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江南三大名楼
江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所谓的江南三大名楼不过是当代湘鄂赣网友自封的,这些建筑本身的名字里并不带“江南”二字,而且基本上都是近代多次重建和翻修的仿古建筑。而真正冠以“江南”二字(名称里本身就带“江南”二字)的基本上都在江浙沪:历史上的“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历史上的“江南巡抚”驻地在江苏。历史上的“江南提督”大部分时间管辖的都是江浙地区。历史上的“江南水师学堂”在江苏南京。历史上的“江南贡院”在江苏南京。(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历史上的江南造币厂在江苏南京。历史上的“江南河道总督府”在江苏淮安。历史上的“江南织造府”(又称“江南三织造”)是明清两代朝廷在江南地区设立的官方纺织机构,三个驻地分别在苏州、南京、杭州。
现在的江南大学在江苏无锡,江南美术馆在江苏南京,江南剧院在江苏苏州,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在江苏常州,江南水乡博物馆在浙江杭州……
2025年10月11日 01点10分 1
level 1
以上说的是官方认证,再来看看民间的认可: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都是江苏人,没一个是江西人!
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也提到了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均为苏州人士。
根据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设定,“江南七怪”均为浙江嘉兴府人氏,而在《鹿鼎记》里,江南主要被设定在江苏扬州。
而古龙在小说《碧玉刀》、《多情剑客无情剑》、《剑花·烟雨·江南》等作品里,把江南主要设定在杭州、苏州一带,其中杭州(临安府)是古龙笔下出现频率最高的江南城市。
这说明,在老一辈文人的观念里,江南主要指江浙一带。
2025年10月11日 07点10分 8
哪里是江南,清代吴越文人比你们懂。钱谦益诗云“吴楚风烟接上游,凭栏极目总神州。吴儿爱说韩襄毅,题破江南第一楼”。此江南第一楼就是指南昌滕王阁;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江西之名,殆不可晓。全司之地,并在江南,不得言西;袁枚《子不语•南昌士人》开篇就说:江南南昌县有士人某,读书北兰寺…
2025年10月11日 07点10分
《明史·卷286》: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白纸黑字,很明显江南四大才子是偷换概念,自吹自擂出来的。
2025年10月11日 07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同样的逻辑,当西方国家讨论台湾地位未定论时,中国是否应该附和?还有,有哪些专家在讨论这个问题,说几个专家的名字来。
2025年10月11日 09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日本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意图引导国人接受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呢。日本还意图让国人接受他们才是中国汉唐文化最优传承人呢。
2025年10月11日 09点10分
level 1
很多人想当然的把江南跟长江联系在一起,但其实江南跟运河联系更紧密。
古代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北方,从隋唐开始,帝王、富商、文人南下,大部分都是靠运河(长江那种天险之地在古代缺乏航运优势),而大运河挖到杭州就不再往南挖了,所以,古人通过运河南下时,沿途看到的南方富庶城市(江浙的一些城市)就成了他们心中的真江南了。比如扬州,虽然在长江以北,但也是古人心中的真江南,因为扬州是运河之都,漕运枢纽,富商云集,非常繁华(“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隋炀帝、康熙、乾隆等都多次从大运河去过扬州。
从隋唐开始,最繁华的地方基本上都在运河沿线,尤其是江浙一带的沿运河城市。
而隋唐及更早之前,苏南、浙北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但不限于湘鄂赣、两广、海南的部分地区)都属于蛮荒之地,甚至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而且呈现出越往南越蛮荒的趋势(犯的罪越重就越往南流放),所以那时候的“江南”一词,对那些蛮荒之地来说,根本没有繁华、秀丽、文明的意味,而仅仅只是一个为了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的平平无奇的中性名词。
2025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10
乾隆路过江苏口谕穷山恶水出刁民!
