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从哲学的眼光看相对论时空观
相对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srax 楼主
时空观与哲学观 相对论的创立,导致了人类时空观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伽利略和牛顿以来的动力学时空观(绝对时空观)发展到了相对论时空观。 相对论时空观在物理学上有重大意义,它的建立突破了牛顿时空观的旧框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相对论的兴起是由于实际需要,是由于旧理论中严重和深刻的矛盾已经无法回避了。新理论的力量在于仅用几个非常令人信服的假定,就一致而简单地解决了所有这些困难……旧力学(指牛顿力学)只能对低速运动有效,从而成为新力学的极限情形。” 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存在及物质的运动状态是没有联系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互不相关的。 相对论的建立,使人们在时空问题上耳目一新。相对论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与物质本身的分布也有关,并且时间和空间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的,这样在时空问题上,人们的认识产生了一个大飞跃。 在研究中,我发现,其实在哲学中也有与绝对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相对应的观点:绝对时空观把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分割开来,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相对论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肯定了它们同运动着的物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恰恰正符合哲学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已经证明,辩证唯物主义观才是真正科学的、完整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像相对论时空观最终取代了片面的绝对时空观。 
2007年05月13日 14点05分 1
level 1
srax 楼主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假定有人问我们,两个现象是否真正同时发生而不涉及任何出于某种状态的参考系,那么,这样的问题就像并不涉及任何观察点而问两颗行星是否真正处于一条直线上一样毫无意义。事实是这样的:同时性不仅决定于两个现象,而且决定于观察这两个现象时所处的参考系。就像两颗行星是否处于同一直线上,不仅决定于它们的方位,而且决定于观察它们的点。 在相对论创立之前,绝对的时空观在物理学中占着统治地位。在时间方面,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的量度与参考系的运动无关,也就是存在着与参考系无关的绝对时间。在空间方面,认为空间的量度同参照系的运动无关,也就是存在着同参照系无关的绝对空间。但是,我们发现,时间和空间一样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其实,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时间。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哲学的思维,知道什么不是时间,在什么条件下,时间的概念将会失去意义。第一,如果空间中的一切存在物停止位置的相对移动。也就是说,水不再流,鸟不再飞,风不再吹……等等。第二,如果一切存在停止自身对自身的变化。就是说,一切植物、动物不再生长,岩石不再衰变,原子不再分裂……等等。试问,如果这两种情况发生,也就是说,如果一切运动都被停止、取消,那么时间的概念是否还仍具有意义?如果没有运动,如果没有变化,时间的概念是否还仍然存在?显然,在这种条件下,时间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这就表明,时间与动、与变的过程相统一。实际上,“空间是存在物的现时存在的抽象,而时间则是动与变的进程(累积的、递进的)的抽象。” 所以,“在同一时间”这一概念,正与“在同一地点”一样,都是没有意义的概念。这就是说,必须对一个特定的参照系来论述时间或者空间。 我发现,以上观点正好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论述来概括: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 唯物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辩证唯物论进一步认为,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属性。那么,也就是说,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是万事万物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于是时间和空间作为构成这个世界的两个因素,就必然要服从于物质和物质的运动。而爱因斯坦的理论正好对此进行了验证。
2007年05月13日 14点05分 2
用文字无法定义时间/空间,它们的准确定义在数学中,在洛伦兹变换中。科学的概念都必须由数学来定义,单纯的文字定性是定不了的,文字概念没`有科学性,当`然`也`没有实用价值。我也曾像你一样试图从哲学上对相对论作一些解释,但很快发现离了数学说什么都是扯谈,所以现在静下心来学习数学。希望你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不要偏离了科学的轨道-数学。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你这段貌似是把爱因斯坦攻击量子物理的ERP佯谬(我记得是叫这个)论证了一遍,但是科学最终证明了爱因斯坦是错误的,即存在绝对的同时性。样谬楼主能否用哲学证明错误呢?
