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如梦 还没如梦
关注数: 28 粉丝数: 208 发帖数: 33,751 关注贴吧数: 54
【正能量】-女孩撞昏老人后欲全天陪护 老人被感动放弃索赔 新京报讯 近日,来京打工的18岁姑娘石芳丽骑电动车经过燕郊一个路口时,将76岁老人韩健撞倒昏迷。石芳丽立即送老人就医,并辞去工作,打算陪护老人。老人被她的这些行为感动,不仅放弃索赔,家人还帮助石芳丽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老人被撞5根肋骨骨折   石芳丽回忆说,2月13日9时40分许,她骑电动车去打工的服装店,“当时大爷骑自行车在我前面,到防灾科技学院南门路口时,我以为大爷要左拐,便加速想超过他,没想到大爷也右拐,刹车不及就撞上了。”老人摔倒在地,“昏迷了足有3分钟。”石芳丽说,她赶紧下车,扶着老人向路人求助。   韩大爷称,他昏迷醒来后,发现自己倒在马路边,浑身是血,右脸也肿了,一个小姑娘扶着自己,一边哭一边冲着路人喊“救命”。他询问小姑娘,才得知自己是被她的电动车撞了。   路人拨打急救电话后,石芳丽陪韩大爷到医院诊治。   21日,接诊的河北京东中美医院的肖大夫介绍,韩大爷被送到医院时情况比较严重,“脸上都是血,喘气特别费劲。”经诊断,韩大爷右侧第二至第六根肋骨骨折、下颌开放伤,还有轻微脑震荡。   “我们对其进行了胸带固定,下颌缝了11针。”肖大夫说,目前,韩大爷已出院回家静养,不过完全恢复还需要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   女孩辞工欲陪护被婉拒   韩大爷称,事发后,石芳丽一直说是她的过错,愿意承担全责。石芳丽的父亲得知情况后,赶到医院交了一万元住院费,并表示会负责其他费用。“我跟她(石芳丽)说,你没有逃逸,为抢救赢得时间,我要感谢你,你也不是有意的,我不会埋怨你的。”   让韩大爷没想到的是,两天后,石芳丽辞去了工作。   “她哭着一定要陪护我,并执意要将工资给我,被我拒绝了。”韩大爷说,他被石芳丽淳朴的行为感动了,与妻子儿女商议决定不再向石芳丽追责和索赔。   “几天交往下来我们才知道,女孩是广西南宁人,因家里条件差,去年年底从高中辍学来北京打工,女孩的父亲在燕郊打零工,母亲在商场做保洁,她自己也是刚刚找到这份卖衣服的工作。”韩大爷的儿子韩雪峰说,考虑到石芳丽的家境,他便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帮其找工作的信息。一个朋友看到后,同意让石芳丽到其任职的高尔夫球场做球童,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   21日,石芳丽证实,通过韩家的介绍已获得新工作,3月初便可正式入职,“真心想谢谢大爷一家人对我们难处的体贴。”   ■ 对话   石芳丽:第一反应是送医院   新京报:事情发生后你是怎么想的?   石芳丽:第一反应就是送医院,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管怎样也要去承担。   新京报:想过可能要承担的责任有多大吗?   石芳丽:后来想过,我有个同学,放学时她哥哥去接她,把一个中年人撞了,腿部骨折,被对方索赔5万,现在还在打官司。爷爷这是5根肋骨骨折,还有其他外伤,如果要索赔我不知道会是多少钱,但一定是我们倾家荡产也不一定赔得了的。   新京报:什么时候知道韩大爷不再追责和索赔的?   石芳丽:出事当天韩大爷就安慰我说没事,第二天检查结果出来后,韩大爷就明确表态对我不追责不索赔。   新京报:有什么想对韩大爷说的吗?   石芳丽:主要是感谢的话,谢谢大爷和他的家人对我们难处的体贴。   韩大爷:在事件中收获感动   新京报:为何放弃追责?   韩大爷: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感动。   新京报:什么感动?   韩大爷:来自小姑娘的感动,我受伤昏迷,她主动留下来照顾,甚至还辞掉了工作要来全天陪我,这让我特别感动,当然还有来自我家人的感动。   新京报:来自家人的感动指什么?   韩大爷:这次出了车祸,家人给我喂水、擦身、洗脚,外孙还专程请假陪护。平常的生活,对幸福总是麻木的,没什么感觉,等到有了这样的事情后,真情就出来了。我觉得现在特别幸福,为什么要去过多地责备一个并非有意的孩子呢?我甚至觉得应该感谢她。   新京报:治疗一定会花不少钱,为什么要放弃索赔?   韩大爷:我是大学退休教师,有医保,这些费用能省就省,不能省还可以报销一部分,对我们家来说,算不了多大的事,但对她(石芳丽)家就不一样了,是一场灾难,让他们赔完家产,这一家人怎么活?
