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5
世上本没有历史,死得人多了,也就有了历史。 最早的世上甚至没有人——46亿年前的地球是个大火球,红彤彤得就像核战争爆发时的样子。随后它慢慢凉下来,变得死寂颓废,像一堆光秃秃的核废料。38亿年前,一些陆地慢慢耸出海面(比如中国的华北平原)。到了6亿年前,海洋里慢慢吞吞冒出一点生命,菌藻东一块西一块,五颜六色浮在海面上,像什么汤表面发了霉。3亿年前,陆地上冒出森林。 到了2亿年前,英姿飒爽的恐龙先生拖着长尾巴,统治起了这个星球。这些披鳞附甲的大家伙不料却被臭氧层的空洞或者外空间的小行星撞击给害苦了,它们在地球上混了1亿多年就绝迹了。恐龙死后出现了一段世无英雄的日子:动物们都是小个子,鸟开始在天上飞翔,轻描淡写地,世界不痛不痒,像没有情节的老无声电影。一直又捱了九千多万年,到了距今三百万年前,电影眼看就要“The End”的时候,人类作为世界的主宰,才罗锅着腰,弯着腿,蹒跚着出现在草野上。 最早的人类,是一位叫“露茜”的女士,她身高一米零零(是个酷女),长相很提神,宽鼻长吻,夜间会吓你一跳,生活在三百万年前的非洲,具体是在埃塞俄比亚中部。“露茜”是考古学家给她起得名字。这位人类的祖奶奶并不是孤独的,五十万年后她有了一批邻居。邻居男女老幼都有,合计十三口子,游荡在隔壁的国家肯尼亚,死后变成好几百块散碎的骨头,如今被考古学者挖了出来。此外,还有一些落单的“前辈”们,独自游荡非洲,不知是野兽吃了他们,还是他们吃了野兽,总之他们的骨头都不全面,有的只有脑袋,或者是零星的大腿,东一块,西一块,撒丢在非洲大陆上。
2007年04月11日 13点04分
1
level 5
这些三百万年前出现的最早人类代表,浪迹江湖,埋骨非洲,开启了石器时代的曙光。人们有理由相信,非洲是地球人的故乡。 但我们中国这里,尽管非常恼怒,却怎么挖也挖不出三百万年前的古人遗骸。就算是非常使劲地挖,也只挖到了两颗人牙,生活在一百七十万年前(也有人认为是七十万年前),而且也不是现代中国人的始祖(因为他随后灭绝了),地点在云南元谋县。这两颗人牙的主人,不但会使用打制的石器,还会用火,附近有火烤过的骨头,是他有正餐(不过不应该是人工火)。据专家从牙齿上判断,他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不知道是怎么判断出的,Faint!)。总之这个相貌堂堂、牙齿发达、吃烤肉的家伙,火光曾经照亮了他的山洞,最终又被时间的风吹得无影无踪,如今只剩下了两颗门牙,愣愣地放在博物馆里瞪着空气。 接着,陕西省南部的蓝田县,也找到了“蓝田人”,是一小块脑壳和三颗牙齿,存在于五六十万年前,跟三门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剑齿虎、中国獏等可爱而古怪的动物生活在一起。 随着年代逼近,骨头越来越多:五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人”则一共有四十多口子、上百块骨头。男的身高1。62米,女的1。52。他们用火和棒子武装了自己,跟这山洞的原住民——一群激烈的鬣狗,进行了长达数万年的争夺居住权的战斗。鬣狗反复多次占据了这个山洞。后来洪水淹没了这帮“北京人”的洞,住在他们楼上的“山顶洞人”则幸免于难。山顶洞人一共是八个人,在该山峰的顶段。他们八个像大学生那样合住一个寝室,但他们只有三个人头(另外五个人头不知道去哪玩了)。 这八个人最大的特色是臭美,喜欢拿动物骨头做成的针缝制衣服,至于用的线,则是动物韧带和葛麻纤维,衣料是鹿、狐狸、野兔、羚羊的皮。他们脖子上还挂着海贝项链,耳朵上带着黄绿石耳坠,脑袋上插着鸟的骨头、鱼的骨头、石头的珠子。