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1
古未有奸臣在内,而名将得立功于外者,斯言谅哉。时魏阉之势,炙手可热。其党日排承宗,遂至不安其位,以高第代。第恇怯柔媚之小人也。既至,谓关外不可守,令尽撤锦、右诸城守具,移将士于关内。崇焕谏曰:“兵法有进无退。诸城已复,安可轻撤?锦、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亦失保障。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第不听,且欲并撤宁、前二城。崇焕曰:“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
我必不去。”(袁督师传 梁启超)
2012年06月13日 07点06分
3
level 13
【乃自下檄文龙,令撤锦右、宁前之兵,弃关外四百里。崇焕、元仪力争之,元仪谓,奴三年不来,非天幸也,实以我兵势既张,畏而不敢尔。柳河之役,我损失不过四百人,中朝自欲张大其事耳。而奴实以船城之失过于是,且逼于沈阳,而心怀忧悸。如不撤兵,奴必不敢轻我而来。如撤即奴窥我之怯,其入犯也必矣。请身系司败,直至明春,如不撤而来,与撤而不来,皆甘军法。莫之省。
崇焕身卧宁远以争,曰,宁前道当与宁前为存亡。如撤宁前兵,宁前道必不入,独卧孤城以当虏耳。第不得已,止撤锦右守兵回关,并驱屯兵、屯民以入。公私所屯粮,俱不许运,凡弃置数十万石。】---------茅元仪的《督师纪略》(卷十二)
【中枢高第以柳河之故下檄马帅,令撤锦右、宁前之兵,弃关外四百里。宁前道袁公崇焕身卧宁远以争曰:“宁前道当与宁前为存亡,如撤宁前兵,宁前道必不入。”独卧孤城以当虏耳。高不得已止撤锦右守兵回关,并驱屯兵、屯民以入】。-------------周文郁的《边事小纪》(卷一 辽西复守纪事)
2012年06月13日 08点06分
5
level 11
此外,还有人列出了《孙文正公年谱》等资料的记载,清修明史也算一个吧
总之 关于这个问题,老夫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再费唇舌,因为袁黑的质疑,立足点就不对!
1、袁黑以 明实录 三朝,没有明确记载 高第撤宁远 字样而提出反驳
这在逻辑上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以一个没有的东西,能够否定其它若干实实在在记录的东西,这种逻辑只有脑残儿童才会想出来
2、明实录 不是什么都录,本身明实录流到今天就残缺不全,而且实录收录史料的范围很窄,以明朝行政公文为主,这就注定了实录不等于 史书,他只是历史的一个参考资料
3、高第撤,从史料来看显然分为两个阶段,这点要注意,看清这点就不会有疑问了
2014年02月05日 12点02分
10
level 11
补充一点:
撤 宁、前、锦、右
袁黑质疑:有的史料是 令 有的史料 是议 后面是 弃 。。。。。。
老夫要指出的是,高第的撤退是一个大方案,撤,不可能今天下命令,明天锦、右还在路上
宁前撤了?可能吗?
高第的撤退,不但事实是,而且必然是大致要分两个步骤来实施的
第一,先撤 锦、右,因为远嘛
第二,再撤 宁,前
所以史料 质疑 是令还是议、还是弃,有意义吗
有的已经实施,有的因反对而未能实施,如此而已
2014年02月06日 03点02分
11
level 1
高第出代经略,复申守关之议,承宗即家中上书驳之不听,尽撤关外兵。号声震野,而道臣袁崇焕独不听撤亡何遂有崇祯己巳之警。。。。(罪惟录)
断章取义,实乃本事。
2015年09月09日 09点09分
17
傻黑回去看明白再说
2015年09月09日 11点09分
这字意很好理解。何来断章取义?
2015年12月30日 00点12分
level 12
这个还梦如梦确实是令人无语,此贴明显是要说明高第有尽撤关外之议,罪惟录中文字极为明白,何来断章取义,其二,还没如梦用后一句是想说明什么,如果是批评孙承宗,袁崇焕造成了己巳之警,那么不反证高第的尽撤关外之议吗
2015年12月30日 02点12分
19
我也费解那个还来如梦。明明是高第撤关酿祸。为何袁黑赖在督师头上?袁和孙都是抗撤的。
2015年12月30日 02点12分
level 7
高第撤关,吴三桂献关,袁督师守关,到头来袁成了袁黑心中的国贼。袁黑的世界我不懂。
2015年12月30日 03点12分
22
level 1
有的袁黑说,高第撤兵,是实行如薛岳一样伟大的“天炉战法”
2016年07月22日 17点07分
24
吧务
level 14
尽撤关外就是一个坑,谁能保证守住山海关,一旦失守就变成南宋了。
经营关宁锦防线,在袁崇焕就任期间,费用控制在四百八十万,主要是因为可以屯耕自行解决一部分经济问题。而一旦退守山海关,连军屯的地方也没有了,少了一笔收入。
更要命的是,以长城一线为边界,敌军可以四处出击,专挑薄弱环节入关抢劫。八里铺重城就是一个坑。后金五次抢劫没有一次是打山海关经过的,只有最后一次入关是。
2016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26
当时蒙古、朝鲜还归明,但尽撤关外,这两个力量等于丢弃给后金了,那样的话可能绕道入关不等崇祯上台就发生了啊。所以袁崇焕是早就重视与蒙关系防止长城全线受敌的,所以后来发生的己巳完全是主上外交失策,与袁的战略方针完全背道而驰啊
2016年07月23日 04点07分
@善逝明行 崇祯叫停计口售粮从外交和战略上来讲确实是一个败笔,直接把一部分蒙古部落推向了后金。
2016年07月23日 04点07分
@善逝明行 搞清楚七大恨以来,抚顺清河堡,萨尔浒,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以来,明金交兵的现实,搞清楚后金自赫图阿拉-辽阳-沈阳是什么现实。
2016年07月27日 02点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