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乐园 bett乐园
关注数: 2 粉丝数: 149 发帖数: 7,031 关注贴吧数: 3
年初逾3万外国公民被格鲁吉亚“拒之境外” 中新社努尔苏丹3月27日电 第比利斯消息:据格鲁吉亚内务部网站近日消息,2019年1月至2月期间约有3.3万外国公民被格方拒绝入境,较去年同比增加了1000多人。 格内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入境格鲁吉亚的外国游客共有99.82万人次,较上一年同比增长了0.2%。其中,主要游客来源国包括阿塞拜疆、俄罗斯、亚美尼亚、土耳其和乌克兰等。 与此同时,被格鲁吉亚拒绝入境的外国公民人数也有所增加。格内务部指出,1月份有近1.6万外国公民被拒;2月份被拒人数略有增长,约有1.7万。这些被“拒之境外”的外国公民主要来自伊朗、印度、阿塞拜疆、土耳其和土库曼斯坦。其中,伊朗公民1140人,印度公民794人。 格内务部还透露,1月份,来自孟加拉国、土耳其、印度和海地的4名公民被格驱逐出境;2月份,4名埃及公民、4名伊朗公民、1名伊拉克公民、1名土耳其和1名巴基斯坦公民被格驱逐出境。此外,来自俄罗斯、伊朗等国家的游客还存在违反格鲁吉亚签证制度的情况。 旅游业在格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称,2018年,格鲁吉亚被世界权威旅游出版物评为“安全和有吸引力的旅游国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报告指出,格鲁吉亚2018年被评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国家之一,在该排名中位居世界第四、欧洲第二。 据格2018年旅游业统计数据,在其游客来源国中,“前三甲”是阿塞拜疆、俄罗斯和亚美尼亚。而来自韩国、中国和白俄罗斯的游客数量增加最为显著。与2017年相比,韩国游客增长了112%,中国游客增长了75%,白俄罗斯游客增长了43%。
台媒:韩国玩完了? 底层家庭收入大跌36.8%史上最糟 图为韩国民眾正在观看电视实况转播总统文在寅对国会发表有关经济政策演说。(图/美联社) 2019年02月22日 16:48 中时电子报 卢伯华 韩国政府公布去年第4季度国民收入状况爆出惊人跌幅,尤其是收入最低区间(最底层20%)家庭收入同比大跌17.7%,全年跌幅更高达36.8%,为编制相关统计15年以来最糟状况。据称这是因文在寅总统提高最低工资以改善分配政策,反而招致底层家庭收入状况快速恶化。 据《朝鲜日报》报导,韩国统计厅公布《2018年四季度家庭收入动向》的数字表明,韩国国民收入分配状况近年来快速恶化,最低收入区间(底层20%)家庭的月均收入为123万6000韩元(合台币36600元),比前一年同期减少17.7%。若以全年度来计算,底层家庭劳动收入和前一年相比更减少了36.8%,两项数字都呈现出开始编写相关统计的2003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报导说,去年最低工资的急剧提升,导致临时工和计日工资岗位大量消失,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家庭。底层五分之一的家庭中,无业家庭的比重从前一年的43.6%上升至去年的55.7%,已占底层家庭的占一半以上,这使得每个底层家庭的平均就业人数从0.8人降至0.64人。 令更担忧的是,韩最高收入阶层的顶级20%家庭的月收入为932万4300韩元(约合台币约27万6000元),比前一年增加了10.4%。低收入层的收入急转直下,高收入层的收入却扶摇直上,让贫富差距大幅扩大。 延世大学教授成太胤说:「突然提升最低工资,让收入不平等恶化的非常严重。这切实表明,为消除不平等,以提高收入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已彻底失败。 (中时电子报)
美政府将取消印度和土耳其普遍优惠制待遇 美国政府4日决定取消印度和土耳其的普遍优惠制待遇,理由是这两国不再有获得这一待遇的资格。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回应,丧失普惠制待遇对印度向美国出口影响不严重;土耳其海关和贸易部说,美方所作决定不符合两国增加双边贸易额的目标。 【美国:没资格】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日发表声明,说印度和土耳其不再有获得普惠制待遇的资格,美方将把两国从受益国清单上删除。 按照美方说法,印方没有能确保在许多行业向美方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条件,且对美方设置贸易壁垒,对美方商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美方认定,土耳其人均国民收入提高、贫困率下降、出口多元化,鉴于土耳其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它不再适用进入美国市场的优惠待遇。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4日分别向国会参众两院致信,告知这一决定。按照美国法律,取消普惠制待遇需在通知国会和相关国家政府至少60天后生效。 特朗普在信中写道,他将继续评估印度政府是否向美国提供了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条件。 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单方面对从一些发展中国家输入的制成品和半成品普遍给予关税优惠待遇的贸易制度。依照美国现行普惠制,印度和土耳其出口美国的汽车部件、轮胎和电器部件等产品获得关税“优待”。 【印度:不妨事】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阿努普·瓦达万说,美方取消印方普惠制待遇不会“严重影响”印度向美国的出口。 印度报业托拉斯援引瓦达万的话报道,印度每年向美国出口金额接近800亿美元的商品,其中仅50多亿美元的商品适用于美国普惠制。 他说,尽管印度是美国普惠制最大受益国,每年减免的关税不过1.9亿美元。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发言人莫妮迪帕·慕克吉说,印方不认可美方取消印方普惠制待遇的理由,但不会“抓牢”这一待遇不放。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2017年向美国出口的57亿美元商品获得免税优惠,是美国普惠制最大受益国。 【土耳其:悖目标】 土耳其海关和贸易部长鲁赫萨尔·佩克詹5日说,美方取消土方普惠制待遇不符合两国将年双边贸易额增加至750亿美元的共同目标。 佩克詹在社交媒体“推特”写道,美方这一决定将损害美国中小型企业和制造商的利益。 她说:“我们仍然希望在不失去任何(发展)势头的情况下,实现与我们视为战略伙伴的美国扩大双边贸易的目标。” 美方1975年把土方列入普惠制对象国清单。依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今年1月报告,土耳其2017年出口美国的商品中,17亿美元商品获免税,在美国普惠制受益国榜单中排第五位。(安晓萌)(新华社专特稿)