海贝是从几百里外的海边弄来的,希奇难得,穿成一串,挂在手腕上,跟手表一样金贵,并且他们还使用了坟墓,这也是一种创举,时间是在两万年前。他们的脑容量已经跟现代人一样了,难怪这样懂得臭美。但是平时很少唱歌,因为声带尚未进化好,声音嘶哑,唱声大了会招来狼。 这时人类的数量还是没有大野兽多。随处可以看见巨型野兽在漫游。剑齿象、犀牛、野猪、虎和狼陪伴着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和他们互相交换着肉吃。这些猛兽也住在山洞里。有时候,我们在它们的山洞里发现我们人的骨头,就像我们人的山洞里也会发现它们的骨头一样。当运气好的时候,祖先们获得胜利,对它们进行敲骨吸髓的处理和报复。并且把它们的骨头垫在石头上边拿另一块石头猛砸,砸出古代的针、吸管、鱼钩、勺子、笛子、梭子。 在这两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人类已相当进步,除了会砸击石器,缝制衣服,还发明了伟大绝伦的弓箭,这是当时的远程导弹。当时祖先们看见乌鸦歇在柘树上,把树枝深深地压弯了。等乌鸦一飞起,树枝猛烈反弹,打得乌鸦呱呱直叫。这个原理帮助人们发明了弓。最初的弓是用来发射石丸的,后来把“削尖的木棒”(矛)做小,安装上去发射,就是箭(最早的弓箭出土于山西朔县峙峪,二万八千年前)。
2007年04月11日 13点04分
2
level 5
所有上述这些可爱的古人,他们都是清一色的O型血,因为他们主要吃肉,使得血型单一。他们使用石斧、弓箭和削尖了的木棒,但是不会种粮食,逍遥于单纯而美好的石器时代。有三分之一的人高高兴兴地活过了二十出头才死,其余只活到十五。 到了一万年前,人们又掌握了取火技术,就是传说中“燧人氏”的拿手好戏:他把木头打一个洞,用木棍插入洞内,双手拿住,来回旋转木棍,火就出来了。木棍粗细以直径一厘米为佳。太粗了不易起火,大细了易断。这是燧人氏反复试验得到的专利数据。钻木时候需要发挥连续作战精神,直到手搓得起泡。有些懒蛋于是拿弓弦缠在木棍上,一拉弓弦,木棍就转上好几圈,省劲儿效率高。人类很多发明创造都是由懒汉的手实现的。有时候人们也“以珠取火”,就是用珠子对着阳光聚焦,凸形冰块也行,火就在焦点处诞生了。 一万年前的人工火苗,像一朵红色的小花,与柴草一起劈劈啪啪地闹腾起来了。火可以化掉食物腥臊,少闹肠胃病,有利健康,延长人寿。燧人氏因功成为中国远古三皇之第一。但是钻火很麻烦,在饿急眼的时候,人还是直接拿生的吃。所以,即使在燧人氏时代人们仍然吃半生不熟的东西,譬如熏肉。熏肉就是把兽肉或鱼用文火烘干,加木渣、松叶于火上,使烟味带香,熏制而成,不容易放坏。这种东西现在还有,就是四川人的牛肉干和东洋的金华火腿,很有古代遗风。还一种吃法叫“石板烧”,在火堆上架起石板,把野兽放在上边烧,类似现在的“铁板牛肉”。 燧人氏吃饱喝足,又
捏
了泥巴,在火上“烧”出陶器来。陶器是燧人氏时代一大历史进步,当时的陶器甚至保存至今,在河北省出土了一万多年前的文明碎片。当时的人们信手就可以把陶灌灌上水,架在燧人氏的火上煮肉吃。这比石板烧方便多了。 总之,倘使没有陶器,吃东西就极麻烦。有了陶器,做饭变的轻松如意,随要随得(像微波炉那么方便了)。而且陶罐第一次可以把水煮得沸腾,吃熟食才真正流行,可以给人增寿两年,对于人脑的发育也功莫大焉。
2007年04月11日 13点04分
3
level 5
