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试析清世宗雍正对永明延寿大师的推崇与评价 by黄公元
雍正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殊玥 楼主
一楼给四爷~~
2012年07月16日 09点07分 1
level 13
殊玥 楼主
  2、《万善同归集》御制序中的评价
  同年,胤禛为刊刻流布永明的《万善同归集》,在癸丑四月望日的御制序中,他先述自己证得的对佛法大乘与小乘、宗与教、理与事、空与有、性与相的圆融见解,明确表示对执着两边、话成两橛,“朕不谓然”的态度。然后述说自己的心路历程:“但朕虽具此见,而历代宗师未有阐说是说者,无征不信,亦不敢自以为是。进阅古锥言句,至永明智觉大师,观其《唯心诀》、《心赋》、《宗镜录》诸书,其於宗旨,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因加封号为妙圆正修智觉禅师。”“乃阅至所作《万善同归集》,与朕所见,千百年前,若合符节。他善知识,便作是说,朕亦怀疑,不敢深信。今永明乃从来善知识中,尤为出类拔萃者,其语与朕心,默相孚契,朕可自信所见不谬。而宗教之果为一贯矣。”由此可见,雍正披阅永明著作,如遇相知,多时疑问一时廓清,圆融见解得以引证,故欣喜之情、感恩之意溢于言表,字里行间充满着与永明心心相印,及对永明真诚服膺与高度赞赏之深情厚意。他认为“是书也,得其妙用,自必心法双忘。涉其樊篱,亦可智愚同济。”因此,他“重刊此集,颁示天下丛林古刹,常住道场。欲使出家学佛者,依此修行。张六波罗蜜之智帆,渡一大乘教之觉海。”这是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大事,故说“此则朕与永明,所为弘正道,而报佛恩者也。”他以与永明相提并论为自豪和荣耀。
  该序中他还高度评价永明的《心赋》,曰“夫达摩心传,本无一字。而永明心赋,乃有万言。不立一字,该三藏而无遗。演至万言,觅一字而不可得。故云,假以词句,助显真心。虽挂文言,妙旨斯在。观此万言之头头是道,可知万法之法法随根。”因此,“爰附刊此集之后,俾学者合而观之,如宝珠网之重重交映焉。”雍正对永明的所有著述都褒奖有加,赞扬备至。
2012年07月16日 09点07分 5
level 13
殊玥 楼主
  6、编《御录经海一滴》时的评价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胤禛又随披随录历代禅德的著作与语录,编成《御录经海一滴》。二月十五日撰写的御制序,述其缘起、宗旨,并阐说宗与教一致之关系。整篇序文有近三分之一篇幅(一千余字)或引永明语,或高度评价永明及其《宗镜录》,或述其于永明著述所受之启示法益。足见其对永明之钦敬与重视。
  他在叙述编《经海一滴》缘起、宗旨及阐发对教宗关系的看法之后,针对潭吉弘忍等对永明大师的攻击,如此写道:“永明云:‘以圣言为定量,邪伪难移;用至教为指南,依凭有据。’故师所作《宗镜录》,广引群经,备彰佛意。乃尚有魔民弘忍辈,斥师为义解沙门,谓法眼宗由此而衰。其罪,与谤三藏经文无异,定堕无间地狱。”
  接着,他指出:“《宗镜录》者,全引佛经,录其纲骨,不特是三藏十二分之旨,并且是三藏十二分之语。若谓《宗镜录》是义解者,则佛之三藏十二分,尽是义解矣。”
  他表示,其随披随录编集《宗镜大纲》与《经海一滴》,乃是效法永明延寿大师。他说,永明的《宗镜录》从浩瀚大藏中“录兹百卷,凡欲学人从此入于五千教典也。末世僧徒,多愚少慧,于此百卷,犹复意怠情烦。千有余年,无人知其最尊最上。乃者朕为刊十存二,录其大纲,所以俯徇机宜,引人入胜。盖永明以《宗镜》为大藏向导,朕又以《宗镜大纲》之书,为《宗镜录》之向导耳。”
  而节录《宗镜》之后,进一步泛览经文,“爰思五千教典,广博无涯,目览心周,实为不易。乃推广永明纂集《宗镜》之心,即用朕前此节录《宗镜》之例,亲御丹桥,随披随录。既以受持读诵,即以刊刻颁行,导引群生入于如来普光明藏、大智度海。……庶几学人,由此知阅三藏十二分,而非朕于三藏十二分有取有舍也。”永明对雍正之深刻影响由此进一步得到证明。
2012年07月16日 09点07分 9
level 13
殊玥 楼主
  最后谈谈看待雍正推崇永明的影响之利弊?
