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诗词之我见
西游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在这个吧混了一段时间了,总想写点什么,可惜总找不到切入点,因为我能想到的,吧内的高人们基本都写过了。诗词这块,好像不多,再者,诗词也是作者感情和观点的重点所在,所以从今天开始,打算写写。 希望自己能坚持到底,不做太监。本人文盲水平,希望大家多多批评。
2012年07月11日 07点07分 1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第一回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关于诗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混沌之初天地未分,那时候的宇宙恍恍惚惚渺渺茫茫,人类还不曾出现。自从盘古开天地,天地就变得分明了。天地生成万物,养育万物,真是至仁至善。欲知宇宙本源的功能,须看唐僧师徒西游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
这首诗是西游记的开篇诗,意义重大。这首诗描述了宇宙天地的形成,并告诉读者,西游记的故事蕴涵了宇宙最根本的道理:造化会元功。所谓造化,就是创造和化育万物的宇宙根本功能,这其实就是古人认为的“道”的功能。会元,可以理解成书中接下来描述的时间单位“元”和“会”,但作者把“会”放在“元”之前,应该另有深意。元,就是根本,就是道。会元,就是和根本相会,就是古人常说的“悟道”。那么“造化会元功”,就是悟道的功夫了。 如果这首诗不是作者随便写的,那么以前有人把西游记解读成证道书,也不是没有道理。
先不说道,这个太玄。我们来看看对现实人生有用的东西。这首诗里作者用两句话概括了天地的伟大:“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覆是指天,载是指地,发是生发,明是光明,天地覆载群生,养育万物,给万物以光明,最重要的是,天地是无私的默默的不求回报的无选择性的付出,是大公无私的,所以说至仁至善。《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我们到底要法天地什么?不就是这大公无私的胸怀气度吗?当我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时候,比比天地对我们的付出,我们还会耿耿于怀么?

2012年07月11日 07点07分 2
这首诗是西游记的开篇诗,它是清朝的人加上去的。明朝版本的西游记是没有的。
2012年07月11日 09点07分
@猛禽GPS 是嘛,这我倒不知道。
2012年07月11日 09点07分
这首诗的本意就是告诉大家,要弄清自己的身世需要看看《西游记》!
2012年07月11日 13点07分
@权威不等于全对 不是吧,其实我也不理解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2。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
潺蔽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前两句描写水帘洞瀑布的壮观,像天上的白虹, 长有千寻。白虹象征着正气、阳气,荆轲刺秦就有白虹贯日,孙权的白虹剑又名纯阳剑,把瀑布比作白虹,可见其有股天地之纯阳正气。接下来两句是说水流源源不断,猛烈的海风吹不动,夜晚与江月相辉映。这两句寓意着这股纯阳正气根本不受外界邪气的干扰,内在刚强,如如不动,可比皓月。再下来说瀑布对环境的影响,它像一道冷气,把青山分成两半,流下来的水滋润着两岸的花花草草。这两句说明这股正气不仅刚强于内,而且厚德于外,它向外发散,滋润他人。最后两句中,蔽是遮蔽, 帘帷也是用来遮蔽的,暗指它有所遮蔽,即水帘洞。
这首诗把水帘洞的瀑布比喻成强大而厚德的浩然正气,又为其后的洞天福地水帘洞埋了伏笔,花果山不愧是天地精华所聚集之地 。
这是以前就发过的,现在再发一次,有点yy。
2012年07月11日 07点07分 3
其实不一定都要赞,这诗很一般,比不上写水的“千里澄江似练”,写瀑布的“疑是银河”
2012年07月12日 05点07分
@珊瑚的安娜 反正比我写的好,哈哈。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真能胡乱说。不要误人了!