脑子一发育,苦恼就来了,燧人氏时代的人们开始思索自身的来源:“最初的人是从哪里来的?”燧人氏时代的哲学家们吃饱喝足以后,咀嚼着羊肉,握着羊骨头望着天空自问。 “人是从蛋里孵出来的。”——旁边吃了煮鸟蛋的伙伴回答。 “人是从树上生出来的。”——掏鸟蛋的说,他抬头看见河岸边上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 “人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一位疯子说。 “要我说啊,人是女娲姐姐抟土捏成的!”发出这个豪言壮语的人,手里正捧着一个湿乎乎的泥罐子准备去烧成陶器。这个高明的论断很快成为最权威的学说,在全国范围流行。 与此同时,亚洲大陆另一侧的两河流域,以及欧洲的地中海沿岸,非洲的埃及地区,也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抱着泥罐子宣称:人类是用泥土粘成的,是普罗米休斯、耶和华用泥土塑造了人(说白了就是“亚当”先生啦)。时代真是不同了,燧人氏时代的先民从制陶捏泥的工艺上领会出了人类的起源,并且开始在陶器上刻刻画画,弄出好些文字的雏形,文明的曙光已探出了地平线。而这一时期距离今天,还有一万年。 “天地山川是怎么诞生的呢?”一万年前的哲学家们坐在洞前继续思考。他们回忆了早餐吃到的鸡蛋,黄的部分叫阳,青的部分叫阴,前者像黄地,后者像苍天。鸡蛋就像宇宙,混混沌沌。是谁使这个鸡蛋爆炸的呢?哲学家们从砸开鸡蛋壳的动作中领悟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应该是来了一位宇航员,”他们回忆说,“他嘘风吐雨,吹雷放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他就是我们开创天地之始祖——盘古先生。” 这位叫盘古的宇航员,拿着一把斧子对一个仿佛鸡蛋的球体施力。球体受力破裂,产生巨大的能量,诞生了无数的星云,扩张弥漫。鸡蛋清部分上浮,鸡蛋黄部分下降,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地上有了草木河流,山陵鸟兽。这就是宇宙的诞生。 盘古造完天地,就离开地球,乘着宇宙飞船跑开了。可是他留下的杰作却是豆腐渣工程,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并非完美,首先是支撑着苍茫天穹的四座天柱山折断了,天上崩开一条巨大的裂口。天不周覆、地不周载了。地壳也发生堵塞,洪水从地底喷涌,漂走山岭。妖魔鬼怪趁机肆虐,世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另一位优秀的宇航员“女娲”同志闻迅赶到。女娲发下大心愿,救人水火。她捉到一只大乌龟,断掉鳌足(四根),重建天柱——这也是“擎天柱”一词的来历。然后,女娲启动了伟大的补天工程。她找来很多与天一色的青石,以及白石、黄石、红石和黑石,放在燃烧的森林上,火焰窜起,照亮了整个宇宙,五色石都被燃得通红。慢慢的,石块熔化了,饴糖似的流淌着。女娲把它补在天的裂缝中。天空随即青碧一色,仿佛从未破损过一般。 女娲累得汗水如瀑布般奔流。她的名声从此照耀万物。但是有一块补天剩下的石头,据说被弃在青埂峰下。此石自经锻炼,灵性已通,投胎到贾府,就是名唤“贾宝玉”的那位呕。据贾宝玉先生回忆,人类之母女娲炼石补天以后,又拿泥巴造了人,也就是贾宝玉所说的“男生是泥巴做的,女生是水做的。”
2007年04月11日 13点04分
4
level 5
