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江南三大名楼
江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所谓的江南三大名楼不过是当代湘鄂赣网友自封的,这些建筑本身的名字里并不带“江南”二字,而且基本上都是近代多次重建和翻修的仿古建筑。而真正冠以“江南”二字(名称里本身就带“江南”二字)的基本上都在江浙沪:历史上的“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历史上的“江南巡抚”驻地在江苏。历史上的“江南提督”大部分时间管辖的都是江浙地区。历史上的“江南水师学堂”在江苏南京。历史上的“江南贡院”在江苏南京。(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历史上的江南造币厂在江苏南京。历史上的“江南河道总督府”在江苏淮安。历史上的“江南织造府”(又称“江南三织造”)是明清两代朝廷在江南地区设立的官方纺织机构,三个驻地分别在苏州、南京、杭州。
现在的江南大学在江苏无锡,江南美术馆在江苏南京,江南剧院在江苏苏州,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在江苏常州,江南水乡博物馆在浙江杭州……
2025年10月11日 01点10分 1
吧务
level 13
江南三大名楼的出处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四大名楼的纪念邮票。三个在长江以南,所以叫江南三大名楼。但凡有“江南*大”这样命名的,基本上都是民国以后才出现的,比如江南六大水乡古镇、江南三大名楼等等。
2025年10月11日 02点10分 2
level 8
这位楼主你所提到的这些江南文化标签,都是满清时期的遗存,事实证明你们的江南就是满清江南。而历史更悠久的代表汉人中央权威,反应国家意志的江南西道、江南西路等标签,你为何视而不见?你这是要以满代汉吗?江苏人,记住了,你们的省会叫南京,是汉人的南京,满人不会叫她南京。
2025年10月11日 03点10分 3
江浙发达是因为汉朝的时候气候变化宜居区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然后草原民族入侵,三国两晋内迁草原民族以填汉地,所以长城防线被攻破,华北沦陷,河洛腥膻,长江以南成为汉人最后的存续之地,六朝定都金陵,汉人永嘉,安史,靖康三次南迁,大量的知识分子和技术涌向南方,时人有言,天下名士如过江之鲫,而南朝的腹心和嫡系无疑就是江浙,而后隋唐开凿运河就是为了统合政治中心河洛和经济中心江浙,宋朝就有苏湖熟,天下足,后面明清江南甚至改稻为桑发展商业和制造业,将农业抛去了湖广,所以明清有湖广熟天下足,然后现代海运时代一条长江又串联起了大部分南方地区的生产力和外部消费力,受益最深的又是江浙,然后你告诉我这是满清江南?我说的不是华夏江南史,而是满清江南史?
2025年10月14日 02点10分
@ლ风止意难平 如果你只认苏南浙北是江南,那这个江南必定是满清江南。只有满清时期,短命的江南省不包括江西(民间依然称江西江南),以此为据排除江西外,其他任何时期法理上你都不可能把江西排除在江南之外。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即便在古代,江南核心区(“真江南”)也在江浙一带。比如南北朝诗人谢朓的《入朝曲》赞美南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盛赞了杭州和苏州。再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描写的是南京一带的春景。这些诗里都明确提到了“江南”二字。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古代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北方,封建王朝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挖到杭州就不再往南挖了,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朝廷没兴趣探索和开发湘鄂赣,湘鄂赣在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甚至是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历代皇帝下江南,多数都是沿大运河去江浙一带。湘鄂赣离中原核心区域较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level 11
江南丘陵麻烦了解一下!你们只配叫浙闽丘陵!
2025年10月11日 06点10分 4
level 11
只配叫浙闽和长三角的东西!
2025年10月11日 06点10分 5
@深藏功与名💯😇 只配叫长三角城市群的废物!还想吃独食?别人中原城市群笑死了!哈哈哈哈哈哈!
2025年10月11日 10点10分
湘鄂赣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许确实算江南,但那时候的江南更多是一种地理层面的概念,跟河南、湖北、山西这类名词差不多,只是为了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根本没有现在的江南的那种意味。 一千多年来,江南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区位层面的概念,而是变成了现在的糅合了地理、经济、人文、环境、民风、口碑、知名度等综合因素的美好意象,跟远古时期的那种江南概念完全是两码事!
