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闲享生活
楼主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一带,故得名。 云南是世界茶树发源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大多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三国时期 “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 直到最近十来年,官方出台的定义为:在云南一定产区内,采用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自然后发酵或者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 我们可以根据这“定义”可以判断出这是为了保护云南普洱茶产业而特意扭曲事实的种种条款: 1。产地保护(这里不得不问一句,难道相同的种苗,在附近类似气候类似土壤不同的地方种植会改变品种?) 2。品种树立(这里又有疑问了,云南40多个茶树品种中难道就只有大叶种晒青毛茶是在普洱市销售的?那中叶种、小叶种呢?)古书记载的是在普洱府销售而得名,难道要逆袭? 3。制作工艺保护(这个更让人想不通,人工发酵是70年代发明的,但普洱茶这个名字起源是明朝,当时根本不可能有人工发酵 。)难道又要颠覆历史来保护“熟茶”?那么,假如人工发酵能纳入普洱茶,为何中叶种、小叶种、滇红等等在普洱府销售的茶品就不能纳入普洱茶?I
2013年09月16日 19点09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