  一心,净心,即可化导人心,净化社会,又利政治统治与文化控制
  永明思想要提倡,是合理的;对法藏思想的剿灭则未必全妥,这可能与反对异族统治的明朝遗老与他们搅在一起有关。对维护清朝统治而言,可以理解,但思想领域的事也不是政治权力可以简单化地绝对解决的。实际上也未能剿灭。
  明末有些遗老的某些故国情结也是没有意义的--
  这对了解、研究雍正的佛学思想、治国方略与施政行为,研究当时的思想文化与社会经济,都是需要予以重视的。
 
2012年07月16日 09点07分 12
level 13
殊玥 楼主
  有些学者将清朝以来禅风颓废、禅净融合的原因,归结于雍正压迫禅门的结果,而说:“……用帝权(指雍正)来压迫禅门,结果是招致了纯粹的禅风之萎缩,今日之以念佛为主的禅净混合的中国佛教,其因即生于此罢齤!”参野上俊静等著.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1993,页193。以及杜继文、魏道儒著《中国禅宗通史》,1995,页585云:“雍正以后,禅宗明显衰落,尽管许多支派仍有严整的传统继承,有比较固定的基地,禅僧的数量继续有所增加,但思想既无创新,对社会的作用也大大缩小。”
 
2012年07月16日 09点07分 13
level 13
殊玥 楼主
  此书对雍正的佛教政策有非常详细的叙述;对雍正崇佛的评论,也有别于历来学者的看法。针对雍正驳斥汉月法藏一事,作者认为:“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未尝不是雍正皇帝对中国佛教的一项卓越贡献。”〔24〕再者,“雍正皇帝一生对佛教的贡献分非常卓越,影响亦甚深远,其悟境亦令后代学者赞叹,自整体中国佛教观之,受益于皇帝的护持与关照绝非肤浅,亦极难得。雍正皇帝在中国佛教史上堪称独具风格且又深有悟境,旗帜鲜明的帝王”。
2012年07月16日 09点07分 14
level 13
殊玥 楼主
——————end——————
2012年07月16日 09点07分 16
吧务
level 15
[献花]
2012年07月20日 06点07分 17
level 6
2015年03月09日 02点03分 19
漏掉的发到帖子里吧
2015年03月09日 02点03分
level 1
自佛法入中国,历代皇帝,无不崇奉。其唯结缘种,与有所悟证者,种种不一。求其深入经藏,直达禅源。证涅盘之妙心,具金刚之正眼。于修齐治平之暇,阐拈华直指之宗者,其唯清世宗皇帝为第一也。若非法身大士,乘愿再来。握权实不二之道柄,度轮回无依之众生者,其能如是也耶。其所著述,藏内有圆明居士语录三卷(圆明居士世宗道号)。其他序跋传记,散见于经论语录中。悉皆妙契佛心,冥符祖意。言言见谛,语语归宗。如走盘珠,似摩尼宝。凡具眼者,无不佩服。
——印光大师:雍正皇帝《拣魔辨异录》石印序
2015年03月09日 12点03分 20
[哈哈]
2015年03月09日 13点03分
level 6
[哈哈]贴一张正正与诸大臣参禅图
2015年03月09日 13点03分 24
level 9
挑战打佛七如何
2015年04月06日 10点04分 25
挨板子呗 若不开悟 赐剑自裁[哈哈]
2015年04月10日 01点04分
回复 nonoboo :[滑稽]
2015年04月10日 05点04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