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准上海广东等4地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
刘慈欣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今天发布关于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的通知,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试点省(市)发行的政府债券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采用单一利率发债定价机制确定债券发行利率,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知全文如下:
  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财政厅(局、委):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加强对2011年自行发债试点工作的指导,规范自行发债行为,我们制定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强对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省(市)(以下简称试点省(市))的指导,规范试点省(市)自行发债行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行发债是指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政府债券的发债机制。2011年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
  第三条 试点省(市)发行政府债券实行年度发行额管理,2011年度发债规模限额当年有效,不得结转下年。
  第四条 试点省(市)发行的政府债券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券。2011年政府债券期限分为3年和5年,期限结构为3年债券发行额和5年债券发行额分别占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的50%。
  第五条 试点省(市)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建本省(市)政府债券承销团。试点省(市)政府债券承销商应当是2009—2011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原则上不得超过20家。
  第六条 试点省(市)财政厅(局、委)应当与本省(市)政府债券承销商签署债券承销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承销商可以委托其在试点省(市)的分支机构代理签署并履行债券承销协议。
  第七条 试点省(市)可以在本省(市)政府债券承销商中择优选择主承销商,主承销商为试点省(市)提供发债定价、登记托管、上市交易等咨询服务。
  第八条 试点省(市)发行政府债券应当以新发国债发行利率及市场利率为定价基准,采用单一利率发债定价机制确定债券发行利率。
  第九条 发债定价机制包括承销和招标,具体发债定价机制由试点省(市)确定。
  承销是指试点省(市)与主承销商商定债券承销利率(或利率区间),要求各承销商(包括主承销商)在规定时间报送债券承销额(或承销利率及承销额),按市场化原则确定债券发行利率及各承销商债券承销额的发债机制。承销总额小于发债额的差额部分,主承销商予以包销。
  招标是指试点省(市)要求各承销商在规定时间报送债券投标额及投标利率,按利率从低到高原则确定债券发行利率及各承销商债券中标额的发债机制。
  第十条 试点省(市)应当加强发债定价现场管理,确保发债定价过程公平、规范、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 试点省(市)政府债券应当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集中登记、托管,债券发行结束后应当及时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上市交易。
  第十二条 试点省(市)自行发债收支实行预算管理,具体事项参照《财政部关于印发〈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09]21号)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试点省(市)政府债券会计核算参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9]19号)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试点省(市)应当建立偿债保障机制,在规定时间将财政部代办债券还本付息资金足额缴入中央财政专户,具体事项参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部代理发行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兑付办法〉的通知》(财库[2011]52号)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试点省(市)应当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和本省(市)财政厅(局、委)网站等媒体,及时披露本省(市)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状况等指标。试点省(市)在发债定价结束后应当及时公布债券发行结果。
  第十六条 试点省(市)根据本办法制定本省(市)政府债券发行兑付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试点省(市)应当提前两周向财政部报送债券发行计划,并于发行结束后两周内报送债券发行情况。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1
level 8
第一感觉 通胀要加速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2
应该先感觉社保有保障了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月英嫂子 怎么说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薛定谔的黑猫 短期内,社保确实“安全”了,但是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经济真的坏道这种程度了?
2011年10月20日 14点10分
level 5
你这种贴子何尝不是钓鱼?敢情这吧只拣生人挑刺?熟人再怎么整都是有理的斗士!哼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4
[囧] 不是我要钓鱼 是中国财政部选了我 让我来钓鱼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level 5
自以为博览群书,觉得能看清我们平民百姓看不懂的玩意儿呗。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5
level 8
@天佑程欣
你怎么看这个 地方上发债的信用问题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6
中央财权下放,好事啊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月英嫂子 这么理解也是 不过国税和地税的问题还在 财权下放 言之过早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中国财政最大的问题是,地方有事权、没财权,逾期债务严重。但是国家又不会让地方政府破产,会对地方的债务违约兜底。 这种债务传导最终冲击整个经济的隐患太危险了。必须得下方财权,明晰责任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月英嫂子 财权的下放的近义词是中央权威的削弱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level 12
这新闻早上就看到了。不知道额度是多少。不大的话没事。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7
300亿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关键是制度化了 立事易 废事难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数字这么小没感觉的。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level 12
还有我感觉这债券收上去的钱未必是用在地方上的啊。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8
这笔钱没准是为了兜社保,养老基金的漏子,上海的养老保险似乎是入不敷出有一段时间了。这笔钱的贪墨算是弊端之一,还有一个弊端是可能造成货币的通货膨胀问题不好收拾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通胀的影响可以忽略,封闭环境里,通胀的决定性因素只能是央行。作为人们储蓄的货币即使不买政府债券也会由银行放贷投资,政府购买和投资的乘数是差不多的,不会拉高通胀
2011年10月21日 02点10分
@月英嫂子 这就有点书生之见了 在中国的环境下 地方滥发债券之后 最后央行还是会印钞票收尾的
2011年10月21日 09点10分
level 7
政府已经很有钱了,还举债?
不过以债券形式发放比直接用银行借贷好多了。
真要崩盘谁也兜不住。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9
中央有钱 地方没钱
2011年10月20日 10点10分
@薛定谔的黑猫 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该是富庶的地方吧。哪怕地方的份额少点,也是极其富裕的了 。不见得越富的地方,行政成本就越高。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薛定谔的黑猫 债券狂跌的话不容易兜底,不像银行可以轻易的让全民承担,此举应该会减弱时局的稳定性。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300亿真的没感觉的。要是3万亿,那是要考虑是不是囤一下粮了。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level 12