越吹可不可以不要再吹了,没人来中国?上次货车,这次巴士 塞了143人 ============== 史上最大胆偷渡,大客车超载塞进143人,一车人全是非法入境 现在我们国家的交通管理越来越严,查酒驾,查超载处罚更是越来越严重。偷渡这件事本身就是大罪,如果被抓到是要有牢狱之灾。然而有这两位司机,他们竟然将偷渡和超载这两件事结合到了一起。 在2月12日下午,一辆挂着桂百兆的大客车在经过检查站的时候想要绕道而行,但是这一举动被交管大队看到了,之后交往大队对该车辆进行了拦截,当交管大队让车上的人员进行卸客时,车上的人却没有下车的动作。后来交完大队进一步了解,发现该车辆上的乘客没有一个是中国籍人员,所以他们听不懂普通话也是理所应当。 而且这辆客车本来是核载39人的,但是整个客车上竟然塞满了143个人。在只能装39个人的大客车上装了100多个人,而且所有乘客竟然全是偷渡而来,这两位司机也太大胆了。当司机被查之后,蹲在地上,一言不发,想必他是在认真的思考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处罚。 看到这则消息之后,很多网友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称你超载也就算了,竟然还是拉的偷渡人员,你这是要破尼斯世界纪录吗?那么你对于史上最大胆偷渡,大客车超载塞进143人,一车人全是非法入境这件事怎么看呢?
2019年最适合养育孩子的国家,中国53名 Sweden #1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Denmark #2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Norway #3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Canada #4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Finland #5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Netherlands #6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witzerland #7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Australia #8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New Zealand #9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Belgium #10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Ireland #11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United Kingdom #12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Germany #13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Luxembourg #14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France #15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pain #16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Italy #17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Portugal #18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Japan #19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United States #20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Greece #21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Poland #22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ingapore #23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Czech Republic #24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Croatia #25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Hungary #26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Brazil #27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outh Korea #28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Latvia #29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Argentina #30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Costa Rica #31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lovenia #32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Estonia #33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Thailand #34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Lithuania #35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Uruguay #36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lovakia #37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Dominican Republic #38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Israel #39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Mexico #40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Bulgaria #41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Chile #42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Romania #43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Peru #44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Philippines #45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Russia #46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Ecuador #47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Malaysia #48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Turkey #49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Panama #50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Colombia #51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United Arab Emirates #52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China #53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outh Africa #54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Morocco #55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Belarus #56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Indonesia #57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Ukraine #58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Vietnam #59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ri Lanka #60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Qatar #61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Tanzania #62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erbia #63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Saudi Arabia #64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India #65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Azerbaijan #66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Guatemala #67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Tunisia #68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Ghana #69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Oman #70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Egypt #71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Myanmar #72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Angola #73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Kazakhstan #74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Jordan #75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Lebanon #76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Nigeria #77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Pakistan #78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Iraq #79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Iran #80 in Raising Children Rankings
印度2021年将成全球第三大车市 作为中国的邻国,印度的汽车市场因潜力巨大,和中国汽车市场一起备受全球汽车企业关注,而2018年的销量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ET Auto网站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印度乘用车及商用车销量达到439.9万辆,仅次于中国、美国和日本。麦肯锡公司预计,到2021年,印度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从具体销量来看,2018年印度乘用车销量为339.4万辆,与2017年的322.2万辆相比增长5.32%;商用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达到100.5万辆。麦肯锡预计,印度的汽车销量年增长率将超过7%,而日本只是持平,印度将在三年内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市场份额高度集中 虽然入驻印度车市的汽车品牌没有中国那样多,但其竞争也相当激烈。从企业层面来看,印度乘用车市场前4大车企分别是:马鲁蒂铃木、现代汽车、马恒达和塔塔,他们占据印度乘用车市场份额的82%以上,2018年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马鲁蒂铃木,占据印度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2018年销量由上一年的160万辆增至173万辆,市场份额由49.7%增至51%。其次是现代汽车印度公司,销量为55万辆,同比增长4.3%。马恒达也出现2.85%的增长。 销量涨幅最大的当属塔塔汽车,该公司2018年销量为23.7万辆,较上一年的19.1万辆增长24%,市场份额也由5.9%提升至7%。此外,丰田、福特、FCA在印度的销量也有不同程度上涨,但本田、雷诺、大众、日产、斯柯达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商用车领域,2018年,印度商用车市场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前三大车企分别是:塔塔、马恒达和Ashok Leyland,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塔塔,2018年销量为44.86万辆,较2017年的34.3万辆增长31%,市场份额也扩大至44.2%。 高档车份额偏低 印度车市增长潜力还很大。在超13亿的巨大人口基数下,印度千人汽车保有量却不足30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惠誉分析师Anna-Marie Baisden表示,支付能力是印度千人汽车保有量如此之低的原因。 “印度并未真正经历过像中国那样的经济繁荣,中国创造了一个愿意购买汽车的消费阶层,他们要么正在购买第一辆车,要么准备将摩托车换为汽车,而印度未有如此明显的消费阶层。不过,一旦印度中产阶级崛起,该国汽车市场将拥有巨大的潜力。”Baisden表示。 2018年,由宝马、奔驰、奥迪、捷豹路虎、沃尔沃组成的印度高档车市场销量为4万辆,同比增长4.3%,但在整体车市中所占份额仍然偏低。Ambit 证券公司汽车分析师Basudeb Banerjee预计,印度乘用车的平均售价为7000美元,约为主要发达市场的三分之一。 另外,与两轮车、三轮车相比,印度的汽车销量仍相形见绌。2018年印度两轮车销量同比增长12.8至2164.5万辆,增势强劲。三轮车销量则为71.76万辆,增幅更是高达31%。Banerjee预计,印度汽车销量可能继续以每年约6%至8%的速度增长,与印度GDP增速基本保持一致。
