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所有的名词,至少都会给我们指示一个至少有物形,或其它存在物共有特性中一种的表现.质量,形状,用途等等.比如运动名词虽然没有本身质量材料,但是它有形状.
物自体是存在的.但是它没有确定的质量,形状和用途,以及其它一些物质可有的个体特征.
这是一个理论归属的问题.
我们说桌子就是桌子,这是对具备桌子特征家具的判断.
其实真正要谈桌子的理论都并不是谈存在的事物,而是谈的这个事物的物化特征.通过物化特征**我们可以判断某些存在.
然而我们说桌子就是桌子,也不是说的实物桌子与判断的关系,只是说的桌子概念与理论判断的关系.
这个判断的意义也可以不是说明桌子就是桌子,而只是说的一种逻辑可能的例子.
物自体是没有逻辑的.大树可以做桌子,只是材料的逻辑可能.而大树和桌子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物自体是这样一个概念,存在物因为具备了所有特征的逻辑表现,所以它不能被片面的逻辑所确定.因此它只是存在,并不能参入理论判断.
物自体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的意识文化都是存在于不可知的基础上的.局部技术是进步,整体选择性的制度就只是玩玩了.
2012年11月29日 10点11分
1
level 11
逻辑与概念的结合与连接形成特定认知从而影响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性格与人格。
2012年11月29日 10点11分
2
level 11
桌子之所以为桌子,事物之所以为事物,逐根到物体的特性与性质,本质上为事物根本上名词方便人理解事物,而观察动用视感官的过程则是人了解事物的一种途径。
2012年11月29日 10点11分
3
level 10
是什么征兆让我们觉得和确定物自体的存在?
一向大家在下意识认识中都是先确定结论然后寻找论据支持。
正确的
认识是根据不同层面的片面逻辑指向搜寻未知活体,这是无限的认识活动,因此结论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存在存在于其本身。
也许你可以通过主观的用途予以概念说明,但是物自体并非是你所说的概念。
物自体是不被言说的。
能被言说的只是搜寻过程,那都不是物自体存在的事实。
没有选择的实事求是是不存在的,有选择的认识不是事实本身。社会没有实事求是的余地。
我在这里说了很多关于物自体的想法,我知道那都只是我的主观认识,是否与物自体相关?也许毫不沾边.
我们只有一个通向未知的方向,我们并不能把握那个方向.我们必须时刻关照自己不要失去了那个方向同时节奏不能快或者慢.我们很容易言过其实在我们意识松懈依赖逻辑的时候.
想要知道物自体我们还需要适应物自体自身的运动速度.也就是我们的事物经验感觉决定了我们对物自体的认识.
哲学的认识不是依靠逻辑,而是依靠心灵的感觉.
2012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5
level 13
桌子只是我们给出的定义,所以桌子不会是桌子,桌子是那个东西,而那个东西我们通常叫做桌子。
其实,你叫它什么都无所谓,那么名称所包含的内容只有一个,就是这个东西,而不是桌子。
既然桌子并不可靠,那么逻辑自然也不可靠。
这个东西在大家面前,一万个人有一万种形容方式去说明这个东西,但不论怎么形容,说得都是这个东西,那么不论人怎么说,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既不是桌子也是其它,只是这个东西。
人类总妄图施加规则,其实这种规则是愚蠢的。如果你碰到外国人,你指指这个东西,他就知道了,至于是叫桌子还是DESK,或者TEBALE,一点意义也没有。好久没有拼写单词了,都忘了。
2012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6
level 10
假如说物自体属于什么词性,我想应该是所有词性的交界,是作为连接不同认识的同质,作为认识所依的生发,是不能被证明的,一证明你便偏离了它,因为词性作为主观定义,它只是某种截取,而不可能取代万有,更不能取代生发对万有认识的条件,因为还有永恒的运动和不止的转换,那么就剩下指向它将意味着什么?
我想还是意味着存在的尊严是不能被理论所说穿。物自体是作为不被证明的存在,因为任何对它的证明都要凭它生发,假如用个比较接近的解释,就是第一因,还要追问的话,那就是第一因所以成立的条件,再要追问依此类推。
2012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7
依此类推下去,就是探索空间一直预留的过程,哲学在此形成供探索未知的活性空间。
2012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level 13
古人发明了石斧不是依靠逻辑推导,只是生存需求,而逻辑推导也并不会成为一个关键。
逻辑是没有方向的,你在逻辑上施加什么规则,逻辑就朝什么方向运动,从而能够产生一个理论上的结果。
那么你生活地球,也是一个复杂规则的产物,那么逻辑会怎样运动呢。你眼前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就是现实的运动结果,你可以这么去推导,直到符合这个结果。但这个结果只是真实呈现的,并不是被逻辑推导出来的。
也就是说,真实是不可以被改变的,而逻辑是可以被改变方向的,而且方向是无数变化的,所以,逻辑对于真实来说其实毫无作用,逻辑除了扯蛋,根本没有用处。
因为地球的改变是唯一性的,而逻辑的判断是无穷的。
2012年11月29日 11点11分
8
也不能说得太过了,只能说逻辑需要顺应某些活性,过份使用会拖慢实践意识的节奏。刻舟求剑就是这种过份的结果,结果要捞的捞不到。
2012年11月29日 11点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