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liuhuixinhu
楼主
《说文解字》与潮州话本字考*
肖楚津
(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内容提要】《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
书,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作为粤东闽语代表方言的潮州话属闽南方言
的一支,其许多常用词可以在《说文解字》中找到本字。文章以潮州话部分
常用词为例,索考其在《说文解字》中的本字,以期反映闽南方言作为一支
古老的汉语方言与上古汉语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说文解字》; 潮州话; 本字
对方言常用词本字的考释既要论证方言词的实际读音和本字的音韵地位之间的对应
关系,又要解说方言词的实际含义和本字字义之间的承继或变异关系。本文为潮州话部
分常用词在《说文解字》中索考本字时,便是依照这一音义皆合的标准,音证参考
《广韵》、《集韵》等韵书,义证则参考《汉语方言大词典》。
文章一律采用国际音标宽式标音,声调采用调值标记法。
1. 搏〔pak4〕
潮州话将动作“绑”称为“□ 〔pak4 〕”,本字应为“搏”。《说文解字·手部》
: “搏,索持也。从手,尃声。”《广韵》: “搏,补各切。”帮母字潮音读为〔p〕,铎韵
字读为〔ak〕。“搏”在现代汉语中表“击打”义,本义已不存在,而潮州话则保留了
其本义。
2. 必〔pik21〕
潮州话用“□ 〔pik21〕”表达“裂开”义,本字应为“必”。《广韵》: “必,卑吉
切”。帮母字在潮州话中读为〔p〕,质韵字多读为〔ik〕,如“毕、笔”等。《说文解字
·八部》: “必,分极也。从八、弋,弋亦声。卑吉切。”音义俱合,是为本字。“必”
在现代汉语中表“一定”义,本义已不存在,但潮州话则保留了其本义。
3. 阪〔pann53〕
“坂〔pann53〕”是闽方言地区常见通名,《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该字①,并指明
为闽语用字,义为坡度不大的山坡地。《说文解字·土部》: “阪,坡者曰阪。”《广韵》
府远切: “坂,同阪,大陂不平。”可见,“坂”是后起字,本字是“阪”。
4. 陂〔pi33〕
“陂〔pi33〕”是闽客方言区常见通名用字,指拦水坝或池塘,属人工水利设施,如
潮州成田镇的沙陂、仙城镇的七陂。方言中有“陂头” ( 用土、石砌成的堵水堤坝) 、
“陂塘” ( 池塘) 等说法。多数写为“陂”,又作“坡”,读音则同“陂”。“陂”和
“坡”古时相通。《说文解字》: “坡,阪也”,“陂,阪也,一曰池也”,“阪,坡者曰
阪”。《广韵》彼为切: “陂,《书》传云: ‘泽障曰陂’。”后来坡和陂才有了分工。在
古代典籍中,“陂”指拦水坝,如《诗·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毛传
: “陂,泽障也。”孔颖达疏: “泽障,谓泽畔障水之岸。” “陂”则指池塘,如《国语
·周语下》: “陂塘污庳,以钟其美。”韦昭注: “畜水曰陂,塘也。”
5. 杮〔p‘oi33〕
动作“削”在潮州话中用口语词“□ 〔p‘oi33〕”表达,本字应为“杮”。《说文解
字·木部》: “杮,削木扎朴也。从木,巿声。” 《广韵》: “杮,芳吠切。”敷母字潮
音白读为〔p‘〕,蟹摄字潮音白读作〔oi〕,如“蟹、解”等。音义俱合,是为本字。
6. 蠓〔mang53〕
潮州话指称“蚊子”为“□ 〔mang53 〕”,一般写为“虻”,是“蝱”的异体字。
《广韵》: “蝱,武庚切。”从音韵地位来看,“虻”是一个明母平声字,潮州话应读为
阳平55 调,即〔mang55〕,与〔mang53〕 不符。因此,潮州话中表“蚊子”义的“虻”,
本字应为“蠓”。《说文解字·虫部》: “蠓,蠛蠓也。”林伦伦先生《新编潮州音字
典》注: 蠓〔ma53莽〕,蚊子: ~ 香, ~ 帐。① 音义俱合,是为本字。
7. 窦〔tau53〕
潮州话中指称“动物的窝”一般用“斗”,是一个同音字,本字应为“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