝汤的话,就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
“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是说阴寒内盛的疾病,如果用承气汤的话,就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
2014年09月21日 12点09分 19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张仲景用药有一个规律,凡是胸闷的,都不用芍药,因为胸闷,胸中气机不畅,用一种酸敛的,阴柔的药物,他认为不利于胸中阳气的畅达,这是他的一个用药规律。
2014年09月25日 05点09分 20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仲景凡是凡是见到脐下悸或脐上悸的,都不用白术。。。
2014年09月25日 05点09分 21
level 13
太极妈 楼主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的鉴别:
太阳中风:“自汗出”
太阳伤寒证:“身疼痛”
2014年09月28日 12点09分 22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