越南旅行团152人在台湾集体失联 中新社台北12月26日电 (记者 刘舒凌 张晓曦)四个越南旅行团21日、23日抵达高雄后,除一名领队外,已有152人脱团失联。台当局相关部门26日表示正展开追查,并称此事件仅为个案。 台湾行政当局“交通部”观光局25日公布相关消息并称“事态严重”;相关部门与警方正展开追查,查获失联旅客后将依规定遣返。 据了解,四个越南旅行团都是透过台当局东南亚来台观光便捷措施这一途径申请,已酿成台湾近年来规模罕见的旅行团脱团事件。 观光局局长周永晖26日受访时表示,已接获台行政当局通知,近期受理东南亚来台观光便捷措施项目时须加强书面审查和抽查。台行政当局“劳动部”就越南旅客失联一事强调,如雇主聘雇未经许可的外国人在台工作,将可处新台币15万元到75万元罚款。 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江启臣26日召开记者会表示,不能为美化“新南向”政策绩效,浮滥、宽松核发证件,造成管制黑洞。首席副书记长吴志扬质疑,集体脱逃情况通常都有人蛇集团操控,当局相关主管单位应该深切检讨。 不过,民进党“立法院”党团辩称,这次个案非常特殊,不应因为个案否定“新南向”。 《中国时报》26日引用的观光局数据显示,自2015年11月台方推出面向印度、印尼、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六国的观光便捷措施专案以来,旅客脱团人数从2016年29人逐渐增加,2017年为33人,今年352人(其中348人来自越南,4人来自柬埔寨。该数据未包含此次脱团的152人)。(完)
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移民来源国 平均每30个人中就有1位是国际移民。据《世界移民报告2018》,全球2015年的73亿人口中,有2.44亿国际移民。那么,哪个国家是全球最大移民来源国? 印度是最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2017年约有1700万印度人生活在海外,与1990年的700万相比,增长了143%,使得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为什么那么多印度人要跑到国外去?国外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在1990年至2017年的近30年里,印度的人均收入从1134美元增加到7055美元(PPP)。第二位是墨西哥,是美国数量最多的外国出生群体。第三位则是俄罗斯。没想到中国排在第四位,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乌克兰、菲律宾、叙利亚和英国排在国际移民来源国的第5至第10位。 哪个国家又成了这些移民的目的国?美国自19070年起就一直是国际移民的主要目的国,由1970年的1200万人上升到2015年的4600万人。为什么那么多人把美国当成移民首选国?1、美国是全球人眼中公认的经济强国,是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工资和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更尊贵的身份。2、美国高质量,超先进的教学方式俘获了一大波家长的心。3、社会福利好。德国是第二大国际移民目的国,2015年约有1200万移民居住在这个国家。俄罗斯数量与德国接近,排第三位。沙特、英国、阿联酋、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排在国际移民目的国的第4至第10位。
中国人入籍获批率暴跌至3%,澳大利亚不再欢迎中国移民申请者了 近年来中澳关系可谓是一波多折,但是似乎对中国申请者移民澳洲没有太大的影响,其实则不然。来自澳洲媒体的爆料显示,澳洲内政事务部近期泄露了一份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在2017-18财年的前8个月,成功入籍的华人数量仅为1559名,获批率降至3%。但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澳洲申请者入籍获批率却小幅上涨。一、中国申请者入籍获批率狂降 在这份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在本财年的前八个月,中国申请者入籍获批人数仅为1559名,这与上一个财年的6500总数相比,可谓是大跳水。最凉凉还不是在于获批总数的降低,入籍获批成功率更是一路走低: 在澳洲移民刚盛行的时候,每年申请入籍的华人数量都在数万左右,通过的申请者数量也基本在8-9千,获批成功率基本维持在九成左右。在12-16年间的统计数据中,华人申请入籍的数量大约占总数的6%,获批比例同样如此,说明所有目的国的审批通过率都是差不多的。不过,本财年却画风突变,截止到上半年的2月份,获批成功率竟然狂降至不足3%。尽管在本财年内,还有四个月的数据没有公布,但是想必情况并不会很乐观。二、入籍人数均下滑,但是比例却有升有降 澳洲内政部的数据还显示,不仅中国入籍获批数量大幅下滑,其他热门国家,诸如印度,英国,南非,菲律宾和斯里兰卡等国在本财年的入籍人数均出现了大幅下滑的情况。不过,和中国不同的是,虽然人数在下降,但是获批成功率却略有提升。比如,印度从15%上升到18%,英国从14%升至16%,南非则从3%升至5%。 这一趋势的出现,让很多人联想到可能是中澳关系影响了入籍获批人数。而且很多居住在澳洲的申请者为了等待尽快的获批,即使有紧急的情况也不敢随时离境,担心这样会导致审核时间继续延长。有批评指出,中国人申请者入籍成功率的下降,肯定是出于某方面的原因。但是澳洲内政部却澄清,移民入籍审批程序是公正的,不会限制某些有背景的人士获得公民身份。但是当局同样拒绝提供截止六月底的最新统计数据。三、不仅获批人数下降,等待审批的人数也在井喷 在中国申请者获批人数下降的同时,等待审批的申请者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就意味着,澳洲当局的审批效率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申请者了,几乎所有的入籍申请者都受到波及。来源于澳洲当地媒体的爆料显示,自特恩布尔上台以来,积压的入籍申请数量已暴增300%。不过从最新爆料出来的文件来看,实际问题可能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数据显示,在2015-16财年,也就是特恩布尔初上台时,共有45985人排队等着批复,上个财年达到106383人,待到今年2月则增至188848人。过了仅仅4个月,截至6月底,居然又变成了241606人。这些数据还是比较让人感到震惊的,等待入籍获批的申请者人竟然有这么的多。 四、澳洲移民政策未来的变动趋势是怎样的? 尽管澳洲一些保守派议员还是不够满足,他们妄图继续减少每年的移民数量,并且加强入籍审查程序,不过该计划最终搁浅。不过相关媒体均认为,尽管澳洲移民政策刚刚经历过大变,但是仍将面临新的洗牌,未来的移民政策将鼓励新移民在悉尼和墨尔本以外的城市定居,在减轻这些城市负担的同时增加其他城市人口的多样性。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