2013年01月22日 14点01分
前两句袭用古人的。后两句不知道是否原创。
2013年03月18日 13点03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3。
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宫。
这首诗指出,从此开始,孙悟空要走出精彩的人生了。时来, 有缘, 天遣,这些似乎都在说孙悟空的精彩人生是命里注定的,也就是造化弄人啊!西游记里有很多前后呼应的笔法。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07月11日 07点07分 4
楼主心细!真是这样,好多诗中都蕴涵后文的故事。
2014年01月02日 04点01分
回复 杀猪的我 :祝你2014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4年01月02日 04点01分
这首诗是半抄袭的
2015年02月16日 11点02分
回复
����19991211
:求出处
2015年04月12日 10点04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4。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
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
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这首诗是说水帘洞的好处。 外面的瀑布带有纯阳正气,那里面的洞府必然是个洞天福地,看里面的摆设,肯定是有神仙在此居住过。
有种解读说水帘洞其实就是心舍,因为孙悟空是心猿。外面是水帘,里面是铁板桥,这又和孙悟空代表了水中金相切合。我是觉得这个解读很有道理的。那我们天生的心舍又是什么样的? 一颗强大的心是水火不侵的,是不受外界干扰的,是生生不息而充满智慧的,这正如这首诗的描写。
2012年07月11日 07点07分 5
初读这首诗,没觉得好,看了解读之后回过头去读,就多了一种意境,古人说诗无达诂,作者未必就是这个意思,不同的人对诗歌的各种解读,便是再创作,解读得好
2012年07月11日 09点07分
首联比起“屋漏更糟连夜雨”妙的多,而且双关啊
2012年07月12日 05点07分
@珊瑚的安娜 你的诗词造诣看来很高,还请多多指教阿。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回复 诸神灵 :是的,再读又有新感受。
2012年08月17日 14点08分
level 13
好贴子,LZ请继续
2012年07月11日 07点07分 6
youai
2012年12月06日 02点12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5。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三阳交泰是易经里的东西,是指阳气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天地之气融通,所以这个时候能生发万物。前两句作者无非是想说美猴王乃是天地造化和日月精华所孕育的,是具有灵气的。
接下来两句点出了“道”和“丹”,结合全书大量的丹道术语,不难看出,西游记的确阐述了以丹道为主的道家文化。这两句的意思是,造化孕育出猴子,便是道的作用,而有了“美猴王”这个名姓,也就真正成为一个有灵有性之物了。把美猴王比作“丹”,寓意作者要借天地孕化美猴王来说明夺天地造化之丹道。
接下来两句是说真正的丹道,是由内观和外合来完成,也就是道家说的性命双修。最后两句是说历来修行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如此修炼的,修成以后就可以称王称圣任纵横。
这首诗说明美猴王从出生到现在,就好比是炼丹的过程。这是对丹道的一个概括,和小说开头的造化会元功相呼应。
丹道对于现代人来说太玄,我们还是找点有用的东西吧。其实“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这两句对我们为人处事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为人处事应该做到“内观”和“外合” 。时时内省,刻刻外合。自己其实是不识的,无相的,没啥东西,别把自己看得太高。外界事物要努力钻研,要做到明知,要和别人相合,别动不动还没知就看不起人。
2012年07月11日 07点07分 7
这首诗里暗含契丹组合,可参考麻将组合来分析!
2012年07月11日 13点07分
@权威不等于全对 你的解读很新颖,啥时候发个帖子好好说说呢?
2012年07月12日 02点07分
@inkstones lz真博学,什么都懂
2012年07月12日 05点07分
@珊瑚的安娜 过奖了,知道点皮毛的皮毛而已。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6。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这首诗可以看出,猴子们基本都是吃素的。哈哈。所以经常有人争论孙悟空是否吃肉,我想说,孙悟空是以素为主,就算吃过肉,肯定也很少,不影响口中的“清气”。
2012年07月11日 07点07分 8
其实没有特色的诗可以跳过,不然lz会很累的
2012年07月12日 05点07分
@珊瑚的安娜 好提议。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黄精是什么东西?