2013年01月11日 14点01分
回复 lcw431 :楼主搞的是冒牌哲学。
2013年01月17日 14点01分
level 1
srax 楼主
速度有其极限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飞机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声速。今天,超音速飞机早已出现。无线电波以光的速度传播。那么,我们能否创造出“超光速”电讯设施来传递信息呢?现在看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假如能够用无限大的速度传递信息,那么我们就能够建立这样的一种理论:任何两个时间的同时性是绝对的。 如果关于第一个事件的信息与关于第二个事件的信息同时到达,我们可以说,这两个事件发生在同一时刻。这样,两个事件的同时性这一概念,就变成绝对的,而不考虑与这一结论有关的参照系的运动情况如何。 但是,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实验证明时间的绝对性是不可能的。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信息的传递不可能是瞬时的。从空间一点传到另一点的信息传递速度,不可能大于某一极值,该极值即为速度的极限。这一速度极限等于光速。 相对论表明,最高速度的存在决定于物质的内在本质。假定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使我们得到比光速更大的速度,这就像下面的说法一样荒唐可笑:在地球表面两万公里以外的地方并不存在任何点,但是如果有人竟希望有朝一日当地球上地形发生变迁的时候,在更遥远处发现地球上的新点,这显然是十分荒唐可笑的。正由于光速是最大速度,才使光速在自然界中发挥如此特别的作用。光速或者可以超过其他一切现象的传播速度,或者至少同其他现象的速度相同。 这里,我想用自己的一些哲学观点对此进行解释。时间是不可逆的,我想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的观点。那么,如果存在超光速,我们不妨把它设想为一种超光速飞船(设其速度为v),于是人乘坐它离开地球一定距离s后,所用时间为t=s/v,人看到的是地球上t’=s/c之前的情形,由于光的传播速度c慢于飞船的飞行速度v,即c<v,则有(s/c)>(s/v),即t’>t,于是人将看到离开地球之前的景象,这也就意味着时光的倒流,而这是绝对不符合逻辑和常理的(对于时间的不可逆,哲学可以从理论上论证,但好像还不能从试验中论证)。
2007年05月13日 14点05分 3
你对相对论的理解完全错误。你说最高速度的存在决定于物质的内在本质,那么什么是物质的内在本质?你理解了质能公式了吗?光速不可超越和光速恒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早已为麦克思维和赫兹证明了,但前者却是一个先验的公设,迄今没有完整的证明。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许多人试图从哲学上证明它,我也作过尝试,即将光速不可超越`归结为人的感知和观察能力有限,人自身的限度决定了世界的尺度。但我觉得这样做非常无聊,现在只是脚踏实地学习数学,以求学有所用,不致流于空谈。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回复 司马骧苴 :前者。。先验的。。。公设?后者。。麦克斯韦。。。证明?只能告诉你,不是这样的。
2013年01月11日 10点01分
level 1
srax 楼主
质量与能量的转换 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的研究里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E=mc^2,即质能转化公式。 无独有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的结束语中曾有这样一段话:“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无论是太阳还是星云,个别的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但是,不论这个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中如何经常地和如何无情地完成着,不论有多少百万个太阳和地球长生和灭亡,不论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在一个太阳系内而且只在一个行星上造成有机生命的条件,无论有无数的有机物一定产生和灭亡,然后具有能思维的脑子的动物才能从它们中间发展出来,在一个短时间内找到适于生活的条件,然后又残酷地被消灭,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因此,它虽然在某个时刻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刻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这便是事物的质和量的对立统一的理论,而这种辨证的唯物主义观点与爱因斯坦的质能转化理论不谋而合。
2007年05月13日 14点05分 4
楼主不知道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早就被爱因思坦斥为疯人咦语吗?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回复 司马骧苴 :同意!
2013年01月15日 15点01分
回复 我是一个老王八 :不可小看马哲的辩证法,虽然用它来解释科学行不通,但它却是处理社会矛盾乃至夺取权力和维护权力的强有力手段。整个马哲虽然是反自然科学的,但却体现了人类进步的基本动力-征服和控制别人的权力。正因为它有如此的威力,所以我们至今仍然得接受它的指导,尽管用在科学上显得牛头
2013年01月16日 06点01分
不对马嘴。
2013年01月16日 06点01分
level 0
"这样的问题就像并不涉及任何观察点而问两颗行星是否真正处于一条直线上一样毫无意义"----这算什么话呢?你能找出两点之间不能画出一条直线的吗?怎么也得三颗才有意义.
2007年05月13日 16点05分 5
level 0
真正自我否定的好贴:不驳自垮.
