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淡的痛——椴之《洛阳女儿行》观后感
小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爱歌怜倩 楼主
椴公子笔下的江湖,并没有金庸那种令人热血沸腾的豪情,也没有古龙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情义,更没有沧月那种令人刻骨铭心的感动……那个江湖,就是椴公子的江湖,只是椴公子的江湖。椴的文风很多变,从《刺》得凄美到《杯雪》得粗犷再到《洛阳》得细腻,或者说细腻都无法概括的那种感觉,一直触动着我,但真正震慑到我的却还是那本《洛阳女儿行》。《洛阳》就像一杯淡淡的茶,若苦若甜,却又非苦非甜,个中滋味,只有慢慢去品。等你品完了,品透了,那茶叶也就都沉淀下来了,那文字也就都结束了。其实也就不过是跟着韩锷“入世”了一趟,最后又跟着他“出世”了。来回一遭,如梦如幻,若有若无。开局就很平淡。对那个“外乡人”地描写很细致,但又只给人一种淡淡地一笔带过的感觉,这种感觉倒正是符合了韩锷那种“出世”的性格。余婕的一剑刺杀,应该说是本书的第一个高潮,但是高潮仍是很淡然的感觉,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只是平常的叙事,没有什么夸张的语言。然后还是一路的淡然,直到——轮回巷,才给了我一种异样的感觉。那时什么感觉呢?应该说是带一点诡异,有带一点可怖,还带一点虚幻。虽然椴对夜半轮回巷的环境描写尽力地让人感到诡异,还有那个所谓的“余国丈”的神态以及语言也是尽其所能得奇诡,但其实却并不然。因为这种环境,还给人一种半梦半醒之感,仿若置身于梦幻之中,所以诡异却被这不真实给冲淡了不少。接下来的“余姑姑”还有北邙山于自望的“还魂”,场景也都是如此的氛围。这样的气氛,一直萦绕着,直到方柠的出现——韦门杜氏杜方柠的出现。方柠的出现其实已经酝酿了很久,但还是很突兀的,就这样冒出来了。她的身份,倒并不令人有多吃惊,本来就是这样的神秘,所以再怎么样,也没什么可惊讶的了。换来了,却是阵阵的心痛。这样的身份,其实一开始就注定了,与她的锷,终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到这里,我对方柠到还是没有多大的注意,更多的焦点倒是落在了余婕的身上。韩锷可以时时怀疑曾经与他双驹并辔的方柠,却从来没有对这个余婕有过什么怀疑,这女子,可真不是简单人物。所以她的死,才显的分外的突然,让人措手不及。就这样死了吗?这个十六年都时时念着为家门复仇的女子,就这样死了?为了韩锷,就这样死了?真的很难令人信服。不过,当时我却还是确信余婕,是真的死了。但怀疑却也是很快的。余姑姑莫名的愤怒,韩锷不懂,我却是有点懂。那恼怒,不仅仅是怨恨,分明就带着醋意。一个老太婆,说话怎么会带着醋意呢?那余姑姑,根本就是余婕自己!不过那时我还只是怀疑,因为余婕毕竟是就死在了韩锷的面前,怎么还会有假呢?说了这么多,我却一直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也就是《洛阳》这本书的一个中心人物,韩锷最亲的兄弟——余小计。这个角色,我并没有什么好感,读到这里,也没有什么恶感。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一个机灵而又顽皮的孩子,而已。我甚至觉倒,要不是余婕的关系,韩锷究竟会不会与他成为这样亲密的兄弟呢?他的身世,即可怜又可疑。但性格却不像身世那般离奇,普通得很,难以明白,韩锷欣赏他的到底是哪一点?唯一触动我的,只有第一部的结局,他的那种坚决,对他锷哥情谊的坚决,让我有了一丝感动。但到了最后结局,这地方给我的感觉,却只是说不出的可笑。让锷哥快乐?不再被方柠纠缠?最后,让韩锷痛苦的,不还就是小计?牵制韩锷的,不还就是小计?韩锷不是还是被纠缠,被小计的表姐余婕所纠缠?这,又算什么呢?接下来的第二部,并没有什么深刻的记忆,只是进一步引出了方柠,进一步引出了洛阳的内媚,进一步引出了《洛阳》的主线。这一部,风格还是一样的淡然,但我个人感觉,有的情节有点生涩,连接方面做得并不很好,也有一点点地拖沓,闲笔多了一点。而且对洛阳城“内媚”的反复强调,也令我有些许的不解。洛阳城,就像一个从内部糜烂掉的苹果,表面上还是繁华似锦,但本质上却已经不可救药了。这一点很明显了,不知道椴反复强调“内媚”这两个字,究竟想表达出什么呢?不过呢,文笔还是一贯的优美细腻,心理方面烘托得也不错,这方面仍然是一如既往得让人回味无穷。
2007年02月27日 14点02分 1
level 7
爱歌怜倩 楼主