2012年08月11日 15点08分
清气 二字出自乌鸡国一篇,八戒食人无数口中有一浊气,悟空食素果口中是一口清气
2012年08月12日 15点08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7。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这首诗承上启下,既说了美猴王天生异禀,又说后面会遇名师,注定将有不凡的成就。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有大的成就,需要有好几个因素。
1。天赋: 天产仙猴道行隆,没天赋再努力也无法出类拔萃。
2。理想: 立志潜心建大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信念。
3。走出第一步: 离山驾筏趁天风,万事开头难,第一步要走出去最不容易。
4。努力坚持: 飘洋过海寻仙道,不畏艰难险阻。
5。运气: 有分有缘休俗愿,虽然励志教育里从不说运气,但事实上, 缘份时运真的很重要。
6。心胸开阔: 无忧无虑会元龙,这句其实是说丹道,但还是说点现实的。心态很重要,面对困难,努力解决,但不要有心理压力。
具备以上几点 ,那结果必然是“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
2012年07月11日 07点07分 9
可不可以请教一下,元龙是什么意思,是佛道术语吗,还是为了押韵需要,随心会意的词?
2012年07月11日 09点07分
@诸神灵 请教不敢当。 个人理解 ,元龙应该是道教术语。丹道中,龙代表性,元龙就是元性。
2012年07月11日 10点07分
@inkstones 多谢讲解
2012年07月11日 13点07分
元龙指先天之精
2012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8。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首诗是对普通人一生为了功名利禄而不顾生命健康,为之辛苦奔波,争斗不休的辛辣讽刺,和修行人的与世无争形成鲜明的对比。都说西游记有内涵,看了这首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去思考一下人生吧。
知足常乐,少贪富贵,说得容易,做起来就难了。要从名利场中“回头”,怎么回?回到哪里?都是个问题。我觉得历史上回头回的最漂亮的是陶渊明,一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 ” ,多么洒脱的“回头”阿!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10
明朝内阁首辅李春芳算是华丽转身急流勇退者。小说里有这首诗思想的话还不少。李春芳是西游记的作者,有道理。
2012年07月13日 07点07分
@fengqy_ 有意思的观点!
2012年07月13日 07点07分
[顶]
2012年08月03日 07点08分
世人本末倒置。回头是岸。
2012年10月16日 17点10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9。
骛髻双丝绾,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童。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这首诗是对菩提祖师的道童的描写。别小看这个道童,人家已经是跳出三界的永寿童了!他已经证悟了心相俱空。道童都有这么高的修为,那接下来的菩提祖师当然更不得了了。
作者对道童的外貌描写虽然是道士,但是对其修为,却用了佛家的心相俱空,作者佛道一家的观念,从道童开始就流露了出来。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11
“心相俱空”应为佛教的术语,我不了解道家,应该不是道教思想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珊瑚的安娜 我说了是佛家的心相俱空啊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永寿”这个细节,您注意得好。我读书时,就给忽视了。
2014年01月02日 04点01分
level 7
顶个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12
谢谢,这种贴通常都很少人看,呵呵。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回复 inkstones :主要是很多人觉得诗歌太过于阳春白雪、更主要的是要肚子里有点墨水才能知道作者究竟是个啥意思。加上中国有这么漫长的文化,这么多的典籍,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谁会吃饱了撑的研读诗歌啊。呵呵,本人新来的,也是文盲水平
2012年09月19日 08点09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10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这首诗是对菩提祖师的描写。 大觉金仙、 祖、 不生不灭、 万万慈、 与天同寿、 庄严体等等这些词的出现表明,菩提祖师是极其厉害的,成佛成祖,肯定不在任何人之下。有些人说菩提祖师不怎么样,那是只看到故事情节,他们肯定没好好读过这首诗。
另外,佛道一体在本诗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道家词汇有: 大觉金仙、 三三行、 全气全神、 自然、 随变化、 任为之、与天同寿;佛家有: 西方妙相 、 菩提、 不生不灭、 万万慈、 空寂、真如 、 庄严、 明心。 能把两家的这么多词汇融入一首诗,怪不得封神演义要抄呢。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13