2025年10月11日 10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中原是和江南并列的人文地理区划!为什么别人拿到了国家赋予的中原城市群??你们只配叫长三角城市群??好好反省吧!天天只有自己是江南!你也配?
2025年10月11日 10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反正江南三大名楼就屹立在长江南岸!中科院权威认定的江南丘陵就屹立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而你只配像个孔乙己,天天自言自语只有我才是江南!哈哈哈哈哈哈!
2025年10月11日 11点10分
level 9
看这帖里的梳理很实在,像江南制造总局、贡院等历史机构,还有现在的江南大学、水乡博物馆,确实多集中在江浙沪,江南三大名楼也多是近代重建。其实不管是过去的江南还是现代江南,本质上都是吴越文化延伸的产物,这点文化脉络挺清晰的。
2025年10月11日 06点10分 6
level 9
这帖里列的江浙沪“江南”相关遗存才是实打实的,反观江南三大名楼,根本是现代硬造的概念,纯靠蹭“江南”热度搞商业文旅,连名字都没沾“江南”,还多是仿古建筑,跟真江南没啥关系。说到底,无论古今江南,根都在吴越文化,这些楼别硬往脸上贴。
2025年10月11日 06点10分 7
吴文化起源于江西,没文化,真可怕
2025年10月12日 07点10分
@xueheny 哈哈哈,你们跟客家人一样只会抢东西
2025年10月12日 08点10分
level 1
以上说的是官方认证,再来看看民间的认可: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都是江苏人,没一个是江西人!
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也提到了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均为苏州人士。
根据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设定,“江南七怪”均为浙江嘉兴府人氏,而在《鹿鼎记》里,江南主要被设定在江苏扬州。
而古龙在小说《碧玉刀》、《多情剑客无情剑》、《剑花·烟雨·江南》等作品里,把江南主要设定在杭州、苏州一带,其中杭州(临安府)是古龙笔下出现频率最高的江南城市。
这说明,在老一辈文人的观念里,江南主要指江浙一带。
2025年10月11日 07点10分 8
哪里是江南,清代吴越文人比你们懂。钱谦益诗云“吴楚风烟接上游,凭栏极目总神州。吴儿爱说韩襄毅,题破江南第一楼”。此江南第一楼就是指南昌滕王阁;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江西之名,殆不可晓。全司之地,并在江南,不得言西;袁枚《子不语•南昌士人》开篇就说:江南南昌县有士人某,读书北兰寺…
2025年10月11日 07点10分
《明史·卷286》: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白纸黑字,很明显江南四大才子是偷换概念,自吹自擂出来的。
2025年10月11日 07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同样的逻辑,当西方国家讨论台湾地位未定论时,中国是否应该附和?还有,有哪些专家在讨论这个问题,说几个专家的名字来。
2025年10月11日 09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日本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意图引导国人接受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呢。日本还意图让国人接受他们才是中国汉唐文化最优传承人呢。
2025年10月11日 09点10分
level 9
江南第一家在金华
2025年10月11日 07点10分 9
level 1
很多人想当然的把江南跟长江联系在一起,但其实江南跟运河联系更紧密。
古代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北方,从隋唐开始,帝王、富商、文人南下,大部分都是靠运河(长江那种天险之地在古代缺乏航运优势),而大运河挖到杭州就不再往南挖了,所以,古人通过运河南下时,沿途看到的南方富庶城市(江浙的一些城市)就成了他们心中的真江南了。比如扬州,虽然在长江以北,但也是古人心中的真江南,因为扬州是运河之都,漕运枢纽,富商云集,非常繁华(“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隋炀帝、康熙、乾隆等都多次从大运河去过扬州。
从隋唐开始,最繁华的地方基本上都在运河沿线,尤其是江浙一带的沿运河城市。
而隋唐及更早之前,苏南、浙北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但不限于湘鄂赣、两广、海南的部分地区)都属于蛮荒之地,甚至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而且呈现出越往南越蛮荒的趋势(犯的罪越重就越往南流放),所以那时候的“江南”一词,对那些蛮荒之地来说,根本没有繁华、秀丽、文明的意味,而仅仅只是一个为了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的平平无奇的中性名词。
2025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10
乾隆路过江苏口谕穷山恶水出刁民!