批判一句,“现今的食物是通过千百年验证的” 这句话很荒谬: 试举例说明: 现今最常见的几种食物: 1,玉米: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明朝末年,清朝初年,传至中国并开始种植,迄今在中国的食用历史是500年不到, 2,番薯:在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由东莞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也就是说,番薯的种植历史400多一点。 3,辣椒:辣椒1493年率先传入欧洲,大约1583年-1598年传入日本。传入我国的年代未见具体的记载,但是比较公认的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是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1591年),曰:“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据此记载,通常认为,辣椒即是明朝末年传入中国。在 中国种植历史也就是400年左右,而食用时间更短,清朝中期,辣椒才被认可不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而是一种食物。 4,马铃薯: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马铃薯作为一种食物传入中国也是清朝初年以后的事了。 此外: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等 这些都是美洲原产作物,在美洲被发现以前的几千万年中,中国人都没有吃过这些东西。 另外: 朝天椒:是1978年才从美洲引进中国的作物,现在也作为一种基本食物被广泛接受。 众所周知的是,美洲大陆和欧亚大陆的分割已经是数亿年前的事了,虽然在北冰洋地带还有部分地区可以在冰河世纪链接。人类也确实从欧亚大陆跨越达到了美洲大陆。 可是植物可没有脚的,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之间的植物,特别是被子高等植物的基因分割已经长达数亿年了。 所以才出现完全不等同与欧亚大陆出现的品种的土豆,玉米等作物。 试问一下,这些完全不同的作物,其基因没有发生改变?对欧亚大陆的人类来说,他们可都是上亿年没有接触过的新基因啊,怎么当年没人说,吃了会出问题? 那些保持着:“现今的食物是通过千百年验证的”这句歪理邪说的人,还要双重标准到什么时候?
莫名其妙的一个月,但汉明吧不会变,谢谢各位。 这真是很莫名其妙的一个月,作为吧主,我在未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现汉明吧被设为仅限吧务发帖。 平时,我本着吧务尽量不参与贴吧发言,不主动立场,不干涉言论的思路在管理汉明吧。仅对言辞肮脏之辈予以封号,夸奖的可以说我垂拱而治,讽刺的可以骂我碌碌无为。我都改不否认。 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是一个积极主动,正能量主导的世界。 无论是看得见脸孔的日常,还是看不见长相的网络。总有那么一群保持真心,保持纯洁的人的存在。 大家也许言语犀利,也许立场对立,也许思路不同,也许理念不合,但是无关乎品性的言语总是可以,也应该得到包容。 我自然不能认为汉明吧是诸如魔兽世界那样的大杂烩论坛,包容万象,也不指望能够如新宋吧一样成为茶馆,亦或成为历史吧一样的擂台。 但我总认为,在各位的包容下,汉明吧能成为一个健康交流的场所。 这里,大家可以针砭时弊,可以借古讽今,可以劝人向善,可以贬斥你认为任何邪恶的事物。当然,你也可以随风而来,酱油而去。不受束缚。 贴吧政治,更是我无法理解的存在,一个虚幻的权力,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又有什么值得使用阴谋诡计去妨害一个“ID”?岂不可笑? 换个ID,你又能知道我是谁?可是这样的日子,大家上网来干嘛? 有比这更宽阔的空间,诸如天涯,微博,人人。有比这更光明的地位,去当个村长权力肯定比这强。 所以,我从不认为,一个吧主,一个权限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权限狗,说白了。还是被权限限制的狗而已。 真想打破头争这个狗头名额,随时欢迎。 所以,很谢谢一直陪伴汉明吧诸多岁月的诸位。大家继续争吵吧,继续玩乐吧,汉明吧不会变,直到彻底封吧,或者度娘垮台。 如此,谨谢!