屋顶的茅草,由于风吹雨淋,表层形成灰白色的霉烂层,所以叫“白屋”(“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是也)。茅草不断霉烂,需年复一年加铺新草,新草越压越厚,一旦草顶倒塌,一个房子就算使用完了。 神农氏钻进这古典的一次性的房子,或者说,顺着台阶爬下去(因为从坑门口到坑底有几级台阶的)。坑里首先迎接他的是取暖做饭的火塘。是一个圆的浅坑,里边放着干柴枯木,坑边用三块石头做成架子,可以把陶罐坐在三块石头上,煮肉吃。神农氏的炊具和餐具已经初具规模,杯、碗、盆、罐子、瓶子一应俱全,还有钵子,所谓钵和碗的区别,就是碗口内收就叫钵。碗口上还用指甲扣出鱼鳞样的一圈纹路,烧制成形,是当时最前卫的艺术品了。 神农氏与他的室友围绕着火塘席地而坐,屁股下面垫着树皮、松毛、兽皮和杂草等纯天然无辐射的“坐具”。坑屋里没有现代意义的椅子也没有桌子,人们习惯坐在植物皮茎编的席子上。睡觉前,大家要把火塘附近的地面烧热,然后趁着余温,铺上兽皮,卧上去睡觉,这叫做“炙地眠”。他的枕头是硬泥团烧制的。火塘的火慢慢乏了灭了。但是有古代的打火机,就是一个制作精巧的陶罐,呈密封状态,里边放着特殊的植物,带着火星。用的时候,倒出一些火来。这个小陶罐是古代的火柴盒,就放在火塘边的灰里煨着。 而神农氏在睡觉前还要干些homework——制造石器:先把一块石头A垫在下边,上放另一块石头B,手执石头C,对石头B进行无情砸击。石头B纷纷掉渣,终于按照祖先的需求被锻炼成精细的石器产品——有刮削器、手斧、尖状器等等。这个砸的动作跟现代妇女在厨房里拍黄瓜差不多,妇女的这个动作有上万年的历史啦。说实在的,砸击这个动作,是人类三百万年前掌握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动作。比砸击更愚蠢原始的是摔击,那是大猩猩才干的笨事。如果摔得不好,什么都不是。 神农氏接着把细砂撒在水里,放在砸击产生的石器表面,使劲地磨啊磨啊,石器被磨得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异常,可以刮胡子,砍东西一砍一个印儿。神农氏把石刀、石铲、石锄、石镰、石斧都磨快了,为砍树、种庄稼创造了前提。 神农氏还研制了挖土的耒、耜。耒是—种尖木棒,棒尖用石刀削成,有的还用火烧,以增加它的硬度,还可以套上野兽的犄角,使用得更长久些。但是用这东西掘地非常费劲,即便是野兽犄角也撅得缓慢。神农氏发现用双叉的木棒掘地可以更快些。于是就出现了双齿耒。耜则是一个石头片,没有柄,用它掘地必须躬着腰甚至蹲着身子。神农氏认识到,如果把石耜装在木耒的头上,使用起来就不必蹲身了。于是耒和耜被束缚在—起,叫做耒耜,是一种复合工具,样子类似铁锨,标志着人类的智力达到了新的水平。
2007年04月11日 13点04分
8
level 5
对于捉到的野兽,首先割剥下兽皮,把血淋淋的皮子拉开,剔去鲜肉,再用木钉钉在草地上,等太阳来晒干它。干净的皮子可以用来包裹婴儿,或者铺在潮湿寒冷的地上当卧垫。肉则拿回家放进冰箱。古代冰箱就是井。井在那时不是喝水的,它只是一个井状的坑,里面适合贮藏东西,盖上盖,坏蛋就无法进去偷吃了,并且有狗看着呢。其实当时贼不多,狗也不抓贼,狗在远古时代的职责是拿耗子。狗的另一个职责是提供狗肉,很多出土的狗骨头都是碎的,说明人们敲碎了它,把这狗功臣吃了。 而在等待庄稼生长的同时,女人们更没闲着,背起筐子出门采集野菜,比如蕨菜和野葱,这是比粮食、兽肉更可依赖的活命的东西,从而也给了女人更高的社会地位。女人们拎着削尖的木棒到处乱走,就像拣垃圾的那样。而木棒的功能跟丐帮的打狗棍一样多多。 当时树枝上也有很多财宝,大自然慷慨提供了李子、山丁、野樱桃、桃子,举起这个棒子就把它们打下来。用棍子在河边草丛里翻动,也是一件乐事,鸟被惊跑了,一下子出现几十板光灿灿的鸟蛋。还可以去掘蚂蚁的巢——土垒里的。蚂蚁蛋是高蛋白啊。 遇上马蜂窝的时候,就在棍子栓上火把,举着烧死窝里的马蜂,再敲蜂窝下来,拿回家里吃。马蜂窝如果在树洞里,就用烟熏,熏死它们以后,再拿木棍挑它出来。如果是男女搭配,就更加干活不累,男的在前边吸引马蜂的攻击,后边就拎着棍子上去扎蜂窝。