2025年10月12日 07点10分
level 1
古代是农业社会,平原水乡才能吃得饱。
在古代,山区风景再优美,普通人也不会向往。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大都市也都在平原:上海、新加坡、东京、首尔、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
巴黎
,德国柏林,俄罗斯莫斯科,泰国曼谷,印度新德里………
“江南”一词,盛行于隋唐宋明清,而且关于扬州及其周边的古诗词最多。
古人心中的江南是芜湖以东,淮河以南,钱塘江以北的长江下游的长江两岸地区。清朝的江南省,就主要包括现在的江苏和安徽。
2025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11
level 1
江南如果只是单纯作为地理名词,和河南、江西、山西这种地理名称不就类似了吗!江南之所以被赋予了富庶、璀璨、优雅、人杰地灵的特征意象,其实主要是因为太湖流域、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近500年的霸榜,不然没人会去争江南这个名号。试想,如果江西近500年一直是全国经济中心,那么现在大家都会去争“江西”这个名号而不是“江南”,大家都会说“你一句春不晚,我就来到了真江西”。
好东西才会有人去追逐去抢,而“湖北”、“江西”、“河南”这些名号却没人去争,甚至湖北、江西、河南等地的很多人都努力让下一代润去一线城市扎根,彻底逃离祖籍地。
地理名词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取决于当地的经济、人文等综合实力是否令人惊叹和向往。如果江南不代表富裕和发达,那么和“江西”、“河南”这类名号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地理区位代号罢了。
2025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12
通篇观点都是主观臆测,总以为自己的意志代表全人类。是不是江南,证据说话,历史说话。
2025年10月11日 09点10分
端午节,韩国没申遗端午祭之前,有人会去争吗?有人意图改变现状,而且针对才会引发争议。
2025年10月11日 09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湘鄂赣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许确实算江南,但那时候的江南更多是一种地理层面的概念,跟河南、湖北、山西这类名词差不多,只是为了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根本没有现在的江南的那种意味。 一千多年来,江南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区位层面的概念,而是变成了现在的糅合了地理、经济、人文、环
2025年10月11日 10点10分
@今生缘林奕叶 湘鄂赣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许确实算江南,但那时候的江南更多是一种地理层面的概念,跟河南、湖北、山西这类名词差不多,只是为了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根本没有现在的江南的那种意味。 一千多年来,江南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区位层面的概念,而是变成了现在的糅合了地理、经济、人文、环
2025年10月11日 10点10分
level 1
提起江南,别人首先想到的是江浙(尤其是苏南、浙北)一带,不会有人认为江西是江南,江西没有那种富庶典雅、繁荣昌盛、烟雨朦胧、小桥流水的感觉。
“烟花三月下扬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才是真江南。
2025年10月11日 13点10分 14
level 1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元朝时期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是江浙一带,马可·波罗将杭州称为“天城”,将苏州称为“地城”,并列的人间天堂。而湘鄂赣他压根提都没提,说明江西、湖南、湖北在当时非常普通,没啥名气,而且交通比较闭塞(京杭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
2025年10月12日 07点10分 17
level 1
为什么没人去争“江西”这个名号,而是争“江南”这个名号?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因为“江西”这个词没逼格,没吸引力,甚至给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贫穷、落后、偏远、闭塞。相反,一提到江南,别人脑海里就想到富裕、发达、先进、璀璨。
有了江浙沪,才让江南这个词有了含金量,成了富庶、繁华、文明、优雅的代名词,所以很多地方挤破头也要去争江南这个名号。
试想,如果没有江浙沪,江南就掉价了,失去了光环,那么肯定就不会再有人去争江南这个名号了。
所以说,是不是真江南,核心不在于地理位置,而在于经济实力、文化底蕴、知名度等综合实力。
2025年10月13日 07点10分 22
level 1
关于江南的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是写的最好最出名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该诗描写的是江南地区(主要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的景色。
白居易曾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对江南的风景有亲身的体验和深刻的记忆。晚年回到洛阳后,他写下了《忆江南》,表达了对江南的深切怀念。
2025年10月14日 02点10分 27
level 1
农耕社会的古代,湘鄂赣山区生产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一支庞大的军队,农耕社会的古代山区人烟稀少。长江在农耕社会的古代通航能力很差,大运河才是牛逼的存在(古代的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长期在北方,大运河交通南北,南北商人汇聚于此,打造了古代最牛逼的历史名城。大运河催生了盐业总督府、漕运总督府、河道总督府等,创造的赋税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孕育了大量的人才文化,天下文枢。是扬州、镇江、苏州、杭州、绍兴等南方的运河沿线城市共同支撑起了江南,湘鄂赣的江南缺乏法理依据。丹青史册记载,江南省才是唯一被载入正史的江南,湘鄂赣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根本撑不起江南的那种概念。
2025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28
你是江苏人吗?江苏的基础教育这么差?基本的国家地理都不了解。湘鄂赣是山区?人家湖北有江汉平原,湖南有洞庭湖平原,江西有鄱阳湖平原。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哪一个平原比你的太湖平原面积小?
2025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比基础教育?江苏两个985大学,11个211大学。江西0个985大学,1个211大学。
2025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唉,碰到了九漏鱼,连基础教育的意思都不懂。
2025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某地经济经济不行,教育教育不行,口碑口碑不行
2025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