2007年05月14日 01点05分 6
level 1
等一下,找到一个地方:“如果关于第一个事件的信息与关于第二个事件的信息同时到达,我们可以说,这两个事件发生在同一时刻。这样,两个事件的同时性这一概念,就变成绝对的,而不考虑与这一结论有关的参照系的运动情况如何。 但是,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实验证明时间的绝对性是不可能的。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信息的传递不可能是瞬时的。从空间一点传到另一点的信息传递速度,不可能大于某一极值,该极值即为速度的极限。”“如果关于第一个事件的信息与关于第二个事件的信息同时到达,我们可以说,这两个事件发生在同一时刻。”这样定义同时性,本身就使用了“运动”的概念,因此是局限和偏颇的,换句话说,从一个错误的想象中,用错误的直觉体验推导一个定义“同时性”。这样的同时性是不真切的,或者说不符合同时性的真实性。为什么不可以是同时的?同时性,难道就是“绝对时间”么?这样有些牵强同时性,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与绝对时间毫无关系。
2007年05月15日 03点05分 7
level 1
“历史已经证明,辩证唯物主义观才是真正科学的、完整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像相对论时空观最终取代了片面的绝对时空观。”历史能够证明什么啊?中世纪的人们也说:“历史已经证明,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后来的人们也说:“历史已经证明,宇宙是以太阳为中心的”19世纪末的科学家也说:“历史已经证明,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切,没有什么可以被发明了。”真可笑啊,人类总是满足于现在的状态,看不到未来无限的存在。
2007年05月15日 03点05分 8
level 1
srax 楼主
真正自我否定的好贴:不驳自垮. 作者: 124.163.184.* 2007-5-14 09:15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你毫无理由的反对相对论这一不容置疑的科学真理,你这是严重的反科学。
2007年05月15日 09点05分 10
说得好。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Albert在写《相对论》时,没写“没有绝对的正确,正确相对于错误”于是——“你毫无理由的反对相对论这一不容置疑的科学真理” 可以说《相对论》是谦虚的,而您有点过于霸气和绝对了吧
2013年01月16日 05点01分
回复 1liuchang1104 :你懂得函数的定义域何值域的含义吗 ?数学清晰地给了正确的定义:任何自然规律都是有取值范围的,在它的取值范围内【边界和起始条件】它就是绝对正确的。数学思维是避免文字游戏和诡辩的最有效手段。
2013年01月16日 06点01分
@司马骧苴 真不知道你的数学老师是不是印度人,数学不但不是你成功的工具,反而成了你炫耀的sign,你咬人的嘴。你会的再多也是有力而射不准的弓
2013年01月16日 12点01分
level 1
我们可是常拿您的这种言论中的内容来论证永动机的存在,希望您也是永动机思考者。有时间给一些博士级研制永动机人士来探讨一下永动机问题,相信您会发现自己也是永动机的参与者,我只是一个先锋。不研制永动机就是反科学。
2007年05月15日 09点05分 11
level 1
这个精品——字儿多,但都是抄袭的,还自相矛盾,概念不清。同意8和10 的观点
2007年05月15日 11点05分 12
我看`lz连这个方程0=x^2-11x+168也解不出来,居然还在这里大谈相对论,当真没有一点自知之明。lz不知道相对论是数学推导出来的吗?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1liuchang1104 就算是爱因斯坦也是用数学推导和假设的吧
2013年01月16日 06点01分
回复 1liuchang1104 :物理的语言是数学而不是文字,要谈相对论先过了初中数学关。理解狭义相对论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大概只需要初三数学知识就够了,后面推导质能公式所用的微积分可以不用掌握。
2013年01月16日 07点01分
当你学会了用数学思维来理解科学问题时,你就不会用马哲之类的社会政治理论来解释自然科学了。
2013年01月16日 07点01分
level 0
能量和物质是随空间移动的,现在已知宇宙在膨胀,膨胀中的宇宙是不是无形中就带动了一切能量移动呢,一个出现在空间中的能量在它出现的那一刻它自身和它的时间就和那个空间连在一起,如果空间移动了它也会移动,不过物质能弯曲空间,所以它就固定在了那方,但它的能量会被空间的膨胀带走。光不能弯曲空间所以光一但发射出来就会不断的前进,其实光的速度就很有可能是空间膨胀的速度。
2007年05月15日 12点05分 13
level 1
srax 楼主
很奇怪12楼你为什么又同意又反对我的观点,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2007年05月15日 14点05分 14
level 1
10楼厉害让我想起来当年布鲁诺说:“哥白尼认为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然后宗教法庭拿不出证据反驳:“你毫无理由的反对托勒密地心说这一不容置疑的宗教真理,你这是严重的反宗教。拖出去烧了。。。”
2007年05月16日 07点05分 16
level 1