蜂蜜,是非常好的煮肉调料,以及古代的婴儿奶粉。另一种奶粉是植物块根(比如古代白薯——芋类),女孩们用“杵臼”把它捣成粉末,积累好几十斤面儿面儿,饿得时候,充水泡着吃。 木耳、香菇以及野菜,都可以用棒子挖。但是很多野菜当即吃是有毒的,要带回家去,挤去叶汁或者晒干。在煮的时候不断换水,使苦味淡下去,最后裹在小米饭里吃。蘑菇营养价值最高,可惜通常有毒。毒蘑菇采集后容易变色,无毒蘑菇则不然。煮的时候罐里加入灯心草,如果灯心草变成青绿色,就证明蘑菇有毒。一旦误食了毒蘑,最好的办法是用手指按压喉咙把毒物吐出来,神农氏大约是这么做的。 在神农时代,坑屋和衣服得到了普及,一年春秋两季的概念被明确,人们农耕、采集、狩猎之余就闲着,玩最古老的玩具——陀螺,把它抽得嗡嗡直叫。据鲁迅回忆,当时还出现了“杭育杭育”派的文学家,扛木头时候唱的歌。 人们有什么事就记在绳子上,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掌握了这个,就算大学毕业。其它时间,据无政府主义者“庄子”先生报告,人们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这是庄子向往的太平盛世。
2007年04月11日 13点04分
11
level 5
神农氏的先王盛世到底怎么好呢?——当时出土的动物骨头常有六十多种,说明那时吃的肉种比现在多多了,这是好处。然而吃肉啃骨头的吃相往往不好,生拉硬扯,粗嚼硬咬,导致牙床擦伤,牙根化脓坏死。人们普遍患上口腔疾患,主要表现为牙齿过早磨耗和脱落,许多人刚到四十岁,牙齿就已部分脱落,这时因为不懂得刷牙的恶果。植物淀粉一类的东西经常积存齿间,与口腔细菌作用,产生蛀牙。神农时代的一个17岁女孩,青春花季,在如今陕西临潼姜寨挖出来了,随身的骨珠项链(古代首饰)达8577枚珠子之多。可见这位女生家族条件比较优越,但她患有龋齿。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当时三分之一的人患有疼得要命的牙病。 七千年前的神农时代,除了牙疼以外,一天才只吃两顿饭。庄子知道这一点,恐怕也要不喜欢了。先民们大约在早上7点到9点,吃一顿早餐,叫大食,比较丰盛。下午3点至5点吃简单的午餐,叫小食。此后,太阳
下山
就睡觉了,跟现在的农村一样(当然,现在的农村也不这样了)。那时候甚至用不着点灯,也不需要专用的灯具。专用的灯具到了四千多年后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生产效率提高,可干的事越来越多了,晚上也需要干活才行,所以就要点灯了,也才有了晚饭吃——每天吃到三餐。 七千年前,吃饭少一顿倒没关系,但不能炒菜,因为炒菜需要传热比较快的铁锅,而当时没有铁,陶瓮传热慢,所以神农氏的肉只能煮,菜只好泡和腌。泡是把蔬菜置于瓮中密封浸泡,内加盐和作料,类似泡菜。腌和泡的区别是,腌不加水。有时候神农氏也吃煮菜。就是小米与菜、肉混在一个罐子里,架在火上煮,煮出来的糊糊,像猪吃的东西(不好意思)。还有一个麻烦事,煮东西的罐子必须专人搅动,防止糊底。搅得厉害了,手里的骨铲一不小心还把陶罐搅倒了,摔个几瓣,糊糊就也吃不上了。 总吃菜粥,嘴里要淡出鸟来(李逵语),想吃点干的吗?人们在陶罐底子挖几个孔,里边装好米,坐在沸腾的另一个罐水上,用下边的蒸汽,去加热上边陶罐米,这也就是蒸了。蒸出的小米
干饭