这是关于佛教的诗,“不生不灭三三行”是说“舍利子,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三三行”指“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明心大法师不知道是什么,可能是菩提的”称号“吧,lz知道吗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不只是佛教,佛道都有写。是佛道合一的诗。 明心就是佛家说的明心见性。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珊瑚的安娜 如果三三是指三世诸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怎么解释“行” 呢?我认为这是道家的东西。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有空再写第二回的。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14
强烈建议置顶
2013年02月17日 14点02分
回复 hqf1996 :@脏水中的鱼流泪 @tearf
2013年02月17日 14点02分
level 10
我来顶你 你这个比我强 我不过是照搬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15
过奖了,纯粹yy而已,我也是受你的感染,呵呵。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level 14
这个贴吧果然还是有好贴的。等更新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16
level 7
好贴子!能把这么多的诗词加以解读赏析,真的太历害了。[顶]
2012年07月11日 08点07分 17
level 11
不介意我插一个吧?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这段是描写白骨精所化美女,虽然前文有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汗流粉面花含露,
尘拂峨眉柳带烟这样笼统的描写,但是作者还是给我们详细描绘了这位美女的样子。
肌肤吹弹可破,莹洁光滑,衣着更是性感,酥胸半露。两弯细长秀美之眉,一双大眼睛明眸善睐。容貌秀丽俊俏,却也有一股天生的恬静气质。身形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声音更是雅音悦耳,语气醉人。好似清晨日初下的海棠花,又似薄雾中新鲜的芍药花。
古代人们大都喜欢用花形容美女容貌,例如《封神演义》中纣王形容女娲容貌有:芍药笼烟骋媚妆。三国时期曹丕的妻子甄姬更是有玉肌花容之称。
面对如此美女,难怪猪八戒一看见就动了凡心,可谁能想到这样的美女竟是一具阴森恐怖的白骨。所以告诫大家,莫被外表所迷惑。

2012年07月11日 09点07分 18
插得太好了!
2012年07月11日 10点07分
@inkstones 也不好,近些年文笔大不如以前了,唉~
2012年07月11日 10点07分
[Yeah]
2012年07月11日 10点07分
有意思
2012年07月12日 06点07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第二回1。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这首诗是描写菩提祖师开坛讲法的盛况。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是形容大法精妙,引得天地都以散天花,长金莲的方式来赞叹。 三乘教就是佛教,可见这句是说祖师在讲佛法。
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麈是道士的东西,可见这句是说祖师在讲道法。道法不简单阿,对比佛家 天花和金莲的纯净,道家则表现出振动宇宙的的宏伟气势!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这句综合起来,是说祖师三教合一,对三教教义都很精通。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很多人认为三教合一是扯淡,但作者在此用两句诗告诉大家,为什么三教会合一。是因为他们的道理是一致的,都归结到一个字,我大胆的根据全书的内容揣测一下,这个字就是“心”。我们本来的心性是无生无灭的,是深邃纯净的,这便是指引无生了性玄。 这里又不得不佩服作者,将佛家的无生无灭和道家的玄无缝的写在一句诗中。
总之,这首诗表面在讲祖师说法,其实是阐述了作者三教合一的思想。所以很多人在猜测菩提祖师是佛教哪个人物,道教哪个大佬,其实都是片面的,书中前两回的文字处处在说祖师三教合一,我们又何必另外找出某个教的人物给祖师扣上呢?祖师就是祖师自己而已。
2012年07月12日 01点07分 20
不错。我也认为是心。而且三教合一发展到心学。孙悟空拜师学艺,实际是作者师承心学的暗示。我倾向作者是李春芳。
2012年07月13日 07点07分
“祖师就是祖师自己而已”。妙。让我突然想到道法自然四个字。
2012年10月16日 17点10分
回复 久违的闻香 :心开则明,哈哈
2013年05月02日 02点05分
见解很好,留痕
2013年05月31日 01点05分
level 12
inkstones 楼主
2.2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
这首诗描写的深夜寂静如水的场景,我们现代人是享受不到了,噪音和光污染替代了明月和繁星。也只有看看这样的诗句,想象一下那种感觉了。
2012年07月12日 01点07分 21
这是修道之前,要心无旁念的暗示。不见心性如月明朗,是不能得到真谛的。并非是单指景物,这是本回书中最玄妙的一笔。
2012年11月26日 11点11分
“最玄妙的一笔”:我是实在没有道家的学问,来领悟这玄妙了。
2014年01月02日 04点01分
感觉“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写的很有感觉
2015年04月12日 12点04分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