2025年10月12日 07点10分
level 1
古代是农业社会,平原水乡才能吃得饱。
在古代,山区风景再优美,普通人也不会向往。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大都市也都在平原:上海、新加坡、东京、首尔、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
巴黎
,德国柏林,俄罗斯莫斯科,泰国曼谷,印度新德里………
“江南”一词,盛行于隋唐宋明清,而且关于扬州及其周边的古诗词最多。
古人心中的江南是芜湖以东,淮河以南,钱塘江以北的长江下游的长江两岸地区。清朝的江南省,就主要包括现在的江苏和安徽。
2025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11
level 1
江南如果只是单纯作为地理名词,和河南、江西、山西这种地理名称不就类似了吗!江南之所以被赋予了富庶、璀璨、优雅、人杰地灵的特征意象,其实主要是因为太湖流域、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近500年的霸榜,不然没人会去争江南这个名号。试想,如果江西近500年一直是全国经济中心,那么现在大家都会去争“江西”这个名号而不是“江南”,大家都会说“你一句春不晚,我就来到了真江西”。
好东西才会有人去追逐去抢,而“湖北”、“江西”、“河南”这些名号却没人去争,甚至湖北、江西、河南等地的很多人都努力让下一代润去一线城市扎根,彻底逃离祖籍地。
地理名词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取决于当地的经济、人文等综合实力是否令人惊叹和向往。如果江南不代表富裕和发达,那么和“江西”、“河南”这类名号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地理区位代号罢了。
2025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12
通篇观点都是主观臆测,总以为自己的意志代表全人类。是不是江南,证据说话,历史说话。
2025年10月11日 09点10分
端午节,韩国没申遗端午祭之前,有人会去争吗?有人意图改变现状,而且针对才会引发争议。
2025年10月11日 09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湘鄂赣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许确实算江南,但那时候的江南更多是一种地理层面的概念,跟河南、湖北、山西这类名词差不多,只是为了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根本没有现在的江南的那种意味。 一千多年来,江南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区位层面的概念,而是变成了现在的糅合了地理、经济、人文、环
2025年10月11日 10点10分
@今生缘林奕叶 湘鄂赣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许确实算江南,但那时候的江南更多是一种地理层面的概念,跟河南、湖北、山西这类名词差不多,只是为了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根本没有现在的江南的那种意味。 一千多年来,江南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区位层面的概念,而是变成了现在的糅合了地理、经济、人文、环
2025年10月11日 10点10分
level 1
国内这类文化可能就是造就中国很难向外扩张的原因。已自己那点文化圈自居,不但不扩张,还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2025年10月11日 09点10分 13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元朝时期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是江浙一带,马可·波罗将杭州称为“天城”,将苏州称为“地城”,并列的人间天堂。而湘鄂赣他压根提都没提,说明江西、湖南、湖北在当时非常普通,没啥名气,而且交通比较闭塞(京杭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
2025年10月11日 10点10分
level 1
提起江南,别人首先想到的是江浙(尤其是苏南、浙北)一带,不会有人认为江西是江南,江西没有那种富庶典雅、繁荣昌盛、烟雨朦胧、小桥流水的感觉。
“烟花三月下扬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才是真江南。
2025年10月11日 13点10分 14
level 7
江西和两湖不一样
2025年10月12日 02点10分 15
真江南在世人的脑海里面代表着富庶、优雅、文明、小桥流水、烟雨朦胧,所以范围不能太大。物以稀为贵,太泛滥就不值钱了。真江南基本上就是长江流域最繁华且最有文化底蕴和知名度的一片区域,比如苏南、浙北。 如果把江西那种地方也纳入江南,那江南这个词瞬间就失去了魅力。 地理概念上的江南并不重要(长江中下游以南都可以称为江南),人文意义上的江南才重要。
2025年10月12日 06点10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