【贴吧知识普及帖】--【解释爆吧并提供反爆吧策略】 【爆吧的解释和分析爆吧者的心态】 爆吧就是在百度贴吧不停发无内容的废贴或不停的顶精品、投票或N年前的老帖,把可以正常浏览的帖子刷到后几页去,所以也叫刷版。 爆吧起源于在网络上流行的页面聊天室,被称之为刷屏,一般是出于蓄意捣乱或发泄情绪的心理,表现形式是不断地重复发送相同或不同的文字或者符号,使他人的正常发言无法进行,别人的发言一出来就被很快地淹没下去了。爆吧严重影响了贴吧里的正常秩序,阻碍了帖子的正常浏览以及正常回复速度,但通常不会影响服务器正常工作。 做了几年的贴吧管理了,经历过无数次爆吧,各种各样的爆,随时随地的爆。甚至大年30晚上都在爆,曾有过手动对付爆吧器无压力的经历。几年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爆吧的绝对不是代表民意的,都是个人的私欲。 因为如果把民意摆在首位的话,就做不出这种破坏环境,影响大家的事情。 2、爆吧的以孩子或脑残为主,思想成熟的人不会以此感到乐趣。 毕竟爆吧有其局限性,影响一时候的事,而且对于贴吧本身形成不了任何质的伤害。 3、爆吧的人多是一些现实混的很惨,网络上混的也很烂的人。积累着大量的怨气无处发泄,靠爆吧来发泄情绪。 4、爆吧的人往往是现实中很软弱的人,喜欢这种躲在暗处感受自己的邪恶不被人发现也不会遭到报复的快感。 5、爆吧的现象会不治自愈,因为爆吧者本身,通常也是一个希望得到别人认可,愿意和他人交流的人。爆吧总有一定的目的性,当目的性达到或者发现永远也达不到的时候,会慢慢的放弃爆吧,因为爆的自己都觉得无聊了。 【反爆吧的策略】: 1、管理组及时封禁爆吧ID或IP。 2、吧友可直接无视爆吧行为,打开个人状态,继续找自己之前的帖子继续自己的话题,将一些最近的帖子顶到首页。只要占领住首页,随便他们在后几页爆。 3、禁止发布大量的谩骂,猜忌,或其他任何让爆吧者看后认为自己的目的达到的帖子。换句话说,你骂一个**,只会让**更开心。你怀疑吧内的人,只会让小人更得意。 4、关上页面,去打会游戏,听会相声,清净了再回来。 5、总之,面对爆吧的,掌握好两个词【团结】、【互助】,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爆吧的双面性】 爆吧,是一种无聊且无耻的行为,爆吧者本身豁出被人骂娘的危险也要满足内心那点邪恶。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刺激一个贴吧团结和谐的一种催化剂, 就像是一个村落,本来内部小矛盾不断的时候,来了外敌,这时往往大家都能放下那些小矛盾与隔阂,共同的对付外敌。而在这个过程之后,又缓解了内部人之间的小矛盾,增进了团结与友谊。 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 面对爆吧,不要一味的去愤怒和烦恼,以一种睿智的态度去看待。 正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同时,百度针对爆吧现象也在一直推出新的功能,但是需要吧主去功能区申请, 在没有爆吧现象的时候,这些新功能是不被通过申请的。 所以,这个时候,爆吧的出现,更为新功能的启用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网络道德”与“爱国主义”【转】 爱祖国,是国人立身做人的底线。你想在网上“耸人听闻以赚人眼球”,你想在网上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不是绝对不可以,但底线是不能践踏国家利益、国人利益。否则,你就会受到国人的斥责、受到道德的审判、甚至受到国法的惩处 也许“网络道德”与“爱国主义”并无直接关联。然而,一些“网络道德”缺失的网民,却在利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肆无忌惮地践踏国家利益、国人利益。当你觉得“很刺激”、“很痛快”、“很过瘾”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你这样做是不是在“卖国求荣”? 就说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中土两国空军于9月20日至10月4日,在土耳其一个空军基地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军事交流,这是中国空军首次走出国门,有效提高远程作战能力。对此,欣喜振奋者有之,担忧忐忑者有之,猜测疑惑者也有之。 天下本大,人各有识,本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可有人却在网上恶毒、卑劣地造谣说:“中国苏-27战机以0:8惨败于土耳其的F-4”、“总共打了9场,最后一场中国才赢了,不过土耳其有放水嫌疑。”而中外媒体追根究底得出的事实真相却是:这次中土两国空军军事交流,是“联合训练”,不是“联合军演”;是“同场练兵”,不是“两军竞技”;是“互学共进”;不是“一比高低”。 “中国惨败土耳其”这些话,如果是西方国家编造的,我们且不去追问。可恨又可恶的是,这话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造的、轻信的、流传的。我们有必要追问:你用心何在?是为了耸人听闻以赚人眼球?是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是为了领取西方敌对势力出资的高额稿酬? 爱祖国,是国人立身做人的底线。你想在网上“耸人听闻以赚人眼球”,你想在网上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不是绝对不可以,但底线是不能践踏国家利益、国人利益。不能拿国家利益、国人利益来开玩笑。否则,你就会受到国人的斥责、受到道德的审判、甚至受到国法的惩处。 “网络造谣者”事与愿违,越来越多地丧失自己的“话语市场”、削弱自己的“话语权”。网络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网民们强烈声讨的“网络10大罪状”第3条就是网络谣言。这让我不由想起了“狼来了”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小孩为了戏弄大人,一次次地谎报“狼来了”,起初,大人不免上当,说谎的小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是在“玩火”,结果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网络世界是与现实世界相对的虚拟空间,却并不是道德、法律的真空地带。造谣、传谣者并不一定都是敌对分子,但在一定意义上,却是法律和道德意识低下者。网络的匿名性使他们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束缚和法律制约,倾向于极端、放任和不负责任。他们同样没有意识到,任何一个网民,如果不能守住“爱祖国”这道立身做人的底线,不仅在现实世界会遭人唾弃,在虚拟世界同样不会有立足的空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