主要想说一下的是韩锷与方柠大漠之途。第三部的开头很直接,直接切入了大漠的场景,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这里的环境描写也与洛阳城内有很大的反差,荒芜而充满豪情,内媚虽然不能说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已经很少了。韩锷的性格也不似在洛阳城内那样的优柔,骨子里的阳刚之气完全被激发出来了。而方柠这个人物,也终于被拉到了台前,正面来描写她各方面的性格。方柠,方柠,我一直是谈不上喜爱她,但却一直执拗地想让她能和她的锷“战罢银河悬青索,系取长庚与相偎”,虽然只是痴念。相信读过《洛阳》的人都应改对居延城一战有很深的印象。方柠,这才是方柠!不说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她的气概,她的豪情,已非男儿能比。居延城上人人自危,纵勇武如武鹫,也已面露怯色,但只有方柠,以她一人之力,重整士气,击退了强悍的羌戎兵。就这场仗来说,她做得比韩锷还要决绝,没有任何的犹豫胆怯,不顾一切,只为守住这居延城。韩锷只是“出世”之徒,纵然阳刚之气再盛,也做不到方柠这一战的气度。韩锷他害怕生灵涂炭,自责与那些被自己抛弃的生命,甚至自责到吐血。我承认,他收复那十五城时,确实是豪气冲天,是条汉子,而且有勇有谋,临危不乱。但是,就以他这样子的自责,就比不上方柠。有些时候,牺牲时不得不的,要维持这个糜烂的朝廷,就必须毫不犹豫地牺牲将士的生命,付出任何血的代价。而韩锷,终究是做不到的。韩锷要的事自由,是毫无牵绊,是驰骋江湖,看淡风云变幻,不理世俗凡尘。所以,这样的性格,终究不可能与方柠在一起的。在大漠的一切,最让我怀念的,自然还是韩锷与方柠在一起五牵无挂地缠绵的那一段日子,共同习武、共同杀敌、共同面对一切,无拘无束的驰骋于那片黄土之上。那一段日子才终于让我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刻骨而淡然的感情,相知相爱,莫失莫忘。不过,终究只是幻影而已。我不知道为什么韩锷忽然就会抛开一切伦理,要了方柠。那一瞬间的勇气,方柠都没有,为什么韩锷突然之间会如此勇敢呢?韩锷会因为一句“留着那对奸夫淫妇去享受他们的幽会吧”而耿耿于怀,却为什么会一下子有这样的勇气呢?真是奇怪而复杂的感情性格。然而就算是这样的勇气,也不过只存在于大漠之上。等他们再回到那个内媚的洛阳城时,却不得不面对许许多多繁复而又腐糜的事了。那么,那大漠上自由自在的驰骋,也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方柠就又变回了那个处心积虑于朝政的韦门杜氏杜方柠了,而韩锷也因为小计那“尊贵”的身份而再难脱身了。他们之间的幸福,便再也找不回了。至此,韩锷与杜方柠之间的事,其实已经结束了。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奇女子——阿姝。我还是真的吃了一惊,在阿姝的身份最终揭开时。想不到,一个温柔似水,一个怪邪如魔的女子,竟是一人。我原先以为,那个被毁容的女子是余皇后的,没想到居然就是大殊。这一处的变故,才真有点曲折的感觉了。阿姝的性格,一直以为就是怪癖而暴虐的,却没想到她还可以这样的温柔淡然。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我看不懂。说完了阿姝,就又要回到余婕余姑娘身上了。她终于又“活”过来了,这一次的出场,不想上一次感人那么柔弱的感觉了,她的算计之心之重让我也始料末及。原来,连一开始的“余国丈”都是她所假扮的,这个女子,心计真的不一般。甚至可以骗到韩锷与她一夜的缠绵,甚至至死也让韩锷不能忘了她,厉害啊!她至死也牵绊着韩锷,让韩锷一辈子都内疚于心。论坛上有简子说,韩锷因为余婕的死而恨杜方柠。我想,恨事决绝然没有的,但芥蒂却又深了一分,深到再不可能有任何的地步。就从余小计最后的一个问题就能看出了,小计要杀杜方柠了,韩锷却始终犹豫不知该帮哪个人。我真的不能弄懂韩锷,他屡屡怀疑方柠,甚至别人要杀方柠了,他都犹豫该不该帮,但又会时时都放不下方柠,刻刻都担心方柠的安危,真的很矛盾。小计最后的问题,真的是让韩锷以及方柠都要痛苦一辈子了,我真的有点隐隐恨他了。不过,《洛阳》这本书,如此淡然的文字,让我不能真正爱上谁,却也不能真正恨谁。结局有些仓促了,很多的伏笔都没有用到。最后的尾声,是真的高速我们,韩锷与方柠终究是永远完结了。但我心里,却没有什么遗憾,什么哀恸,只有一点隐淡的痛。从一开始,就注定的,隐淡的痛。 原文地址:http://www1.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417752&PostID=6495791
2007年02月27日 14点02分 2
level 6
爱歌怜倩 ,欢迎以后多来椴吧小酌啊,很好的书评,嗯,确实的。
2007年02月28日 08点02分 3
level 7
爱歌怜倩 楼主
谢谢,以后常来~~~大家去不去社区的?
