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战国策·齐策》
颜斶曰: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非?(按当作“非与”)
《战国策·魏策》
老子曰:圣人无积,尽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2013年11月08日 12点11分
1
level 13
《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之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为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惑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
2013年11月08日 12点11分
2
level 13
《吕氏春秋·君守》
故曰:不出于户而知天下,不窥于牖而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
《吕氏春秋·贵公》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2013年11月08日 12点11分
3
level 13
《说苑·敬慎篇》
老子曰: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人为不善者,天报以祸也。故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戒之慎之,君子不务,何以备之?夫上知天,则不失时;下知地,则不失财;日夜慎之,则无灾害。
《说苑·敬慎篇》
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枞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不忘故邪?常枞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敬老邪?常枞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矣。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噫!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常枞,《高士传》作“商容”。《世说》注云:商容,老子师。)
2013年11月08日 12点11分
4
level 13
《史记·老子列传》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 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2013年11月08日 12点11分
6
level 13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变无变,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音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 。 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离神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2013年11月08日 12点11分
7
level 11
《史记》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2013年11月08日 15点11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