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墙寒冬1937 人墙寒冬1937
年轻的时候想干大事,末了,发现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小事业才是正道,不吭不骗不偷不抢。单身又何妨!
关注数: 1 粉丝数: 1,235 发帖数: 19,633 关注贴吧数: 68
考试是中国1000多年来最公平的上升途径,家长们不要被误导 看了最近很多代表在鼓吹应试教育无用论,素质教育还有学生减负。 这帮无良的公知代表在不遗余力的鼓吹,有些家长还举手赞同,如果你是平民,请你放下手,因为人家是在卖你,还让你数钱。 中国历来最大的问题是人口众多,平民上升途径狭窄,这种情况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危机,但是今天这些享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却在被人牵着鼻子走。 为什么有人鼓吹考试无用论?因为那些人的孩子和他们阶层的孩子堕落了,不肯上进,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比拼平民孩子,于是他们就要堵塞平民的路,冠冕堂皇的鼓吹。 堵上了平民的路,他们就可以考关系靠金钱占有所有的好位置。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高考分地区,山东河南的考生考600都去不了北京,但是北京人考500就可以上名牌。 隋唐时期建立了相对公平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有很多缺陷,但是毫无疑问这是寒门子弟上升的唯一途径,寒门子弟上去了才有可能把自己变成新豪门,各位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层次上升么。我问问你们除了考试,你们是关系比那些代表硬还是权力比他们大还是钱比他们多? 那些代表想要的结果就是推翻考试制度,回到九品中正制,什么叫九品中正制? 按照名人的风评来授予官职职位,你推荐我的孩子我推荐你的孩子,反正来来回回好位置都被他们把持就是了。 很不幸,人家代表的圈子你进不去,这就意味着你的孩子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醒醒吧,家长们,你们这一代也是教育水准比自己父母高很多的人了,怎么就这么喜欢被人戴高帽,喜欢被人引导,被人灌鸡汤灌傻了么? 还是越有文化的人越闹残,越不切实际。
海军是个荣誉和传统作用很高的兵种,一胜百胜 海军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国家化的兵种,兵种的底蕴就很关键,人在大海上漂,只有足够的信念才能以弱胜强,得胜还巢。 英国海军的崛起是在劣势条件下击败西班牙和荷兰建立起来的霸权,在这种条件下,纳尔逊就敢孤军击灭拿破仑舰队。同样,日德兰海战德国战果更好一些,但是此后德国再也不敢出来,最后全沉海了。 同样的,日本踩着中国和俄国海军的头登上了海军强国的位置。其实当时两次作战,日本海军实力都是勉强够用,根本没有必胜把握。 日本战胜了,就一直压制清和民国海军不能崛起,这不仅是在船只数量上的压制。海军人才上也是压得死死的,第一代长官伊东祐亨灭了北洋,下一次跟俄国打得时候就是吉野号的舰长东乡了,等到跟美国打得时候司令官就成了东乡逮起来的山本了,传承很连贯,胜利一直持续。反观中国海军,第一代归国的佼佼者在甲午年都挂了,买了新船没人带了怎么办?启用败军之将叶祖圭萨镇冰刘冠雄这些二流,到了民国还是这帮人,到了抗战胜利还是这帮人,传承的是失败的因子。 到了新中国,我们用小船用木船用勇敢和生命去跟老蒋干,跟美国鬼子干,跟越南鬼子干。终于把失败甩进了太平洋。今天的海军,不再为历史拖累,但是真要建立必胜的信念,唯有在平台战役中勇挑大梁,抗衡美国鬼子集团才行,光靠纸面实力和口号还是不行。 李云龙说的,打他丫的。
为什么秦朝和周之间诸侯国文字度量钱币不统一? 心中有这个疑问的人,怀疑中华文明那时候不是一个文明的人,一定是没有历史观念,只是简单地把现在的思维带入到2000多年前。 两千年前的生产力是什么样的呢,耕种连青铜农具都没有,行军靠大脚,除了军队和贵族根本没有什么马车。从镐京要是走到齐国,估计要数个月,走到燕国就不知道了。 当初周王把镐京领土之外最近的地方都分给了自己的关系户,有些不亲近的比如齐侯,燕侯之类的根本就是图上画个圈圈,给你一支卫队自己上任去吧。像姜子牙这样有能力的迅速征服东夷诸部族,开始治国。像燕侯一样没有能力的,只能跟狄人且战且退,整个西周都不见诸史册,直到齐桓公为燕国开疆千里,燕国才真正成了国家。 在这种生产力条件下,各个诸侯国的领导层带着周国的文化来到封地,面对当地土著文化,数年甚至数十年无法跟周人交流,难免跑偏。几百年过去了,就慢慢有些不一样了。除了给王室公文上统一之外,民间几乎就各行其是了。 总的来说文字上还是周朝大篆的各种变体,后来秦国统一了就用秦国小篆了,以前看康熙字典,很明显的,要看懂小砖就要会写繁体字,而小篆也是跟繁体字一样有偏旁部首的,同理,要看懂大篆就要能看懂小篆。也就是说,小篆很可能是大篆的比较忠实的继承者。 春秋战国的文明来自于周朝,但是由于生产能力不高,远远低于我们的想象。 造成了空间国家的文化隔阂,出现了些许不同。 但是他们都是认同各个国家都是周国的一部分,是一个统一的文明。政治家们就连没有神猫关系的楚国吴越这样的国家都要贴周王的屁股,消减了脑袋要钻进来。 各个雄主霸主们更是一个比一个热衷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