,比较香,顶饱。这种设备后来做成了连体的,上下陶罐连在一起叫做“甑”。它可以蒸饭,也可以蒸鱼,蒸植物块茎(如古代白薯)。我们可以视此为饮食界的蒸汽革命,但神农氏没有悟出“瓦特的蒸汽机”从而制造古代火车!只怪当时没有金属,这是七千年前最郁闷的事,冶炼金属需要1000度的高温,当时的陶窑也就弄到800度,烧陶器还可以,金属就不行了。 没有金属就有很多不方便,比如神农氏的手指甲长了,没有指甲刀,他就只能用牙去咬,或者到岩石上磨(跟老虎一样)。如果神农氏想做一个独木舟,他很难用石器把一根大树平掏空,而必须先在木头上烧火,烧掉一层,用石器刮掉一层木炭,再烧一层,再刮。烧大发了,就把整个“船”烧了。砍树也是这样。据民俗学家的报告,南美土人用石斧砍倒一颗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边砍边用火烧(而我们用铁斧砍伐,只须一小时)。由于砍树太麻烦了,当时的人死了就没有棺材,只用席子和树枝覆盖,放进方坑里最了不起坑顶加一个木头盖子覆盖着,这个盖子往往是原木拼成的,没有刨平,上边也不起坟头。不过小孩子好,小孩体积小,死了就放在陶器的瓮里埋着。
2007年04月11日 13点04分
12
level 5
苏美尔人先后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他们率先开凿运河,率先使用驴子拉的轮车,芦苇、木头制作的船只,率先掌握砖拱技术,率先使用铜钉子,率先写出第一本成文法,使用12个月的阴历,把欠缺的天数用闰月补足,运用独特的六十进位制:把一个圆周分为360度,一小时分为60分,一分钟分为60秒。他们掌握四则运算,立方根、平方根公式,还酿造古代啤酒,使用世界上最早的肥皂,有世界最早的犁,培养了全世界最早的小麦和大麦,把麦子磨成粉,和成面,搁上发酵粉,烤成古代面包。加上蜂蜜作为甜味剂,还有椰枣汁,非常之美,成为西方世界的主食。苏美尔人还把面包碎末浸在水里,创造了液体面包,实际就是发明了啤酒。对于肉,他们也沿用了面包的制作方法——烤,为此苏美尔人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餐叉。(西方的食品是烤,中国的食品是煮,演化成不同的文化,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谈)。 继苏美尔人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跨入文明行列的是非洲北部尼罗河畔的埃及人。遗迹显示,埃及在距今五千五百年前有了城墙、砖房、青铜技术,以及文明的标志——城邦国家。最出名的国王,就是Scopin King(蝎王,美国大片刚演过的)。 埃及人创造的世界第一也很多,发明了比楔型文字略晚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可以从左往右写也可以从右往左写的,但不是写在泥版上,而是莎纸草或石板上。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利用灯烟混和蜜糖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墨水,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兽皮鼓,种植大麦、小麦、亚麻、葡萄、无花果,最早在建筑中使用铅垂线,把圆周率算到了3。16(而这时的中国还不知圆周率是何物)。他们率先居住在带有楼梯和地下室的楼房,房间里有世界最早的桌子和椅子(而中国的椅子是到了汉朝以后才有)。埃及人身穿亚麻布的衣服,带金银首饰(而不是中国的玉器,中国人爱玉不爱黄金)。埃及贵族妇女还坦着右肩,露出一个高贵的乳房在衣服外面,这是当时最时髦的造型。他们的女孩率先在世界上使用矿物质的带颜色的化妆品,率先使用天平(以秤量货币金子)。人们把面包烤成圆锥形,花盆那么大。 相比于苏美尔人与埃及人的诸多第一,同期的中国除了培育了粟、养蚕和扎耳朵眼以外,乏善可称。