这个事本不应该发生,因为不是好兆头。
这个地方债,按照一般国情,有可能会以公务员摊派,行政手段强制地方银行购买等方式发行下去。在现在的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原则销售的份额不会太重。
尤其以后者(强制地方银行购买)隐患为大,因为这种债万一成为烂帐(按照建国以来历史,这几乎是一种必然),这个损失就迟早会转嫁到普通储蓄者头上,也就是普通劳动者身上。
一般来说,这个事【应该】会导致以下效应 :
1.银行股票的下跌(地方债在目前的国情下是高风险的,而这个高风险政府最终一定是转嫁到银行身上)
2.通货膨胀(银行这类发出去收不回来的坏账,可以约等于印钞机在没有实物对应的前提下发行钞票)
3.资产品价格看涨(如果现象2严重的话)
4.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有可能继续执行实际利率为负的金融政策
5.民间高利贷将继续存在(本来在温州跑商事件发生以后,是有个机会让民间高利贷泡沫得到抑制的,但是现在看,这个机会被无视了,如果效应4明显,那么本效应将是一种必然)
在这个预测前提下,现阶段想办法从银行得到官方利率的贷款是有利可图的。当然,中国没有针对个人的破产法,只要个人没有死,那么欠银行的债务一定是要偿还的,所以,在中国向银行借贷一定要量力而行,慎之又慎。
简单说吧,这个政策约等于08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是一种名义上为了保就业,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大佬们为了保自己的一些产业而进行的货币放水行为,这个计划造成的后果也可以对照08年的4万亿计划以后的效应来预估(这样来说,股票可能会有一个小反弹,不过这次反弹的相对程度很可能不会超过08年的那次)。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10
看来匪永远比想象的更虚伪,更无耻。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空无有力03 移位思考,其实组织在现阶段也只能这样做了。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就业问题,养老金发放问题的爆发时间往后推一推,而其弊端则是2-3年以后才有可能逐渐显现。换了是我有这个决策权,我也会这样做。这就是温嘴里常说的两难。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天佑程欣 我倒是希望债券市场化,让市场来决定价格,以便于权责匹配,增加民间话语权。 不过过往的债券,我所了解到的,还真是银行自己消化掉的。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天佑程欣 就业根本是个伪命题,人并不是非工作不可的。粮食从地里长,工业品机器造,用工多不代表产能就高,基本生活物资主要是分配问题。权贵怕的是老百姓闲暇了,会找他们麻烦。
2011年10月20日 11点10分
level 12

通货膨胀也有一种情况下会减轻,不过这种情况发生,那就比通货膨胀更加难受。
即,经济开始进入萧条周期,大批劳动者失业,老板破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需求的快速消失,也是能够起到非常快速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的。
但是,通货膨胀时期是担忧储蓄被洗白,而进入这种萧条周期,则只怕是要担心晚饭在哪里吃的问题了。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则有贷款需要偿还的人会异常艰难,因为收入没了,但是按揭这类限期偿还的贷款则一般是没有机会得到债务延期的机会的(除非情况非常严重,政府为了稳定局面而大规模的锁定债务---------但是大家认为这可能吗?)
我猜想,决策者们在通过这个政策的时候,在善意面,也许是为了避免上面的经济萧条成为现实而宁可接受通货膨胀的代价吧。

2011年10月20日 12点10分 14
失业也有饭吃在逻辑上是完全行得通的,但他们不会那样做的。
2011年10月20日 12点10分
@空无有力03 是谁也不会那样做,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不养闲人
2011年10月20日 12点10分
@天佑程欣 其实远古社会就是那样做的,人们都很闲,食物直接采集,每天工作时间恐怕不到一小时。他们怕什么?不是不养闲人这么简单。
2011年10月20日 12点10分
@空无有力03 ..........................
2011年10月20日 12点10分
level 13
这真不是个好消息!或许初衷是好的解决地方融资,但是中国政策一向是从上到下越搞越走样,搞不好会加速通胀。幸好就几个较发达地方搞,绝对不能推广。
2011年10月20日 13点10分 15
吧务
level 16
觉得有点难办啊。 是不是浙江广东已经hold不住了?
2011年10月20日 14点10分 17
广州人木有感觉。。。。。。。。。。。。。。。。。
2011年10月20日 15点10分
我觉得,这是朝廷想把呆坏账的范围控制在浙江广东两省范围内。 ……真希望不要波及到别的省,要不真的就很麻烦了。
2011年10月21日 02点10分
@juwp [狂汗]一线城市房价平均15000算不算hold不住,至于浙江我不清楚
2011年10月21日 15点10分
level 9
难道某些地方政府发展过快欠下商业银行太多债务,而同时又陷入无地可卖的困境?
2011年10月20日 16点10分 18
吧务
level 15
问题不在于发债,而在于下放发行公债的权力
2011年10月20日 16点10分 19
level 12
干脆就直接点,把在农村搞的选举制推广到县市级单位,中央只要牢牢抓好省级及以上的权力和军权就行了。
2011年10月20日 19点10分 20
level 12

不懂经济,但是感觉不妙。
先隔绝,再欺骗,续掠夺,后抢劫。
[打酱油]
2011年10月21日 01点10分 21
你说对了。然后再用敏主的选票来收买你,让你的相对生活质量越来越差,感觉却越来越幸福。
2011年10月21日 14点10分
level 1
1975602
∟$グ﹌タ╓きシΨ〓
2011年10月21日 02点10分 22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