楼主说:“在哲学中也有与绝对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相对应的观点:绝对时空观把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分割开来,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这是哪个形而上的观点呢?正好比爱因斯坦的观点并没有代表了全体科学家的观点某个哲学家的观点也不能代表全体哲学家的观点即便是全人类的观点,也不见得就反映了真实的存在
2007年05月16日 07点05分 17
离开数学谈相对论量子力学全是扯谈,lz恐怕连小学数学题也做不好吧!1:时针每分钟走多少度?2:48支球队打队队见面的单循环赛,问一共要打`多少场比赛?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level 9
 
2007年05月16日 09点05分 18
你怎么不发一言?我以前看过你的`一篇介绍量子力学的文章,写得挺不错的,迄今记忆犹新。我觉`得离开数学谈相对论量子力学全是扯谈,lz恐怕连小学数学题也做不好吧!1:时针每分钟走多少度?2:48支球队打队队见面的单循环赛,问一共要打`多少场比赛?[$1]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回复 司马骧苴 :@厉风 @火星叔叔厉风 科普一下黑历史吧。
2013年01月12日 09点01分
level 11
这坟挖得好……
相对论的时空观并不是“对牛顿力学时空观的突破”。实际上用四维语言描述后理解它的感觉和学习经典力学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它的突破主要是物理的而非哲学的。
2013年01月06日 13点01分 19
不过有人来牵强附会一番也不是坏事,他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数学的价值。数学-唯有数学才是解开世界奥秘的钥匙。
2013年01月06日 14点01分
挖的真好[瀑布汗~]
2013年01月11日 10点01分
回复 司马骧苴 :是啊,你说的很对,数学是钥匙,可是科学的大门不止有一把锁,不敢相信您的偏激。像著名的法拉第就是一名实验物理学家,他在数学可谓一窍不通,可是一样窥探了上帝的隐私,不是么?
2013年01月16日 05点01分
回复 1liuchang1104 :人认识世界的工具只有两种:文字和数学。不论你什么思想都必须用这两种之一或两种并用来来表达、来挖掘,莫非你能不借助这两种工具而仅凭意念就能进行思考?就是意念也得凭文字来表达啊!否则它岂非是一团浆糊?把思维模型或哲学与文字或数字并列比较明显犯了分类不清的逻辑错误,
2013年01月17日 08点01分
level 4
我觉得楼主在这里大肆吹捧辩证唯物主义。你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科学的观点,本身就是用意识来解释物质,定义物质。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只说了意识影响物质,而物质才能用来决定或定义物质或意识,因此楼主的行为与其所宣扬的思想矛盾。
2013年01月11日 14点01分 20
level 8
说实话我很烦有人把某样东西当作“绝对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 笑尿[囧]
我还想说道家的阴阳说和现代物理很多地方暗合
我要说道家也是“科学”……你们能答应么?
2013年01月12日 10点01分 21
level 1
科学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进步,但也产生许多虚无缥缈的理论,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全都是些胡说八道,想想也就罢了,当真就成了傻瓜。当你成为科学的奴隶,把科学家当成上帝,将他们的典籍当成圣经时,科学也就成了迷信。
2013年01月16日 03点01分 22
层主智商拙计。科学理论即使被证据批驳也不会成为胡说,至多是错误罢了。对于科学而言,胡说的意思是一段压根就不能被证据所批驳的话,它们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任何确切的证据,因此毫无意义。而科学理论即使错误依然有认知意义。不能区别错误和无意义是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的通病。
2013年01月17日 02点01分
回复 planeheart :蠢猪,你知道迷信科学的后果是什么吗?其结果就是科学家胡说八道也是对的,到时候把错误的知识教给大家,全世界的人都变成弱智。你居然说错误的科学理论也是对的,有意义的,可见你中的毒有多深,有多弱智。你说得话全都是教科书上的。
2013年01月17日 10点01分
回复 奥特曼6P87 :“你居然说错误的科学理论也是对的,有意义的”,唉,我都说了错误和无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玩意了……知道有效近似是什么吗?连话都看不全就来YY科学是什么,又凭空喷说“我说的话来自教科书”,哎哟,你家的教科书么?
2013年01月19日 12点01分
回复 奥特曼6P87 :看了点宣传迷信科学的害处的读物就来这里喷你根本就不懂的玩意,你又和迷信科学的人有何差别?哈哈,听好了,弱智的人就是弱智,与学到了正确还是错误的科学知识无关。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有谬误,但是即使谬误并不是毫无意义,明白?当然这和你没关系,因为你并非弱智,而是全无智商。
2013年01月19日 12点01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