2007年04月11日 13点04分
17
level 1
呵呵,最后,17楼的那几段开始"放眼看世界",把当时的中国文明和国外的几个大文明作比较,得出:"同期的中国除了培育了粟、养蚕和扎耳朵眼以外乏善可称"的结论.大概算是总结全文了吧. 那么我们先看看这几段:引原文:(苏美尔人先后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他们率先开凿运河,率先使用驴子拉的轮车,芦苇、木头制作的船只,率先掌握砖拱技术,率先使用铜钉子,率先写出第一本成文法,使用12个月的阴历,把欠缺的天数用闰月补足,运用独特的六十进位制:把一个圆周分为360度,一小时分为60分,一分钟分为60秒。他们掌握四则运算,立方根、平方根公式,还酿造古代啤酒,使用世界上最早的肥皂,有世界最早的犁,培养了全世界最早的小麦和大麦,把麦子磨成粉,和成面,搁上发酵粉,烤成古代面包。加上蜂蜜作为甜味剂,还有椰枣汁,非常之美,成为西方世界的主食。苏美尔人还把面包碎末浸在水里,创造了液体面包,实际就是发明了啤酒。对于肉,他们也沿用了面包的制作方法——烤,为此苏美尔人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餐叉。(西方的食品是烤,中国的食品是煮,演化成不同的文化,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谈)。)首先,通篇文章只写到了7000年前的中国,结尾要放眼看世界,当然得看同时代(即7000年)的世界,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7000年前 苏美尔人就开凿运河?使用驴子拉的轮车.芦苇、木头制作的船只?掌握砖拱技术?率先使用铜钉子?写出第一本成文法?.........事实上就目前的考古发现,那些"率先......"的年代可远没有达到7000年前!开凿运河? 前3500年的苏美尔人都只有开沟渠的本事,7000年前就能开运河了?笑话!轮车的使用也早不过前3500年.铜钉子?两河流域的冶铜术也不过6000年历史.土坯(所谓的日晒泥砖)的应用,也是欧贝德文化(前4300-前3500)晚期才有的,7000年前,哪里来的什么"砖拱技术"?苏美尔文字,最早见于乌鲁克文化中期,距今不过5400年,7000年前,自然也没有什么"成文法"(那是4100年前才出现的)......显然,作者一边大谈7000多年前的中国,最后拿出来与之相比的却是5000甚至4000年前的苏美尔的文化,两者相距2000-3000年,想来自然是"乏善可称"。 我们再看作者的原文:引:(继苏美尔人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跨入文明行列的是非洲北部尼罗河畔的埃及人。遗迹显示,埃及在距今五千五百年前有了城墙、砖房、青铜技术,以及文明的标志——城邦国家。最出名的国王,就是Scopin King(蝎王,美国大片刚演过的)。 埃及人创造的世界第一也很多,发明了比楔型文字略晚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可以从左往右写也可以从右往左写的,但不是写在泥版上,而是莎纸草或石板上。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利用灯烟混和蜜糖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墨水,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兽皮鼓,种植大麦、小麦、亚麻、葡萄、无花果,最早在建筑中使用铅垂线,把圆周率算到了3。