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王船山则曰:仲谋之听子敬,不如其信瑜、蒙,先主之任孔明,而终不违关、张之客气,天下之终归于曹氏也,谁使之然也? 或曰:操汉贼也,权亦汉贼也,拒操而睦权,非义也。夫苟充类至尽以言义,则纷争之世,无一人之不可诛矣。权逆未成,视操之握死献帝于其掌中,则有间矣。韩信请王齐之日窦融操迟疑之志,亦奚必其皎皎忠贞如张睢阳、文信国而后可与共事。使覈其隐微以求冰霜之操,则昭烈不与孔北海同死,而北奔袁绍,抑岂以纯忠至孝立大节者乎? 故孙、刘之不可不合,二子之见义为已审也。其信也,近于义而可终身守者也。先主没,诸葛遽修好于吴,所惜者,肃先亡耳,不然,尚其有济也。乃其无济矣,二子之敦信,固以存人道于变故繁兴之世者也。
2007年01月20日 05点01分
2
level 1
昨天看书说“何为蜀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句上,虫入其腹”,彻底笑翻了
2007年01月22日 05点01分
6
level 1
我说怎么多日不见东泉,原来潜到策吧了,呵呵~没想到第一次来策吧能看到这么多故人~所谓瑜策同心啊~果然不分家~呵呵~
2007年01月23日 01点01分
9
level 1
http://www.e-g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ID=25457&page=3
2007年01月24日 15点01分
13
level 0
各位,请恕小女愚钝,当时的人怎么就那么死心眼,把“皇叔”的名号那么当回事,既然他老人家和汉献帝是一家,还用那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别人,那不是更过分嘛。若硬要算名分的话,东吴手上还有传国玉玺,这又怎么算。(蜀派的人可表打偶啊)
2007年01月31日 02点01分
15
level 8
15楼的MM你好,郑重的告诉你,玉玺不在东吴手里。谢谢。
2007年01月31日 02点01分
16
level 0
谈虚兄,对不住啊,我是15的,看到写玉玺的事是在演义上,而且看到一半就没交待了(偶看书一向是粗粗的,很不仔细)这下出丑了,多谢兄台赐教。
2007年01月31日 04点01分
17
level 8
哪里,我16楼的发言也有不当之处。因为我没有举证。
2007年01月31日 04点01分
18
level 0
昔魏武、孙坚世臣炎汉,魏伐蜀,策据吴越称王,权即帝位,坐视危亡,兵不袭许,吴魏同罪首也,司马一统,归晋者无疵。
2007年03月05日 10点03分
19
level 14
MS裴松之在诸葛瑾传里特地讨论了一下孙权是汉贼的原因。大意是孙权袭了关羽,使得光复之业不能胜利,终于曹丕篡汉成功,因此孙权间接导致汉朝灭亡。个人觉得历史太不公平了,一部三国志先是由尊曹褒刘的陈寿写,然后再有表面看起来公正,实际和陈寿想法差不多的裴松之来作注,吴派居然没有支持者,唉,悲哀啊~~
2007年03月05日 11点03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