2007年02月28日 13点02分 4
level 1
好象很好看的样子,去看看
2007年02月28日 14点02分 5
level 6
社区和百度吧,偶们都是一家亲啦!都要支持哦!
2007年03月01日 12点03分 7
level 8
呵呵,评地很细的说:)
2007年03月02日 00点03分 8
level 1
很好.
2007年03月04日 10点03分 9
level 1
有收获!!非常感谢您
2007年03月05日 07点03分 10
level 7
爱歌怜倩 楼主
汗……不用尊称您的的~~~
2007年03月10日 09点03分 11
level 1
我至今没看全呀!!!!谁有TXT版的全本,先谢谢了!!!1汗!!!11
2007年03月18日 07点03分 12
level 6
看样子大家对洛阳的喜爱是多的,呵呵,写得很好,努力啊~~~~
2007年03月21日 07点03分 13
level 0
但到了最后结局,这地方给我的感觉,却只是说不出的可笑。让锷哥快乐?不再被方柠纠缠?最后,让韩锷痛苦的,不还就是小计?牵制韩锷的,不还就是小计?-------------小说里明明写道,韩锷一直感到快乐的就是和小计在一起。五侯散第十三章:骞驴瘦马尘中伴『韩锷听了不由哈哈大笑。他近来事务已松,有很多烦细的事情都托给王横海与古超卓去处理了,难得小计回来,倒牵了马儿出城与他在城外闲荡。他这一笑出声,那声音响入空中后,他自己听得后才惊诧起来:自己倒底有多久没有这么放声笑过了。说真的,也只有跟小计在一起,才会这么开心吧? 』韩锷和那个杜方柠呆不到一块,根本原因小说里也说了,他们俩为人处世的根本不同。
2007年10月03日 03点10分 15
level 0
爱与为人处事无关,爱了就是爱了。不过如今看来,此文写的倒真是有点偏颇的,至少过于主观了~~~
2007年10月03日 07点10分 16
level 0
我没说韩锷不爱方柠,我是说韩锷和
杜方柠的立世处身处的根底不同(小说原文),所以他们最后不可能在一起。
2007年10月04日 01点10分 18
level 0
不错,椴的这个结局是最自然的,韩杜之恋本来就不可能有结果,分开是必然的。我从来也没有说过他们会在一起。锷在骨子里就是“出世”之徒,其实根本就没有人能束缚住他的吧~~~俄……其实韩锷的性格中有很多地方就可以看到椴自己的影子,椴也是“出世”之人,或许因此才不想结婚的吧……
2007年10月04日 10点10分 19
level 1
《洛阳女儿行》看过第一卷就已经使我看不下去了。说不好是什么感觉,也是隐隐心痛,但却又与LZ不同。毕竟我看过的武侠还是太少,比较深入,也比较代入,所以……椴的这个故事可害死我了,本来我已经买下全套的《洛》,但是看过楼主的这个贴,我决定不看了……
2007年10月06日 11点10分 20
level 1
顶啊
2007年10月06日 22点10分 21
level 3
我也是《洛阳》看到一半没看下去....文学走到哲学的路子上才能显示出它对每一个读者产生的可怕的力量,悲剧感和恐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作为人、在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时候是应该怎样的一个态度。毕竟在这个苍茫无限的宇宙中,最能让人期待为真实并且信任的不是作为物质存在的山水泥石或者锦衣玉食,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诚挚感情。可韩杜之间的所谓的真心相爱却处处隐藏着利用的意味,虽然不至于让人怀疑-她-的真实性,却已昭示了所谓我们追求的可以信任一生纯真感情,事实上带有各种各样的秘密和虚假,于是我们所尽力维护的这种人生的价值在这种欺瞒中被怀疑了...读着〈洛阳〉时,忽然觉得欺瞒比背叛更难接受或容忍,因为后者破坏了人对感情真实性渴求,或者是苛求...貌似韩最后是死了,很好..没有一个自由和真实的人在尘世间不是这样死去的。我不是想说椴的小说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反而从文字上看我觉得喜欢〈杯雪〉大于〈洛阳〉,但是洛阳体现出来的那种在小说主题上趋于形而上的思考的路线,却是我非常愿意见到的的。
2007年10月07日 01点10分 22
level 0
貌似韩最后是没死,恩,就这样.
2007年10月07日 12点10分 23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