16(而这时的中国还不知圆周率是何物)。他们率先居住在带有楼梯和地下室的楼房,房间里有世界最早的桌子和椅子(而中国的椅子是到了汉朝以后才有)。埃及人身穿亚麻布的衣服,带金银首饰(而不是中国的玉器,中国人爱玉不爱黄金)。埃及贵族妇女还坦着右肩,露出一个高贵的乳房在衣服外面,这是当时最时髦的造型。他们的女孩率先在世界上使用矿物质的带颜色的化妆品,率先使用天平(以秤量货币金子)。人们把面包烤成圆锥形,花盆那么大。) 还是同样的问题:古埃及人7000年前就有文字了么?就有玻璃了么?.........最早的埃及文字是阿拜多斯和希拉康波里斯出土的图形文字,距今不足 5300年.埃及最早的玻璃也只有5000多年的历史.什么圆周率呀,都是4000年(一说是新王国,也有人看在金字塔的面子上说是4000年前,我也就给点面子)前得出的了!(遗迹显示,埃及在距今五千五百年前有了城墙、砖房、青铜技术以及文明的标志——城邦国家。)砖房?是土坯墓室吧.青铜技术?涅伽达文化中期的铜器是青铜的吗?城邦国家?那个叫诺姆,目前诺姆时代可以称得上"城市"的也就希拉康波里斯一座小城(约50000平方米)而已,还"城邦国家",急什么,到22世纪去吹也不迟啊.
2007年07月18日 04点07分
21
level 0
ls你以为考古这么好搞啊,每年国家拨的钱多少?和理科能比吗?中国考古是很理智的,很多考古学家都怕现在的技术可能毁坏古迹都不敢挖掘.其实中国不需要考古.考古是对于一些文字记载遗失的国家.而中国有4700年连续不断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只要大家都坚信我们的历史就行了
2007年08月15日 02点08分
25
level 4
其实中国不需要考古.考古是对于一些文字记载遗失的国家.而中国有4700年连续不断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只要大家都坚信我们的历史就行了——————————谬矣。文字记载并不是完全可靠的。
2007年08月16日 04点08分
26
level 0
如果没有对两河流域考古挖掘,可能现在人们只知道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仑,而不会知道苏美尔了
2007年08月17日 02点08分
27
level 0
问题是中国的上古遗迹不太好挖两河和埃及那是变成了沙漠,基本上无人居住你到河南晋南挖挖看那地方满大街都是人啊比如夏都洛阳,这地方地底下肯定夏朝的文物可谁TMD敢驱逐了洛阳人民然后开挖呢?
2007年08月26日 06点08分
28
level 0
两河流域的人文明的早,但是也野蛮的早。破坏环境,肥沃新月都成了沙漠新月了。中国在20世纪前,中国的两河流域一直保持了不错的环境。即使困扰两河人很严重的盐碱化,中国也以高粱应对……中国懂得轮种不晚于4000年前,西方呢?
2008年12月15日 14点12分
31
level 0
问题是中国的上古遗迹不太好挖 两河和埃及那是变成了沙漠,基本上无人居住 你到河南晋南挖挖看 那地方满大街都是人啊 比如夏都洛阳,这地方地底下肯定夏朝的文物 可谁TMD敢驱逐了洛阳人民然后开挖呢? ~~~~~~~~~~~~~~~~~~~~~~~~~~~~~~~~~~~~~~~~中国的城市历史都相当悠久,确实不好搞啊。不过洛阳不见得一定是夏的都城吧,从古书和商的遗留来看,我估计夏很有可能是个半游牧或者是个经常迁徙的部落。
2008年12月28日 06点12分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