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墙寒冬1937 人墙寒冬1937
年轻的时候想干大事,末了,发现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小事业才是正道,不吭不骗不偷不抢。单身又何妨!
关注数: 1 粉丝数: 1,235 发帖数: 19,633 关注贴吧数: 68
宋国汉人是能打仗的,只是他们的制度和用人都是狗脑做的决定 说白了就是没有雄才伟略的大皇帝存在,所以宋朝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中的懦弱者,**。 周末宋初汉人都可以抗衡最强的契丹,赵光义打了两场北伐用光了精兵良将和蜀国几十年的积蓄。自己还在一次北伐中的剑伤折磨致死。 可是随后的澶渊之盟,强大的辽国人倾国伐宋结果盟约上混成了宋国的小弟,还被三十万绢打发了。 等到对位西夏了,这就更无聊了,西夏名义上很强,其实军力很差,根本没有战斗意志,简直就是一窝土匪,一帮流寇,根本经不起宋军正面交锋。宋仁宗两次大败都是被伏击而且是数倍甚至十倍的骑兵伏击加上指挥救援不利,将领逃跑造成的,宋军士兵奋勇杀敌,无畏无惧。 宋神宗大军西征打的西夏人屁**流,可是用人不当葬送灭夏机会。随后被无知嘴炮文臣忽悠,在没有水源的地方建立永乐城,西夏举国攻打摧毁城池,屠杀民夫军队二十万。王安石变法成果毁于一旦。但是即便如此,屠杀民夫的凶手覆灭泾源路大军的刽子手在后来的两次战役中都被宋军斩杀,两个西夏大将在遭到宋军攻击后被大军抛弃为宋军斩杀。主将则在十万军中被宋军数千直入中军斩杀。能说宋军不能打么? 可惜,晚了,这些小打小闹挽救不了大局。 看来,宋国兵弱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制度上,不在军队。宋人越是按照成例越是打不了硬仗。 这个锅,赵大郎赵二郎必须背。是他们的性格决定了整个王朝的命运。悲哀。是磨灭南唐,欺负小周后的报应么
汉人的战斗力在宋代并不弱,弱的是制度的制约 都说宋代兵弱,其实不然, 大唐结束之后,中原陷入混战,最后朱温被李存勖干败,风头正盛的契丹也被李存勖杀得丢盔弃甲,李存勖是沙陀人但是沙陀才有几个猴子?还不都是汉兵! 后晋时期,耶律德光君临开封要收了中原,可是很快就被中原人赶跑了。 后周柴荣趁契丹换人,趁势北伐,攻取三州,因病罢兵。 赵大郎屡次攻击北汉未果,但是每次都能以少胜多击败契丹援军。 赵二郎也是围城两年拿下太远,契丹大军无力支援北汉。两次北伐一次是驱使疲惫之兵强行进军,又在决战关键时刻弃军而逃。二次北伐遥控曹斌致使酿成大祸。 澶渊之盟,萧燕燕携情夫韩德让,皇帝亲征直抵澶渊城,这一路上拿不下天雄军,打不过杨延昭,还不敢碰宋国十五万精锐大阵,到了澶渊,又无法击败城下驻军,攻城,面对宋国禁军,有覆没之虞。这种情况要是赵大郎赵二郎碰上都能笑哭了,可是赵恒放了他们一马。 面对西夏,太宗真宗朝都是压着打,西夏军队根本就不是对手,只是李继迁这个不道德的坯子流氓,打不过就跑,不行就进沙漠,宋军面对茫茫大漠无法追击,一旦撤军他又回来了,宋军追不上守不住,这就是情况。再看和李元昊的战争,三川口好水川几处大战虽然宋军全军覆没,但是宋军浴血奋战在包围圈,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直杀得西夏人也不得不收兵。 狄青重世衡这几个老油条让李元昊被迫称臣。 宋的弱势在于中央的政策,对武将打击太大,临战就是太监或者文人监军,文人善空谈文人相轻善于结党。每有强将产生就被他们摁倒。 没有优秀将领的军队就缺少了灵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如何活在弱肉强食的大千世界呢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